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勝任力:對不起,我們6點打烊

2020-12-11 南京新航道雅思託福

對不起,我們6點打烊

還記得,去英國念書的第一個聖誕節,窩在宿舍裡瘋狂寫著論文,等自己終於完成「大作」,打算出去吃飯。

一出門,懵逼了,雖說住在市中心吧,家附近竟然沒有一家餐廳開著,連超市和便利店都關門了…當時就哭了…因為家裡沒囤貨啊!!!最後只能死皮賴臉地跟室友要了幾片麵包。

Almost all the restaurants were shut including supermarkets and groceries. Since I didn’t stock up on food in the fridge, I just asked for several pieces of bread from my roommate.

那時候才知道,為了「休假」,英國人真可以不開門不賺錢,這一點,留學生們應該都有同感。

有錢都不賺的老外

在國內,節假日的時候,往往都是商家最積極最忙碌的時候,甭管你什麼中秋、元宵、端午,統統都能過成shopping節,各種打折、促銷、做活動,大街上那個熱鬧。

In China, lots of stores are extremely busy with all kinds of promotions, discounts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in public holidays. The street market is fully constructed with commercial stores.

可去了國外留學,那情況就不一樣了,節假日想出門浪?還是省省吧…

想逛街,商場不開門;想吃大餐,餐廳不開門;想買點東西自己做飯,超市不開門。因為在老外看來,憑啥你過聖誕節我要加班為你服務,憑啥你過感恩節我要加班為你服務?我也要過節,我也要跟家人聚餐,至於開店上班賺錢,老子不幹~~

There is no way to purchase goods, enjoy a big dinner or grab some food in public holidays. In western countries, people wouldn’t work overtime to serve you because they prefer to have day-offs and enjoy a reunion dinner with families rather than to make extra money.

所以,留學生出國必備技能,學會stock up!!在大型節假日來臨之前,囤夠自己的食物,否則,很可能因為斷糧「餓死他鄉」。

因為很多店6點就開始打烊了,你要是等到7、8點上街,估計也就能進進酒吧和便利店了。

除了晚上人家不開門,在歐洲的大部分國家,每到周日也沒啥店開門,大家各回各家,各陪各媽,整個城市空空的,靜靜的。

開店的不積極吧,上班的也不積極,相信很多留學生也發現了,老外們的工作效率真的很低。買個快遞,一周能到就不錯了,因為快遞員周末不

The low work efficiency could be seen in the group of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A parcel can’t be received in one week as postmen are unavailable at weekends.

在歐洲,很多國家會有立法,規定商店營業的時間段,比如周一到周六,7:00--18:00是合法營業時間。

如果你在法律規定的時間以外開業的話,那不好意思,違法是要交罰款的;

除了法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們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問題,換句話說,歐洲人的榮辱觀跟國內的大相逕庭。

社會價值觀很抽象,如果英語用解釋就要具體化:

在國內,我們會以勤奮、奮鬥為榮,但是在歐洲,如果你周天還為了賺錢開店的話,那你可能就會成為當地人鄙視的對象。你周圍的人都會看不起你們這家人,大家禮拜天都去教堂、或者去BBQ,你卻在開店,那我們不跟你玩,我們鄙視你。

Chinese people are proud of being diligent to work hard, while Europeans despise the person who is still working for money at the weekend.

「We ought to go to the church or have a BBQ on Sundays,but you keep the store open just for the money. We would never be in the same league!」

全球勝任力:對不起,我們6點打烊 ,這篇作文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豆腐不是奶酪——疫情下的全球勝任力及數字勝任力
    今天就借這個題目談談「疫情下的全球勝任力和數字勝任力」。1. 趙勇教授談《豆腐不是奶酪》《豆腐不是奶酪》是美國堪薩斯大學趙勇教授於4月16日的發表在個人博客(http://zhaolearning.com)的一篇文章。
  • 熬一碗全球勝任力的「四物湯」
    作為人才培養的主場,今天的學校不妨熬一碗全球勝任力「四物湯」,思考如何回應時代的召喚,升級願景、使命與文化,在課程中融入全球勝任力,打造全球化課堂,幫助學生為未來做好準備。1 全球勝任力應進入辦學願景一所學校的願景,是師生心中的遠大理想和追求。
  • 【聚焦2020計劃】全球勝任力中心:小樓裡的大千世界
    2018年,勝因院22號小樓內部全面翻新,並在全球勝任力中心的統籌下,面向全校師生開放,提供全球勝任力活動的舉辦場地。所謂全球勝任力,即在國際與多元文化環境中有效學習、工作和與人相處的能力,具體而言,包括世界知識與全球議題、語言、開放與尊重、溝通與協作、自覺與自信、道德與責任等六大核心素養。自成立以來,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以學生全球勝任力培養需求為導向,以提升育人實效為目標,持續打造高水平、專業化的全球勝任力輔導支持體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胡敏:未來已來,你是否具備了「全球勝任力」
    什麼是"全球勝任力"?首先,胡敏教授從"全球勝任力"的四個維度為大家進行了解釋,"全球勝任力,即對地區、全球和跨文化議題的分析能力;對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觀的理解和欣賞能力;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互動的能力,以及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的能力。"
  • 中黃總校長支招,世界暢談的「全球勝任力」 該如何培養?
    由此可見,無論是為學生個體發展,還是中國在未來世界秩序中更好地承擔大國的責任和義務,培養中國學生的全球勝任力勢在必行。12月5-6日在由中國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廳、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學主辦的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33次學術年會,這一極具影響力的國家級教育盛會上,也對「全球勝任力」在中國如何進行價值定位、理論重構與落地實施等問題進行探討。
  • 培養全球勝任力,優加青少推出APPB學習法
    2017年12月12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與哈佛大學零點項目共同發布了《PISA全球勝任力框架》;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首次對全球勝任力進行評估。具有全球勝任力的青少年,會主動認識與探索世界,識別與欣賞不同觀點,與不同文化背景者交流思想,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負責任的行動。在對全球勝任力理論、核心素養框架和教育模式等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教育特色與實踐,我們建構了「優加全球勝任力模型」。
  • 提升全球勝任力 做跨文化傳播使者
    提升全球勝任力 做跨文化傳播使者清華大學師生赴阿聯開展實踐調研清華新聞網1月23日電 (通訊員 景嘉伊)1月10-19日,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公共關係與戰略傳播研究所副所長張莉帶領下,來自土水學院、經管學院、公管學院、人文學院、教研院和新聞學院等
  • 地平線暑訓|知識、價值觀、態度和技能——全球勝任力的培養
    ,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章霽以「全球勝任力的培養」為主題與訓練營學員進行了近距離的交流互動。講座中,章老師從全球勝任力的概念入手,講解了全球勝任力的基本內涵。她重點闡述了全球勝任力認知(cognitive)、人際(interpersonal)與個人(intrapersonal)三個層面的六大核心素養:世界文化與全球議題、道德與責任、自覺與自信、溝通與協作、開放與尊重、語言。每一個角度都對在座的學員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挑戰和要求。
  • 融入全球勝任力,打造全球化課堂 江幹區國際理解教育「種子教師...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實習編輯 胡語彤 通訊員 邵歡歡)2020年6月16日下午,杭州市江幹區國際理解教育「種子教師」培訓2020年第四次集中研修課程之「我與世界:為全球勝任力而教」在杭州凱旋教育集團南肖埠小學舉辦。
  • 新航道旗下優加青少英語:推出全球勝任力課程體系
    優加青少英語正式推出「全球勝任力課程體系」,並且,由優加青少英語引進的《劍橋全球英語》(Cambridge Global English)課程全面落地中國。今年4月起,北京、石家莊、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廈門7個城市的優加青少英語學校將率先推出《劍橋全球英語》課程。
  • 全球勝任力的培養迫在眉睫 優加青少英語樹立行業標杆
    他們具備的這些能力其實就是「全球勝任力」。人大附中的翟小寧校長曾在演講中說:「我們培養的學生一定是有面向未來的技能、能夠與時俱進的,要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大愛精神、德才兼備的未來公民,培養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國脊梁,培養人文和科技相交融的跨界創新型的全球化人才。」
  • 陳曉瓊名師工作室全球勝任力未來英語課程之世界課堂三:The fox and the rooster
    隨著全球化潮流的席捲,我們身處一個人類社會連結協作從未如此頻繁和高效的時代,全球化既為我們迎來了機遇也同時為我們帶來了挑戰。環境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氣候變化、環境汙染、水資源缺乏、流行病等等,威脅著我們的生態系統。就像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這種威脅超越了國家和地區的界限。全球勝任力教育能培養學生進行系統思考,強調知識的跨學科應用,這都是解決這些具有多維性的問題所需要的。
  • 胡敏教授:重塑英語學習 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青少年
    進入21世紀,世界多個國家及主要國際組織均實施或提出了適應21世紀知識社會的人才培養框架,全球勝任力成為21世紀人才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指標。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也對未來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清華大學×ESCP歐洲高等商學院全球勝任力項目招生
    Fabrizio ZERBINI:我想,在全球恐怕沒有任何一所其它學校,像我們一樣擁有如此數量眾多又與眾不同的校區設置。而我想強調的是,我們這麼設置的目標是為了給學生更豐富更獨特的體驗。當然,我們必須承認,這種跨文化的學習環境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 優加青少英語推出全球勝任力課程體系,7個城市將率先推出
    多知網3月30日消息,今日,優加青少英語與劍橋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全球勝任力課程體系啟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雙方宣布,由優加青少英語引進的《劍橋全球英語》(Cambridge Global English)課程全面落地中國。
  • 「全球勝任力」英語課程體系落地中國 劍指青少英語教育「藍海」
    從本月起,由優加青少英語獨家引進的《劍橋全球英語》(Cambridge Global English)課程將首先在北京、石家莊、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廈門7個城市試點,隨後陸續在全國落地。圍繞該教材,優加青少英語將著力打造浸潤式全英文國際學校課堂,以英語為工具、以培養青少年的核心素養及全球勝任力為目標,為學生帶來多學科學習體驗,實現英語學習去功利化。
  • 英格蘭和美國學校將不會參加PISA「全球勝任力」測試
    1.英格蘭和美國的學校將不會參加PISA「全球勝任力」測試據BBC報導,英格蘭和美國將不會採取新的PISA測試來評估青少年對其他文化的尊重、挑戰極端主義和識別虛假信息的能力。作為PISA的一部分,「全球勝任力」測試將於2018年與數學、閱讀和科學測試一起進行。然而英格蘭,美國,德國,法國,丹麥,荷蘭,芬蘭和愛爾蘭等一些西方國家和地區已決定不參加全球勝任力測試,但其他核心學科測試仍會進行。蘇格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將會在今年正式啟動全球勝任力測試。
  • 優加青少英語首推「全球勝任力之外語能力」系列講座
    近日,青少英語教育品牌---優加青少英語推出優加媽媽課堂「全球勝任力之外語能力」系列講座,通過外語學習熱點話題講座與探討,培養孩子與世界連接的能力。 5月16日,該系列講座第一期《小學階段如何學好英語》以線上直播的方式成功舉辦,正式拉開了「全球勝任力之外語能力」系列講座的帷幕。
  • 陳曉瓊名師工作室全球勝任力未來英語課程之世界課堂四:When Tang Poetry Meets English
    隨著全球化潮流的席捲,我們身處一個人類社會連結協作從未如此頻繁和高效的時代,全球化既為我們迎來了機遇也同時為我們帶來了挑戰。環境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氣候變化、環境汙染、水資源缺乏、流行病等等,威脅著我們的生態系統。就像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這種威脅超越了國家和地區的界限。全球勝任力教育能培養學生進行系統思考,強調知識的跨學科應用,這都是解決這些具有多維性的問題所需要的。
  • 密涅瓦大學 由世界來培育全球勝任力
    有這樣一所大學,沒有固定的校園校舍,沒有固定的教學設施,沒有固定的教師隊伍,卻把世界當作校園,拿全球都市做實驗室,讓常青藤名師充實師資。這是一項以古希臘神話中智慧女神密涅瓦命名的計劃。發起人是網際網路企業家本·尼爾森。他試圖重新定義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