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垂涎欲滴的風味大餐,舌尖上的臺灣美食

2020-12-20 七大洲旅行家牟鵬

說到旅行,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美景、美女、美食。說到美食,其實對於我個人而言是最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了,我每周固定斷食一天,再加上每天還都是過午不食不吃晚飯,人家每天三頓一周21頓餐,我正好相反每天兩頓一周六天總共12頓,而且其中一半還是早餐。外出旅行早餐都是在酒店,全世界的酒店早餐大致都差不了多少,沒什麼可特別介紹的。真正想體驗當地美食都得在正餐的時候,尤其是晚餐,最豐盛、最誘人、最具特色的當地美食一般都出現在晚宴之中。中午那頓正餐一般也都是湊合一頓,畢竟下午還有很多景點等著去逐一體驗,只有到了晚上,經過了一天的勞累,飯桌上的每個人都是食慾大開,一天中最精彩的時刻即將到來,眼睛裡擠滿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喝過的美酒佳餚,甜的、鹹的、辣的、麻的、鮮的、各種顏色的、各種地域的、各種味道的美食衝擊著每個人的嗅覺、視覺以及味覺神經。

各種刺身、魚子、鮮蝦組成的拼盤

從沒見過的食材、從沒見過的調料、從沒聞到過的味道,從沒品嘗過的佳餚,一股腦地堆在了每個人的面前。主人剛給你倒在杯裡的啤酒還在不停地冒出正在炸裂的泡沫,小杯中白酒是醬香型還是清香型?正等著你的舌頭給出正確答案,從沒喝過也沒見過的飲料在「噗呲、噗呲」的聲音中被一瓶瓶一罐罐地擰開,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田裡長的,以涼菜、熱菜、湯飲的順序一道道地逐一擺在你的面前。一天的勞累在此時此刻瞬間遠遁,體內的興奮基因二次啟動,味覺神經、嗅覺神經、視覺神經乃至聽覺神經一起興奮起來,手裡的筷子不停地在尋找目標,上下嘴唇的開合隨著美食到來而配合著,舌頭的攪動和上下牙的碰撞體會著不同的美味,最後再來一杯爽口的啤酒將所有美食衝下食管,然後手中的筷子再一次尋找目標。

個頭很大的鮮蝦已經在鍋裡等著你手中的筷子

沒有美食的旅行對於很多旅行者,尤其對於女性旅行者,這簡直就像去和白馬王子約會不讓化妝一樣難以忍受。如今大陸的女性甭管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微信朋友圈裡,一個個都爭先恐後地標明自己吃貨的身份,但凡誰在晚上九十點鐘發一組九圖美食的朋友圈,點讚的、回復的基本都是女性,而且一邊兒倒地聲討你這種不人道的舉動,大夜裡的還讓不讓好好睡覺了?我在參加過的所有飯局中都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現象,甭管多長時間的飯局,男人在飯桌上大快朵頤的時間段都集中在前十五分鐘之內,剩下幾個小時基本上只有酒水和聊天內容作伴。女性正好相反,不分年齡大小、不分種族膚色、不分高矮胖瘦、不分家庭背景、不分氣質長相、不分收入多寡,毫無例外的在飯局中是從頭吃到尾,注意力始終與桌上的美食強力粘合,一分一秒的走神兒都不可能出現。

辣蟹的味道讓人有點上癮的感覺

有次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一個女性朋友夜裡不睡覺,依然堅持在健身房裡進行高消耗的運動。這大晚上的進行高強度的運動,甭管是對睡眠還是對健康都沒好處啊,於是善意地提醒她:「大夜裡的運動對身體不好。」人家馬上回答:「不運動不行啊!」我說:「想減肥這麼拼也不是事兒啊!要不你學我晚上不吃飯吧,絕對能瘦。」人家立馬兒急了眼:「不吃晚飯?啊呸!我這麼玩命不就是為了多吃點嘛!」得!我當時、立刻、馬上、瞬間就把嘴閉住了。像我這種瘦子肯定是不敢當人面說胖的話題,但好心勸人家減肥吧,確實又招人恨!「我吃你家米啦!河邊無青草,哪兒來的多嘴驢?」也加上現在生活太好,我仔細觀察了一下,今天的女性能陪伴她們一生的不是父母、子女和老公,而是不停的吃和減肥。「瘦小離家胖了回,鄉音未改肉成堆。童伴相見未相識,驚問胖子你是誰?」自勉吧,我也不再說什麼了。

當地野生鹿角菜

這次來臺灣的第一天正好是周一,也就是我每周固定斷食的日子,這一天能進入我身體也只有白水和空氣。協會給我訂的酒店是長榮桂冠,一家在臺灣很有名的位於市中心的五星級酒店,而且訂的還是豪華套房。一進房間門,寬大的沙發前的大茶几上擺著兩個盤子,一個盤子上是餐刀和餐巾,一個盤子上是一堆讓人垂涎欲滴的新鮮到不忍下口的水果,其中柳丁、蓮霧都是我的最愛,放一天明天口感不會差了吧?右手拿著餐刀,左手舉起柳丁,我敢保證,我這要是一刀下去,新鮮酸甜的汁液能噴我一臉。剛想到這兒,後槽牙這一塊就開始有點發酸,胖胖的舌頭開始不聽指揮地分泌出唾液,就連牙床都準備好接受那酸甜刺激的柳丁汁液了。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莎士比亞的名句開始在我腦中翻滾,吃還是不吃?還真是個事兒啊!

能看出這是什麼菜嗎?

來臺灣的第一天和所有美食沒有任何交流,除了在便利店裡買了兩瓶「竹炭水」和臺北別樣的空氣,沒有任何東西進入我的體內。第二天一大早我衝出臥室跑到客廳,拿起餐刀將水果盤裡的所有水果挨個宰殺殆盡,濃鬱的汁液充滿口腔和食管,新鮮果香中充足的VC恨不得從汗毛孔裡嗞了出來。空了一天半的胃提醒我這一大早的吃這麼多酸東西可不行,馬上起身走出房間到了二層的餐廳。長榮桂冠的早餐是真不錯,除了布菲爐裡的菜品主食和餐檯上的水果酸奶,每位客人還能點餐。我點了一份魚,好像說是印尼的烹調做法,口感是相當的不錯,而且擺盤極為精緻,弄得我都不知道從哪兒下刀叉。很難遇到有酒店提供如此上乘的精緻早餐了,既然這樣我再點一份著名的臺灣牛肉麵吧,連湯帶水再好不過了。服務員好像沒見到過一大早就有這麼好食慾的客人,望著打著飽嗝走出餐廳的背影直感納悶兒。

作為一個北京土著,我真不知道北京有乾隆烏梅湯

沒想到來臺灣的第一頓早餐質量如此之棒,那正餐得是什麼樣子呢?臺灣的小吃所有大陸人是人人皆知,今天能不能品嘗到正宗的臺灣小吃?臺灣島內還有許多原住民,每個民族有什麼特色美食?帶著期待開始了我的臺灣離島之旅。走出酒店肉測了一下臺灣的溫度,想起應該到便利店買點飲料。臺灣的飲料的確是好喝,包裝也很誘人,而且還有眾多的功能性飲料,重點介紹一下「每朝健康」,這個飲料富含纖維素,對腸道的健康很有好處,團隊的攝影師是一個當地女孩,特意向我推薦了這款飲料,還特意說每天早上一定要喝一瓶。再有就是咖啡廳、奶茶店裡自己配置的新鮮的花果茶,沒有品牌,用一個塑料杯裝著,我甚至都懷疑裡面放了香精,有種好像是紫羅蘭的花茶味道真是太好了,來臺灣千萬不要錯過。出去旅遊我一般只買礦泉水,但到了臺灣,不得不改成飲料,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它的味道。

就是這款「每朝健康」

我還真是比較走運,來臺灣的第一頓正餐就是原住民的民族特色大餐。餐廳位於基隆的和平橋旁,名字叫做「阿根納」原味餐廳,就在阿根納造船廠遺址不遠處。這個餐廳在基隆原住民文化會館這棟建築的四層,來這裡用餐既能品嘗到原住民的原生態美食,還能參觀會館了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這家餐廳的一款飲料引起了我的好奇,「北京乾隆烏梅湯」,我在北京土生土長了快半個世紀,居然在基隆知道北京還有這樣一款飲料。讓我想起了1989年我到青島居然看到滿大街都是「正宗京味兒烤羊肉串」。那時的北京可是都吃新疆烤羊肉串,都是新疆維吾爾族人在大街邊支起個爐子烤,北京人烤的羊肉串很少有人光顧的。不用說,這個烏梅湯一定是廣告商家的宣傳,就像我去紐奧良從沒見過紐奧良烤翅,加州也沒有加州牛肉麵一樣,都是以訛傳訛的結果。

阿根納原味餐廳

這家原住民原味餐廳最大的特色是不需要客人點餐,每桌客人的菜品餐廳已經根據人數自行搭配好了。進入餐廳讓我產生第一個好奇的還不是美食,而是這裡原住民的種族,這裡的原住民很多都是以打漁為生,屬於海上民族,有的原住民甚至能與印尼人直接進行語言交流。頭腦裡第一個反應出來的單詞是玻里尼西亞人,那個在古代唯一能暢行與大洋之上的族群。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這些以海洋為家的族群讓今天的人不敢想像他們在古代落後的航海工具條件下是如何馳騁於大洋之上的。去北邊的夏威夷的時候看到了他們的足跡,去南邊的紐西蘭看到了手持長毛的毛利人,去東邊復活節島的時候被千古之謎的摩艾所震撼,即使到了西邊的馬達加斯加也別想躲開他們留下的印記。湯家人、圖魯瓦人、大溪地人、薩摩亞人、夏威夷人等都是這個族群徵服海洋的印證。

用厚厚鹽巴包裹著烤出來的魚

玻里尼西亞人的起源有三種假說,但較為權威的說法是起源於臺灣,這個結論讓作為華人的我沒法不感到驕傲。那我這頓大餐可不僅僅是臺灣原住民的風味了,那可是整個玻里尼西亞人的正源大餐了。當然了,食材還都是取自咱們臺灣,什麼是石蓮花?哪個叫檳榔花?鹿角菜是長在鹿角上的?天使紅蝦和胭脂蝦有什麼區別?三杯魚又是啥滋味兒?還沒下嘴呢,無數個問題叫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好,現在我開始以自問自答的方式逐一告訴大家。石蓮花是一種多肉植物,但它可不只有觀賞功能,不但可以食用還是中藥材,入肝腎二經,清熱解毒,排尿酸、降血糖、降高壓,平肝涼血,對痛風、肝硬化、咽炎、鼻炎等都有療效。說到這兒我都想抱著盤子吃了。檳榔在臺灣的普及早就知道,但檳榔花還是第一次聽說。吃了它可以芳香健胃、清涼止渴還能外帶治療咳嗽。

全天然原生態的食材

至於鹿角菜是不是長在鹿角上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和醬油到底是不是油一樣明顯,純屬我的無聊臆想。鹿角菜其實是一種海藻類的食物,因為長得像鹿角所以才叫鹿角菜,長在鹿角上的只可能是鹿頭,怎麼可能長出菜來。一說到海藻類食物,首先聯想到就是健康,但這東西到底是長在海裡的,性偏涼適於夏季食用,再一個,男性不要過多食用。鹿角菜旁邊是木瓜珊瑚礁燉烏骨雞,木瓜烏雞都好說,但這個珊瑚礁進入食材行列還是讓我感到匪夷所思。還有這裡的黑豆和北海道一個味道,甜甜的很好吃。黑豆有多好的療效我就舉一個例子,在我小時候黑豆都是給驢吃的,一村子人都指著它幹活呢!至於天使紅蝦和胭脂蝦有什麼區別?三杯魚又是啥滋味兒?在這裡我得賣個關子,我不說!您必須得親自來一趟基隆,來一趟阿根納原味餐廳,親自品嘗一下這原住民的原生態美味。

木瓜珊瑚礁燉烏骨雞

我們此行抵達馬祖的時候,在南竿早集市的第一頓飯嘗到了傳說中的戚繼光餅,外表跟咱們平時見的燒餅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中間有個洞,難道是商家雞賊想節省成本?還真別冤枉商家,要賴也得賴到戚繼光身上去。當年戚繼光抗倭行軍打仗,經常是有了上頓沒下頓,士兵想每天都踏踏實實的吃飯明顯太不現實,怎麼辦呢?戚繼光讓人把燒餅中間打個眼兒,把一堆燒餅用繩兒穿起來掛脖子上,餓了一探頭就能咬上一口,徹底解決了打仗的時候沒時間做飯的問題。今天人們不用打仗了,也不用再串根繩子掛脖子上了,現在吃這個餅得橫切一刀,然後夾進去肉菜,形象點說,戚繼光餅就是今天的馬祖漢堡Mazuberg。還有一種鼎邊糊的小吃,可以說是和戚繼光餅一樣聞名遐邇,口味很清淡,有著魚肉清湯的香味。這兩種小吃配起來那就是正宗的馬祖早餐了。

正宗馬祖小吃——鼎邊糊

我們華人向來是吃喝不分家,這次臺灣之旅也讓我見識到了臺灣人喝酒,不得不說,兩岸在酒文化上可真是高度吻合。在馬祖和旅遊局有一場飯局,正好當天來的還有廈門政府的人,兩邊在酒桌上開始拼酒,我一個大陸人居然被安排到了臺灣隊裡,只可惜我不吃晚飯,更別說喝酒了。不過看著酒宴中的你來我往,勸酒的方式、大口乾酒的氣勢、稱兄道弟的熱鬧,不聽口音的話根本就分不出誰是臺灣人誰是大陸人。還有一天在金門的飯局上,當地人教我們喝酒的規矩:「蓮花指,輕舉杯,深入喉,舒展眉,重執杯,贊好酒,再滿杯。」蓮花指是說用拇指和中指捏住白酒杯,以便所有人看得清楚,輕舉杯深入喉舒展眉就是一口把就周了,重執杯是大力把酒杯砸在桌上,誇好酒再滿杯就是下一個輪迴。酒場上的氣勢和大陸別無二致,而且酒文化也如大陸一樣普及,根本別想能有個例外的地方。

臺灣的海鮮不用說也該知道十分不錯

有天回臺北的時候還去了一家由藍心湄開的餐廳,在復興路那家總店還是和舒淇、陶晶瑩一起合開的,據服務員說已經五家分店了。餐廳是上下兩層,主營的川菜,對大陸人來說並不稀奇。給我印象深的是餐廳的服務,由於我們吃完飯直接去松山機場,所以隨身都帶著行李,從剛進餐廳大門服務生就像酒店的行李員一樣幫我們提行李箱,還主動幫我們看管行李,直接把我們引上二層的用餐區。點菜的服務員也都很熱心,生怕我們點多了菜,口味禁忌也顧忌得十分全面。菜品的口味還算不錯,但畢竟是川菜,很難讓人有種驚豔的感覺。上下兩層的餐廳食客很滿,服務員數量沒那麼多,但服務井井有條,看上去忙而不亂。有一點和咱們大陸有著不同,這麼好服務質量的餐廳居然沒有WiFi!這在大陸可真是見不到的現象,而且這家餐廳服務質量真是挺高的,為了這點瑕疵影響整體印象真的有點不值。

藍心湄開的KIKI餐廳

說了這麼多的臺灣美食,但真正讓咱們大陸人熟知的還是臺灣小吃。那我就講講都有哪些臺灣小吃最受歡迎吧。首先說的一定是臺灣小吃銷售排行榜第一名,大名鼎鼎的蚵仔煎,因偶像劇《轉角遇到愛》被兩岸粉絲追捧。臺灣人的念法是:藕阿煎。不這麼念臺灣人是不知道你到底要買什麼的。我曾經去過臺灣南部高雄附近的蚵仔寮,但是很可惜,蚵仔寮已經沒有蚵仔了。不過不用擔心,蚵仔煎如今在臺灣從最北的基隆一直到最南的墾丁,每到一地都可找到蚵仔煎的芳影,有點類似於大陸的麻辣燙,想找一個沒有它的城市都難。走到小吃攤前看著一顆顆圓潤飽滿的蚵仔撒在鐵板上滋滋作響,澆上稀薄的太白粉漿後,再搭配幾片青菜和一個土雞蛋,最後畫龍點睛將酸酸甜甜的特製醬淋在剛離開爐火的蚵仔煎上,撲哧四溢的香氣中,頓時迎來一陣噼噼啪啪的美美響聲。

馬祖的「佛手」,因像極了佛陀的蓮花指而得名

還有大腸包小腸,是臺灣相當普遍的小吃,炭火燒烤的大腸外皮微酥,肉餡米粒飽滿,夾上風味絕佳的香腸,鋪上酸菜、小黃瓜、薑片與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肉汁四溢,滿嘴的美味。而這麼有特色的傳統小吃,在東海夜市就能找到。位於東海大學西門町的官之霖大腸包小腸,是東海夜市裡頗具特色的小吃。再有一個是許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嘗鼎邊銼的口味。日本NHK獨家專訪,特地來基隆攝影專輯其製作過程。其實鼎邊銼原產是福州,在福州人家裡這算是家常小吃。裡面有肉羹、蝦仁羹、金針、香菇、木耳、魷魚、小魚乾、竹筍、高麗菜,內容豐富,是標準的湯好料多。然而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稱之"鼎邊銼"。「銼」是臺語,為爬滾的意思。其製作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鼎邊銼以邢家所做最為有名。

這次臺灣之旅甭管去哪兒吃的都是相當棒

再有就是阿宗面線,這家面線創立於1975年,賣的是大腸面線,雖然有一塊兒小店面,卻不提供座位,食客需端著碗,捧著燙嘴的面線或站或蹲,在騎樓下或馬路中間吃,蔚為壯觀。聽著有點飢餓營銷的意思,更怪異的是顧客經常大排長龍等待,再端著那碗面線到店家設在柱子旁邊的調醬臺,加一些符合自己口味的辣椒、蒜泥或烏醋。這小小的面線有人叫它面線糊,意謂面線如漿糊般黏稠,而且配料和面線都和在同一鍋裡。面線裡加了鮮蚵,叫蚵仔面線,若是大腸為澆頭,則稱大腸面線。再說一個小吃,僅憑「生炒花枝」這個美名就當先品為快。「花枝」是由主料魷魚,配以各類竹筍、胡蘿蔔熬製而成的。之所以叫「花枝」,是因為魷魚上部有十個肉腕,形如花枝,於是形象地取名。一口咬下去,會感覺到鮮美湯汁溢出,而滑韌的花枝口感更是一絕。

臺灣澎湖的美容食品魚鱗凍,女人來了都不會錯過這道美食

還有50多年歷史的賽門甜不辣,一直安穩地坐在臺灣本地小吃甜不辣的第一位的交椅上,不光是因為它的年頭長,更重要的是這種風味獨特的小吃充滿了變化與想像。賽門甜不辣的招牌來自70年代風靡臺灣的國外電視劇《七海遊俠》,其中的男主角名叫賽門·鄧普拉,由於「鄧普拉」與「甜不辣」的發音接近,才有了這麼一個有趣的店號。賽門甜不辣的全手工製作工藝也是保證口感的重要因素,多少年來不曾改變,一碗甜辣醬混雜的美食就在這裡多年如一日地任憑風霜改變。名字最為怪異的臺灣小吃非棺材板莫屬,它為赤崁食堂創始人許一六先生所研發改良的美食,赤崁食堂最初以雞肝和蕃茄醬夾在吐司中,稱為雞肝板。許一六先生在嘗過後,將其改良以厚片吐司炸酥挖空,填入牛奶麵糊、雞肉、馬鈴薯、青豆仁、蝦仁、花枝將挖去的麵包皮蓋上,棺材板即完成。

臺灣的偏口魚

其實這次來臺北最後悔的是沒能去一趟忠孝東路清真黃牛肉麵館,那可是被著名美食家、旅行家舒國治先生強烈推薦的美食,號稱「純粹鮮香上,此店全臺北稱第一。」牛肉湯香醇、鮮腴、淨清,不帶一絲其他作料味。有的行家在吃麵時欲極盡酣暢淋漓,特囑牛肉另擱放一盤,只全心大口呼嚕吃麵,肉僅偶夾一兩片,所剩肉片打包帶走回家。這樣的美食居然與我擦身而過,太遺憾了。大家如果去臺北千萬不要和我一樣,一定要把清真黃牛面、士林小吃街挨個吃個遍,也不枉白來臺北一次!

相關焦點

  • 「星夢郵輪」世界夢號:一場讓人垂涎欲滴舌尖上的美食之旅!
    從廣州坐高鐵出發47分鐘直抵香港直接上郵輪,對於廣州來說,是一個全家周末度假最好的選擇這篇文章我想簡單介紹一下郵輪上美食,因為有兩次深刻的品嘗體驗,想和各位分享一下心得。一趟完美的海上旅程,一定不能缺少美食的陪伴!
  • 那些饞人的臺灣美食--舌尖上的臺灣
    蚵仔煎、蚵仔面線、臭豆腐、炒米粉、大餅包小餅、萬巒豬腳、大腸蚵仔面線、甜不辣、臺南擔仔麵、潤餅、燒仙草、魚丸湯、筒仔米糕、花枝羹、東山鴨頭、肉圓、滷肉飯、雞肉飯……皆是臺灣風味獨特的小吃名食,價位便宜又好吃,並且可以吃出人文特色。  臺灣夜市  此外,夜市也是臺灣飲食的特殊文化,每個夜市充斥著琳琅滿目的特產與小吃美食,各有不同的特色與風味。
  • 昆明美食「私享」地圖 舌尖上的昆明範兒
    今天,就讓我們梳理一下昆明那些包羅萬象的美食街,看看它們是如何觸動人們的味蕾,用食物徵服人心。現在起,奔跑吧舌尖! 酸辣爽口的傣味舂雞腳,香氣逼人的烤肉串,甜蜜軟糯的冰稀飯,還有蒜味香濃的龍門花甲……只一個垂涎欲滴可形容!
  • 澳洲美食天堂 暢享海鮮大餐
    被印度洋和太平洋環抱著的澳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風景旖旎,資源豐富。自然奇景、都市生活、海岸文化和土著傳統孕育出了獨特的澳洲美食。前段時間,走了一趟澳洲,不但一路欣賞異國美景,美食更是讓人樂不思蜀。
  • 臺海觀瀾:「舌尖上的臺灣」搶搭陸客赴臺遊商機
    中新社福州11月10日電 題:「舌尖上的臺灣」搶搭陸客赴臺遊商機  中新社記者 張建忠  「來嘗嘗臺北的雪梨湯。」臺灣風味小吃「臺北雪梨湯」的夥計一邊吆喝著,一邊把雪梨、羅漢果、大棗、枸杞、金銀花等放入湯。直徑一米半的大鐵鍋沸騰著,圍觀的人群也「沸騰」起來。
  • 臺灣美食登陸蘭州 內陸食客尋覓舌尖上的「臺灣印象」
    臺灣美食登陸蘭州 內陸食客尋覓舌尖上的「臺灣印象」  【解說】臺灣蚵仔煎、大腸包小腸、士林大熱狗還有馬桶冰激凌……  臺灣美食登陸蘭州 內陸食客尋覓舌尖上的「臺灣印象」  【解說】臺灣蚵仔煎、大腸包小腸、士林大熱狗還有馬桶冰激凌……  50多家臺灣地道美食展位上匯集了將近
  • "風味"與"舌尖"為何出眾 陳曉卿拍美食"奔著肉去"
    我會特別實在地告訴他,從我2011年開始做『舌尖』到今天,我從來不會告訴別人什麼東西最好吃,我只會告訴大家現在吃到的恰恰就是好吃的,告訴大家一日三餐背後有多麼不容易。」日前,在騰訊媒體研究院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打造的IP課上,陳曉卿總結《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的成功經驗時說。
  • 迴蕩在舌尖上的特色小吃,這6種臺灣街頭美食,吃過還想吃
    去臺灣旅遊的朋友多半人都會被臺灣的小吃和美食所吸引,很多人都是衝著美食來的,來到這裡不好好的享受美食真的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大街上,繁華的夜市,各種各樣的小吃充斥著我們的味蕾。各種美食讓我們挑花了眼,卻怎麼吃都吃不夠。而這裡的美食各有各的特色,每一道美食都有不一樣的風味。
  • 臺灣最名貴的美味,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斤千元讓人吃不起
    天下之大,美食更是琳琅滿目,讓人看的眼花繚亂。四季各有特色美食,如今已是冬季,正是臺灣烏魚的繁殖期,也更是臺灣著名美食烏魚子的高產期。烏魚子是名貴魚貨,也是臺灣最貴的美食,遠銷亞洲。這道最貴的美食便是來自於雲林縣的口湖。
  • 臺灣美食形象區:舌尖上的臺灣味道
    臺灣美食形象區:舌尖上的臺灣味道 2012-10-10 0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王思羽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青島消息  臺灣美食種類繁多,小吃更是不可勝數,幾乎每個市縣都有著引以為傲的特色食品。
  • 體味兩岸美食:小吃與大餐(圖)
    體味兩岸美食:小吃與大餐(圖) 2011年10月28日 09:3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舌尖上的臺灣~美食小吃2
    鳳梨酥、牛軋糖等臺灣特產的烘焙美食是知名的伴手禮。茶是臺灣民眾的傳統飲品。臺南擔仔麵從臺南開始走紅的擔仔麵,小小的一碗麵由川燙過的油麵佐以些許豆芽菜及韭菜,淋上熬煮多時的擔仔麵便可上桌供人品嘗。若覺得配料不夠豐富,還可以加一顆滷蛋或貢丸提增口味。
  • 「舌尖上的中國」提到哪些美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製圖/師春雷  《舌尖上的中國2》今晚就要播出最後一集,視覺大餐之旅暫告一段路,但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不會停步。我們統計了在「舌尖2」中的所有美食發現,浙江的食物被提到次數最多、其次是四川、新疆和廣東。
  • 逛龍潭廟會 品臺灣風味
    人民網北京2月9日電(池夢蕊)昨天是龍潭廟會的第四天,來自臺灣的美食攤位前依舊與前幾天一樣摩肩接踵、人頭攢動,具有臺灣風味的小吃和特色食品讓人垂涎欲滴,現場人氣火爆。
  • 鄉野美食 舌尖上的太行特色風味與國內各地名吃
    揭秘中國鄉村旅遊的「戀鄉現象」8尋找最地道的小吃,挖掘最民間的藝人,挑選最本土的原料,這就是舌尖上的戀鄉太行水鎮沸騰的美食街傳統小吃城市沒有的水鎮有,城市有的水鎮更正宗。將野菜煮熟切碎,家肉餡調味,玉米面包成麵團,將野菜裹進去,上鍋蒸20分鐘左右,就成為玉米面的香甜與純天然綠色野菜完美結合的野菜糰子。
  • 《舌尖上的北大》爆紅:燕園美食令人垂涎
    高考結束,全國大學的宣傳攻勢漸起,而相對於大部分高校枯燥的學校歷史、師資力量介紹,北京大學卻另闢蹊徑,通過官方微博公布了一段名為《舌尖上的北大》的宣傳片,內容只談燕園美食。事實上,《舌尖上的北大》這部短片是該校新傳課程高級新聞時評的實踐作業,由多名學生組合完成。
  • 來杭州必打卡的6款美食,個個都讓人垂涎欲滴,你吃過幾樣?
    來杭州必打卡的6款美食,個個都讓人垂涎欲滴,你吃過幾樣?大家應該都知道,杭州的風景是特別漂亮的,所以就會有很多的人去杭州旅遊,其他人旅遊都是喜歡看那些好的風景之類的,我去旅遊最關注的其實是當地的特色小吃,今天來給大家說一個杭州的美食攻略,如果你們有機會去杭州旅遊的話,這6款美食是不能夠辜負的,來看看你們都吃過沒有!
  • 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舌尖上的旅行」
    美食真人秀節目扎堆螢屏,旅遊+美食線路受追捧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舌尖上的旅行」□本報記者 王楓林去年一檔美食真人秀節目《十二道鋒味》開播後,觀眾們不僅饞涎於謝霆鋒精心製作的各類美食,連節目的取景地也備受追捧。這股風在今年颳得更盛、也更接地氣了。
  • 臺灣旅遊,舌尖上的美食大盤點,23種臺灣美食大全(中篇)
    臺灣旅遊,舌尖上的美食大盤點,23種臺灣美食大全(中篇)鑑於篇幅,1-8種臺灣美食請點擊《山水遊記》藍字後進入首頁觀看:9.三杯雞(三北雞)>三杯濟在內地和臺灣都很受歡迎,但是臺灣人在這個菜餚上有著更甜的口味愛好。
  • 「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之二(組圖)
    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正在全球熱播,新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又帶來了哪些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呢?一起來看看這些美食的英文說法吧!「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圖) 第二集  Heart's Message 《心傳》中出現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