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廳副廳長建議奧運前規範人名地名拼寫

2020-12-11 搜狐網

  北京奧運 別再把張山譯成「Shan Zhang」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康遞交了兩份提案,希望北京奧運會規範承辦城市地名參賽人員姓名拼寫

  「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們在語言文字使用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得不提出來。」昨日,參加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康遞交了兩份提案,希望能夠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範承辦城市地名、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的姓名拼寫方式。

  人名混亂

  張山翻譯成「ShanZhang」

  「姓名具有獨特的中華文化特色,姓在前,名在後,是漢族等民族的姓名構成方式。但在近年舉辦的一些國際體育比賽中,我國體育團組人員、特別是運動員姓名拼寫卻比較混亂。」王康特別舉例說:一些運動員在運動服或在電子屏幕上的姓名,採用的是名在前、姓在後的拼寫法,如:ShanZhang(張山);縮寫也很混亂,如:DSZHANG,D.S.ZHANG,DSZhang(張大山)等。

  「這樣的情況出現,實在是不應該。」王康表示:為了在對外交流中對中國人名進行準確音譯轉寫,提供準確的人名信息,1996年發布的國家標準 《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也作出明確規定並給出示例,如:LiHua(李華),WangJianguo(王建國)。為了糾正上述混亂拼寫法,2007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已專門發出通知,提出對外交往中我體育團組人名的正確拼寫法和有關規定,要求「中國人名譯名一律使用漢語拼音,姓在前,名在後」。

  建議

  奧運前規範人員姓名拼寫

  王康指出,在我國舉辦的奧運會,在語言文字的使用方面,更應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範標準。為此,王康特別建議:第29屆奧運會即將召開,北京奧組委應明確要求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的人名羅馬字母拼寫,要嚴格遵照國家標準和國家體育總局相關文件的要求,以確保我國體育代表團成員的人名拼寫符合規範。

  地名混亂

  中英文街名路名「滿天飛」

  「近年來,一些地方卻出現了違背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國際標準,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就將街名、路名等採用中英文對照標誌的現象。」例如上海、深圳、鄭州等城市全部或部分將街、路名稱牌中的通名改用英文譯寫,甚至對一些專名也用英文譯寫。如北京的西單北大街就變成了N.XIDANSt;天壇北路就變成了N.TempleofHeavenRd,這種現象,讓這些道路失去其獨有的民族歷史文化特色。

  建議

  借鑑他國經驗 規範地名標識拼寫

  「街、路、巷、橋名稱牌與其所標誌的地理實體同時出現,不需要通名示意,人們也能判斷實體的類別,根本沒有必要翻譯。」王康還以其他國家為例:韓國文字非羅馬字母,街、路名稱牌和道路交通指示牌中採用韓國文字與本國羅馬字母拼音對照形式標註地名專名和通名,其處理地名標誌的原則和方法值得借鑑。

  我國地名的設置和管理工作,應該充分考慮如何在方便國際間合作交流的同時,彰顯我國的民族文化,也就是要努力做到民族性和國際性並重。王康建議: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範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做法必須予以糾正。特別是北京奧組委在奧運會召開之前,應要求我國奧運項目的承辦城市,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國際標準來設置街、路名稱牌,並迅速組織相應的專項檢查,以監督相關城市改正其地名標誌設置中的錯誤。 記者 楊東 姚長壽

(責任編輯:高瑞)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
    而2006年的民政部全國地名標誌設置管理工作辦公室《地名標誌管理辦法》第十二條則規定禁止用外文和「威妥瑪式」等舊式拼法拼寫中國地名。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Peking、Pékin、Canton這樣的拼寫,既不符合標準,也不合法。
  • 流行語:少數民族人名地名的拼寫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流行語:少數民族人名地名的拼寫 2007-11-20 23:28 來源:萬千英語族 作者:
  • 「人名地名漢語拼音拼寫」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人名地名漢語拼音拼寫」專家研討會。李宇明司長在講話中強調了人名地名拼寫工作在資訊時代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認為人名地名拼寫問題,既涉及國家標準又關係到國際標準,既有標準問題也有技術問題,對待和處理相關問題應當具有主權意識、國際眼光和人文情懷。
  • 漢語拼音是拼寫中文人名地名唯一且排他的標準
    會上,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們國家的標準,也作為國際標準,它是拼寫中文人名、地名唯一的、排他的標準。王登峰說,今年要在北京舉行奧運會,很多人對我們的運動員在國外參加比賽時,他們的衣服上所背的姓名的漢語拼音拼寫有很多意見。按照國家標準,漢語拼音來拼寫中文的人名時,是姓在前、名在後。
  • 語委官員:中國人名地名拼寫必須使用漢語拼音
    中新網1月25日電 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國的人名、地名拼寫必須使用漢語拼音。  王登峰指出,《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們國家的標準,也作為國際標準,它是拼寫中文人名、地名唯一的、排他的標準。
  • 人名拼寫「姓在前、名在後」捍衛漢語尊嚴
    新修訂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如何拼寫漢語的人名地名以及漢語的數詞、量詞、連接詞、形容詞等,都有了法定規範。其中明確規定,姓名拼音必須姓在前面、名在後面,複姓連寫,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姓兩個字的首字母都大寫。  筆者認為,這個「國家標準」出臺得很及時,捍衛了漢語的尊嚴。
  • 漢語人名地名拼音將有"法定"規範 十一起開始實施
    如何拼寫漢語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寫,漢語的數詞、量詞、連接詞、形容詞等將有"法定"規範。  隨著國際交流的愈發頻繁,中國人的人名地名會越來越多地以漢語拼音的形式出現,比如說像名片、文書等等。但是中國人名地名的拼寫相當隨意,存在大小寫錯誤、音節連接錯誤,甚至姓與名顛倒等等這樣不規範問題。
  • ...英漢語 人名 拼寫方式 武俠人物 漢語拼音字母 人名漢語拼音...
    無獨有偶,教育部組織的「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課題,已經通過了專家鑑定。但對於如何為文學人物譯名,至今尚未有明確定論。有專家表示,從學術上來說,因為沒有遵循有關英語語法和規範,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只是為了娛樂自己或大眾,博人一笑,倒也無可厚非。  中國人名 規範翻譯  其實,專家們糾纏的莫過於應該如何準確、規範地翻譯中國人名的問題。
  • 轉發省民政廳關於進一步規範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地名問題的請示的通知
    :  省民政廳《關於進一步規範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地名問題的請示》業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 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二〇〇三年九月十五日關於進一步規範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地名問題的請示省人民政府:  隨著我省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外交往越來越頻繁,地名作為傳遞信息的基本載體,使用頻率 越來越高,不規範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地名的現象在對外國際交往中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 我國首部《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將出臺
    無獨有偶,教育部組織的「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課題,已經通過了專家鑑定。但對於如何為文學人物譯名,至今尚未有明確定論。有專家表示,從學術上來說,因為沒有遵循有關英語語法和規範,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只是為了娛樂自己或大眾,博人一笑,倒也無可厚非。中國人名 規範翻譯其實,專家們糾纏的莫過於應該如何準確、規範地翻譯中國人名的問題。比如,前中國女排著名運動員周曉蘭,在國際賽場上就曾遭遇過被讀作「小籃球」的搞笑事。
  • 地名文摘 | 漢語拼音是實現我國地名拼寫單一羅馬化的唯一途徑
    其實,關於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問題,我國政府早在1978年9月26日就下發文件,要求在全國使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此後,《地名管理條例》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都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將這項規定加以確定。
  • 國家語委規範人名拼音書寫規則:確定前姓後名
    國家語委規範人名拼音書寫規則:確定前姓後名   新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規定了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現代漢語的規則,內容包括分詞連寫規則、人名地名拼寫規則、大寫規則、標調規則、移行規則、標點符號使用規則等,同時規定了一些變通規則以適應特殊需要。  該標準適用於文化教育、編輯出版、中文信息處理等領域的漢語拼音拼寫。教育部語信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標準中對於人名漢語拼音寫法的規則是前「姓」後「名」。
  • 我國首部《中國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將出臺-搜狐新聞
    無獨有偶,教育部組織的「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課題,已經通過了專家鑑定。但對於如何為文學人物譯名,至今尚未有明確定論。有專家表示,從學術上來說,因為沒有遵循有關英語語法和規範,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只是為了娛樂自己或大眾,博人一笑,倒也無可厚非。  中國人名 規範翻譯  其實,專家們糾纏的莫過於應該如何準確、規範地翻譯中國人名的問題。比如,前中國女排著名運動員周曉蘭,在國際賽場上就曾遭遇過被讀作「小籃球」的搞笑事。
  • 韓國人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既然是用中文表達給中國人聽,最簡方案就是把地名翻譯成中文、直接讀漢字的拼音,把「江南」讀作「Jiāngnán」,自然又合理。可韓國偏偏不這麼做。上面說的是韓國人說漢語時用韓語發音讀韓國人名地名。當他們說韓語時,又是怎麼念中國的人名和地名呢?
  • 韓國人的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既然是用中文表達給中國人聽,最簡方案就是把地名翻譯成中文、直接讀漢字的拼音,把「江南」讀作「Jiāngnán」,自然又合理。可韓國偏偏不這麼做。上面說的是韓國人說漢語時用韓語發音讀韓國人名地名。當他們說韓語時,又是怎麼念中國的人名和地名呢?
  • 人名地名異體字被收入《通用規範漢字表》
    《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及有關材料將登載在《中國教育報》和中國語言文字網上。各界人士可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和傳真等方式提出意見和建議。  據新華社電 (吳晶、董豆豆)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歷時8年組織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自8月12日至31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我國首部《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將出臺-上海外國語大學 英漢語...
    無獨有偶,教育部組織的「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課題,已經通過了專家鑑定。但對於如何為文學人物譯名,至今尚未有明確定論。有專家表示,從學術上來說,因為沒有遵循有關英語語法和規範,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只是為了娛樂自己或大眾,博人一笑,倒也無可厚非。  中國人名 規範翻譯  其實,專家們糾纏的莫過於應該如何準確、規範地翻譯中國人名的問題。
  • 蒙古語地名拼寫要符合國家規定
    走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上,人們會發現地名標誌上漢語地名和蒙古語地名的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人認為蒙古語地名的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是錯誤的。那麼,地名標誌上的蒙古語地名,用漢語拼音字母B何拼寫才符合國家規定呢?7月24日,記者前往自治區民政廳區劃地名處對此進行了採訪。
  • 四川地名的韋氏拼音對照表
    (Mandarin)讀音的音譯系統,發明後主要用於拼寫現代標準漢語。晚清和中華民國時期,韋氏拼音見於人名、地名所廣泛使用。較為典型和常見的就是:中國著名的青島啤酒和中華香菸的商標,仍然在使用:Stingtao(青島)、ChungHwa(中華)。
  •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李江一行到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11月6日下午,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李江到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考察調研指導工作,深入了解學校建設、發展有關情況,校黨委書記、校長鄒廣嚴陪同調研。調研中,李江廳長還與師生們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了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前沿課程教學、產教融合、新生報到、學生就業以及食品安全等有關情況,他還非常關注師生們的課堂教學、實驗室教學、生產基地教學、課外活動以及在線教育等情況。當看到同學們在學生農場熱火朝天地勞動時,李江廳長對此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勞動教育是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錦城學院的勞動教育開展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