俗話說,「男人三十不發,四十不富」,很多人都以為這個「立」是發達的意思。
但在這個時代是不正確了。
歌手李健就認為,自己是一個四十而立的代表,「 三十而立是不正確的,三十很難立起來。所以年輕的朋友們不要太著急,不能像我當時老想這句話,我覺得四十(能立)就不錯了,真是這樣的。」
實際上,三十而立,說得是人生變成熟的一個尺度。
而李健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與他自己的經歷有很大關係。
所謂大器,從來都是晚成的嘛。
1974年9月份,李健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
1998年,李健從清華大學畢業,成了國家廣電總局的一名網絡工程師。
2001年4月,李健與盧庚戌合作成立「水木年華」組合,正式開始自己的歌手生涯,但他在不久後選擇單飛。
2003年9月,李健推出首張個人創作專輯《似水流年》,收錄了包括《傳奇》等10首歌曲,李健一個人就包攬了整張專輯全部歌曲的作曲和編曲。
2010年,王菲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唱了一首《傳奇》,36歲的李健開始慢慢紅起來。
後來說起王菲賞識、貴人相助的時候,李健說,「像春晚、像王菲這樣的一個機會,你很難描述它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但是這樣的機會給你的時候,就像我原來說,如果你只有一首《傳奇》是不行的,你必須要有很多作品。」
也就是說,你必須有這個底蘊、能力去託住這個機會。
幸好,李健是一個厚積薄發的人。
2013年,39歲的李健與孫儷在春晚合唱歌曲《風吹麥浪》,才算是正式把名「立」起來。
人生能有幾個10年呢,從27歲開始,默默無聞了十多年,終於等到機會後又不溫不火了兩三年,這樣的熬煉誰能夠心平氣和對待呢?
實際上,我們不是怕等待,我們唯一的恐懼就是再多的等待都沒有希望。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孔夫子這句話可以讓很多人喪失信心,精神崩潰,內心放棄,如果他理解錯誤的話。
就如一開始所說,「三十而立」實際上是自我的一個感受,是人終於站立在了天地之間,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確立。
當然,我們實際上都是用來特指人在社會上獲得一個地位的承認和認可,詳細說就是要成家立業,要有穩定的工作和家庭。
而對李健而言,這個「立」就是在他的歌唱事業中站穩了腳跟,是真正立定了。
什麼叫真正的立定?
也就是說,「用舍由時,行藏在我」,名氣等外物不再是隨波逐流的浮萍。
「其實真正的藝術家,錢還有你所謂的名利,只會幫到你,只會讓你激發出更多的靈感。如果你輕易地被所謂的那些名利擊倒,那你太脆弱了。你連這樣的一個事情,都無法堅持自己,其實你的成名是太運氣,或者是說太荒誕了。」
這樣才算是立定啊。
從這點看如今那些曇花一現的偶像、流水一樣的網紅明星,就可以看出端倪。
再有人捧,再有貴人相助,再漂亮,再有資源,如果自身的根基不行,那也是立不起來,就算偶然成名,也只是落花隨流水,做不了一顆常青樹。
你所有的那些積累,可能就是為那樣的一個真正的機會所準備的。其實很多機會都不是機會,真正的機會也就那麼一兩次。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但我覺得成名應該晚一點,尤其是做這行的人。因為一旦你成名之後,你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屬於你的真正的積累也會很少。
所以,你無須假裝謙虛,也無須假裝驕傲,你只需要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看清自己。
楊絳先生曾說,人只有在卑微的時候才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李健也認為,偉大是用卑微來換取的,「成功晚來一些更好,然後面對那些所謂的權威、顯赫的人,不要太害怕。因為他們也走過你今天的路,有多少所謂的閃光,就有多少那些灰暗的時刻,任何時候都應該看清自己,別覺得自己那麼渺小,也別覺得自己那麼偉大。」
成名後的李健一直很清醒,他說,名聲就是一個誤解的總合,「我很幸運我成名得晚一些,我覺得對生活還有一個不斷提醒、不斷往前走的一個願望。」
三十而立是不正確的,三十很難立起來!
人生的進程和質量不能只靠一句「三十而立」去衡量,事實上,「一個毫無背景的年輕人靠自己的努力想在30多歲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有所成績,談何容易。」
所以我曾經說過,那些散播「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人其心可誅,除了製造焦慮還是製造焦慮。
何況,就算是立了起來,但這個「立」需要立多久以及能立多久呢?
李健說他也不知道,沒有人知道。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磨練自己,讓自己配得上所得到的。
真正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需要精耕細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