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是教育的重要一環。如何才能樹立學生的規則意識?班主任們學學這些妙招,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從入學起,老師就會引導學生學習各種「學生守則」,從「熱愛勞動,樂於助人」,到「尊敬師長,勤儉節約」,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是教育的重要一環。如今,不少班級也會制定一些更有針對性,更有特色的班規和守則,輔助教學活動和班級管理。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新學期來了,老師們有哪些「小妙招」幫助學生樹立規則意識?一起去看看!
班級值日,培養好習慣
@廣東省廉江市青平中心小學 謝振
我把班級值日分成兩類:
一是把全班學生平均分成五組,這五組學生依次負責每周一天的班內與包幹區的衛生。每組設衛生組長,負責對不打掃或不認真打掃的學生進行記名。被記名者一周要重新打掃兩次。
二是按座位的順序,每天讓四名學生自己用分工合作的方式,統一負責當天班內的收餐具、擦黑板、關電關門等細節問題;四人之中,不設小組長,如何分配任務由四人自己進行協調。
這樣分配值日,嚴謹之餘又不失靈活: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固定日期負責班級與包幹區衛生,規範易記;每名學生都有參與班級日常工作的機會,靈活易操作。
「紀律教育月」,培養規矩意識
@陝西省寶雞高新第一中學 秦超
我們學校將開學後的第一個月定為紀律教育月,主要目的就是開展紀律教育。
第一步:根據班級月工作計劃,確立班級月奮鬥目標;
第二步:將月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到每一周;
第三步:將周目標具體到每日、每節課對學生的要求;
第四步:利用各種管理軟體等將學生日常的各項表現實時反饋;
第五步:從系統中導出班級學生報表,進行班級工作月總結。
例如:第一周——靜能生慧,安靜讀書;第二周——教室衛生,班級名片;第三周——入室即坐,入坐即學;第四周——激情誦讀,綻放青春。
「輪流小班長」,培養主體意識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利民小學 孔曉妮
讓每個學生按學號輪流做一天小班長,從衛生、紀律、學習三方面著手管理。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管理,但2周過去,班級變得井然有序,調皮的學生越來越少,這是因為他們在管理中發現只有管理好自己才有權利管理別人,因而很自然地嚴格要求自己,遵規守紀。
一個月下來,班級可以適當放手,作為老師我也很欣慰。
寫班級貼吧,創新班規設計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六十九中學 吳瑞芸
班級貼吧是我在擔任班主任時堅持的一件事。
班級貼吧有這樣幾個模塊:老班有話說、班級逗趣、吐槽大會、營養雞湯。
「老班有話說」是班主任每周對班級現象的總結;「班級逗趣」是同學們總結的班級趣事,老師的名言;「吐槽大會」是學生們將自己的憂愁煩惱以「梗」的形式發洩出來;「營養雞湯」是同學們摘抄的一些正能量的語句。通過班級貼吧可以融合師生感情,幫助學生尋找生活學習的樂趣,以正能量促進學習。
一天一誦讀,監督中讓班規落地
@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中學 蔣金娣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個學期,我定的班規是「一天一誦讀」。
要求學生每天晚飯後完成十分鐘的誦讀。為了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致,我挑選了「學習強國」中的聽文化菜單下「聽長書和聽詩文」中的一些誦讀錄音,用手機錄屏錄下來播放給學生聽,孩子們聽著說好聽。
那他們要誦讀些什麼呢?誦讀名著,誦讀古詩文,誦讀自己喜歡的內容。這是要求學生在家裡完成的。我該怎麼監督呢?藉助班級優化大師,我請家長把孩子的誦讀作品發到平臺,然後由班級家委會成員用一點點時間進行整理,選出讀得比較好的作品分享。
事實證明,有了監管,班規才能落地並行之有效。有學生家長說:「自從有了班級誦讀節目,我電視也不怎麼看了,在孩子面前也不刷手機了,聽孩子讀,我也忍不住想讀一讀了。」
本文轉載自:極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