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新國際標準發布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本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柴如瑾5日從「國際標準ISO7098:2015《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成果發布座談會」上獲悉,經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批准,由我國主導修訂的國際標準ISO7098:2015已於去年12月15日正式出版。

與會代表分別從語言研究、漢語國際教育、地名拼寫、圖書編目、標準化工作等方面展開討論。他們認為,此次修訂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增加了人名、地名漢語拼音分詞連寫的規則,二是提出了漢字-拼音計算機自動轉換的原則和方法,三是更新了參考文獻及普通話音節形式總表。修訂後的標準更加符合當前資訊時代發展的需要,更具科學性和實用性,對世界範圍內的中文信息處理與交換、對中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國際標準ISO7098最早於1982年發布,1991年做了微調。但因發布時間久遠,該標準已不能滿足相關領域應用的需要。我國於2011年提出修訂建議,並在翌年積極爭取到了由我主導的標準修訂權。《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是漢語拼音在國際上得到認可和使用的重要依據,是用以規範國際上使用漢語拼音的統一標準。

相關焦點

  • 漢語拼音使用有了新國際標準 :《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國際標準發布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6年2月18日第2版經國際標準化組織批准,由我國主導修訂的國際標準ISO 7098《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於2015年12月15日正式出版發布。  《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是漢語拼音在國際上得到認可並推廣使用的重要依據,是用以規範國際上使用漢語拼音的統一標準。該標準主要應用於世界各國圖書館、博物館、國際機構中有關中國人名地名的拼寫、圖書編目、信息與文獻的排序檢索等,發布後實現了跨語種的信息交換,有力推進中外文化交流與發展。  該項國際標準最早發布於1982年,1991年做了微調。
  • 科學網—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發布最新國際標準
    本報訊(記者鍾華)近日,國際標準ISO 7098:2015《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修訂)成果發布座談會在北京語言大學召開
  • 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發布最新國際標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鍾華)近日,國際標準ISO 7098:2015《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修訂)成果發布座談會在北京語言大學召開
  • 中文羅馬字母拼寫修訂新國標 規範漢語拼音使用
    中文羅馬字母拼寫修訂新國標 規範漢語拼音使用 2016年05月06日 09:35 來源:光明日報
  • 漢語拼音使用有了新國際標準
    漢語拼音使用有了新國際標準 2016-02-18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報訊(記者 焦新)經國際標準化組織批准,由我國主導修訂的國際標準ISO 7098《信息與文獻——
  • 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完成最新修訂
    本報北京5月8日電  (記者趙婀娜)國際標準ISO7098《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近日在京發布最新修訂成果。這是由我國主導修訂的一項國際漢語拼音標準,修訂歷時5年。本次成果的發布將對地名拼寫、圖書編目、語言研究、標準化工作起到重要影響,也將進一步提升漢語拼音在國際上的影響和作用。
  • 中國教育報:漢語拼音使用有了新國際標準
    經國際標準化組織批准,由我國主導修訂的國際標準ISO 7098《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於2015年12月15日正式出版發布。  《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是漢語拼音在國際上得到認可並推廣使用的重要依據,是用以規範國際上使用漢語拼音的統一標準。
  • 漢語拼音由國內標準發展為國際標準
    本文要介紹的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漢語拼音也已經成為用羅馬字母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這又包括兩項內容。第一項是:漢語拼音成為用羅馬字母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早在20世紀60年代,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就主張,應該使地球上每個地名的專名部分只有一種拼寫形式,避免在國際交往中地名因語言文字的複雜而造成混亂。
  • 《中國各民族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修訂)通過鑑定
    《中國各民族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修訂)通過鑑定 2016-11-14 來源:語信司   11月9日,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二分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各民族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
  • 中國文化背後的國際標準—第1篇:中文(Chinese)
    此後,《ISO7098 文獻工作——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於1982年在南京召開的ISO/TC46第19屆會議上正式通過。自此,漢語拼音從中國的國家規範成為國際標準。1991年,在巴黎召開的ISO/TC 46第24屆會議對「ISO 7098」進行了技術上的修訂,成為《ISO7098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1991)》,簡稱ISO 7098(1991)。      然而,ISO 7098(1991)在最初制定時,並沒有考慮資訊時代對漢語拼音提出的這些新要求。
  • 中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
    而2006年的民政部全國地名標誌設置管理工作辦公室《地名標誌管理辦法》第十二條則規定禁止用外文和「威妥瑪式」等舊式拼法拼寫中國地名。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Peking、Pékin、Canton這樣的拼寫,既不符合標準,也不合法。
  • 漢語拼音的國際地位大幅提升:中華文化邁出國際新步伐
    ——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國際標準的修訂情況。《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2015)李宇明 | 文《光明日報》語言文字專刊2015年12月15日,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出版了《ISO 7098 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 與漢語拼音相伴60年:從國家規範到國際標準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派周有光出席在華沙舉行的國際標準化組織——信息與文獻技術委員會(ISO/TC 46)第18屆會議,提出把《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國際標準的建議。此後,《ISO 7098 文獻工作——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於1982年在南京召開的ISO/TC 46第19屆會議上正式通過。
  • 地名文摘 | 漢語拼音是實現我國地名拼寫單一羅馬化的唯一途徑
    其實,關於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問題,我國政府早在1978年9月26日就下發文件,要求在全國使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此後,《地名管理條例》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都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將這項規定加以確定。
  • 關注洛城路名牌:路名牌羅馬字母應怎樣拼寫
    1 部分道路路名牌羅馬字母拼寫方式混亂目前,各城市的路名牌上不乏英文、漢語拼音等拼寫方式,英文、漢語拼音等都屬於羅馬字母的範疇。路名牌羅馬字母拼寫方式統一是一件好事。目前,我市正在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這無疑會提高對國際遊客的服務水平。那麼,我市道路路名牌的羅馬字母拼寫方式現狀如何?「龍門大道路名牌模式」是否符合標準?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民政部:道路交通標誌中地名如標註羅馬字母拼寫,應使用拼音
    民政部:道路交通標誌中地名如標註羅馬字母拼寫,應使用拼音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0-19 13:15 來源
  • 北京地鐵英文站名將調整:棄用大寫拼音改用羅馬字母
    北京市外辦今天發布消息,北京地鐵站名英文譯寫標準將修訂,地鐵六號線「西黃村」站的英文譯寫,將由XIHUANGCUN變為Xihuang Cun。「地鐵站名英文譯寫和語音播報是首都國際語言環境建設的重點領域,代表著首都的國際形象。」
  • 漢語拼音是拼寫中文人名地名唯一且排他的標準
    會上,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們國家的標準,也作為國際標準,它是拼寫中文人名、地名唯一的、排他的標準。王登峰說,今年要在北京舉行奧運會,很多人對我們的運動員在國外參加比賽時,他們的衣服上所背的姓名的漢語拼音拼寫有很多意見。按照國家標準,漢語拼音來拼寫中文的人名時,是姓在前、名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