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省民政廳關於進一步規範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地名問題的請示的通知

2020-12-22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

粵府辦〔2003〕74號


轉發省民政廳關於進一步規範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地名問題的請示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民政廳《關於進一步規範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地名問題的請示》業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 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逕向省民政廳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〇三年九月十五日


關於進一步規範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地名問題的請示


省人民政府:

  隨著我省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外交往越來越頻繁,地名作為傳遞信息的基本載體,使用頻率 越來越高,不規範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地名的現象在對外國際交往中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根據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通過的我國採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 法的國際標準和國務院批轉《關於改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 一規範的報告》(國發〔1978〕192號)要求,現就進一步規範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地名的有 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標準地名界定範圍

  (一)省、市、縣、區、鄉、鎮等行政區劃名稱;村民委員會、自然村、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等名稱。

  (二) 街、路、巷、胡同、裡等名稱。

  (三)開發區、工業區、居民區、建築物、樓盤、樓牌、門牌等名稱。

  (四)山、河、湖、海、海灣、灘涂、島礁等自然地理實體名稱。

  (五)具有地名意義的臺、站、港、場、鐵路、公路、橋梁、涵洞、閘口、水庫、渠道、風景區、名勝古蹟、紀念地、遊覽地、體育場、企事業單位等名稱。

  二、 標準地名拼寫要求

  (一)漢字書寫地名,應使用國家確定的規範漢字。

  (二)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漢語地名,必須按照《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漢語地 名部分)》的規定拼寫。

  (三)少數民族語地名漢字譯寫,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其拼寫方法按照《少數民族語地名漢 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法》執行。

  (四)不得使用英文及其它外文拼寫地名。

  三、標準地名使用範圍

  (一)對外籤定的協議和涉外文件。

  (二)機關、部隊、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文件、公告、證件等。

  (三)製作各類商標、牌照、廣告、印信等。

  (四)出版各類報紙雜誌、書籍、地圖及廣播、電影、電視。

  (五)路、街、巷、樓、門牌;交通標誌牌、公共運輸標誌牌、景點指示標誌。

  (六)辦理郵政、通信、戶籍、有效證件、營業執照、房地產證等有關事宜。 

  以上意見,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各有關部門執行。


省民政廳

二〇〇三年九月四日

相關焦點

  • 漢語拼音是拼寫中文人名地名唯一且排他的標準
    會上,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們國家的標準,也作為國際標準,它是拼寫中文人名、地名唯一的、排他的標準。王登峰說,今年要在北京舉行奧運會,很多人對我們的運動員在國外參加比賽時,他們的衣服上所背的姓名的漢語拼音拼寫有很多意見。按照國家標準,漢語拼音來拼寫中文的人名時,是姓在前、名在後。
  • 路名英譯引廣州市民熱議 英文好還是拼音好?(圖)
    日前,由廣州市質監局公布的廣東省首部《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規範》徵求意見稿引起了市民的廣泛熱議。昨日,廣東省民政廳緊急約見媒體記者表示,廣東路牌是嚴格按照聯合國標準和國家法規翻譯的,規範採用漢語拼音拼寫,不得採用英文的譯法進行標註。  觀點PK  路名標註:英文好?拼音好?
  • 蒙古語地名拼寫要符合國家規定
    走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上,人們會發現地名標誌上漢語地名和蒙古語地名的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人認為蒙古語地名的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是錯誤的。那麼,地名標誌上的蒙古語地名,用漢語拼音字母B何拼寫才符合國家規定呢?7月24日,記者前往自治區民政廳區劃地名處對此進行了採訪。
  • 地名文摘 | 漢語拼音是實現我國地名拼寫單一羅馬化的唯一途徑
    其實,關於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問題,我國政府早在1978年9月26日就下發文件,要求在全國使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此後,《地名管理條例》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都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將這項規定加以確定。
  • 中國地名轉寫問題探析
    1.音譯結合法的確定    1977年,我國派代表團參加了在雅典舉行的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會上通過了我國提出的「關於採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準」的提案。1978年9月,國務院批轉了《關於改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人名地名作為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的報告》。
  • 中文羅馬字母拼寫修訂新國標 規範漢語拼音使用
    中文羅馬字母拼寫修訂新國標 規範漢語拼音使用 2016年05月06日 09:35 來源:光明日報
  • 民政部:道路交通標誌中地名如標註羅馬字母拼寫,應使用拼音
    :澎湃新聞 民政部區劃地名司近日答覆網友問詢的交通標誌中的地名拼寫問題時表示,「道路交通標誌雖然不屬於地名標誌,但其中的地名如果標註羅馬字母拼寫,應當使用漢語拼音。」
  • 民政部:須嚴格執行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地名
    中新網10月16日電 由民政部和國家標準委員會組成的聯合檢查組近日指出,必須嚴格執行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地名,存在地名標誌拼寫不規範問題的城市,應儘快整改。來自民政部網站的消息稱,民政部區劃地名司近日會同國家標準委員會服務業標準部組成三個檢查組,由司領導帶隊,分赴上海、江蘇、廣東、廣西和山西就《地名標誌》國家標準貫徹執行情況進行聯合檢查。據悉,此次檢查重點檢查《地名標誌》國家標準中六項強制性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
  • 「人名地名漢語拼音拼寫」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人名地名漢語拼音拼寫」專家研討會。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等單位的語言文字專家,以及國家標準《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中國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課題組成員參加了會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出席會議並講話。
  • 漢語拼音60年|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的地名拼音
    經常坐火車飛機的讀者或許會留意到,如果要去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火車票和機場顯示屏上的地名拼音往往並不會是Wulumuqi、Lasa、Huhehaote,而是Urumqi、Lhasa、Hohhot。眾所周知,中國的地名拉丁轉寫以漢語拼音為規範,但是這些地名長得卻和漢字對應的拼音不太相似。
  • 各地「中英混搭風」鬧笑話 陝西規範地名翻譯
    「中英混搭風」鬧出笑話關於中國的地名究竟該用英文翻譯還是漢語拼音的問題,社會各界一直存在爭論。而由於地名翻譯標準不統一,也鬧出過許多笑話。位於成都高新區的地鐵「孵化園」站英文翻譯為「Incubation Park」,讓人直接聯想起「母雞孵蛋的地方」,而不是高科技產業園區。
  • 關於規範和完善國際旅遊島英語標識的建議
    海南省民政廳對政協海南省第六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058號提案的答覆       民建海南省委員會:    你委提出的關於規範和完善國際旅遊島英語標識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 地名路牌標註英文錯了
    這些路牌採用中英文對照拼寫,非符合國家規定、國際規範的中文和漢語拼音對照拼寫。這是筆者昨日從省民政廳了解到的。  關於路牌的標識,或許大多數人都認為,中文下面註明英文才理所當然,其實並非如此。據省民政廳區劃地名處的專家介紹,早在1967年,聯合國就作出決議:「世界各國、各地區在國際交往中,都使用羅馬(拉丁)字母拼寫,做到每個地名只有一種羅馬字母拼寫形式,即單一羅馬化。」
  • 各地「中英混搭風」鬧笑話 陝規範地名翻譯
    該辦法明確指出:地名不得使用外文譯寫漢語地名。   「中英混搭風」鬧出笑話   關於中國的地名究竟該用英文翻譯還是漢語拼音的問題,社會各界一直存在爭論。而由於地名翻譯標準不統一,也鬧出過許多笑話。
  • 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50周年新聞背景資料
    2.國務院批轉關於改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的報告(1978-09-26)  ――改用漢語拼音字母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法,是取代威妥瑪式等各種舊拼法,消除我國人名地名在羅馬字母拼寫法方面長期存在混亂現象的重要措施。
  • "中英混搭"鬧笑話 陝西擬定地名不得使用外文譯寫
    關於中國的地名究竟該用英文翻譯還是漢語拼音的問題,社會各界一直存在爭論。而由於地名翻譯標準不統一,也鬧出過許多笑話。    位於成都高新區的地鐵「孵化園」站英文翻譯為「Incubation Park」,讓人直接聯想起「母雞孵蛋的地方」,而不是高科技產業園區。
  • 四川教育廳副廳長建議奧運前規範人名地名拼寫
    北京奧運 別再把張山譯成「Shan Zhang」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康遞交了兩份提案,希望北京奧運會規範承辦城市地名參賽人員姓名拼寫  「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們在語言文字使用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 中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
    而2006年的民政部全國地名標誌設置管理工作辦公室《地名標誌管理辦法》第十二條則規定禁止用外文和「威妥瑪式」等舊式拼法拼寫中國地名。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Peking、Pékin、Canton這樣的拼寫,既不符合標準,也不合法。
  • 與漢語拼音相伴60年:從國家規範到國際標準
    1958年2月12日,《光明日報》1版刊發《關於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一/1958年2月1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致通過了《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漢語普通話的國家標準。在中文羅馬字母拼寫的發展過程中,曾經使用過與《漢語拼音方案》不同的羅馬字母拼寫形式來拼寫中文地名。其中,以英國人威妥瑪和詹裡斯在1867年設計的威妥瑪式拼音、我國學者趙元任在1928年設計的國語羅馬字、美國人甘迺迪在1943年設計的耶魯拼音最為有名。
  • 能用拼音拼寫的英語地名
    譬如,正在舉行第42屆世博會的義大利城市米蘭,其漢語拼音是Milan,而米蘭的英語拼寫形式恰巧也是Milan。因此,在拼寫米蘭的英語名稱時,我們用漢語拼音拼寫和用英語字母拼寫會殊途同歸,得到一模一樣的結果。換言之,Milan既是米蘭的拼音拼寫形式,又是米蘭的英語拼寫形式。這倒不啻是一條學習英語的捷徑。至於讀音,米蘭的英語發音與米蘭的漢語發音不可能完全一致,只能說比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