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華國學易經學院,微信號:zhouyi_001 謝海東老師助理微信號18612733168
專業學術,嚴肅易學,傳播文化經典,打造智慧平臺,傳播正能量,重在分享
我院首席專家謝海東老師,中國500強講師。現任:國際易學協會:副會長,中華國學易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風水策劃院:副院長,中國姓名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EMBA班客座講師,北京聯合大學特邀研究員,上海交大總裁班講師等。擅長周易八卦、風水布局、奇門遁甲、梅花易數、姓名學等,專注領域:企業投資諮詢、建築地產風水布局、家居風水布局講座、名稱策劃等。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君子走的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當以修身為要,修身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把自己修的像一塊海綿一樣的可以容下一切困難,阻力,障礙。這就是君子之道了。
容忍的力越高,所修的道也就越高;容納的力越強,修持的境界也越強。
戚:在古代的意思
形聲。從戉,從尗,尗亦聲。戉(yuè),斧子。
第一個戚是指的斧子,第二個戚是指的斧別人,攻擊別人,小人不是修自身的,是修別人的。
蕩:清除,洗滌。
譯文
孔子說:「君子清除自身的缺點,身輕體也安;小人總是斧攻別人。」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知道了君子與小人的習性剛好是兩個極端。 那些總喜歡對別人指指點點,挑三揀四的人就是小人的某一特性。所以這種人根本聽不進去長者的教誨,本身已是滿身成見,任何勸勉也聽不進去,只裝了一肚子垃圾,還自以為是的不懂裝懂,你說這種人怎麼去培養他的君子之道呢。知道怎麼去鑑別君子,小人呢?把握住以下要點,君子志於修身之己道,遠小人之道。
正解
有人解釋《論語》之「小人常戚戚」,是小人常常憂愁驚懼,我認為是錯解。翻一翻朱夫子《論語集注》,小人役於物固多憂戚。豈僅役於常人所謂「物」哉?此物乃欲,小人常常逆理而行,多尋蹊徑,為名為利為欲牽行,所謂行險僥倖,患得患失耳,此乃小人之憂戚也。君子處世以道義而行,決事循理而迎刃而解,坦然舒泰情狀矣,此所謂君子之坦蕩蕩也。若如些許人解「小人常常憂戚恐懼」,而君子常常憂戚於道之不行,恐懼於社稷之不保,哀憫於民生之艱虞,豈非是君子常戚戚耶?行險僥倖,患得患失,才是小人之戚戚!倒是一些惡霸,或者是大佬,肆無忌憚,氣勢如虹,一副舒泰相。
別解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坦蕩,小人經常心緒不寧。」 君子光明磊落,不憂不懼,所以心胸寬廣坦蕩;小人患得患失,忙於算計,又每每庸人自擾,疑心他人算計自己,所以經常陷於憂懼之中,心緒不寧。」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不憂不懼」、「內省不疾,夫何憂何懼?」意思說: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經常侷促憂愁。君子不憂愁,不畏懼,自己問心無愧,有什麼值得憂愁和畏懼的呢?孔子還非常厭惡怨天尤人的情緒,他說:「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不怨天,天尤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意思是說,無論在什麼崗位都不能產生怨氣,要開朗積極樂觀。就是生活困難,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有著樂趣。
點擊二維碼加關注,開啟智慧好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