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中國書法史,王羲之這個名字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畢竟「書聖」的名號可是代表了書法史上的最高水平,他筆下的行書《蘭亭序》,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愛王羲之的書法,曾不遺餘力地從全國搜集右軍真跡,王羲之之所以在書法史上有那麼高的名氣,其實也有李世民的推波助瀾。
在李世民得到《蘭亭序》真跡之後,對其是愛不釋手,曾讓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諸葛貞、韓道政、趙模等人摹成副本,歐陽詢、褚遂良等人也曾臨摹過。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唐人所臨《蘭亭序》,用的大多是「雙鉤摹本」,所謂的「雙鉤摹本」,並不是拿勾線筆勾出輪廓,然後填墨了事,而是用一種叫做「並行線拓」的國畫技法,將作品本身的幹、溼、濃、淡按照原作復原出來。
這種復原出來的作品,跟原作幾乎沒有任何差別,甚至說它就等同於真跡!
而在這些摹本之中,又以歐陽詢臨摹的最是精妙,堪稱與真跡無疑。
在唐太宗死後,《蘭亭序》真跡入昭陵陪葬,從此下落不明,而歐陽詢臨摹的《定武蘭亭》亦在戰亂之中遺失。
到了北宋慶曆(1041年)時,此石落在欒城李某處,定武地方官用重金買下此石,保藏於官庫,後來被下任地方官翻刻時故意損壞,其中「湍」、「帶」、「右」、「流」、「天」五字已損。
這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定武本」,也稱「定武蘭亭」或者「定武石刻」。
《定武蘭亭》堪稱傳世《蘭亭序》之中,最好的一個版本,此作渾樸敦厚、意度具足,頗具蘭亭風骨,又具歐體氣息,可謂是書法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即便現在過去1000多年,此作仍然是書法藝術瑰寶!
商品引導語:現今,我們將歐陽詢《定武蘭亭》宋拓本高清複製品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編輯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