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算命看相的迷信活動,不少年輕人一定嗤之以鼻。但是,一旦把同樣的活動搬到網上,而且以塔羅牌等源自西方的佔卜形式為賣點,事情好像就變得不一樣了。據報導,線上佔卜已逐漸從娛樂走向牟利,高收費、花式營銷等亂象層出不窮,一些所謂的佔卜師依靠「水軍」刷人氣,如果顧客給出不滿意評價就拉黑。部分沉迷於線上佔卜的年輕人在迷茫焦慮中淪為被詐騙的對象,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
根據筆者平時的觀察,相信塔羅牌等網絡佔卜的以年輕群體為主,甚至不乏高學歷者的擁躉。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他們會請教佔卜師;婚戀生活出現了矛盾和縫隙,也會找佔卜師算一卦。總而言之,在一些玩家的眼裡,萬事萬物仿佛都可以通過佔卜預測,拿不準的主意也可以由塔羅牌代勞。
如果僅僅作為一種娛樂活動,玩玩塔羅牌倒也無傷大雅。畢竟,職場人士工作壓力大,需要找到情緒舒緩的空間,而塔羅牌等佔卜具有心理暗示的功能,能夠讓人在一定時期內從硬邦邦的現實生活中獲得某種解脫。
但是,當遊戲成為一種灰色產業,甚至被人用來行使詐騙,其無疑走向了危險的方向。說輕一點,這是一種心理操控,佔卜師以塔羅牌為工具騙取顧客信任,提供一種虛妄的解釋;說嚴重一點,當佔卜師讓顧客沉迷於其間,並藉此獲得顧客的私人隱秘信息,就會引發諸多違法犯罪行為和逾越社會倫理的結果。
很多人相信塔羅牌,一方面固然來自其西化的前衛包裝,另一方面則離不開所謂佔卜的「準」。正如報導所言,很多塔羅牌佔卜師通過購買「水軍」,製造一種算命很準的假象,而真實顧客受吸引花錢算命以後,哪怕結果不準確,也找不到投訴維權渠道,想打差評就會被直接拉黑。從心理學上來說,不管怎麼樣的算命都存在一種「倖存者偏差」,歪打正著算準的案例會被無限放大,不光被佔卜師大做文章,也讓顧客信以為真,而算不準的情況則被人們忽視,或者被各種子虛烏有的藉口搪塞。
可以說,只要花錢請人算命,那唯一的結果就是受騙上當。區別只在於一些人被騙了還一無所知,甚至主動替佔卜師解釋,以尋求某種平衡,陷入自欺欺人的心理泥沼;一些人被騙後恍然大悟,卻發現根本沒有辦法挽回損失,甚至連打個差評出口氣都軟綿無力。
因此,監管部門出手規範所謂網絡佔卜活動就尤為必要。許多以營利為目的的網絡佔卜,都涉嫌構成了非法經營、虛假宣傳活動,對此,網絡平臺本來就有規範和整頓的義務。而對於騙取顧客錢財、侵犯他人人身權利的佔卜,公安機關等部門也要及時出手,以強大的法律武器進行打擊,為受其傷害的公民挽回損失。
當然,與很多線下佔卜活動一樣,網絡佔卜會以各種明目打法律的擦邊球,或者以私域流量的形式進行推廣營銷,從而與監管部門「躲貓貓」。從根本上來說,讓社會形成對這些新型網絡佔卜的正確認識,戳穿塔羅牌算命隱藏的把戲,才能防止其對社會造成更大危害。
與完全被封建迷信蒙蔽的人不同,多數玩塔羅牌的年輕人一開始有一種好奇和將信將疑的態度,他們本身具有一定科學素養,也有自己的邏輯判斷能力,只是被網絡佔卜設計的複雜心理陷阱所誘騙了。因此,引導年輕人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就要用強大的科學邏輯,揭露網絡佔卜的虛偽性。比如,讓年輕人意識到大量不「準」的算命結果被人為掩蓋了,幫助其認識「倖存者偏差」,就能讓他們明白塔羅牌只是博君一笑的遊戲而已。
當代青年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因為找不到合理的解壓渠道,部分人才尋求網絡佔卜的精神安慰。對此,社會還要在年輕人精神生活的「供給側」上下功夫,比如提供科學便利的公共心理諮詢服務,創建青年精神文化社群,為孤獨的年輕人創造互相理解和支持的條件。年輕人樹立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態度,為自己構建豐盈的精神世界,自然不會在網絡佔卜的虛妄中不能自拔。
(作者 王鐘的,摘自「光明網」)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