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前「心理建設」很重要,讓寶寶理解這三點,化解入園焦慮

2020-12-12 陪寶寶讀書

朋友的兒子三歲半了,眼看九月份要去上幼兒園。朋友很擔心,怕本來敏感的孩子,遭遇入園焦慮。她對我說:「每年聽著樓下幼兒園孩子開學的哭聲,就發愁樂樂入園時怎麼辦!也不知道能提前做點什麼心理建設。」

眼看還有兩個月就又要有新的一批小朋友進入幼兒園,開始新的生活了。大家一定也都和朋友一樣,不知道在剩下的這段時間裡,如何給孩子做入園前心理建設,讓寶寶入園的過程更加順利,傷害更小呢?今天就來詳細說說。

說說孩子的「入園焦慮」

寶寶害怕上幼兒園的心理,在幼教界直接給了一個專屬名詞「入園焦慮」,說到這個詞,我們往往會想到的是幼兒園開學時,一個個涕淚橫流的孩子。但其實入園焦慮還有別的體現,比如在幼兒園中嚴重依戀某位老師、情緒比較敏感、突然的戀物,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生理上的症狀,比如嘔吐、食慾減退等等。

如何理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呢?我們可以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把你裝上宇宙飛船,發射到火星和其他並不認識的地球人一起開啟生活,你的心理狀態是怎麼樣的。對於大多數,尤其是敏感的孩子而言,入園焦慮在某種程度上算得上是應激創傷事件。

因此,面對孩子不願意去上幼兒園,無論是無視孩子表現,認為「哭哭就適應了。」還是就順著孩子的意思,一次次的「入園」失敗。長遠看來對於他們的認知及人格發展都是不利的。

想要應對好入園焦慮,可以努力在上幼兒園之前,給孩子建立和幼兒園比較一致的生活習慣和規範。這樣他在適應的過程中,面臨的阻力就比較小。這點上朋友做得很好,現在還有兩個月入園,整個作息都調整的和幼兒園一致了。

另外就是最最重要的一方面:心理建設。簡單來講,就是讓孩子做點心理準備。下面我們就展開聊。

入園前需做三點心理建設

年前籌備工作室,鏘寶有兩個月左右的託班生涯。一來年紀比較小,當時只有兩歲。二來,準備很倉促,也就是一個月時間給他做心理建設。我就請教了我的兒童心理學老師,還有他們託班的園長。用他們給我的三點做心理建設的意見,鏘寶很順利地進入了託班,也沒有什麼太強烈的「入園焦慮。」下面也來分享給大家。

第一點:幼兒園是個快樂的地方

「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裡朋友多」送鏘寶去幼兒園的時候,我推著他的小自行車,每天在路上都會這樣唱著。這是園長交給我的方法,洗腦神曲讓他不斷的和自己說,幼兒園是個快樂的地方。

沒錯,要讓孩子肯去幼兒園,第一點就是讓他意識到,幼兒園是個快樂的地方。爸爸媽媽可以在幼兒園的開放日帶娃去玩,一方面熟悉環境,一方面把那種快樂玩耍的感覺和幼兒園聯繫起來。回家後,和娃聊一聊:「你喜歡幼兒園的那個玩具啊?喜歡哪個老師啊?」讓他把幼兒園好的方面自己說出來。

Ps:在孩子快上幼兒園之前,儘量別因為孩子搗亂,就說:「你再這樣,我把你送到幼兒園。」或者「煩死了,乾脆把你送幼兒園得了。」這樣會讓孩子認為,上幼兒園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儘量讓孩子將上幼兒園這件事兒,當作一種成長的禮物,一種有自豪感的事兒。有這個情緒打底,後面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第二點:媽媽走了還會回來

這一點是整個入園焦慮最為核心的部分。尤其是媽媽一手帶大的孩子,突然到了陌生的環境,再加上一整天都沒有媽媽在,內心的崩潰可想而知。更恐怖的是,他們並不知道,扭頭走掉的媽媽(家人),還會不會回來,什麼時候回來。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已經告訴他了:「爸爸下班就來接你。」「媽媽六點就來接你」。但是這些話,三歲的孩子真的能明白嗎?

美國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其《孩子是如何學習》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方式是感官的經驗的。他通過觀察而不是語言來進行學習。

他需要更直觀,更具地體驗到,什麼是「媽媽走一會兒就回來。」在家時,媽媽可以讓姥姥奶奶,或其他照顧者幫忙照顧孩子一小會兒,離開前和孩子說明。最開始可以是10分鐘,慢慢延長時間。用一次次重新回來的經驗,幫孩子建立起這個概念「媽媽走了,一定還會回來。」

因為鏘寶就是我一手帶大,所以在去託班前,我拜託姥姥來和我一起做這個適應訓練。最終即便我離開整整一天,鏘寶也能知道吃完下午茶媽媽就回來。上了託班以後,老師說:每到吃完下午點,他都會和他的好朋友說:咱們的媽媽馬上就要來啦!

第三點:老師可以幫助你

孩子在幼兒園會覺得焦慮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家習慣了向家人求助。但是在幼兒園,媽媽奶奶都不在,只有剛剛認識的老師。或許他想尿尿,卻脫不下褲子,不知道該不該找老師。或許在家很多人關注他一個人,而在幼兒園如果不能大聲呼喚,因為孩子太多,老師可能會忽略他。這些情況,都會讓孩子覺得孤單害怕。

在入園前,最好能帶孩子多和即將要帶他的老師接觸,還記得前面的那個問題麼:你最喜歡的老師是哪個?找到孩子喜歡的那個老師。然後著重建立寶寶對於老師的信賴感。鏘寶託班最愛的是櫃櫃老師,還沒正式上全日制,我們總去那裡玩,櫃櫃老師總會給他好吃的,幫他拿玩具。後來我們一起搭積木,如果搭不好。我也會故意假裝說,我們去找櫃櫃老師幫忙吧!

Cici來叨叨:

我給朋友打氣:不要焦慮,孩子的適應性都是很強的,只要給他們做了充足的準備。不出一個星期,玩的家都不想回!確實,大部分的時候作為媽媽,我們比孩子還不能適應分離,而我們的焦慮,又很容易被孩子感知,加劇他的入園焦慮。

所以,還是跟我默念上面三點:幼兒園是個好地方,媽媽走了還會來,老師可以幫助我。

相關焦點

  • 寶寶入園準備,這三點心理建設很重要是,你做好了麼?
    朋友的兒子三歲半了,眼看九月份要去上幼兒園。朋友很擔心,怕本來敏感的孩子,遭遇入園焦慮。她對我說:「每年聽著樓下幼兒園孩子開學的哭聲,就發愁樂樂入園時怎麼辦!也不知道能提前做點什麼心理建設。」
  • 如何通過繪本化解寶寶入園焦慮?
    上一節我們講到了選擇幼兒園這件事,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如何通過繪本來化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孩子哭鬧不止,其實每個媽媽都會經歷孩子剛上幼兒園時的焦慮和糾結,擔心孩子不能適應陌生的環境,害怕孩子無法與媽媽分離,這都是每個媽媽必須經歷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做好自己的一個心理建設,把那份焦慮慢慢放下和它做朋友,孩子也就能夠感受到那份安心,他在幼兒園也會更好的度過,就讓我們一起跟孩子面對入園焦慮吧。
  • 教你一招,輕鬆化解入園焦慮!
    又到一年開學季,又有一些小寶寶們可以入園了!說起入園,最讓媽媽們擔心的就是寶寶們的入園焦慮!包括哭鬧,不吃飯,不睡覺,尿床,拒絕上幼兒園,等等等等諸多問題!怎麼化解這個難題呢?要從未入園之前做起!在入園之前一段時間,媽媽們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養成規律作息,根據幼兒園的入園和午休時間調整好孩子的生活,以便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二,灌輸概念,幼兒園很好!入園前,家人就要多給孩子灌輸幼兒園很好,長大的小朋友才可以上幼兒園!寶寶上幼兒園就意味著寶寶長大了,真棒!寶寶會很樂意接受自己的成長曆程!
  • 「我不想上幼兒園」,孩子有入園焦慮怎麼辦?教你4招輕鬆化解
    幼兒園開學將至,又將有一批寶寶,第一次脫離熟悉的家庭環境,加入幼兒園的大家庭,寶寶剛入園難免會有些焦慮,實屬正常現象。很多家長糾結於此,最後把自己也變得焦慮,從而導致整個家庭氛圍都沉浸在這種焦慮之中,對新入園的寶寶沒有任何幫助,反倒讓情況變得更糟糕。想擺脫焦慮的氛圍,家長們就要先弄清寶寶是因為什麼而焦慮。
  • 孩子上幼兒園,真正焦慮的是媽媽,了解這五點,緩解入園焦慮
    寶寶入園,真正焦慮的是媽媽看到上文中女孩媽媽的焦慮狀態,我不由得想起來閨蜜送娃上幼兒園時的焦灼感她甚至告訴我:「送孩子上幼兒園,一定要送兩天休一天,不然娃會生病的。」她的這個「真理」顯然有問題,到底是孩子會生病,還是媽媽會生病呢?我們一般都是說寶寶入園焦慮,但是現在的全職媽媽越來越多,不少人也在提倡「晚上一年幼兒園對孩子好」的說法。
  • 寶寶入園焦慮怎麼辦?媽媽注意這六點,寶寶輕鬆入園
    今天和朋友聊起九月份寶寶要去幼兒園的事情。我家寶寶馬上三歲了,九月份可以去上幼兒園小班了。到時候我就可以想做啥就做啥了,身邊沒有小尾巴了。朋友聽了我的話,笑著直搖頭,她分享了當初寶寶剛上幼兒園那會兒的場景:寶寶每天早上撕心裂肺地哭鬧,狠著心硬是把他送到了幼兒園門口,寶寶又抱著腿不肯撒開,直到強行掰開他的手。
  • 如何緩解新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一樣媽媽們都不放心但孩子終究是要入園的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防護措施吧!新生入園前,不光要做好環境準備、教師心理準備,更要做好家長的工作。今天學前教育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和「陌生焦慮」,以及影響幼兒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
  • 寶寶入園在即,家長學會這6招,搞定分離焦慮,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這一周孩子的情緒會變得比較平靜,可以正常入園、出園。不過隨之而來的國慶長假,會打破孩子原有的入園生活,長假後,孩子需要重新適應。第四周:二次適應階段經歷了國慶節長假,寶寶又一次回到了入園前的狀態:跟爸爸媽媽長時間待在一起、出去旅行,非常開心,幾乎忘了要上幼兒園的事情。
  • 幼兒園開學季:如何緩解寶寶的入園焦慮?
    她沒有出現分離焦慮,不是說她的適應能力特別強,一到陌生環境就立馬可以適應,只是她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說到寶寶的心理準備,我們需要正確認識一個概念「分離焦慮」。寶寶不適應幼兒園,是「分離焦慮」在作怪。當你和寶寶說再見的時候,他開始煩躁不開心,或者不安地大哭,哭著找媽媽。
  • 「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看看心理學家如何應對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第二天一聽到要去幼兒園又開始哭的撕心裂肺的。相信很多家庭都在為孩子即將到來的入園準備書包水杯之類的物品,但是今天我們要談談入園前的心理準備。為孩子做好入園前的心理建設,理解孩子入園的心情,為雙方的情緒反應做好功課,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 寶寶幼兒園前準備 竹兜量身定做入園準備百寶箱
    多年來,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那一刻,孩子傷心地哭喊和難分難捨的眼神告訴我們,提前做好入園準備是多麼重要!這也為父母們敲響了警鐘,一個好的父母、一個願意與孩子共同度過入園焦慮的父母以及一份入園準備方案,更是孩子們在入園前的最大渴盼!對於初入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大部分都會表現出入園焦慮的情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5點措施減少寶寶入園分離焦慮,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入園
    作者覺得孩子到三歲時,就該上幼兒園;因為這個時期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有一定能力,有大小便能與老師交流,並且寶寶開始尋求發展同伴關係,生活圈子不在局限在家,開始擴大。5點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孩子入園分離焦慮,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入園:1、給孩子閱讀關於幼兒園的繪本,並且通過幼兒園兒歌、動畫片讓寶寶對幼兒園有初步的認識,為真正入園做個預演。
  • 寶寶返校易哭鬧?2道食療方化解分離焦慮
    原標題:寶寶返校易哭鬧?2道食療方化解分離焦慮   小長假過完,寶寶們又該返校了。每年春秋季開學或長假後回校第一天,甚至整個第一周,幼兒園門口都免不了上演寶寶撕心裂肺哭喊,和家長難捨難分的一幕。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這是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
  • 寶寶返校易哭鬧?2道食療方化解分離焦慮
    小長假過完,寶寶們又該返校了。每年春秋季開學或長假後回校第一天,甚至整個第一周,幼兒園門口都免不了上演寶寶撕心裂肺哭喊,和家長難捨難分的一幕。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這是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嬰幼兒與家人長時間共處,產生親密的情感結系後,面對突如其來的分離,會產生傷心、痛苦的情緒,以表示拒絕分離。這種心理焦慮多發於學齡前期。從中醫的角度看,孩子的心理焦慮,屬於情志呵護的範疇。
  • 五大類別的繪本幫寶寶徹底甩掉入園焦慮,愉快上幼兒園
    家裡的小兒子快三歲了,最近老是喜歡到幼兒園附近看小朋友們玩耍,然後晚上會回來跟我說:「媽媽,我想上幼兒園,我要去讀書!」瞬間覺得,孩子一下子就長大了。回想姐姐當時入園的情形,也是感慨萬千。當時的姐姐可是哭了整整一個月,才算是真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徹底甩掉分離焦慮和入園焦慮。所以,對於弟弟,我可是吸取了姐姐之前的經驗教訓,提前買了很多關於上幼兒園的繪本故事書給他看,正確引導他甩掉入園焦慮,為了他能愉快上幼兒園打下堅實的基礎。
  • 「媽媽,我不要上幼兒園」--入園焦慮,你們準備好了嗎?
    由此可見,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對一個人一生的有著重要意義。▼幼兒園,是孩子脫離父母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吃飯睡覺的環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讓孩子突然失去了安全感,從而造成了孩子的焦慮、恐懼,進而對幼兒園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
  • 寶寶哭鬧不肯上學?父母掌握這幾點,輕鬆解決孩子「入園焦慮」
    寶寶小時候都是家長寸步不離陪伴左右,所以寶寶對於家庭都有很強的依賴性。但是當寶寶逐漸長大,到了三四歲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把寶寶送到幼兒園去接受集體生活。這時候很多寶寶都會產生入園焦慮,他們面對幼兒園這個新環境感到不適應,甚至一到上學就哭鬧不止。
  •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幼兒園終於開學啦!寶寶也陸續準備入園!這對每天和娃鬥智鬥勇的爸媽來說終於是熬出了頭!幼兒入園焦慮是一個普遍現象因去幼兒園導致寶寶周邊環境及其生活規律發生變化給寶寶心理造成負擔 幼兒園是孩子獨立闖蕩的第一個「江湖」,應對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情緒是寶寶從自然人到社會人轉變的裡程碑。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進入幼兒園,邁出其社會化進程第一步。
  • 九月升學季,這4本繪本,可讓孩子了解幼兒園,克服入園焦慮
    媽媽們的心情我特別能理解,因為在四年前我家老大上幼兒園前夕,我也陷入過這種焦慮。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家長的焦慮,但是我們的焦慮會在無形中傳遞給孩子。在孩子看來幼兒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老師、小朋友包括日常的作息都很陌生,再加上家長傳遞出來的擔心和不舍,孩子們難免也會焦慮。我和我家老大的入園焦慮是通過繪本緩解的。
  • 寶寶入園總哭鬧?家長試試這4招,有效緩解入園焦慮
    文}小不點您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是否有這種苦惱?本來已經和孩子商量好了不哭,但是送到幼兒園以後,父母剛要轉身的那一剎那,孩子就大聲哭了出來,無論怎麼勸都不管用,最後只能狠心不回頭地走開。寶寶入園焦慮是多方面造成的,大體上可以分為這幾方面:1、陌生的環境孩子對陌生的環境會有很強的戒備心理,從家裡到幼兒園,這是一個巨大的環境變化,很多孩子在入園的前2個星期都會有入園焦慮,他們非常牴觸這個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