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討|1.7.1 定積分在幾何中的應用

2020-12-13 陽光備課

研討素材一

一、教學目標

1.能準確說出定積分的幾何意義和微積分基本定理,進一步體會定積分與圖形面積之間的關係。

2.通過畫圖活動總結規律,能歸納抽象出用定積分表示圖形面積的類型,體會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

3.通過例題與練習,熟悉用定積分表示圖形面積的方法,並會用微積分基本定理計算,進一步感知用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

二、學情分析

1.高中二年級學生正值身心發展的鼎盛時期,思維活躍,又有了相應知識基礎,所以他們樂於探索、敢於探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較高。

2.學生已經學習了導數的相關知識、定積分的概念和幾何意義,對求曲邊梯形面積有一定的了解,已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學習微積分定理時間還不長、,邏輯思維能力感性強,不夠嚴密,運算能力較弱。

4.在求圖形面積時,歸納總結怎樣用定積分表示面積會有難度,可能總結不完整或類型不清晰。

三、重點難點

1、重點:應用定積分解決平面圖形的面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定積分的價值。

2、難點:如何把平面圖形的面積問題化歸為定積分問題,如何恰當選擇積分變量和確定被積函數。

四、教學過程:

研討素材二

王真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探究,學生能夠應用定積分解決不太規則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能夠初步掌握應用定積分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探究過程中通過數形結合的思想,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體會到數學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探究式的學習過程能夠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思維習慣和方法,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實踐的精神;探究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數學美育的滲透,用哲學的觀點指導學生自主探究。

二、學情分析

定積分的應用是在學生學習了定積分的概念、定積分的計算、定積分的幾何意義之後,對定積分知識的總結和升華,通過用定積分解決一些簡單的面積問題,初步感受定積分在解決數學問題與實際問題中的作用,體會導數與定積分之間的內在聯繫。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應用定積分解決平面圖形的面積,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定積分的價值。

【教學難點】如何恰當選擇積分變量和確定被積函數。

四、教學過程:

研討素材三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製作長方體架子,進一步認識並掌握構成長方體的元素及其特徵,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2、利用長方體的元素及其特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發展空間觀念和空間想像能力;

3、結合生活實際中對長方體形象的感受,體會長方體與生活的聯繫;通過小組合作製作長方體架子和長方體的元素及其特徵的探究,體驗互相協作、互相競爭的精神品質。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我校六年級一個中等水平的班級,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好,願意探索並學習新內容。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有了這個知識經驗,在學習本節課時就不會感到陌生;但長方體是空間圖形,學生對空間的感受不明顯,故而在教學時需要通過操作、觀察以及媒體輔助等手段進行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像能力。

三、重點難點

1、重點:應用定積分解決平面圖形的面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定積分的價值。

2、難點:如何把平面圖形的面積問題化歸為定積分問題,如何恰當選擇積分變量和確定被積函數。

四、教學過程:

(以上研討素材由網上搜索而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所選素材大多來自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部級優課,或全國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課的獲獎作品,由陽光備課整合,僅供各位老師參考。若喜歡該資源請向作者或出版者購買,摘錄、轉載,是想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做點事,僅此而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免責聲明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僅為方便教師學習研究,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教學研討|1.5.3 定積分的概念
    二、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定積分的概念,會用定義求簡單的定積分;(2)理解並掌握定積分的幾何意義;(3)掌握定積分的基本性質。2.過程和方法通過讓學生經歷探求曲邊梯形面積的過程,體會「極限」「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進而抽象、歸納出定積分的概念和幾何意義。
  • 教學研討|1.5.1 曲邊梯形的面積(第二波)
    研討素材四一、教學內容解析本節課是人教A版選修2-2第一章第五節《定積分的概念》的起始課.曲邊梯形的面積是定積分概念的幾何背景,求曲邊梯形面積的過程蘊涵著定積分的基本思想方法,為引入定積分的概念和體會定積分的基本思想奠定基礎.
  • 高數|定積分的幾何應用
    今天要講這學期的最後一部分內容,定積分的幾何應用。叔只講利用定積分求平面圖形的面積、求旋轉體的體積、和求平面曲線的弧長。叔叔的圖文部分會用公式直接講,由於是涉及圖形的問題,可能文字表達不是很清楚,所以最好還是看視頻,姑姑在視頻中會用一個不同的角度去講,流量充足的同學一定要看看哦!
  • 教學研討|4.1.1 圓的標準方程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掌握圓的標準方程;2.會由圓的標準方程寫出圓的半徑和圓心坐標,能根據條件寫出圓的標準方程;3.利用圓的標準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過程與方法1.進一步培養學生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問題的能力;2.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以及對待定係數法的運用;3.通過圓的方程在實際中的應用,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 教學研討|3.1.1 空間向量及其加減運算
    研討素材一一、新設計本節課是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選修2-1)中第三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第一節「空間向量及其加減運算」。《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是在《數學必修2》中學習了「立體幾何初步」及空間直角坐標系,以及在《數學必修4》中學習了平面向量之後安排在選修2-1的內容。本章一方面是把對向量及其運算的認識從二維情形提升到三維情形,重視知識結構中的縱向聯繫,強調內容中「推廣」,和「發展」的成分,體驗數學在結構上的和諧性。
  • 教學研討|1.3.1 函數的單調性與導數
    、數學思想和方法,促進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考方式解決問題、認識世界.課程標準中還提到要注重數學不同分支和不同內容之間的聯繫,通過類比、聯想、知識的遷移和應用等方式,使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感受數學的整體性,進一步理解數學的本質,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依據: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 教學研討|1.2.1 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
    研討素材一一、教材分析三視圖是立體幾何的基礎之一,畫出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並能將三視圖還原為直觀圖,是建立空間觀念的基礎和訓練學生幾何直觀能力的有效手段。為突破難點,我藉助幾何畫板以及長方體載體,通過分析關鍵點的投影來畫圖,同時要求學生通過觀察模型動手作圖操作確定,由淺入深地讓學生體會畫三視圖和識別三視圖的一般方法。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掌握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
  • 教學研討|2.5.2 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舉例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力的合成與分解的物理模型,速度的合成與分解的物理模型,掌握利用向量方法研究物理中相關問題的步驟二、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習平面向量的幾何應用舉例, 初步掌握運用向量知識解決平面幾何問題的基本方法。但對向量的理解和應用可能僅僅局限在「數學」這一範圍內,並沒有意識到向量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強大作用。而且應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待加強。
  • 教學研討|1.6 三角函數模型的簡單應用
    (三)本節課的教學難點:1.體會數學建模過程,對數學模型中相關量的求解。如例題1中的求解二、教學目標設置:(一)教學目標:1.會對信息進行利用,分析與整理。(二)目標解析:1.高中數學學科素養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幾何直觀、數學運算、數據分析和數學建模六個方面,本節課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素養.數學建模是對現實問題進行數學抽象,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用數學知識與方法構建模型解決問題的過程.本節課從兩個課本中的經典例題出發,讓學生親自經歷採集數據、數據分析、建構模型、應用數學知識運算得到數學結果
  • 教學研討|3.1.5 空間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會應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立體幾何問題.(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類比平面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得到空間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掌握其運算規律,並滲透類比的思想;2、通過例題和練習讓學生掌握用坐標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一般步驟,體會向量法在研究空間圖形中的作用,培養其空間想像能力和幾何直觀能力.
  • 教學研討|1.3.1 二項式定理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二項式定理和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2.過程與方法:能解決二項展開式有關的簡單問題二、內容分析二項式定理是初中乘法公式的推廣,是排列組合知識的具體運用,是學習概率的重要基礎.這部分知識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和思維訓練價值.中學教材中的二項式定理主要包括:定理本身,通項公式,楊輝三角,二項式係數的性質等.
  • 教學研討|1.1.3 導數的幾何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並體現這些數學思想方法。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教學過程中可充分借用信息技術這一輔助手段,利用幾何畫板的動態作圖這一優勢平臺為學生的問題探究,概念形成,思維過程提供支持。三、重點難點重點:導數的幾何意義,導數的實際應用,「逼近」和「以直代曲」數學思想方法。
  • 教學研討|3.1.2 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
    研討素材一1教學目標本節課要求學生掌握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的定義和運算率,了解共線向量,共面向量的意義,掌握它們的表示法,並能理解共線向量和共面向量的定理及推論,並能應用它們來證明空間向量的共線和共面問題
  • 教學研討|1.2.1 幾個常見函數的導數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能用定義法求出函數 、 、 、 、 的導數,進一步理解用定義法求導數的方法;體會「逼近」的思想;2.通過實例進一步理解導數的幾何意義和物理學意義二、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導數的概念和幾何意義與物理學意義的前提下對導數定義的進一步理解.雖然學生已經學習了導數,並且會求函數的導函數,但是學生並沒有很好地理解導數的定義,只是按部就班地套用定義法求導函數的步驟.另外,學生對「逼近」的思想理解的並不深入.導數是微積分的重要概念之一,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導數的概念及其思想方法
  • 教學研討|2.3.2 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內容解析本節課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選修2-1中第二章《圓錐曲線與方程》第三節「雙曲線」的第二課時(二)目標解析1.在學習雙曲線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橢圓,對橢圓的幾何性質的研究有所了解.因此,教學中注意運用類比的方法,在與橢圓的聯繫與區別中建立有關雙曲線簡單幾何性質的知識結構.2.數學思想的教學一般要經過滲透孕育期、領悟形成期、應用發展期、鞏固深化期四個階段,而非能複製與灌輸.
  • 初中數學課題研究,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同時,學習「幾何畫板」的教程,觀看應用幾何畫板教學的優秀課例,制定課題研究的實施計劃,鼓勵課題組成員也積極利用幾何畫板用於教學。另外,對「幾何畫板」這一軟體在全校師生中的應用情況及應用效果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時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並積極探討「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從目前看,「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方面還不是很廣泛,有點進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 教學研討|1.3.1函數的單調性
    本節課的難點之一是單調性概念的得出.教學中採用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以及多媒體直觀教學的恰當應用,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形」的直觀到「數」的推理,從「無限」驗證轉化為「有限」證明,使學生對單調性概念的理解水到渠成,逐層深入,步步升華.
  • 教學研討|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來源:網絡研討素材一一、教材分析: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與坐標運算」是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4中第二章第三節的教學內容,共需2個課時。而一旦問題偏離了習慣性的思維方向,需要通過幾何構圖來解決,則往往因無從下手而「望題興嘆」。為此,對於「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與坐標運算(第1課時)」的教學應特別關注如下兩點。
  • 教學研討|2.2.1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第一波)
    研討素材一一、教材分析解析幾何是數學一個重要的分支,它溝通了數學中數與形、代數與幾何等最基本對象之間的聯繫.本節課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選修2—1第二章第一節《橢圓及其標準方程
  • 2016考研數學:定積分的物理應用分析(1)
    在考研數學中,對於數學(一)和數學(二)的考生來說,考試大綱要求掌握一些定積分的物理應用,主要包括:做功、壓力、引力、質心、形心等,這是因為數學(一)和數學(二)的大部分考生是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因此要求掌握一些物理應用是十分合理和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