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一詞現代的語義是指一個人遵守社會和倫理規範的程度,是社會管理當中一項最重要的衡量指標之一。它最初產生於老子的《道德經》。但《道德經》裡的「道「和」德」是分開的,有著更為廣泛和深層的意義。在理解它更深層次的內涵就必須研究老子《道德經》這本書。
老子的《道德經》,只有五千個字。而歷朝歷代對老子的研究和解讀,則有著千百萬言之多。老子是一位思想家,從唐朝開始就被稱之為道教開山鼻祖。所以研究道家之說,繞不過的這本只有五千他字的書。只是研究的人很多,最關鍵的是如何看這本書、如何定位老子這個人。並不在於他是唯心還是唯物的,真正的研究必須從他所處的時代來出發;這就意味著要揭示出老子哲學對於那個時代的真實意義也就是說,只要能找到這一個定位,道家思想上的種種神秘,也就不足為奇、談不上神秘了。
老子所說的「道」,是指是某種事物生命周期所經歷的發展、變化、運動等從生到死運行規律。
老子所說的德,是對於人和人所處的這個社會而,屬於人之道, 即人世間的禍福興衰,成敗相互變化的規律。 如果說《道經》一書 是老子對於的天道自然的哲學思考和方法論,那麼《德經》就是老子的對於歷史高度的總結並賦予其政治指導的理論。這就可以解釋《老子》一書所其實是兩本書的問題,即《道經》與 《德經》。
道更多的是指規則、秩序。故「道」引申有秩序、 周期、法則之義。
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
「道」的具體內容又是什麼呢?老子認為,道可以歸結為兩點:(1)道者,變也。 變者,反也。他用這樣三個字概括道的內容: 一曰逝二曰遠三曰反。逝者有消逝之意,遠者有循遠之言。這些都是是指事物發展的變化。反者,物極必反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事物走向反面」的意思。
這也就是老子哲學最基本的原理。 實際上,老子關於道的其他一切命題,都或者是導向這個原理的前提,或者是由這個原理中引申出的結論。
老子認為,事物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積弱而變強,最後才達到頂盛,頂盛之後會不可避免的走向反面,最終消失。萬事萬物就是這樣生生不已、周而復始。這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運轉的規律,也就是所說的「道」。
「尊道貴德」 這個說法,是《道德經》這本書裡最先提出來的:「道生之 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所說的「道生之」,指「道」生成萬物;其「德畜之」, 指「德」畜養萬物;「物形之」,指給萬物以物體的形態而存在;「器成之」,成就萬物,就是成就萬物特定的器用,也就是方法。老子認為,宇宙萬物,都包含「道一德一物一器」四個方面的內容。「器」為功能和有效用的主體,「物」為外在表現的形態。「德」為環境和內在能量。「道」為本源和最初。萬物的終極歸宿,萬物所產生的價值,就在於老子所說的這個「成器」,在於有效用。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其價值就在於「成器」,在於器的有用,也就是有用。
所謂的器用,說白了就是其實用性,是從物質形態發出來的。如果我們把萬物視為宇宙的物質產品,我們可以說,器用,是從物質產品發出來的。這個觀點套到企業管理中,就是管理企業領導懂了這樣的哲學,企業生產的物質產品只是工具,這些物質產品要實現的效用才是企業生產的目標,企業就是提供器用給消費者。企業的大小,在於有用性的大小。
我們可以用「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來探討講企業的管理。企業管理可以分為四部分:
一是企業對於「器用管理」,企業生產使用的所有就是器用,生產形成的產品就是其效用,所以「器用」使用到企業管理。
其二是這些所謂的效用,是由企業的生產線生產出來的,需要有對企業具體生產原材料和補助設備的管理,這可以理解為企業對於「物的管理」。
其三是關於「德的管理」,即企業的規章制度和企業的文化,它所體現的是員工的主動認可與價格取向,也就是企業發展了員工的各項權益也隨著提升,這就是歸屬感。
其四就是 「道的管理」。這是從企業領導人內心深處對於管理的認識程度,有關於本源、本能的創造萬物和服務生命的力量,這是企業領導人的自我激勵、自我管理、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屏而恆自然也」。所以天地萬物都尊崇道而重視德。以道為尊,以德為貴,這是萬物運行永恆的方向,不需要統治者用職位來激勵。因為本就是萬物的客觀傾向,是眾人的天然傾向。
把上面總結的法則歸納一下:「獨立不改一創生萬 物一利而不害一尊道貴德」。「獨立不改一創生萬物一利而 不害」,說明這創生的力量,有益生命的力量,超越一切, 支配一切,所以我們對這力量只能是去敬仰和順應,我們對宇宙、對人性要有信心。因為有信心,所以不幹預。幹預,皆源於缺少信心。
尊道貴德,說明萬物內含趨向道德的本性,不用朝廷去激勵。激勵,也是一種幹預。對人的本性最好的保護,就是自由。對萬物的道德本性,要有信心。不要以為萬物缺德,萬民缺德,只有朝廷才有德。凡認為只有自己有道德、有上進心,認為別人是缺道德的、管理無上進心的人,不可能成為一位能實現無為而治的高目標的人。
因此,研究和學習《道德經》對於當下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