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有句名言叫做「親君子,遠小人」。
幾千年來,這句話被很多人士奉為人生經典,有人還把這話當做人生的座右銘。
交朋友,我們要親君子遠小人,但在現代團隊管理中這句話卻是一種謬誤。
因為在某種情況下而言,「親君子」雖然可以獲得很多幫助和認同,但「遠小人」無異於是一種管理上的逃避和無能。
在團隊中,「小人」和「君子」其實都是相對的,也是互為依存的一對矛盾統一體。可以說,沒有君子就沒有小人,沒有小人也就無所謂君子。
在某些時候或某種情況下,「君子」甚至也有可能變成「小人」,「小人」也會成為「君子」,這就是文化的影響力。
值得慶幸的是,按照二八定律的劃分,一般情況下,「君子」數量都會遠遠多過「小人」,「小人」往往只佔很少一部分。
但根據「蘋果定律」,這「很少的一部分」的「爛蘋果」往往會讓你的團隊因「蘋果效應」而裂變。古訓就說「寧可得罪十個君子,也不得罪一個小人」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管理者要是忽略或者管不好團隊中的「小人」,你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
所以,一個真正優秀的領導者,其實不在於你能統帥多少君子,而恰恰在於你能駕馭多少小人。
那麼,君子和小人究竟如何區分呢?
孔子從道德修養、人格理想、義利觀和行為觀等方面區分了君子和小人,指出兩者根本的區別,告訴我們十條標準。
第一,看標準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釋義:君子看重的是道義,而小人看重的卻是利益。
第二,看人品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釋義:孔子說:「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別人。」
第三,看胸襟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釋義:君子心胸光明開朗,神定氣安。小人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經常愁眉苦臉。
第四,看言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釋義:君子能夠以道義包容不同的意見和想法,營造和諧的氛圍;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卻心口不一,甚至想著算計別人。
第五,看是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釋義: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第六,看交友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釋義: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結成小圈子,排斥異己,結黨營私。
第七,看氣質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釋義: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驕傲,小人驕傲而不泰然自若。
第八,看志向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釋義:這句話有多種解釋。一說君子日日長進向上,小人日日沉淪向下;一說君子徇天理,日益高明,小人徇人慾,日益汙下。一說君子追求高層次的通達,小人追求低層次的通達;一說君子上達達於道,小人下達達於器。
第九,看追求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釋義:君子所思考和憂慮的是德行,小人所思考和憂慮的是田宅祿位;君子所思考的是不能觸犯法律,小人所思考的卻是如何獲得利益。
第十,看抉擇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釋義:君子走投無路時,仍然堅持原則;換了是小人,就胡作非為了。
《漢諾瓦電器》:卓越是我們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