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爭吵的導火索:「你怎麼說話呢?」、「你能不能好好說話?」

2021-01-14 騰訊網

從前人們把「七年之癢」當作夫妻間最需要堤防的一個時間節點,大多數夫妻會認為,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一旦到了第7個年頭,一定會出現問題,會讓夫妻關係癢一癢。

現如今「七年之癢」早就成為歷史,五年、三年,有些夫妻甚至只用一年時間,夫妻關係就亮起了紅燈。無論時間長短,亮起紅燈的原因卻都是一樣的:不會好好說話。

「你能不能好好說話?」

這句話似乎已經成為夫妻之間最常用的一句話,卻也是婚姻關係亮紅燈的導火索。

張新和小梅兩個人是從校園走進的婚姻,兩個人的愛情雖然沒有多麼的轟轟烈烈,但一畢業就結婚卻也一度被傳為佳話。

張新雖然是本地的,但家裡就只有一套房,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小梅只能和公婆同住在一個屋簷下。

本就是外地媳婦,自己再不厲害點,豈不是任由婆家欺負。小梅也算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人,她有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只要是她覺得不對的地方,就會大膽地站出來說道說道。

有天晚飯時,婆婆用舔完的筷子給孩子夾菜,小梅覺得這是老人的習慣,只是說讓自己來就好,禮貌地拒絕了婆婆繼續給孩子夾菜。小梅洗碗的時候,婆婆告訴小梅一次用一滴就行,用多了浪費,小梅只能含糊其辭地答應著。拖地時,婆婆嫌小梅的拖布太幹拖不乾淨,讓小梅多蘸點水再拖,小梅覺得老人歲數大了,就聽著吧。

等活都幹完了,回到臥室裡,看到躺在床上的張新,小梅就打開了話匣子:「你能不能說說你媽,孩子還小,總是用舔完的筷子給孩子夾菜,孩子生病了怎麼辦?你說我們是沒給生活費還是怎麼地,我為了把碗洗得乾淨點,多用了幾滴洗潔精,你媽也要說我一通。你媽拖地的時候總是一地的水印,我特意把拖布擰的幹一些再拖,你媽還要在一旁叨叨叨,沒完沒了的。你有沒有在聽我說話啊?」

張新實在是按奈不住了,衝著小梅吼了一聲:「你怎麼說話呢?那是你婆婆,我媽!」

小梅一肚子的委屈還沒得到回應,反而卻遭到丈夫的批評指責,小梅自然是不能示弱的。「我就是在跟你好好說話,你有聽我說話嗎?整天回家就抱著手機在那看看看,一點也不知道幫我乾乾活。我也忙了一天我不累嗎?你還想讓我怎麼好好說話?我嫁給你不是來受委屈的,你現在嫌棄我了,早幹嘛去了?」

小梅心裡的怨氣一洩而出,張新聽著小梅的抱怨,才知道,原來小梅心裡有這麼多的不滿。

張新本想著哄哄她,畢竟自己的大男人,應該有點氣度,但是小梅卻像是打開了話匣子,根本就不給張新說話的餘地,張新一氣之下,也開始倒苦水。

「你還怪我家?當初要不是你家非要那個排場,婚禮也不至於花那麼多錢,我家現在還欠著外債呢!你總說我不管你,我去你家的時候,你什麼時候管過我,哪次我不是任勞任怨的幹著活,你回娘家就在沙發一躺,什麼活都不幹。你媽背地裡還老是說我沒本事,讓你換個有錢的,你媽幹的這叫什麼事啊?」

「你能不能好好說話?什麼叫你媽幹的叫什麼事,你家又怎麼做的啊?」

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吵的不可開交。

夫妻間從來就沒有什麼大事可言,一直以來都是小事不斷,才會日積月累成一件大事,一件足以打破夫妻感情的大事。

人和人之間感情的建立,就是通過溝通完成的。夫妻間更是如此,一段良好的夫妻關係,離不開有效且高效的溝通模式。

「你怎麼說話呢?」「你能不能好好說話?」類似於這種帶有挑釁語氣的句子,常常出現在夫妻對話當中,因為夫妻總是把對方當做是最親密的那個人,所以說起話來毫不客氣,有時甚至是當成理所應當。

即便是最親密的夫妻關係,說話也要客氣一點,別總認為對方接受你的壞脾氣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夫妻感情的維繫不僅憑藉著對彼此的那份愛意,還有對彼此的那份客氣客道。

夫妻關係就像是放風箏,抓得太緊放不開,放得太開回不來。懂得一張一弛,才能更好的把控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

相關焦點

  • 這樣說話,太傷人了,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人與人之間出現了縫隙,往往是因為說話方式不對無論是夫妻之間,或者對待父母,不能好好說話,都會傷害到對方。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丈夫,加班到很晚才回到家。妻子還沒來得及說話,丈夫嘆了口氣:「為什麼總要我催著做,你就不能主動點兒?」話音剛落,他才發現餐廳裡熱騰騰的飯菜,還有一個漂亮的奶油蛋糕,上面寫著:「老公工作辛苦了!」他明白剛剛那句話很傷人,卻沒法撤回;而妻子開門時的笑容,也消失了。
  • 媽媽,你能不能好好說話
    說完我就翻身轉過去不理她了,她就再也沒動了,過了陣子我聽到抽噎的聲音,回頭看再哭,我問她哭啥她也不理我,不理我拉倒,我也不理她,我就對她說了一句,有能耐你就永遠別理我。我這一說爬起來,鞋都沒穿就出去了,跑到爸爸那裡告狀,說我罵她了不要我了。爸爸問她媽媽為什麼媽你啊?她說媽媽不好好說話,她爸說是你不好好說話吧?
  • 說話是一門藝術——家庭的悲劇,從不會「好好說話」開始
    xxx多懂事,你有人家一半能幹我就燒高香了!懂得好好說話的夫妻,幸福感也更強。那些不幸福的家庭,日復一日地爭吵和矛盾,多半也是由「不好好說話」開始的。夫妻之間的隔閡、爭吵、冷戰,大多都是「不會好好說話」造成的。
  • 好好說話的技巧
    今天的案例是關於七夕節丈夫送給妻子禮物,因妻子不喜歡夫妻之間發生爭吵而引發出來的關於《如何更好的溝通與表達自己的需求》的話題。在案例中我感受到了妻子沒有與丈夫好好說話,相反是帶著情緒、帶著抱怨跟丈夫溝通的。
  • 好好說話,讓你在最短的時間裡解決你最痛的問題
    怎麼說,才能讓他好好完成功課呢?真愁死人了!我問她怎麼和孩子說的,她回答說我批評他了:「你看人家隔壁的冰冰又考了第一名。我聽說他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功課寫完,他這麼優秀,你能不能多學學人家啊?」比如:一、好好說話,孩子乖乖聽安排,不彆扭二、好好說話,買到喜愛的東西,少花錢三、好好說話,謙虛表揚是努力,不矯情四、好好說話,設定角度看問題,提建議五、好好說話,理解雙方更合理,不爭吵接下來,我們就來分別看看如何在不同的場合好好說話。
  • 父母最大的成功,孩子青春期好好和你說話
    不耐煩啊,好像我們是偷偷跨越他國境的間諜,每一句話都能成為戰爭的導火索。如果長大就意味著無休止的抗爭與爭執,我真的不希望他長大。而據小鹿說,她和兒子從來沒發生過爭吵,兩個人好的就像一對摯友。兒子的所有事情,所有小秘密都急著和她分享,好像不讓她知道,就心裡難安。這點讓我們狠狠地羨慕又嫉妒。
  • 你會好好說話嗎
    答:好好說話。好好說話,有多難?醉心於生活藝術的林語堂都「怯」!他直言「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裡有一份真實到「窒息」的「不好好說話」實錄,句句扎心。試問,誰不曾被語言暴力傷害過?習慣性反問:「你沒長手嗎?」「你心裡沒點數嗎?」 習慣性比較:「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 你知道好好說話嗎?
    Q: 做什麼事能讓生活立刻變得更好嗎?回答:好好說話。好好說話有多困難?醉心於生活藝術林語堂所有「怯」!他坦率地說「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是「no好好說話」到「窒息」,句子扎心的真實記錄。誰沒有受到語言暴力的傷害?習慣性反問句:「你沒長手嗎?」「你心裡沒點數嗎?」
  • 中國人的家庭矛盾,多數都源自於「不會好好說話」
    妻:吃火鍋好嗎,弄上兩斤羊肉給你補補身子。夫:我也喜歡火鍋,可是昨天應酬吃火鍋上火了,太辣了。妻:是嗎?可是我把鍋底弄好了。這樣,咱們不放辣椒,一會兒下點蘿蔔,可以去火。夫:好的呀,家裡的火鍋比外面的健康,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 中國人的家庭矛盾,多數都源自於「不會好好說話」!
    妻:吃火鍋好嗎,弄上兩斤羊肉給你補補身子。夫:我也喜歡火鍋,可是昨天應酬吃火鍋上火了,太辣了。妻:是嗎?可是我把鍋底弄好了。這樣,咱們不放辣椒,一會兒下點蘿蔔,可以去火。夫:好的呀,家裡的火鍋比外面的健康,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妻:呵呵,我再泡點媽今天帶來的農村秋木耳,下火鍋可好呢?夫:說得我快流口水了,老婆辛苦了哦!
  • 中國人的家庭矛盾,多數都源自於「不會好好說話」!
    妻:吃火鍋好嗎,弄上兩斤羊肉給你補補身子。夫:我也喜歡火鍋,可是昨天應酬吃火鍋上火了,太辣了。妻:是嗎?可是我把鍋底弄好了。這樣,咱們不放辣椒,一會兒下點蘿蔔,可以去火。夫:好的呀,家裡的火鍋比外面的健康,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 好好說話,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家風
    話音還未落,男孩的父親瞬間就收起了一臉笑容,將男孩連推帶搡的從書房拉出來,劈頭蓋臉一頓罵:你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是不是?平時都跟老師同學怎麼說話的,快,趕快給老師賠禮道歉。她連忙擺手解釋,而他猶自喋喋不休的訓斥著兒子,直到那孩子低頭認錯才罷休。
  • 「你怎麼這麼笨!豬嗎?」:想毀掉一個孩子,就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對女孩來說,語言暴力算是家常便飯,每天如此,原因無非是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練琴之類的小事情。 「你怎麼這麼笨!」 「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女兒!」 「你豬腦子啊,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能弄錯!」 …… 每一句話都像一支箭,使勁往心裡戳。
  • 一個人最大的涵養,是跟家人好好說話!
    昨晚,又聽到了隔壁小兩口瑣碎的爭吵聲,起因是女方的電腦出了bug,讓男方幫忙處理一下,男方雖然解決好了bug,言語間卻滿是嫌棄。男:這個問題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你怎麼就是不記呢?(抬高音量)男:我告訴你哈!這是最後一次,下次出了問題,別再來煩我!(吼)女:你就不會好好說話嗎……這麼小的小事兒你至於嗎?(夾雜著哭腔)接著是男方惡狠狠的甩門聲,以及女方的抽泣聲。
  • 你為什麼不能和孩子好好說話?
    想讓孩子做一件事,命令式強迫會讓孩子產生各種牴觸,產生叛逆心,還會給心靈帶來難以撫平的創傷;好好說話則能帶來改天換地的力量。作為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不是不明白這些簡單的道理,可為什麼總是不能和孩子好好說話,而喜歡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去發號施令?而且,孩子只要有反對的表現,就是不聽話、不懂事、氣人......對此,可以從二個維度作出分析。
  • 請你好好說話!實在不會說話就請閉上你的嘴巴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不會好好說話的人。一天到晚氣呼呼的,沒有個好臉子。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得罪了她,這世上就沒有令她感到開心的事情。當你滿臉堆笑跟她打招呼時,她非但不會還你以笑臉,還會擺出一副冷冰冰的樣子來,硬邦邦地懟上兩句,讓你瞬間陷入尷尬之地,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接嘴。你跟她一無怨二無仇,她還真不是因為個人私憤才這麼對你。---如果真有個人恩怨的話,恐怕自己也不會主動去跟她打招呼了。
  • 一個家庭的幸福,從好好說話開始(深度)
    很多時候,換一種說話方式,兩個人的心情會截然不同。好好說話,多表達擔心,少一些指責。不要輕易動氣,遇到矛盾不要相互叫嚷爭吵,心平氣和就事論事,多為對方考慮,不要因為是最親密的人,就說話不注意分寸,甜言蜜語對夫妻很重要。夫妻間好好說話,生活也會越過越美滿。
  • 朋友,能不能好好說話
    必須是05後才有機率看懂他們在說什麼幾天沒關注社交網絡,一下子多出了很多拼音縮寫yygq 想了半天才知道是 陰陽怪氣為什麼說 陰陽怪氣 還要 陰陽怪氣 的說 yygq 呢?sjb:神經病bhs:不嗨森,不開心zqsg:真情實感dby:對不起gnps:關你屁事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能好好說話的孩子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件故事:去年3月和我老公結婚,那天我正在酒店化妝間準備,老公的一個5歲小侄女跑過來,一開始是誇我,「嬸嬸真好看」,我正準備笑著回她呢,她接著來了一句「嬸嬸你什麼時候離婚?」我瞬間啞然,愣是不知道怎麼回,孩子媽還在一旁和人聊天,聽到她的話,尬笑著說了一句「孩子童言無忌,你別在意。」
  • 小孩子說話能有多難聽?成功的教育,是培養好好說話的娃
    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對我說:"三嬸,你臉上怎麼那麼多斑斑點點?和我奶奶一樣了,看來你也是位老年人了,我聽媽媽說這叫老年斑。"聽了這孩子的話,我只能用哈哈大笑來掩飾自己心中的怒火,因為還是個孩子也就不能和他計較什麼,可內心有一萬個想法要好好教訓教訓他,奈何不是我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