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豐富了,吃喝也變得多樣化。在孩子到吃輔食的年齡,很多新手爸媽和老一輩都不懂多少輔食才是合適的量,不知道什麼比較合適給剛吃輔食的小孩吃。大多數人都儘量的給最好的食物給孩子,給孩子吃東西到實在不想吃為止。等孩子不想吃東西了,孩子就出現反覆生病,愛哭鬧等等讓新手爸媽頭疼的現。
小孩子大多都脾胃比較嫩,新手爸媽給他們進食不對就會引起積食。當新手爸媽不知道孩子積食後,還照常給他們進食,結果積食越來越嚴重,就出現讓新手爸媽頭疼的現象了。
醫生:積食是什麼樣的,新手爸媽趕快來了解5種現象,避免踩雷
1.臉色黯黃
正常的孩子,臉上水嫩有光澤;膚色較白的是白裡透著粉紅,膚色較黑的也泛著紅潤。而得了積食的小孩,臉色發黃有點粗糙,看上去沒有精氣消沉感重。這是因為得了積食的小孩身體營養不良,臉上供給的氣血就不充足,得不到營養和滋潤就變黃了。
2.反覆生病
當孩子積食後,身體的免疫力下降,感冒發燒就不容易斷根,總是要好不好的樣子。而且口中總有一股治不好的異味,那是堆積在胃裡的食物發酵後產生的氣味,不是感冒引起的短暫口氣。
3.每天昏沉沉
肚子裡的食物堆積過多,孩子總感覺不適,睡不好覺,於是也就睡不夠了。孩子睡不夠,就對周圍的東西不感興趣,總是昏沉沉的耷拉著腦袋,還特別的粘人,動不動就哭。是個人見了他就覺得討厭,做父母的更是煩。
4.大便不正常
有的小孩好幾天一次大便,大便出來還結成硬塊。有的小孩是會腹瀉,上廁所的次數多;大便不成型,不容易衝掉,有酸臭味。
5.沒有食慾
由於積食引起生病和不適,孩子愛哭,做父母的沒有辦法,拿出各種之前孩子愛吃的食物來哄孩子。結果是這些孩子平時愛吃的食物,現在他一點都不吃。當餵飯的時候,他就吃幾口,硬是叫他吃,他就把飯含在嘴裡不吞。
當孩子積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輔食不要放太多的鹽或糖。過多鹽和糖使小孩幼嫩的脾胃受到損害,使他的脾胃虛弱,不能正常的分解胃裡的食物。大人給小孩吃的輔食儘量微鹽微糖,能達到給身體供應一定的分量就可以。小孩吃微鹽微糖的輔食多幾餐也就會習慣的。
2. 肉類不可以吃太多。肉類高含蛋白質,而肉蛋白是比較難消化的,過多的肉類堆積在胃裡造成胃動力下降.。胃的運作能力下降也影響到脾胃的健康。還有含肉燉成的各種高湯也是不能多喝的,肉湯裡含有不易分解的油脂,會使脾胃虛弱。
3.肚子不要著涼了。孩子睡覺的時候要留意他是不是蓋好被子,要是沒蓋好被子,肚臍眼受涼,會有寒邪進入體內,食物的消化吸收會受到影響。寒氣使腹部運轉堵塞,還會引起腹痛。
要想小孩不積食,2種方法來化解
1. 飯後消食水
消食水較常見的的有柳果刺鋅等,是由食材和藥材經過一定的比例製成的綜合性方子,並且性質溫和不刺激,無副作用。它是如今中醫常用於清除和調節小兒積食的一種良方,平時可用作調理積食、預防積食。
常見的柳果刺鋅成分還包含柳果、猴頭菇、山楂、雞內金、麥芽、橘皮等,這些材料是有助於消化積食,開胃健脾,改善脾胃環境和功能的作用,從而使脾胃強壯,營養均衡。可以在孩子吃完飯1-2小時候後喝一杯,促進消化吸收。
肖院士表示,只要肯堅持,袪積食一點都不難,比吃消食藥好多了。需要注意的是,當小孩積食症狀好之後,也要堅持調理脾胃,鞏固脾胃的功能,防止積食再次發生。
2.飯後按摩
用雙手的大拇指沿著肋弓邊緣向兩個身體外端分推。注意力度不要過大,每天在飯後2-3小時,推個5到10分鐘,可以緩解腹部不適和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