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大人孩子的脾胃反而不好了,有人好奇地問,這是為什麼,自然逃不過一個字---吃。
而脾胃的重要性我們都是知道的,中醫講究「脾為後天之本」。人一出生後,身體內的臟腑機能。以及小孩生長發育的一切所需的物質和能量都來源於這裡。胃是腐熟磨化,脾是吸收運化。
一旦孩子的脾胃不好了,孩子獲取營養的能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差,以至於,孩子吃了很多食物,卻依舊面黃肌瘦,一副無精打採,病入膏肓的樣子。所以,當媽的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脾胃。
其實保護,也沒有那麼難,只需要做這三件事,孩子的脾胃槓槓的,啥毛病不帶有。
1.讓孩子動起來
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一坐再坐百病生。意思就是說,孩子懶著不愛動,自然就愛生病,因為血循環差了,孩子吃飯的動力缺乏了,長久以往,孩子脾胃變壞了,孩子也變得更不愛運動了。
所以,聰明的父母,別帶著孩子窩在家裡而是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動起來,讓孩子的新陳代謝良性運轉,以保證孩子的有好脾好胃。
2.別把寶寶餵太「飽」
古人有云「想要小兒安,七分飽,三分寒」。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告誡父母們,餵養健康孩子的訣竅不是給孩子吃很多的食物,相反,是讓孩子吃得七分飽即可。如果孩子吃不想吃了,家長還趕在後面攆著喂,那可是相當危險的,因為孩子的脾胃不撐不會壞,一撐保證壞。壞了的脾胃再想修復如此,那是不太可能的,好多老中醫都會覺得無從下手,至於現代的中醫技術,結果如何就更不敢妄自下結論了。
3.不給孩子過分「補」
現在的孩子還缺「營養」嗎?如今市場上,買的賣的,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孩子想吃吃不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那麼小,你還天天想著給孩子補,小心把孩子的免疫力「補」壞,把孩子的脾胃也「補」壞.
畢竟孩子還小,脾胃消化食物的能力有限,過分的營養,孩子根本消化不過來,消化不了怎麼辦,只能堆積在孩子的脾胃腸道裡,慢慢的形成脂肪,垃圾,給孩子的整個消化系統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和麻煩。長期的壓力,孩子身子骨越變越弱,好多孩子的健康都是這樣補壞的。
另外,額外大補的孩子還可能會變成早熟娃,這對孩子的身體發育,身高,以及孩子的心理都只有副作用,沒有正面的積極影響。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個目的,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健康的脾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多重要,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已經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來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幫助孩子養好脾胃,減輕孩子的消化系統的負擔,進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通過漫畫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