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添加不當,不只影響孩子身體發育,養成不良飲食習慣不可輕視

2020-08-09 佳楠育兒記

當媽前可能大多數女生跟我一樣,連飯都不會做。有了孩子後,心甘情願踏入廚房,揮舞著刀叉,操弄著十八般武藝,只為給孩子做一餐輔食,看見孩子能大口吃飯就心滿意足。

輔食添加真的沒那麼容易。什麼時間該給寶寶添加第一次輔食?寶寶的第一口輔食該吃什麼?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吃肉類食物?寶寶從第幾個月開始不用吃泥狀食物?為什麼你做的輔食既有營養又有顏值,就是入不了寶寶的眼?寶寶突然便秘了怎麼辦?

這些餵養問題對於沒有育兒經驗的新手父母來說,依然是個繁瑣又麻煩的問題。

曾經在悟空問答上回答過類似於這樣的一道題:有媽媽問寶寶滿6月了,是不是可以開葷了?開葷就是給寶寶吃肉。

當時看見這個問題,心裡一驚。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難道不是大家都說的「含鐵米粉嗎」?

1、為什麼寶寶的第一口輔食要吃含鐵米粉?而不是肉類食物。

因為對於滿6個月的寶寶來說,體內儲存的鐵元素已不能滿足身體發育所需,他需要從食物裡獲取更多的鐵元素,而含鐵米粉對於剛添加輔食的孩子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肉類食物本身都帶有腥味,在烹飪的過程中,免不了會使用去腥的輔助材料,對於從來都沒有接觸過食物的嬰兒來說,這些特殊的味道都不適合孩子。

如果孩子一開始就接觸了重口味的食物,後面的餵養也會變得困難,也不利於孩子身體發育,從長遠來看,還會影響成年後的健康。

2、該鍛鍊咀嚼能力的時候,卻還在給孩子吃泥狀食物。

寶寶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不同時期,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出牙後具備咀嚼能力,但家長還一直像孩子剛加輔食那會一樣,給孩子喝果汁,吃果泥,其他不好嚼的食物也打成泥。

這是添加輔食最容易犯的一個誤區,因為無論是老人還是新手媽媽,都怕孩子在吃食物的過程中出現意外,所以都會把噎卡的風險控制在搖籃中。等寶寶出更多的牙,或者長得再大一點,才敢嘗試塊狀的食物。

長期這樣做,會錯過鍛鍊寶寶自己處理食物,鍛鍊咀嚼能力的最佳時期,還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寶寶習慣泥狀過爛的食物後,等他遇到有挑戰的食物,即使具備咀嚼能力,也會拒絕接受粗纖維類的食物,比如芹菜 。

等孩子上學入園後,學校的飯菜都是統一製作,也不會切得太碎,遇上粗纖維的食物,不好嚼,就挑食不愛吃。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在家飯吃的很好,到了學校就不愛吃飯的原因。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媽媽送給孩子一生健康的禮物。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好的,而是要從生活的一日三餐,從添加輔食起,就要進行系統的餵養。

3、輔食應該怎麼系統科學的添加?

為什麼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容易出現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呢?

究其原因,還是缺乏系統的餵養知識,餵養其實是一門學問,我們不可能人人都能成為營養師媽媽,但在孩子添加輔食期,起碼要有一本靠譜的輔食書來作參考。

比如育兒大V小土大橙子和張思萊傾力推薦的《輔食每周吃什麼》。


這本書不是一本單純教你如何做輔食的書,它裡面詳情的介紹了:

  • 輔食添加過程中媽媽們易踩的誤區;

  • 各個月齡不同的精美食譜舉例;
  • 寶寶每天應該吃什麼?每周應該吃什麼?

  • 不同月齡的寶寶每個月對應的食量是多少?

  • 寶寶在各個月齡可以吃的食物有哪些?

  • 寶寶在不同月份能接受的食物性狀是什麼?(泥糊狀、碎小丁、小塊)

  • 輔食怎麼做寶寶才愛吃?
  • 輔食如何搭配才能讓寶寶更好的吸收營養?

  • 寶寶出現小的身體不適,如何通過飲食調節便秘、缺鈣、消化不食等問題?
  • 通過哪些食物可以獲取鈣、鐵、鋅等微量元素?........

關於孩子輔食添加過程中你所能遇到的問題,都能從《輔食每周吃什麼》這本書裡找到解決方法。

輔食應該怎麼添加?有了這本簡單易操作的輔食書,再給娃做輔食,信心滿滿,再也不會手忙腳亂了。

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去看看」下單!

相關焦點

  • 三種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寶寶健康,家長不可輕視,越早改掉越好
    文丨飯飯媽老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吃飯對於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頭疼大事,對於正處於生長發育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吃飯是他們攝取能量來源最主要的方式,而且由於身體處於快速生長的階段,所以,他們對於營養的需求量就會更大。但是讓家長發愁的是,很多寶寶在吃飯的過程當中,不知不覺就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
  • 嬰兒輔食添加不當,對今後的身體健康有哪些影響?寶媽們早知道
    孩子的先天稟賦和後天發育一個也不能少,從備孕——孕期——產褥期——哺乳期(嬰兒餵養)——嬰兒添加食品——幼兒營養——學齡前兒童——兒童青少年,孩子的每個成長時期都是父母最為關心的,而我們更注重生命1000天的營養與母子的健康。今天就跟大家說說嬰兒輔食添加的那些事兒。
  • 母乳寶寶添加輔食,需要注意7個細節,輕鬆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1、輔食添加初期,仍要保證飲奶量寶寶1歲前,母乳仍然是最重要的營養來源,1歲前餵養應該「以奶為主,輔食為輔」,雖然已經開始添加輔食,但是媽媽還是要「按需哺乳」,不需要限制寶寶母乳次數。寶寶添加輔食,一定要遵循一次只添加一種食物的原則,添加每種新食物,至少要觀察3天,沒有出現不良反應,如拉肚子、皮疹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立刻停止這種食物的添加,一段時間後再嘗試,嘗試多次仍然會出現過敏反應的話,最好半年內先不要添加了。這種一次添加一種食物的方式,我們可以很準確知道寶寶哪種食物會過敏,判斷起來就輕鬆許多。
  • 「我們家只吃米粉」,媽媽輔食添加太隨意,影響的不只是孩子發育
    有幾個寶媽驚訝不已,還說:"孩子那麼小就能吃蔬菜呀,我們家只吃米粉",我也表示懷疑,現在信息這麼發達的社會還有對輔食知識了解那麼少的媽媽嗎?要知道給孩子添加輔食太過隨意,影響的不只是發育,還有可能造成各種不良的後果。
  • 八個月寶寶發育遲緩,原因是添加輔食不當惹的禍,家長要引起注意
    但是後來,孩子的個子生長總是落後於同齡孩子,而且看起來非常瘦,家裡其他人就帶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為孩子檢查後,表示小雲的孩子之所以長得瘦瘦的,個子也矮,其實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的發育遲緩。因此就詢問起了孩子的飲食,小雲表示,現在孩子還在喝奶,並沒有怎麼給孩子吃其他東西,因為她覺得母乳是最有營養的。
  • 寶寶消化不良?過來人:可能和添加輔食有關
    其實寶寶出現這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因為寶寶的正常發育情況,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腸脹氣。一旦進食不合理,就會導致孩子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2.每天進食過多。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足,每次都會讓孩子吃很多。但是如果孩子又吃了太多肉的話,腸胃來不及消化,就會在腸胃中堆積,就會讓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的症狀,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成長。 3.輔食添加不規律。
  • 母乳不夠,提前給寶寶添加輔食可以嗎?應該怎麼做?
    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祖父母、還是父母存對嬰兒的餵養均存在不當的問題。我們要知道用輔食來填補奶量,這是一種錯誤的餵養方式。4個月是純奶期,在無特殊原因的情況下,不建議給寶寶添加果汁或菜汁等,而純母乳餵養的嬰兒更是要到6個月後再添加輔食。
  • 奶粉導致寶寶消化不良?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方法全在這裡
    ,如果家長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稍不注意,飲食不當極易極易消化不良。例如,輔食製作得過於精細化,輔食種類不夠豐富,寶寶挑食不愛蔬菜水果導致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等等。因此,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要注意給予孩子營養平衡的飲食,合理安排膳食結構,搭配給寶寶的食物,做到多樣化,粗細搭配、葷素搭配、避免食物過於單調,切忌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
  •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1歲前千萬不要給寶寶吃這些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將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維持正常體重,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因為工作關係,接觸到了許許多多減肥人士,他們當中大多數肥胖都是因為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的。比如愛吃甜食、口味重、白開水沒味道一定要喝飲料、不愛吃蔬菜、習慣性多吃,等等。而這些不良習慣,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從小養成的。
  • 孩子不到一歲,不要添加這種輔食,容易脾胃積食,還影響身體發育
    醫生了解後說道,對於7個月大的孩子而言,此時添加雞蛋還比較早,經常吃導致寶寶脾虛積食,還會降低孩子的身體抵抗力。孩子不到一歲,不要添加這種輔食,容易脾胃積食,還影響身體發育但是,許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孩子要想發育的好,營養必須充足。此時就會出現&34;的現象,每天都會給孩子大補特補,殊不知,孩子才幾個月大,脾胃發育還不完善,運化能力有限。此時補充大量的營養物質,就會加重脾胃負擔,影響到腸胃對於食物的消化。長久下去就會誘發脾虛積食的出現。
  • 寶寶輔食添加順序有講究,兩大原則寶媽提前知,別影響發育不自知
    我到的時候,正趕上閨蜜給寶寶做輔食,由於初為人母,閨蜜在輔食問題上並不具備經驗,從挑選食材到做法都讓人一言難盡。我在旁邊看得好笑,只能上去阻止,並告訴她輔食的添加順序是要按照寶寶的月齡進行的,不能胡來,不然怕是影響了寶寶的身體發育還不自知。
  • 這些寶寶挑食,偏食的原因影響了寶寶的生長發育
    寶寶在餵養的過程中父母們從來不會怠慢,但有些寶寶由於這些原因在餵養的過程中很容易形成挑食,偏食的情況,尤其是已經添加了輔食的孩子,那麼是哪些原因引起的挑食,偏食呢?沒有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是缺鋅,鋅能有效促進味蕾和腸胃消化功能的正常發育,能有效提高孩子對食物的敏感度,如果不達標就會出現挑食,偏食,厭食,沒吊胃口。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是因為餵養不當導致造成的,過早添加輔食或零售刺激到寶寶的味蕾,或過早吃鹽,味精,甜的食品,重口味的食物。
  • 給寶寶添加輔食有技巧,三類食物莫亂加,易造成消化不良
    ,此時需要開始添加輔食,可是由於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加上餵養不當等因素,添加輔食初期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消化不良、腹瀉等等。,盲目添加肉類,孩子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無法達標,儘管切得很碎,寶寶依舊消化得很慢,往往等到寶寶具備咀嚼能力時再添加肉丁,通常是滿一歲後。
  • 做好這幾點,可以培養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利於身體健康
    學齡前的孩子正處於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候,身體吸收到足夠的營養,身體才能夠得到正常的發育,所以他們身體有足夠營養是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現在很多孩子的身上都有這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沒有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經常的暴飲暴食或者是吃零食吃得太多,所以導致超重。另一種是孩子經常的挑食,所以每次吃飯都會吃得很少,這樣就會造成體重偏輕,而且還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那麼我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防止孩子出現這兩種情況呢?
  • 輔食添加的"三大原則",只有父母做好,寶寶才能更快適應輔食
    循序漸進原則6個月大的時候,孩子的身體發育決定了寶寶可以接受輔食了,但這不意味著每個孩子都可以接受。不同寶寶身體素質都不同,自然接受輔食的程度和能力也不一樣。如果父母不根據寶寶的情況,一味給孩子添加輔食,那麼就有可能影響孩子的飲食習慣,導致孩子對輔食產生牴觸情緒,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腸胃消化系統,導致寶寶的健康受影響。因此,添加輔食時,父母應該保持循序漸進原則。
  • 錯誤的輔食添加方式可能會影響孩子發育
    例如寶寶不愛喝水,就認為是水沒有味道,才導致孩子不願意喝,因此會給孩子的水加點糖,甜甜的孩子就會更愛喝。雖然這一做法,能夠讓孩子對食物有興趣,卻會給孩子的身體消化系統帶來很大的負擔,而且還容易讓孩子的口味越來越重,對後期添加輔食非常不利。要知道寶寶在周歲以前,身體是沒有完全發育好的,如果過度食用有味道的東西,會讓孩子的消化系統保持超負荷的工作狀態。
  • 寶寶睡覺有這3種不良習慣,是輔食餵養過度惹的禍,越吃脾胃越弱
    兒童在1歲左右的年紀,正是是健脾養胃的敏感階段,如果此階段將孩子脾胃調理得當,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會起到最直接的影響。在孩子身體的各項功能中,脾胃可以說是最為關鍵的存在,畢竟脾胃會將營養轉化並傳遞到孩子身體的各個部分。所以那些脾胃功能、狀態良好的孩子,生長發育也更加健壯,不會輕易的就生病感冒,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寶寶脾胃虛,其中一部分是源自飲食,在睡覺時會有3種表現。
  • 寶寶輔食添加,只要「吃飽」就行?難怪你家孩子又矮又瘦還愛生病
    適時添加和轉換輔食形式為牙齒萌和生長提供足夠營養,而牙齒的萌出又促進寶貝更好地咀嚼,以利吸收和利用。寶寶在1歲以後逐步向成人飲食模式過渡,孩子度過這個階段後,寶寶的飲食習慣才會逐漸養成,這個階段也是寶寶長牙的重要階段。所以,寶媽一定要多了解孩子牙齒發育方面的小知識,根據孩子年齡來給孩子搭配不同的輔食。
  • 輔食吃飽就行?難怪娃發育遲緩愛生病!科學餵養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適時添加和轉換輔食形式為牙齒萌和生長提供足夠營養,而牙齒的萌出又促進寶貝更好地咀嚼,以利吸收和利用。寶寶在1歲以後逐步向成人飲食模式過渡,孩子度過這個階段後,寶寶的飲食習慣才會逐漸養成,這個階段也是寶寶長牙的重要階段。所以,寶媽一定要多了解孩子牙齒發育方面的小知識,根據孩子年齡來給孩子搭配不同的輔食。
  • 寶寶消化不良需要停止輔食嗎?弄錯這一點,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現在十個月接著餵輔食,因為積食給他吃的都是山藥、南瓜、麵條等好消化的食物,可是一吃輔食第二天就排兩到三次便,像是腹瀉,怕引起消化不良,就停止輔食了。 最近幾天只喝奶粉,加上媽咪愛,可是每天排便很乾、很臭,這是因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