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民健康課堂」秋天寶寶易心煩氣燥睡不好?快讓百合走進碗裡來

2020-10-27 紹興抽屜

百合應該是很多家長特別熟悉的入湯入糖水的食材。中醫說的食用藥用的百合,和鮮花店裡的百合花不是一回事。它取的是植物百合的肉質鱗莖——之所以叫百合,也是眾多小鱗瓣合在一起之意。「百合之根,以眾瓣合成也,故名」。

早在夏末,熟悉我的家長就發現,我推薦的食療方中,多有百合的身影。蓮子配百合寧心,銀耳配百合滋陰,赤小豆配百合除溼,南北杏配百合止咳……即使在食藥材界,百合也是「人見人愛」的百搭佳品。漸漸乾燥的秋天,百合確實可以多一點機會走進寶寶的碗裡了!

百合潤肺養心,能溫潤地應對秋燥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涼,歸心、肺經,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補中益氣。食百合,一來養肺,二來養心。這恰恰是家長們在秋季要重點關注孩子的兩個方向。

秋主肺,不僅是秋燥易傷肺的意思,更是在提醒家長,要在秋季抓緊時機把寶寶的肺養護好。肺功能好,就能滋養腎,而腎氣足,才好過冬。可見給孩子的四季保健調理,常常是一環扣一環的。

秋天易出現的肺燥、陰虛、心熱、腎水不足,都可以通過百合來安撫,既清潤溫和,又對脾胃有所裨益,在補益類食藥材中屬於十分難得的了。《日華子本草》寫百合,稱其能「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是沒錯的。《神農本草經》也稱百合適用於肺燥或陰虛久咳、痰中帶血等,並常常用以治餘熱未清之心煩失眠。

所以,總結一下,當你發現寶寶有這樣一些症狀的時候,就適合吃些百合來調理。

①身體皮膚乾燥,燥咳:百合可以滋陰潤肺

秋天的乾燥,往往表現為唇、咽、鼻、皮膚、大便乾燥。燥邪犯肺,容易引起反覆咳嗽、乾咳無痰或咳黃痰、咽痛、口乾,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燥咳、肺熱咳嗽。

百合甘涼清潤,作用平和,日常食用能起到滋陰生津之效;對付燥咳,既能清肺熱,又能補肺陰。

②心煩氣躁睡不好:百合可以寧心安神

《本草求真》記載:「百合功有利於肺心,而能斂氣養心,安神定魂。」

孩子秋冬心熱煩躁、脾氣不好、睡不安穩,都可以用百合斂心神,提高睡眠質量。

③氣虛、陰虛:百合可以補中益氣

不少家長給氣虛、陰虛的寶寶吃人參、鹿茸等峻補之物,孩子一吃就上火。如果用百合,涼能清熱,甘能補中,不會讓孩子上火,還能健脾養胃。

家長可能擔心百合偏涼,不敢給寶寶多吃。其實,它微涼的性味恰好能清除燥熱,不會很傷身。只要不是脾胃明顯虛寒,一點冷飲都吃不得,一絲空調風都吹不得的虛弱寶寶,一般的孩子都適合吃百合。

百合還能調理情志

在中醫醫案中,有一種病就叫百合病,專指人精神恍恍惚惚的狀態。不少家長會在群裡形容自己的孩子,「整天好像神遊天外,人在心不在的樣子」。這其實是一種情志病,常發生在秋季。

在「悲秋」情緒的影響下,本身元氣比較足、平時精力旺盛的孩子,可能會更「活躍」,情緒會出現無由頭的煩躁。而那些本身就比較虛的孩子,秋天肺陰虧虛,不僅沒胃口,還可能出現不愛說話、睡不能睡、走不能走的狀態,甚至看起來有些「自閉」傾向。同時,還有小便短,發黃或發紅,口乾口苦等表現——這都說明體內有熱,受燥邪影響。

金匱要略》給出了對證的解法:這種情志病,根源在於孩子體虛,同時陰津匱乏。除了秋季高發,孩子高熱久病後也容易犯。所以,要想補虛、滋陰兩手抓,可以嘗試百合雞子黃湯,固元神,清虛火,滋陰津。

百合雞子黃湯

材料:幹百合10g,雞蛋1個。

做法:幹百合洗淨入鍋,加約3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加入雞蛋黃,攪勻煮沸,加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生津滋陰。

適用年齡:2歲以上寶寶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寶寶可以服。

不少家長最近向我請教,說孩子晚上睡不好,要麼睡不著,要么半夜醒,其實也適合喝這個百合雞子黃湯調理。

鮮百合保健,幹百合滋補,家長怎麼選?

百合雞子黃湯主要是滋補、調理用,所以用的是幹百合。如果寶寶素來健康,沒有明顯的陰虛乾燥、熱咳燥咳症狀,日常保健可以食用鮮百合。

鮮百合一般煮5~10分鐘就夠了,口感脆脆的,還有股新鮮蔬果的清香,能開胃。推薦一道菜:

百合西芹炒山藥

材料:鮮百合20g,鮮山藥30g,西芹15g,肉碎50g。

做法:西芹切絲,百合剝開,山藥切片,冷水浸泡片刻;熱鍋放油,先炒香肉沫,再放山藥,最後加百合西芹,翻炒材料熟透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養胃,生津益肺,清熱通腸。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消化好、無病痛可日常少量食用。蠶豆病寶寶可食用。

幹百合一般用於需要藥效比較明顯的情況,比如調理肺熱、肺燥、勞虛久咳、乾咳的時候:

百合沙麥茶

材料:幹百合10g,沙參10g,麥冬8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2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至1碗即可,代茶少量分次飲。

功效:滋陰潤肺,清熱去火。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寶寶可以服。

給寶寶服用幹百合須注意以下3點:

①每周不超過3次,最好隔1~2天服用1次;

②百合微涼,風寒咳嗽、著涼腹瀉不能吃;

③用硫磺等化學加工的劣質百合很多,謹慎選擇,最好在正規藥店購買。

也有的地方賣百合粉,給寶寶煮粥的時候加進去10g(1~2勺)左右,也是可以的。需要注意必須是純天然的。

來源:人民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秋天寶寶易心煩氣燥睡不好?快讓百合走進碗裡來
    蓮子配百合寧心,銀耳配百合滋陰,赤小豆配百合除溼,南北杏配百合止咳……即使在食藥材界,百合也是「人見人愛」的百搭佳品。漸漸乾燥的秋天,百合確實可以多一點機會走進寶寶的碗裡了!百合潤肺養心,能溫潤地應對秋燥百合,味甘微苦,性微涼,歸心、肺經,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補中益氣。食百合,一來養肺,二來養心。
  • 寶寶秋天易夜醒,怎麼辦?試試3個安神方
    但不少家長卻發現,最近寶寶不僅沒有「秋乏嗜睡」,反而越臨近睡點越精神,躺在床上跟烙餅似的,翻來翻去睡不著。一到秋天就難睡好覺,小小年紀能有什麼心事呢?小一點的寶寶無法疏解和表達這種感覺,所以只能用大喊、大叫、大哭來排解。晚上很多寶寶之所以睡不著、愛夜醒,絕大多數情況和「悲秋」情緒有關。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秋天給孩子吃糯米更補氣卻難消化,這樣做就好了
    現在很多孩子看起來就很「虛」,這個虛,表現在孩子有眼袋、有青筋、臉色不好,虛弱無力、走幾步就要抱,體質差、常生病等多個方面。從孩子的聲音也能判斷是否虛弱。健康的寶寶,聲音清脆嘹亮,聽起來精神氣很足;體虛的寶寶聲音比較羸弱,「聲音小得和蚊子一樣」。給寶寶吃糯米,最大的功效就是能養氣,使孩子氣機充盈,腎足脾旺。各種虛證也就迎刃而解、不「治」自愈。
  • 寶寶易夜醒怎麼破?3碗安神方養出好睡眠
    人的心事一多,就容易輾轉反側睡不著。按理說,孩子心智稚嫩單純,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一般都能擁有名副其實的「嬰兒般的睡眠」,一覺睡到大天亮。但不少家長卻發現,最近寶寶不僅沒有「秋乏嗜睡」,反而越臨近睡點越精神,躺在床上跟烙餅似的,翻來翻去睡不著。有時即使睡著了,半夜也依然易醒,還會受驚、夜啼,哄好半天才能重新入睡。這反常的睡眠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寶寶易夜醒怎麼破?3碗安神方養出好睡眠
    人的心事一多,就容易輾轉反側睡不著。按理說,孩子心智稚嫩單純,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一般都能擁有名副其實的「嬰兒般的睡眠」,一覺睡到大天亮。但不少家長卻發現,最近寶寶不僅沒有「秋乏嗜睡」,反而越臨近睡點越精神,躺在床上跟烙餅似的,翻來翻去睡不著。有時即使睡著了,半夜也依然易醒,還會受驚、夜啼,哄好半天才能重新入睡。這反常的睡眠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到秋天就難睡好覺,小小年紀能有什麼心事呢?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小兒安秋方和秋檸飲這樣搭配,心肝脾肺都護好
    適合秋天的經典「明星」食療方,一個小兒安秋方,一個秋檸飲,最近諮詢的家長特別多。先和大家強調一下,像疏春方、秋檸飲、暖冬湯這類名字中帶有季節指向的方劑,按照中國大多數地區的氣候特點和兒童體質特點來看,的確是當季飲用最佳。但如果當季孩子沒有出現相關症狀,也沒有必要非逼寶寶喝來保健。反之亦然。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秋雨連連溼氣重,3道應季祛溼湯做起來
    孩子不燥,何必強行潤燥?反而會打破身體內外的平衡。秋雨季的兒童保健,最重要的是抓住一大要點:祛溼,兼顧兩個調理原則:健脾+防寒,寶寶自然安秋無憂。秋天除了易生內溼,還要注意外溼很多家長都知道,中醫所講的溼,分內溼和外溼。所謂內溼,就是脾胃運化不利,體內的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水溼內停。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馬蹄這麼寒也能給寶寶吃?可助消化消宿積
    所以,只要用得應季、合理、對證,又符合寶寶體質,秋天是可以適當吃一些略寒涼卻滋潤的食物的,比如百合、秋梨、竹蔗等。馬蹄有哪些主要的功效呢?生津止渴:馬蹄中的水分含量約為68.52%。秋天氣候乾燥,食用馬蹄能緩解咽喉不適、口乾舌燥、鼻衄鼻血、秋燥咳嗽等症狀。消食化積:馬蹄能消胃積宿積。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寶寶得了溼疹要不要治療?
    近日,家住越城區的張女士很是煩惱,寶寶4個月了,一星期前小臉上就冒出一些紅色小疹子,一開始覺得疹子少,沒有在意,只是在每次餵奶後,用奶水給寶寶塗臉。然而幾天後這些疹子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變得更嚴重了。於是,張女士帶著寶寶找到了市婦保院皮膚科的莫劍醫生。
  • 【中醫健康課堂】亦蔬亦藥的百合,最全百合養生食譜快收好!
    百合多用於治療「百合病」中醫認為,百合味甘甜、稍有苦味,性質偏涼、不溫不燥,歸心、肺、大腸等經,可養陰生津、潤肺除燥、清心安神、通調二便。適用於氣管炎、肺結核所致久咳、咯痰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病證,以及大小便的排解不暢。
  • 冬天「為愛鼓掌」,生出的寶寶更健康?
    頭頂「科學求實」光環的本 36為了人類幼崽的健康必須來搶答一波可別說還真的有研究試圖證明「啪啪啪」與後代發胖的關係容本 36 猜測下可能研究者也跟我一樣飽受易發胖還怕冷的苦惱依舊單身或已經有娃之後漫長的 18 年裡也沒有正式的研究解釋這個現象直到 2018 年《自然醫學》終於刊登出一項研究為受孕季節和寶寶健康的關聯提供了科學解釋研究證明小蝌蚪出發前如果遭遇一段時間的寒冷刺激就會留下「陰影」並使它的後代產生更多活躍的
  • 1道飲品3碗粥躲開溫燥「秋老虎」
    季節更替時,寶寶最容易生病。這段時間,家長養育寶寶最容易做錯的是秋行夏令。也就是秋天到了,卻仍然按照夏季的方法養娃。現在開始,寶寶的吃、睡、行以及秋季常見病的預防,都和夏天不一樣了。該如何迎接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給寶寶做好保健呢?
  • 秋天來了,寶寶不但要防流感,還要防秋燥
    碩果纍纍的季節,媽媽們認為寶寶們是最舒服的時候,卻又出現了口乾、咽幹、鼻幹、大便乾燥、燥咳等新的煩憂,那就是」秋燥」。秋季前期,承襲夏季的炎熱,天氣特點以熱為主,肺臟易受「溫燥」侵襲;秋季後期,與寒冷的冬季相鄰,天氣特點以「涼」為主,肺臟易受「涼燥」危害。根據秋季天氣前後的變化,對孩子的飲食護理應該有所不同。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新生兒多睡少動餵養困難
    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可是,有一些寶爸寶媽在孩子出生後發現寶寶有總是愛睡、沒有精神、不愛吃奶、反應差、很少哭、四肢冷等情況。當甲狀腺激素缺乏時,易導致呆小症的發生。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新生兒容易出現多睡少動、黃疸消退延遲、餵養困難、四肢涼、體溫低(常低於35℃)等臨床症狀。  一般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可通過新生兒篩查,即患兒出生後採集的足底血檢查及血清T4、T3、TSH測定。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
    聽說吃螃蟹寶寶會畸形,吃雞蛋寶寶易過敏,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  自從懷上寶寶,孕媽們就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格外關注,尤其是孕期的飲食與營養。  今天下午,網絡醫院旗下「了不起的孕媽」舉行了第一期線下活動——「孕媽下午茶」。
  • 立秋 | 媽媽做好4件事,寶寶秋冬不生病!
    天氣轉涼後,媽媽可以給孩子穿馬甲或者背心來保暖。2、腹部暖腹部是孩子最容易受涼部位,要注意保持肚子暖和。孩子玩耍時,如果肚臍露在外面,媽媽要及時將上衣掖在褲子裡,以防著涼。2、滋陰潤肺入秋後,寶寶的飲食需要既滋陰又潤燥。媽媽們可以多讓孩子吃一些潤肺、除燥、生津功效的食物,比如蓮藕、紅棗、銀耳、山藥、荸薺、百合等。
  • 特別適合寶寶秋天吃的食材
    特別適合寶寶秋天吃的食材 秋天適合吃什麼?相信很多媽媽根據多年的經驗,心中都會有一些答案。但是除了你知道的食物還有哪些同樣適合秋天做給寶寶吃呢?以下這些食材也加入到秋天的飲食清單中吧!
  • 別讓「秋老虎」傷了寶寶,秋季寶寶如何養肺?
    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自立秋開始,雖然夏季高熱的餘溫仍在,但溫度逐漸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且早晚溫差變大。
  • 寶寶秋天易乾燥、失眠要怎麼辦?
    在幫助寶寶養陽氣的同時,也要注重滋陰潤燥。只有當陰津和陽氣達到相對充足且平衡的時候,機體運作和氣血運行才會舒暢通達,才不至於外邪入侵。教給大家一套「斂陽四法」,讓寶寶收斂陽氣,健康過冬。寶寶睡眠時間充足,不僅可以解秋乏、斂陽氣,還能生陰液,有利於機體達到陰陽平衡。可以儘量讓孩子每天多睡1小時,靈活調整起床時間。比如,午睡延長半小時,早上晚起半小時。
  • ​寶寶秋天怎麼吃、怎麼穿?實用攻略來了
    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但過度小心反而容易陷入一些「誤區」,今天小谷就來給家長們盤點一下秋季養娃的那些常見誤區,並get正確的秋季養娃攻略~ 誤區1 秋天天氣冷,要穿厚點寶寶冷不冷,可以通過摸後脖頸、肚子和背部來判斷,只要這些部位是溫溫熱熱的,就說明寶寶的溫度剛好,不需要再給寶寶添加衣物。 注意不能把寶寶胸部裹得過厚過緊,儘量選擇寬鬆、柔軟、透氣的棉質衣物,能夠幫助皮膚保持清爽,寶寶才能更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