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能不能好好說話

2020-12-27 寶寶知道

今天早晨我還沒醒,婆婆來電話,銥爸免提接電話,我婆婆大嗓門把我吵醒,每天都習慣性的,醒來第一件事到處摸手機,因為前一天晚上玩手機玩到自然睡,所以手機丟在哪裡不一定。

摸了手機一看八點半,然後打開QQ看看有沒有留言,這是我做圈主以後養成的習慣,然後再看自己的手機信息有沒有重要信息,最後打開寶寶知道看看私信,基本流程走一遍然後起床洗漱,這是我每天起床前雷打不動的習慣。

洗漱回來還早,最近公司關門我也無所謂了,衛生也不用打掃,我就回到床上繼續玩手機。

因為銥姐姐沒醒,我不想有動靜把她吵醒,自從有了銥姐姐,我做家務都是她起床以後的事,不想影響她睡覺。

我掃了一陣帖子,她醒了,眼睛還沒睜開就要喝飲料,我說誰家小孩不起床就喝飲料啊,想喝起床再說,她同意了,然後起床給我討價還價,起床給我買個奇趣蛋好不?我說不好,起床給我買個玩具好不?我說不好,不起床啥都免談,她又說起床給我買個面具好不?我說去去去……不起床不要跟我商量,想要買東西起床以後再說。

說完我就翻身轉過去不理她了,她就再也沒動了,過了陣子我聽到抽噎的聲音,回頭看再哭,我問她哭啥她也不理我,不理我拉倒,我也不理她,我就對她說了一句,有能耐你就永遠別理我。

我這一說爬起來,鞋都沒穿就出去了,跑到爸爸那裡告狀,說我罵她了不要我了。爸爸問她媽媽為什麼媽你啊?她說媽媽不好好說話,她爸說是你不好好說話吧?她說是媽媽不好好說話。

然後她爸爸進來問我問什麼罵銥姐姐,我說我沒罵,她爸就轉過去問她,你媽媽說沒罵你,你怎麼撒謊,她眨巴眼睛,手扯著衣襟不說話。

我就問她,媽媽沒罵你為什麼撒謊跟爸爸說我罵你,我罵你了嗎?

吭哧半天說:我沒撒謊就是生氣了,你幹嘛不好好說話。

我說啥樣是好好說話,我說話挺好的啊。

就不是好好說話。

我說你告訴我怎麼好好說話,她說我說讓你買個面具你說好的不就行了。

哈哈原來不答應你的要求就不是好好說話啊?

嗯,是的。

你每天都要買買買我哪有那麼多錢?

你就有,說著還去我口袋裡掏。

掏出來幾百塊錢,我說這些錢留著買菜買米的,你有那麼多玩具不能總買,沒有米飯吃我們餓死了咋辦?

她立刻又委屈了說,爸爸,媽媽又不好好說話,我都是好好說的,她就是不好好說,完了又開始掉眼淚。

我又接著問她,我怎麼是好好說話?她說這些錢都是給銥銥買玩具的就對了。

哈哈,樂死我了,難不成以後只要不跟你意見一致都是不好好說話,給你當媽難度還真大,我豈不是要經常不好好說話。

在這裡我真是要檢討,對待銥姐姐胡攪蠻纏我還真沒有她爸有耐心。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梓銥媽咪)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夫妻爭吵的導火索:「你怎麼說話呢?」、「你能不能好好說話?」
    「你能不能好好說話?」 等活都幹完了,回到臥室裡,看到躺在床上的張新,小梅就打開了話匣子:「你能不能說說你媽,孩子還小,總是用舔完的筷子給孩子夾菜,孩子生病了怎麼辦?你說我們是沒給生活費還是怎麼地,我為了把碗洗得乾淨點,多用了幾滴洗潔精,你媽也要說我一通。你媽拖地的時候總是一地的水印,我特意把拖布擰的幹一些再拖,你媽還要在一旁叨叨叨,沒完沒了的。你有沒有在聽我說話啊?」
  • 你為什麼不能和孩子好好說話?
    想讓孩子做一件事,命令式強迫會讓孩子產生各種牴觸,產生叛逆心,還會給心靈帶來難以撫平的創傷;好好說話則能帶來改天換地的力量。作為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不是不明白這些簡單的道理,可為什麼總是不能和孩子好好說話,而喜歡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去發號施令?而且,孩子只要有反對的表現,就是不聽話、不懂事、氣人......對此,可以從二個維度作出分析。
  • 這樣說話,太傷人了,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人與人之間出現了縫隙,往往是因為說話方式不對無論是夫妻之間,或者對待父母,不能好好說話,都會傷害到對方。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丈夫,加班到很晚才回到家。妻子還沒來得及說話,丈夫嘆了口氣:「為什麼總要我催著做,你就不能主動點兒?」話音剛落,他才發現餐廳裡熱騰騰的飯菜,還有一個漂亮的奶油蛋糕,上面寫著:「老公工作辛苦了!」他明白剛剛那句話很傷人,卻沒法撤回;而妻子開門時的笑容,也消失了。
  • 朋友,能不能好好說話
    sjb:神經病bhs:不嗨森,不開心zqsg:真情實感dby:對不起gnps:關你屁事pyq:朋友圈為了能更好的理解這些年輕人的語言今天我找到了一個自動翻譯拼音縮寫的網站能不能好好說話蘋果,安卓,電腦均可只要在輸入框裡填入拼音縮寫
  • 你知道好好說話嗎?
    Q: 做什麼事能讓生活立刻變得更好嗎?回答:好好說話。好好說話有多困難?醉心於生活藝術林語堂所有「怯」!他坦率地說「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是「no好好說話」到「窒息」,句子扎心的真實記錄。誰沒有受到語言暴力的傷害?習慣性反問句:「你沒長手嗎?」「你心裡沒點數嗎?」
  • 正確的家庭教育,從好好說話開始,對孩子「說話」你走心了嗎?
    玲玲還是個八歲的小女孩時,吵著要買新裙子,爸爸媽媽沒時間帶她去買,總是答應下來卻不兌現,當玲玲第五次跟媽媽說起買裙子的事情時,媽媽終於帶她去了童裝店,隨便選了一條普普通通的連衣裙,玲玲還想再看看,媽媽直接就替她決定了。 回家之後,媽媽很嚴肅的跟玲玲說:「你知道為什麼給你買這個裙子呢?就是因為你整天沒完沒了的要裙子!
  • 好好說話,能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你,多久沒有和孩子好好說話了?不寫,我就再也不管你了,我也管不了你了,愛怎麼樣怎麼樣吧,不想念就別念。」說完媽媽摔門出去了,孩子在屋裡哭的特別傷心。如果今天的作業不寫又能怎樣呢?無非是被老師在群裡點個名,更何況明天孩子就補上了。
  • 小孩子說話能有多難聽?成功的教育,是培養好好說話的娃
    或許講到這裡,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一個小孩子說話能難聽到哪裡去,可不管是見過他的成年人還是同齡人都會特別討厭他,也會有再也不想見他的想法。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對我說:"三嬸,你臉上怎麼那麼多斑斑點點?和我奶奶一樣了,看來你也是位老年人了,我聽媽媽說這叫老年斑。"聽了這孩子的話,我只能用哈哈大笑來掩飾自己心中的怒火,因為還是個孩子也就不能和他計較什麼,可內心有一萬個想法要好好教訓教訓他,奈何不是我親生的。
  • 弱弱地問一句,能不能好好說話?
    事情是這樣的,社交平臺特別是微博上,不是一直流行著用拼音首字母縮寫說話的文化嗎?但拼音首字母縮寫大多是特定小圈子的產物,路人或是像咱們這些 80、90 後,可能就看不懂了,有時吃個瓜都吃不明白。所以就有開發者 @卜卜口 做了個小工具,叫【能不能好好說話?】。只要輸入拼音縮寫,就能翻譯為原話。並且不止支持有一說一這類常用語,假如你輸入一些近期熱門的明星名字、綜藝或是某個梗,也能準確給出答案。當然人家還很是一個很專業的開源項目。
  • 你會好好說話嗎
    答:好好說話。好好說話,有多難?醉心於生活藝術的林語堂都「怯」!他直言「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裡有一份真實到「窒息」的「不好好說話」實錄,句句扎心。試問,誰不曾被語言暴力傷害過?習慣性反問:「你沒長手嗎?」「你心裡沒點數嗎?」 習慣性比較:「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 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
    回來之後,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與人之間不能好好說話呢?原本,好好說話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辦法,因為好好說話時,思路、想法會相向而行,相向而行時則凝聚共識,形成合力,那麼,才會形成和則共贏的局面,反之,則是互害。
  • 你會和孩子好好說話嗎?
    老太太立馬回到:「上個學這點事你都整不好,你還能幹啥。」小男孩立馬不說話了,低著頭悶悶的站了好一會,推著滑板車走開了。這樣的場景我不是第一次經歷,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大人們總學不會好好跟孩子說話,明明是想關心孩子,卻非得用這樣近乎語言暴力的方式去表達,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的溝通方式久而久之會給孩子造成難以磨滅的痛苦嗎?我們做家長的就不能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嗎?
  • 是因為你從來不好好跟他說話,愛家人從好好說話開始
    我也心浮氣躁,會嘮叨他:「讓你晚上早點睡,你不肯;早上又不起來……」兩個人在他的房間裡一起營造了一個很討厭的氣場,互相厭惡,起床氣爆棚。有天睡覺前,我跟他商量:「我第一次叫你的時候,你好好跟我商量再睡幾分鐘,我們好好說話試試?」他同意了。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能好好說話的孩子
    父母都說不了「好聽」的話,又怎能奢望孩子好好說話?因為不說話,可以少受點責罰;因為不說話,可以少被看見,少被出氣;因為不說話,可以隱藏自己的脆弱;因為不說話,爸爸媽媽就不會發現自己渴望被理解的強烈心願。曾經收到過一位12歲小讀者無奈的留言:每次成績考砸的時候,我都特別害怕回家,因為迎來的必然是一頓痛罵。
  • 《媽媽,不要對我發火》,看完心都碎了,好好說話,是父母的修行
    「你是豬嗎?這麼簡單的題,講幾遍了,怎麼還不會?」「吃個飯就不能好好坐嗎? 」媽媽,你今天又對我發火了。面目猙獰,聲音震耳欲聾,眼睛更是瞪得像同齡一樣。可是你剛剛還在跟你的客戶打著電話,聲音是那麼和氣。
  • 你得先學會好好說話
    不料阿姨卻劈頭指責:「你哪來的錢啊?還買這種中看不中用的東西,有心思搞這些不如好好學習。就不能省著點,讓我和你爸少為你操點心嗎?」好好說話,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不懂好好說話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幹,而粗暴地反對他。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夥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幹什麼。」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應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孩子就樂於接受了。
  • 「你能不對我語言暴力嗎?」相處中,最重要的能力是好好說話
    她很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親生的,為什麼母親就不能跟她正常說話,非要用難聽的話心裡才舒服嗎?女孩覺得非常委屈。有次母親更過份。女孩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母親直接罵她蠢貨。這讓女孩徹底傷透了心。以至於長大後,女孩很多事不敢做主,就連談戀愛了,也害怕遭到媽媽惡言相向,所以沒有自信去好好談場戀愛。
  • 父母最大的成功,孩子青春期好好和你說話
    青春期的孩子多數都叛逆,不服管教,好像爸爸媽媽是她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不反感爸爸媽媽,好好和爸爸媽媽好好說話的孩子少之又少。就像龍應臺在《目送》裡描寫和兒子相處情景的那段一樣,「他站在馬路邊等公車,像一隻孤獨的鶴,」「和他同座,也緊塞著耳機,好像關上兩扇門,我進不去,他不出來」。青春期就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一扇門,家長進不去,他不出來!
  • 好好說話,讓你在最短的時間裡解決你最痛的問題
    我聽說他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功課寫完,他這麼優秀,你能不能多學學人家啊?」我聽完笑了,那你下次試試這麼說:「壯壯每天作業都亂寫一通,讓他媽媽這麼操心,媽媽知道你會把功課好好完成,讓我不用那麼擔心,對不對?」過幾天再碰到這位媽媽的時候,她還特意感謝我,說我的法子起作用了,孩子這幾天寫作業乖多了。
  • 你會好好說話嗎?
    通俗一點說就是互相好好說話。,學習是你的事情,自己想辦法去。。。。。。那怎樣好好說話,怎樣讓孩子好好說話?首先,立好說話的規矩。有事好好說,不能發脾氣。如果做不到好好說話,先自己靜一靜。等靜下來後,再做溝通。第二,幫孩子找到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這個需要和孩子一起商討,商討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商討的過程就是培養孩子好好說話的能力。最後,和孩子及時反思。有了上面的有效溝通,孩子已經不再抗拒與你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