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信自己,也是一種迷信

2020-12-20 馬石頭

表面上「知識」在幫助我們辨別事物,實際上卻是我們在選擇擁有哪種知識。在知識進入我們的大腦之前,一定先有某種東西在把關,我們暫且稱它為認知,這個東西很重要。所以,這個世界上,最能欺騙自己的是自己的認知,它會製造世界上最大的謊言。正因為如此,有些人被自己的認知欺騙了一輩子,而不自覺。

有些人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的感官感受才是最可靠的,這種以自己的主觀情感去認定事情的做法,其實是最大的自欺。道理很明顯,我們感官的功能是極為有限的,常常是耳朵聽到的未必是真,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實。所以,了解真相僅憑自身的本能力量遠遠不夠。如果你只相信自己,這種相信也是一種迷信。

當一個人依靠自己的主觀認知確認信息時,這個過程中就已經摻雜了主觀情感意識,而情感卻是無理智的,那麼他所相信的信息當然是不正確的。對於一個井底之蛙來說,永遠意識不到大海的博大。因為它一生只存在於一米大的井底之中,它的知識都是圍繞那一口井而成型的。井給他帶來了快樂,也禁錮了它的思想。

任何東西,客觀存在的是一個多面體,而人的主觀認知卻是單獨的、片面的。所以,以單獨片面的認知去認定客觀的多面,是人生最大的錯誤。真主說:「當一個人遭遇患難時,就向我祈禱。每當我賜予他恩典時,他就說:『這完全是憑我的知識獲得的。』不!那只是一種考驗,但他們大多數卻不知道。」(39:49)

文/馬石頭,攝影/十月梅

相關焦點

  • 這屆家長迷信起來,連自己都信了
    「深度迷信不可救藥」的老母們得以釋懷。歸根結底,只能用「用情頗深」來讚美,只不過前者是迷戀,後者是迷信。還有一種是主動求好運,除了媽媽們的各種求神拜佛,還有各種針對性更強、學科分化更明確的愛的供養,魯迅,孔子,陶行知,愛因斯坦和牛頓最近都承載了太多太多......
  • 生活中不得不信,難以拒絕的小迷信
    但是他只考了一分,因為他先吃的雞蛋。現在的孩子們也會有他們自己的小迷信。每當考試之前都要換上」耐克「的鞋子。因為」特步「的標誌是一個紅色叉,而」耐克「的標誌是一個紅色勾。在試卷上當然是紅勾比紅茶更受歡迎。生活中還有些忌諱跟迷信有關。比如,中國人對」4「的忌諱,雖然這只是個諧音。這就是諧音惹得禍。
  • 【現代宗教問題】信仰與迷信
    可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斷乎不能一切都憑直接經驗而認識是非,甚至也來不及尋找到充份的理由,就需採取行動;我們需要信人家的話。不但人常生活如此,我們的學問也是由信人家的話而學來。一個小孩子學習言語,應當信他的父母的話。
  • 高考讓我們看到,這屆家長迷信起來,連自己都信了
    每逢高考季,各種各樣的「高考迷信」便流傳開來,考生家長可謂費盡心思,各出「奇」招,大家也早就見怪不怪。考場上辛苦的是孩子,考場下操心的是一家子!今天孩子教育課堂就帶大家走進高考大型「迷信」現場此時不「迷信」,更待何時?
  • 有信仰就是迷信嗎?完全不同的事情,切忌混為一談!
    對於不信這些人的人來說可能會認為其是一種迷信思想,特別是對於現在的90後00後來說,對這個很多是持否定態度的。大多的是自己的自己的阿公阿婆還會堅持著這個習俗,相信民間信仰這一說。如果站在我們這一代人來看民間信仰可能更多的是會簡單的認為這是一種迷信,比如說看手相,算八字一類的,以及對一些牛鬼蛇神的崇拜相信。
  • 別再迷信了!
    提起佛教,很多人會不自覺地將其與「迷信」掛鈎,覺得佛教就是消極厭世的,就是宣傳燒香拜佛、求保佑等迷信思想,如果你也是這樣想,也就是無知了,也是對佛法的嚴重褻瀆。佛教並不是迷信,而是一直以來民間所奉行的迷信行為,使正信佛法被帶上了一種莫須有的「罪名」。
  • 迷信與科學
    迷信與科學,表面上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卻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關聯,同樣也存在一些不能直接用經驗來檢驗的信念。常言道,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可以這樣說,在迷信與科學之間,先是有人把科學當作迷信,然後才有人把迷信當作科學。科學的主體是知識系統,始於伽利略時代實驗和數學的引入;迷信的主體是信仰系統,始於遠古的巫術和史後逐步形成的宗教概念。
  • 小迷信,是我們對未來的安慰
    但即使是現在的學生時代,考試前夕求神拜佛卻也十分常見,即使是我,高考前也是被父母拉著去教堂向上帝禱告等等。時至今日,學生在考試前也是會圖個好兆頭的,例如考試的時候要穿耐克不能穿特步(因為兩家公司的標誌一個是勾,一個是叉),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試題卷上一個個紅色的叉叉在上面。
  • 當代年輕人日常迷信實錄:事業靠自己,愛情靠玄學
    只是和傳統的迷信方式相比,他們信命的形式不同於老一輩,實現了推陳出新----一種脫離了盲目愚昧的實用主義迷信觀。 01//// 事業靠自己,愛情靠玄學 阿豆信奉一句話:事業靠奮鬥,愛情靠玄學。
  • 郭臺銘拜媽祖關公被批迷信 回應:賈伯斯也信密宗
    (原標題:拜媽祖關公被批迷信,郭臺銘搬出賈伯斯) 觀察者網訊
  • 經典話題:佔星和塔羅牌:迷信還是科學?(第二部分)
    估計很多朋友會開始嘲笑這個,「這回你終於沒有科學數據去支持塔羅的科學性了吧,這個一定就是迷信了。」那我就坦率地告訴你你是對的,的確,沒有著名的科學家或理論來證明塔羅不是迷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塔羅不是一門科學,那麼他為什麼一定是迷信範疇?怎麼可能不是心理學或其他相關領域?
  • 人,信什麼?我只信自己的良心,命運還是靠自己把握
    你用錢去求佛為你保佑,也是公然的行賄行為,於佛法所不容,佛不食人間煙火,你的香火錢,是像你我一樣的人所花掉了。甚至是被某些人給「揮霍」了。求仙拜佛,不如多孝順父母,父母不需你去磕頭搗蒜,也無需過多浪費錢財,只是你有時間多陪陪他(她)們,跟他們說說話,多溝通,父母是天下最大的佛,父母老了,雖然不能為你遮風擋雨,但他們活了大半生,他們的經歷,也會給你益處,報答父母,也是一種心靈的慰藉,那是人間最美好的深情。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你才想起來後悔,活著不孝,死了亂叫,這是一些愚蠢之人的真實寫照。
  • 官場巫術與權力迷信
    直到近年,思想解放的問題雖是無法再提,但唯有一再白熱化的信仰危機以各種形式漸漸地暴露出來;而作為當代中國痼疾的「現代迷信」,卻以其變換的形式予以呈現。基於這一背景來說,官場巫術就是這類「現代迷信」的一種變換形式。  「文革」建構的是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及其迷信;而當代官場的迷信方式依舊沒有出離這種現代迷信,只是時代變遷,把這種現代迷信轉換成了對官場權力的崇拜與迷信。
  • 嚇著了叫一叫就好,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
    身為知識分子,我始終堅持科學,反對迷信,但是有些事情,自己確實解釋不了。我從小身體比較弱,神經有些衰弱,容易嚇著,到現在也是一樣。有時走在外邊,碰到放炮狗叫,或是忽然有人叫你一聲,壞了,嚇著了。孩子久治不愈,雖然你覺得迷信,但還是半信半疑地去了,可是結果卻讓你喜出望外,孩子「叫魂」後不哭不鬧,回到家燒也退了。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個例子。老二今年四周剛過,活潑可愛,甚是討人喜歡。前段時間晚上忽然胡鬧不停,折騰半個多小時,誰哄也不行。沒辦法,打了個電話,找人叫了叫,你猜怎麼樣,孩子立刻不哭不鬧,酣然入睡了。你說神奇不神奇。
  • 當代青年迷信行為一覽
    按理說,當代青年基本都是受過正規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應該迷信。但實際上,在生活中卻有不少青年人投入到奇奇怪怪的迷信活動中。
  • 英國人迷信起來,連自己都怕……
    日常迷信求好運,誰還沒轉發過幾條錦鯉呢?都說中國人有日常迷信的小傳統,其實看似高冷嚴肅的英國人也不例外! △敲敲木頭求好運 許多迷信都有著奇怪又古怪的起源,並且大多數迷信都涉及超自然現象。
  • 西方十大常見迷信
    中國日報網5月26日電(歐葉) 要是你認為西方人不迷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不同國家迷信內容或許不同,但幾乎所有國家都存在迷信。這份西方迷信清單方便大家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與風俗。3.路遇黑貓意味不詳 古時候人們迷信女巫們會化身為黑貓。所以如果你在路上碰見了黑貓,這意味著有女巫盯上你了。 4.有人打噴嚏(要對他說上帝保佑你) 這源於公元590年義大利的一場瘟疫。當時,很多打噴嚏的人都會死亡。教皇就提議大家為那些打噴嚏的人祈禱祝福希望他們可以恢復健康。5.
  • 關於嬰幼兒的這些傳統迷信,寶媽們可別信,不然會害慘了寶寶
    芽芽剛滿六個月,芽芽媽媽就將芽芽交給婆婆帶,自己就去上班了。婆婆有三個孩子,自己老公又是最小的一個,平時大哥和二哥的孩子也是婆婆帶大,所以芽芽的媽媽對婆婆很放心,覺得她經驗豐富,肯定能夠把孩子照顧好。這周五芽芽媽媽思女心切,忙完了手頭的工作就迫不及待地跑回老家接芽芽。剛到家裡就看見婆婆正在給芽芽擠乳頭。
  • 上天保佑搞迷信的網際網路人
    作為科技公司才不會去信風水。  結局大家也看到了。後來錘子搬去成都也沒能實現逆天改命。現在不知道在做電子菸的老羅是不是會重新考慮信一信風水了。  望京風水差的說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也算是馮鑫對信風水最後的敬意了,不過殺那麼多程式設計師就吉利麼?  同樣是信風水,相比動輒要買幾十億土地和奇珍異獸坐鎮,通過給員工改名測八字認星座變風水,就實在顯得太機智了。  安居客創始人梁偉平在提拔員工做管理層前,會邀請大師過來算命。如果名字不好的話,這位管理層就會被要求改名。
  • 證嚴法師:與其迷信邪教 不如沒有信仰
    編者按:即便是在今天,有很多人聽到佛教,第一反應還是迷信(或曰封建迷信,在這點上,儒家思想遭遇也是如此)。其實如果真正了解佛教之人,就會明白,佛教不是迷信,也非邪教。但不是每一個學佛之人都能真正了解佛教,所以自稱學佛之人,也許依然處於迷信階段,尚未建立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