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發展(廣州)合作交流會舉辦

2020-12-20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12月18日,由廣東省博物館協會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協會非國有專業委員會承辦的首屆「2020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發展(廣州)合作交流會暨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成立儀式」在廣東省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

廣東省博物館協會理事長陳邵峰表示,本次大會是在貫徹落實國務院《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同時也是在構建非國有博物館文創領域的交流合作、資源共享的平臺,推動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業協同發展,深入挖掘和活化博物館的文物資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重要影響力的博物館專家、文創大咖、博物館的管理者、金融投資與金融機構聯合起來,為非國有博物館的文創事業發展群策群力。

粵港澳大灣區文創聯盟秘書長王小迎談道,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成立,能促進與粵廣澳大灣區文創聯盟在文創事業上有良好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打造文創精品。

現場,文博界、文創界專家帶來了精彩的演講。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安來順作「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中的三個問題」主題演講,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博物院副院長李民昌作「博物館的文化創意與發展趨勢——以南京博物院為例」主題演講,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蔣菡作「博物館文創運營之道」主題演講,廣東省博物館協會非國有專委主任、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理事長兼工作委員會主席蒲重良作「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的設立構想和章程介紹」主題演講,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杜羿緯作「博物館文創中的品牌美學」主題演講,谷重文化發展集團營銷總裁、新零售策劃精英代英作「文創銷售的發展思考」主題演講。

講座結束後,參會人員就文創開發設計、文創營銷模式和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三大內容進行深入的討論。廣東省博物館協會非國有專委主任、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理事長兼工作委員會主席蒲重良強調,聯盟工委將廣泛聯絡社會各方力量,為聯盟內的每個博物館提供從文創設計、資金支持與投入、文創產品的銷售等全方位的支持,為博物館的文創與文博的發展做出實實在在的工作。

此外,廣東谷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與廣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館、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館和西安漢唐石刻博物館等籤定文創設計、資金投入和文創營銷等合作。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廣州成立
    12月18日,首屆「2020 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發展(廣州)合作交流會暨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成立儀式」在廣東省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廣東省博物館協會理事長陳邵峰在交流會上介紹,這是國內首個非國有博物館文創類的聯盟。大會也是在構建非國有博物館文創領域的交流合作、資源共享的平臺,推動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業協同發展,深入挖掘和活化博物館的文物資源,將博物館專家、文創大咖、博物館管理者、金融投資與金融機構聯合起來,為非國有博物館的文創事業發展群策群力。
  • 全國首個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在穗成立
    日前,由廣東省博物館協會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協會非國有專業委員會承辦的首屆「2020 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發展(廣州)合作交流會暨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成立儀式」在廣東省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全國各非國有博物館館長、代表、文博行業專家共約80人出席本次活動。
  • 博物館文創發展趨勢淺見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我國博物館文創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當下,博物館對觀眾來說不單單是一個參觀、學習的場所機構,更是提高自身審美情趣和生活品質的藝術殿堂。博物館已從學習層面過渡到了生活消費層面,而博物館文創的市場認可度也已經成為考量一個館綜合實力的重要依據之一。面對當下的機遇與挑戰,博物館文創該如何發展也成為博物館從業人員必須考慮的問題。
  • 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博物館文創事業融合發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9月2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館文創發展新動能」論壇在西安舉行。
  • 北京舉辦博物館文創培訓 聚焦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新業態
    為進一步推進北京各文博單位文創開發工作,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了2020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開發培訓會。而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委會主任委員韓永從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基礎概念入手,與大家分享了題為《博物館與創意產業》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做好文博文創,各個博物館應夯實基礎服務,通過形成智慧財產權,推動與上下遊的合作開發,從而面向消費者,面向市場。
  • 上海的博物館文創爆款在哪?代表建議確定試點單位發展文創
    經歷了百餘年的發展過程,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上海的博物館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建成了上海博物館、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等一批標誌性公共文化場館,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加強博物館文物藏品的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實現文創產業與文化事業發展兩翼齊飛,對於打響博物館文化品牌,擦亮博物館文化「名片」有重要意義。
  • 福州市非國有博物館增至10家
    東南網12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近日,經省文物局備案確認,福建省沈紹安漆藝博物館正式設立,成為福州市第10家非國有博物館。目前,福州市非國有博物館數量繼續居全省第一,佔全省非國有博物館總數的25%。
  • 陝西歷史博物館舉辦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
    9月2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館文創發展新動能」論壇在陝西西安隆重舉行。賈強表示,陝西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被譽為千年歷史博物館,截止到目前全省不可移動文物達49058處,國有可移動文物774萬餘件,到目前登記備案的博物館達325家,這些豐富文物資源,為我們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陝西曆來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全方位多渠道為陝西文博系統搭建具有陝西特色的文化宣傳平臺,資源整合平臺和品牌的塑造品牌。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圖:文博圈 由個人、企業等投資設立的非國有博物館(如觀復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等)並不受前述《文物保護法》第五條所約束,其館藏文物主要經由
  • 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佛山舉辦,截至今年5...
    據悉,截至2020年5月,全省共有備案博物館338個,其中國有博物館238個、非國有博物館100個,形成了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多元化博物館體系。此外,「眾志成城——致敬抗疫者」專題展覽也於當日開幕。在啟動儀式上,還公布了由廣東省博物館協會推介的「2020年廣東博物館開放服務最佳做法」名單,和廣東省文物保護基金會推介的「2020年廣東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年度人物」。
  • 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隨著國際、國內對文化產業的日趨重視,從2013年開始,安陽博物館著手文創產品的開發和利用。通過7年的探索與努力,該館文創產品開發工作從起步日漸走向成熟。「我們剛開始做文創產品時,可用的經費比較少,所以開發的種類比較單一,是對博物館文創產業的初步探索。」說起剛開始接觸文創產品時,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負責人回憶道。
  • 百名專家齊聚西安共話博物館文創發展的「跨界與融合」
    9月2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館文創發展新動能」論壇在西安舉行。博物館的「多元與包容」越來越多地以「跨界與合作」的形式投射在博物館的文創領城。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在致辭中表示,陝西曆來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全方位多渠道為陝西文博系統搭建具有特色的文化宣傳平臺,資源整合平臺和品牌塑造平臺。
  • 提升非國有博物館辦館水平 努力發揮服務社會文化功能
    鄭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物眾多,目前登記的非國有博物館有20餘家,館藏文物涉及陶瓷、古兵器、古家具、青銅器等,品種異常豐富,在填補門類空白、體現區域特色、展現行業特性及地方文化特點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非國有博物館也存在著管理不規範、專業人才匱乏、缺少運營資金,社會功能發揮不充分等問題,這些制約了非國有博物館的健康發展。
  • 收藏家北雁南飛, 「非國有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市也先後出臺了扶持非國有博物館的優惠政策,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的各種扶持政策讓其非國有博物館發展水平處於全國前列。  《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顯示,廣東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居全國第五位。廣東省非國有博物館佔全省博物館總數近三分之一,藏品總數達15萬件(套)。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展覽火起來,具有廣泛影響力和關注度,配合展覽的主題化、系列化文創,才受到熱烈歡迎。展覽結束後,主題文創也一直熱銷,具備了長久的生命力。因此,文創往往是博物館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表現形式之一,體現了博物館各環節工作的配合度。如果一家博物館藏品匱乏,科研力量不足,展覽反響平淡,文創也很難一枝獨秀,有大的發展。
  • 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步入新時代,我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文創產品為博物館提供了優厚的附加價值,成為品牌價值的延伸。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博物館業,應該拓寬視野,不斷創新,思考和探索文創產業的全新發展模式。筆者認為,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 國家一級補貼1000萬,深圳大幅提高非國有博物館扶持標準
    南都訊 記者王睦廣為促進非國有博物館發展,吸引更多優秀非國有博物館落地深圳,日前,深圳市財政局會同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委宣傳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深圳市非國有博物館扶持辦法》,該辦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 日本回流中國瓷器精品現身廈門文創品鑑交流會
    日本回流中國瓷器精品現身廈門文創品鑑交流會 >   中新社廈門9月16日電 (記者 楊伏山)以「禪意文化」為主題的「國石瑰寶·佛緣墨境」大型文創活動品鑑交流會,16日在廈門舉辦,展出的百餘件以鋼筆、彩墨、壁畫、水陸大法等不同技法展現佛教題材的書畫精品,其意境、神髓美妙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全年共研發產品167件,與華揚聯眾籤訂數字推廣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共同開發出「大秦雄風」紀念章、兵馬俑建館周年紀念券、高端限量版金銀幣等文創產品。西安碑林博物館新研發3個系列共260款產品,與中國人民銀行合作發行中國書法藝術(隸書)金銀紀念幣,與網易遊戲合作將碑林文化元素應用於遊戲《大話西遊》中。
  • 張家口正冬奧體育博物館徵集文創設計品
    張家口市下花園區的正冬奧體育博物館是以奧林匹克體育收藏品為主體的泛體育展館,日前向中國冰雪博物館捐贈了大量冬奧會相關藏品,總量達上萬件。   博物館的文創產業在國外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衍生的文創產品也讓參觀者可以把喜愛的藏品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