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票看身高剝奪大批孩子福利 以年齡作為認定標準已可行

2020-12-14 央廣網

兒童票看身高不看年齡標準幾十年未改變 按年齡劃分兒童票盼寫入未保法。

1.2米以下免票、1.5米以下半票——這個被多個行業和地方使用多年的兒童票規定,或將在道路客運行業被終結。

7月12日,《交通運輸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深化道路運輸價格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發布。徵求意見稿完善了兒童票、免票優惠政策,明確以年齡作為主要依據、身高作為補充依據的兒童票、兒童免票劃分標準。

「在道路客運行業推行這一規定,有利於更大限度地保障兒童福利,更顯意義重大,也因此備受社會關注。」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苑寧寧近日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苑寧寧說,國家對兒童給予的政策照顧和福利優惠,應當以年齡而不是以身高來判斷。兒童福利政策是針對整個未成年人群體的,而不是選擇性地給予一定身高群體的。因此,建議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作出規定,把年齡作為購買兒童票的依據。

在去年和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獸藥飼料監察所副所長張莉都提交了關於按年齡劃分兒童票的建議,呼籲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增加兒童票制度,明確規定按年齡劃分兒童票,標準統一定為18周歲以下。

身高標準變相剝奪大批孩子福利

徐傑的兒子今年6歲,正在上小學一年級。趁著兒子放暑假,徐傑和妻子帶他來北京玩了一周。

「我們是從寧波坐高鐵來的北京,無論是高鐵票還是景區門票,都是要量身高,我兒子現在是1.35米,我們給他買的都是半價票。照他這速度,估計到10歲就超過1.5米了。按照現在的定價方式,到時候就要買成人票了。」徐傑說。

「在公共場所對兒童實行優惠政策,初衷是對兒童的一種照顧,是兒童福利理念的體現,在二三十年前,由於我國的證件制度並不是特別健全,在這種情況下,以身高作為兒童票的認定方式,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判斷方式。」苑寧寧說。

有關數據顯示,從1992年到2012年,全國六歲的城市男性兒童平均身高增加了8.6釐米,達到1.2米,12歲兒童平均身高已超過了1.5米,14歲兒童的平均身高已達到或接近1.6米左右。而這樣的身高,按照目前大部分1.2米的身高規定,都買不了兒童票。

然而,兒童票的認定標準卻並未隨之改變。

6月24日,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發布首個消費調查報告。聯盟對1000多個長三角景點兒童免票規則進行了大數據收集和梳理後發現,大多數景點兒童免票以身高為標準,身高兼顧年齡的僅為6.2%,景點性質不同,規則差異度較大。

在張莉看來,目前有很多行業、地方仍以身高作為兒童票標準,這樣就變相剝奪了大批孩子的福利,也窄化了兒童票政策的本意,有失公允。對此,建議以政府為主導,各部門密切配合,進一步推行按年齡劃分兒童票標準的政策。

以年齡作為認定標準已變得可行

在6月24日的發布會上,長三角消保委聯盟倡議區域內景點推行兒童免票身高與年齡兼顧的舉措,得到了上海迪士尼、江蘇周莊古鎮、浙江西溪溼地、杭州東方文化園、安徽黃山風景區等200多家景點企業的積極響應。

在苑寧寧看來,這200多家景點企業對於兒童票標準的調整,也證實了一件事情——按照年齡作為兒童票認定標準是可行的。

「我國在社會管理、身份登記、證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已經越來越規範化和信息化,以年齡作為認定標準已經變得可行,這種方式更加合理,更有利於貫徹落實對兒童的優惠和福利政策。」苑寧寧說。

張莉也指出,之前以身高作為兒童票標準,主要是因為簡單直觀,而查驗年齡手續複雜,隨著科技手段的進步,簡化兒童票購買手續,快速簡便查驗年齡已成為現實。

事實上,早在2009年,《貴州省整頓和規範遊覽參觀點門票價格工作實施方案》就提到,兒童的免票標準從以前的身高「1米1或1米2」變為「14周歲以下兒童」均可免費。

儘管一些省份或者景區對兒童票的標準作出修改,但也只是呈現出「星星之火」的態勢。與之相比,此次徵求意見稿的發布,頗有幾分「燎原之勢」。

徵求意見稿規定,對持載明姓名、本人相片和年齡的有效身份證件的兒童,6至14周歲的執行客票半價優待,並提供座位;6周歲(含6周歲)以下、不單獨佔用座位的實行免費乘車(9座及以下客車除外),6周歲(含6周歲)以下、單獨佔用座位的執行客票半價優待。

值得注意的是,徵求意見稿在兒童票的認定方面,實行了年齡為主、身高為輔的「雙軌制」。

徵求意見稿同時規定,兒童未攜帶載明姓名、本人相片和年齡的有效身份證件的,以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和1.2米至1.5米為標準,分別執行免費乘車、客票半價優待。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指出,出臺統一標準規範兒童票,實行「限齡」和「限高」的「雙軌制」,是一種比較合理的兒童票定價機制。對於身高明顯低於規定的兒童實行兒童票制,對於身高較高但有證件證明實際年齡為兒童的,也依然享受應有的兒童福利,為兒童票的限制提供雙向選擇。

在修改未保法時完善兒童票制度

2月18日,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就廣州長隆集團有限公司多個場所存在以身高作為未成年人優惠票標準的問題,代表消費者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當日立案受理。

在廣東省消委會起訴長隆集團的事件中,有個細節值得關注。

廣東省消委會曾經在2018年9月30日約談了長隆集團,提出了以年齡作為優惠標準的要求。但長隆集團以法律法規不明確及國內同行業慣常做法為由,堅持以身高作為優惠標準。隨後,廣東省消委會決定依法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條規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以及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然而,對於兒童票的認定標準,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並未作出明確規定。因為缺少法律方面的規定,各行業或是以「行業慣例」為由繼續沿用「限高」標準,或是各自製定「土辦法」,種種做法讓家長既感無奈又無所適從。

苑寧寧認為,擬在今年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可以對這一問題作出回應。

「兒童福利政策的制定,是針對所有未成年人,而不是選擇性地給予一定身高以下的人。按照身高標準來確定兒童票,必然會損害到一部分兒童的福利。建議在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時,在法律中增加兒童福利的內容,尤其在社會保護和政府保護的內容中對此加以明確。」苑寧寧說。

張莉認為,應當在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時在其中增加兒童票制度,明確規定將兒童票標準統一定為十八周歲以下,以方便推廣實施。

張莉還建議,探索建立獎勵補償機制,鼓勵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機構參照執行兒童票價制度。政府建立獎勵補償機制,運營企業配合有關部門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對於執行兒童票價的市場主體,政府可以適當減免稅收,降低企業社保繳費比例,或者以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給予適當的補貼。而對違規或採取欺騙手段購票的,納入嚴重失信人黑名單,制定相關處罰辦法進行懲戒。

相關焦點

  • 兒童票看身高不看年齡標準幾十年未改變 按年齡劃分兒童票盼寫入未...
    身高標準變相剝奪大批孩子福利徐傑的兒子今年6歲,正在上小學一年級。趁著兒子放暑假,徐傑和妻子帶他來北京玩了一周。「我們是從寧波坐高鐵來的北京,無論是高鐵票還是景區門票,都是要量身高,我兒子現在是1.35米,我們給他買的都是半價票。
  • 專家建議景區兒童票年齡標準和身高標準並行
    記者獲悉,各景區在實際執行時的標準不一,不少地方更是把「身高」作為衡量兒童票的唯一標準。如,鼓浪嶼景區兒童票是1.4米以下;貴安歡樂世界是1.2米以下;山東煙臺山景區是1.2米以下免票,1.2到1.4米半價票……北京海澱區趙女士對記者說,自己和先生的身材都比較高,孩子現在5歲多,已經超過了不少景區的兒童票標準。
  • 身高?年齡?靠什麼終結兒童票標準爭議
    廣東君和政通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歐陽挺:按「身高」不公平,看「年齡」更合理。強烈要求有一個國家標準,即按照年齡來進行區分優惠政策。希望以小案件促進社會發展。  北京市尚權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祚良:單純以「身高論兒童」未免過於機械,也會使得很多大個子兒童喪失其本身應享有的福利,由此對其身心帶來的消極暗示也對他們的成長十分不利,也使得兒童票銷售陷入唯經濟利益考量的怪論之中。更重要的是,兒童票是具有公益性質的,可這種認定標準卻摻雜了經濟利益的考量,背離了其實質內涵及價值導向。
  • 兒童票收費標準,身高不如年齡
    ,身高不如年齡   中國青年報報導,全國人大代表張莉建議制定「兒童票」的限制條件應以年齡作為統一標準,有效證件可作為相關優惠政策參考  時下兒童票主要依據孩子身高,可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並不一致,同樣的年齡段,有些孩子長得快,有些孩子發育晚,女孩子一般發育早,男孩子相對較遲,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顯然,對所有孩子一刀切,均按照身高標準收費,違背了科學規律,以孩子年齡為基準統一收費標準,更能彰顯公平性。
  • 「按年齡劃分兒童票」應全面推廣
    徵求意見稿完善了兒童票、免票優惠政策,明確以年齡作為主要依據、身高作為補充依據的兒童票、兒童免票劃分標準。看到這一新聞,筆者不禁為之點讚。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多年來按照身高劃分兒童票的慣例,到了該全面終結的時候了。按照年齡劃分兒童票,即使廣大民眾的期盼,在執行上也變得簡單可行,是該到了全面推廣的時候了。
  • 量身高或看年齡 兒童票優惠標準各不同
    長期以來,兒童免票身高線一直停留在1.2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身高不斷增高,有的孩子不到6周歲就超1.2米。日前,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深化道路運輸價格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對兒童優惠乘車政策將從「量身高」轉為「看年齡與量身高」並行。
  • 取消兒童票身高「一刀切」 建議按年齡劃分標準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目前,我國除民航外,乘坐公共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或到旅遊景點、遊樂場等場所購買兒童票都是以身高為標準的。然而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兒童發育明顯增快,按身高「一刀切」的規定,往往讓「大個子兒童」失去應有的福利。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獸藥飼料監察所副所長張莉在全國兩會上呼籲,取消以身高作為兒童票的規定,統一按照以年齡劃分作為兒童票的標準,讓更多的兒童享受到福利。  張莉調查發現,目前國內的兒童票價優惠標準,基本上都是收費單位自己定的。
  • 兒童票看年齡還是身高?法官起訴上海迪士尼:兒童票標準該改了!
    作為上海迪士尼樂園的一名普通遊客,劉德敏提起的訴訟圍繞一個問題:兒童票到底是賣給真正的兒童,還是只能賣給身高1.4米以下的人?今年1月,他帶著剛過10歲生日的孩子去上海迪士尼樂園遊玩,被工作人員要求給孩子購買成人票,因為孩子身高超過了1.4米。
  • 兒童票該按身高還是按年齡算?
    ■10歲孩子「超高」 被要求購成人票  今年1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劉德敏法官帶著剛過10歲生日的小孩去上海迪士尼樂園遊玩,被工作人員要求給孩子購買成人票,理由是孩子的身高超過了1.4米。按照上海迪士尼樂園的購票標準,身高1米(不含)至1.4米(含)的兒童才可購買兒童票。  劉德敏原本已在網上購買了一份499元的「親子套票」。
  • 兒童票看年齡更加公平
    在景區、公交車上,不少家長因為孩子身高是否超標而與他人起爭執,甚至故意讓孩子彎腰。這種現象的背後,是相關規定和現實需求之間產生了脫節。如今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數孩子營養狀況良好,根據最新的《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我國7歲、12歲兒童身高的中位數均已超過1.2米、1.5米。今天的兒童票,應該與時俱進,以適應符合現階段我國兒童生長發育的情況。
  • 兒童票以身高為標準 幾十年老規矩是否改改
    主要原因是中國兒童一般沒有身份證,實際年齡不容易快速直觀地認定。考慮到身高作為兒童票使用標準在我國十分普遍,尤其是在人流量大的公共設施和景區,若使用年齡作為兒童票的使用標準,需驗票人員一一查驗核對兒童戶口簿等身份證明,這會影響人群快速通行。上海迪士尼樂園客流量大,在制定門票標準時更傾向於高效的通行政策。
  • 兒童票標準事關兒童權益保護
    這段時間因為兒童票發生的爭議很多,也因此引起了人們對於兒童票標準的關注。一項問卷調查顯示:56.7%的受訪家長認為以身高作為兒童票收取標準不合理,36.7%的受訪家長曾因孩子該不該免票與工作人員發生爭執,57.6%的受訪家長認為以年齡作為收費標準更公平、更合理,53.1%的受訪家長認為以年齡為收費標準更靈活、更能服眾。
  • 道路運輸票價改革,以年齡作為兒童票購買標準更科學
    以年齡作為兒童票購買標準更科學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深化道路運輸價格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家長們紛紛表示,明確規定兒童票從只看身高轉為以看年齡為主身高為輔是順應了公眾普遍期待的改革方向,更期待這一基本兒童權益能在更多公共服務領域得以推行。同時,針對這一政策的具體落實,一些專家和家長也向記者提出了他們的看法和建議。
  • 上海迪士尼調整兒童票標準,兼顧年齡和身高!曾因只認身高被起訴
    9月3日10時,上海迪士尼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2019年10月8日起,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將實行新兒童票標準。兒童票將兼顧年齡和身高,讓更多兒童享受門票優惠。此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此前,上海迪士尼樂園因被質疑「兒童票以身高劃分」不合理被消費者起訴至法院。
  • 景區兒童票 按身高還是年齡收費?
    來源:北京青年報景區兒童票的收費標準,該按身高來確定,還是按年齡來確定呢?昨天,一起相關案件引起社會關注。從法律上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按照年齡標準定義未成年人。從國際上看,大部分遊樂場所通行做法是按照年齡標準劃分未成年人。但國內很多景區、公園等一直沿用身高標準,並且標準上限設置普遍偏低(大部分在1.4米以下,少數提高到1.5米)。
  • 兒童票看年齡不按身高的公平性宜早日落實
    曾在2018年全國兩會就兒童優惠票標準提出建議的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生命科學研究部主任何建華向記者表示,從當前情況看,用身高來作為衡量標準已不合理,且具有一定的歧視性。(2月10日《南方都市報》) 將身高作為界定兒童票的標準,一直是鐵路部門的傳統做法。
  • 看身高還是看年齡?景區兒童票究竟該怎麼收
    無論是城市周邊遊還是遠途出遊,在景區門口的售票處,都要將自家的娃推至兒童身高線下「站一站」。孩子在一個景區屬於可免費入園的「優待人群」,而在另一個景區可能就要付5至8折不等的門票了……資料圖 張燕徵 攝兒童門票看身高還是看年齡?
  • 兒童票標準不一家長犯暈:買票按身高還是看年齡?
    兒童票標準不一家長犯暈:買票按身高還是看年齡?記者經查詢發現,鐵路部門、航空公司、公交集團、各大公園以及電影院等制定的兒童購票標準各不相同,甚至同行業的標準也都不一樣。為此,有關專家也呼籲,能否出臺統一標準。  案例:系統默認兒童票  張女士告訴記者,不久前,她帶著11歲的女兒從北京西站乘車,前往河南鶴壁。
  • 兒童票論身高還是看年齡?「雙軌制」亟須立法推動
    無論是城市周邊遊還是遠途出遊,在景區門口的售票處,都要將自家的娃推至兒童身高線下「站一站」,孩子在一個景區屬於可免費入園的「優待人群」,在另一個景區可能就要付五至八折不等的門票,讓一些孩子和家長尷尬不已。近年來,圍繞「兒童票論身高還是看年齡」的爭議持續不斷。
  • 全國人大代表張莉:建議以年齡取代身高劃分兒童票
    按身高「一刀切」的規定,往往令「大個子兒童」享受不到應有的福利,因此建議按年齡劃分兒童票標準。此次參加全國兩會,張莉帶來多條建議,其中非常關注中獸醫的發展。她認為,《元亨療馬集》是目前我國獸醫學寶庫中內容最豐富、流傳最廣的一部獸醫經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