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2021-02-23 玖味盒子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也是我這群娃娃們進入小學的第一個開學典禮,沒有講教科書的內容,給孩子們進行了《開學第一課》,我給孩子們的四個關鍵詞是:文明、禮貌、尊重、安全。

短暫的學校生活中,孩子們已經在經歷著不同的事情,正好,把這些拿來用上!也想從一些細小的方面對孩子們進行指導,教會孩子懂文明講禮貌、有安全意識,學會尊重自己,更要尊重他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儒雅、大氣、快樂、進取的北大少年!

好吧,我們就來講第一本繪本書——《手不是用來打人的》。想告訴孩子們:正確使用手與語言與外界交流、釋放善意。學會控制情緒,以獲取友誼,避免衝突。


當我把封面對著孩子,便有孩子大聲讀著書名《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翻開書來,醒目的黃色畫面上有各種不同顏色的手,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好吧,孩子們來靜靜地聽老師讀——

「我們的手,有大有小,形狀不同,顏色也不太一樣,用手,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手可以用來問好,與人交流。」

讀完這兩頁後,教室裡還是一片安靜。我開始和哈子們聊開了——「當你們表現得很好的時候,老師不用語言就可以表揚你;剛剛排隊下樓,小喻在興奮地跟同學說這說那,前面的小元回身沒有出聲就告訴了他不要說話,你們猜猜:老師和小元是怎麼做到的?」

孩子們一聽就興奮地喊起來了——「老師是用手告訴我們的!」「小元是在用手勢說話的!」

「那我會怎麼說的呢?小元又是怎麼做的?誰來演示一下,用手告訴大家我們倆的意思。」

可愛的娃娃們一起伸出了大拇指——「你真棒!」「對啦!請你把大拇指送給身邊的同學,誇誇他——你真棒!再把大拇指送給自己,誇誇自己——我也棒!」

教室裡立刻熱鬧起來,孩子們的笑聲充滿了整個空間……

接著我們來繼續讀書:「手可以……」「手可以用來學習——係數數、繫鞋帶、畫畫和提問題。創造樂曲——打響指、拍手、或者敲打出節拍。」

孩子們一邊聽一邊跟著做動作,讓孩子和我一起用小手的拍打響起了歡快的節奏……

說說:手還可以做什麼?(握手——表示友好;揮手——打招呼;學習——畫畫、寫字……)孩子們一起在做動作,跟身邊人握握手表示友好,揮揮手打招呼……看,手可以用來幫助人,用來照顧人,用來保證你的健康和安全的……原來,手有這麼多的作用,手可以帶給我們這麼多快樂。


但是有的事,手可不能做——手不是用來打人的,因為打人是不友好的行為。想想:打人會給人帶來什麼呢?孩子們紛紛在說「會弄疼別人,會傷害別人的身體,還會傷害別人的感情。」


打人之後要怎麼做?——主動道歉!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會打人呢?——有時候他們感到傷心;有時候他們感到嫉妒;有時候他們感到害怕;有時候他們感到生氣;還有時候沒有任何原因,有的人就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

你是否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有時候很想打人?——但是,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當自己忍不住要打人時,怎麼辦呢?你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比如:做手工、抱抱你的枕頭、聽聽音樂……你還能想到更多的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嗎?


好吧,過一會兒,你會感覺好多了,一旦感覺好了,你就可以和你的手重新開始玩遊戲了——手可以玩各種各樣的遊戲。(做手影遊戲,捏泥巴,做手工……)

總之,手是用來玩遊戲、學習、做事的……手不是用來打人的,因為,打人是不正確的行為。



我們可以用語言來嘗試解決問題——

(1)你可以聽聽別人的意見(我們一起重新做,好嗎?)

(2)你可以試著去理解朋友的感受(我覺得你的想法……)

(3)可以讓你的朋友試著理解你的感受(我是這麼想的……)——想辦法正確處理問題

「如果你的朋友大聲喊叫,又踢又打,甚至打人時,該怎麼辦呢?

你可以:趕快走開;找別的事做;找別人玩;求助於能幫你的大人……

或者大聲說:「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讀到這裡,我告訴孩子們有這樣三步處理法:

第一步,Say 「No」!(說「不」!)

當遇到有人騷擾時,告訴他:我不喜歡你這樣做。

第二步,Far away!(遠離)

遠離他。告訴他:我不願意跟你打。

第三步,Ask for help! (求助)

可以向老師求助。

——(原諒我在這裡拽了一下薄弱的英文,因為面對了八分之一的英語老師家的娃娃!)

用你的手,可以幫助別人做很多事情——幫助弟弟妹妹收拾玩具,給寵物餵食,整理書架……

那,我們現在知道——「手是用來幫助人的,手是用來照顧自己的。手是用來保證你的健康和安全的。——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告訴孩子們: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待人熱情、與夥伴友好相處的人,該怎麼做呢?

請你記住三句話——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別人的事情幫著做,

大家的事情搶著做!

手是用來與他人友好相處,表達愛的……

下課鈴打響了,好吧,最後,手還會跟我們說——「再見」!讓我們記住:手是用來與人友好相處,表達愛的……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這,就是我的開學第一課!

也是我和娃娃們開啟繪本旅程的起點!

更是娃娃們儒雅、大氣、快樂、進取的北大少年行的新開端!

來,伸出你們熱情的手,來為我的娃娃們點讚加油吧 !

相關焦點

  • 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媽媽更加火冒三丈,於是又分別在左右手上彈了一下,小寶還是沒哭,仍然用桀驁不馴的眼神看著媽媽,媽媽這時心裡覺得有點後悔,因為「暴力」沒有產生任何積極影響,然後阿爺來了,小寶才委屈地哭了,說:「阿爺,媽媽打我了,你跟她說『手不是用來打人的』,你看著她的眼睛告訴她……」爸爸回來後,小寶又向爸爸告了狀……媽媽對於這件事,心裡一直都覺得後悔,因為媽媽沒有以理服人,而是以暴壓人,並且很明顯,小寶不服
  • 寶寶1歲後開始咬人打人了,怎麼辦?
    到了1歲半左右,不少孩子的情緒會更加強烈,寶寶還沒有掌握表達和控制情緒的能力,寶寶咬人打人成了很多家長的難題。我們需要重申底線,告訴寶寶咬人和打人都是不可以的。04繪本的力量一些繪本對這個問題也有幫助,如《手不是用來打人的》,告訴孩子手的其它很多功能
  • 【專家在身邊】孩子愛打人,有「暴力傾向」嗎?專家說,要疏導孩子情感的表達……
    「有時候,不能用『打人』來統一概括孩子的某些比較粗魯的行為。」周國嶺表示,孩子年幼,掌握不好表現友好的方式和輕重。家庭教育是關鍵父母要做引導人雖然孩子打人是特定發育階段的正常行為,但不意味著可以放任這種行為。在孩子的前額葉沒有發育成熟之前,家長應該充當孩子的「前額葉」,幫助他理性思考、梳理問題所在,然後跟他一起想辦法解決。
  • 寶寶總是喜歡打人?行為背後蘊含的嬰幼兒心理學,父母要知道
    而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寶變得調皮搗蛋,總是喜歡打人,尤其是對親近的人,總是少不了會出現打臉、抓頭髮的行為,讓父母苦不堪言。對此琪琪很是無奈,為什麼寶寶到一定的階段就會變成這樣子,喜歡打人,是寶寶「變壞」了嗎?其實這是寶寶成長發育中遇到的打人敏感期,通過行為來表達自己的需求,父母要了解寶寶行為背後的嬰幼兒心理學。
  • 應對孩子打人和挨打的實用方法,就藏在這些繪本裡
    上次喵姐給媽媽們推薦的情緒繪本很受歡迎,今天喵姐要推薦的是與打人有關的繪本。小朋友初入江湖,難免會遇到各種社交問題。其中,打人和被打的問題。02《手不是用來打人的》接下來再來說說第二本繪本《手不是用來打人的》。這本書實用性超強。整本書都在引導孩子們用正確的方法和別人溝通。
  • 風雲島行動騎馬打人方法介紹 騎馬打人技巧
    最近很多玩風雲島行動這款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中怎麼才能騎馬打人,其實在遊戲裡面還有不少小夥伴們都還不知道怎麼騎馬打人,那麼風雲島行動騎馬打人怎麼做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風雲島行動騎馬打人方法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接下來跟小編一起去看看介紹吧。風雲島行動騎馬打人方法介紹風雲島行動騎馬打人怎麼做?
  • 警察打人怎麼了?
    講話之前,我們先探究一下「打人」究竟是什麼意思?字典裡說:打,從手從丁,動作等為主,或獨立、或連貫動作。打指的就是這些動作,打人,值得就是講這些動作作用在人身上。字典和百科裡都沒有關於「打人」的定義,但有關於「動手」的定義。動手,指開始做;用手接觸;指打人。這個解釋有一定道理。打人就是動手,動手就是用手接觸。打人就是用手接觸別人。
  • 不學獸醫的貝斯手不是好奶爸斜槓青年李禎 「劈腿」大半個成都
    相關閱讀不學獸醫的貝斯手不是好奶爸斜槓青年李禎 「劈腿」大半個成都樂隊的貝斯手丨城市筆記不學獸醫的貝斯手不是好奶爸斜槓青年李禎 「劈腿」大半個成都樂隊的貝斯手丨城市筆記——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孩子打人就是有暴力傾向嗎?
    ,但是有時候就會出現拿東西砸人這樣比較嚴重的行為,然後像沒事人一樣,或者表現的很開心,好像打人這件事情能讓他獲得愉悅感,在家的時候打家人,出去外面,有其他人、其他小朋友也一樣照打不誤,家長說:必須要好好管管孩子這種愛亂打人的壞習慣,孩子還這麼小,才三歲,如果放任不管的話,以後孩子長大了肯定會出現暴力傾向,後果將不堪設想。
  • 老師打人的理由竟然是這樣的
    每一年,教學老師都在變動,我一直期待能有個不打人的老師教我們,然而就是學校裡的老師都相當暴躁,尤其是女老師。每學期班長都會為老師們準備幾根教鞭,就用農村裡的竹子或者棕櫚樹枝現做的,純天然無成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小學最後一年,一個姓李的女老師教我們語文,開始一切都很好,沒有打人。過了一段時間,她對我們的耐心逐漸耗盡,每次提問題我們班都不夠積極。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其實,很多孩子在長到兩歲左右都會出現打人的行為,可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自己的錯誤表現沒有太多的認知,而且孩子總愛打人也有一定的原因,家長要仔細找到,再來正確應對。所以才會出現打人的現象,若是因為這個原因,家長一定要在發現孩子看暴力性動畫的時候趕緊制止。
  • 孩子在幼兒園頻繁打人,原來是進入「打人敏感期」
    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是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打人敏感期」,這是一種十分正常的表現孩子打人,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基於不同年齡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打人原因,這也形成了不同意義上的心理反應,建議家長要先分析孩子打人的具體原因,然後具體原因具體分析。
  • 你的孩子打人嗎?
    孩子打人,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對於孩子打人的現象,我想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原因,我們應對的方式也不一樣,我想把我目前為止積累的一部分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幫助我補充完善。以上兩種打人的情況如果出現在幼兒園的班級裡,孩子們可以這樣被對待:1、 重塑孩子身邊的環境如果有個孩子不斷的發生打人的事情
  • 剛上幼兒園,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我正在經歷這個讓人頭禿、想逃避的問題,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們家是一個非常調皮的3歲男寶,上幼兒園小班已經一個月了,作為一個不太擅長交際且有些社交恐懼的老母親,最害怕的就是聽到老師說「孩子在幼兒園喜歡打人」、「今天表現不太好啊」這類的話,剛開始聽到這些反饋的時候,本能的反應就想逃避這一切。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找到打人的原因最重要
    寶寶的任何行為都有原因,打人也是,如果每次寶寶打完人,父母都只是說:你怎麼打人呢?不可以打人。這樣是沒有用的,我們只有找到寶寶打人的原因,才能幫助寶寶改掉打人的壞習慣。語言發展滯後,不會表達表達能力的欠缺讓孩子容易著急,心裡想說的不會表達,於是一著急就打人,說不清楚的時候也會發脾氣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