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數如此重要,幸好人類沒錯過,不然21世紀的自然科學將無法繼續

2020-12-11 數學真美

回顧整個數學的發展史,每向前一步,都是那麼的艱辛坎坷和驚心動魄。為了數學的發展,數學家們耗盡了一生的心血,甚至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數系」的第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擴充,是將「無理數」納入「實數系」,希帕索斯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希帕索斯的發現是極為重要的,他第一次向人們揭示了「有理數系」的缺陷,也引發了人們對「連續統」概念的深度思考。

由於「實數系」是「連續統」的原型,因此,有時人們直接把「實數系」稱作「連續統」。

「連續統」概念的提出,成為了「微積分」思想最早的萌芽。

「連續統」的概念繼續擴充著,人們將由「點」組成的「線」稱為「一維連續統」,由「線組成的面」為「二維連續統」,由「面」構成的「空間」為「三維連續統」。

「第一次數學危機」的解決,極大地促進了數學的發展,直接引發了兩種後果,一方面,這次「危機」促使人們從以往的「依靠直覺和經驗」的思維方法向「依靠證明推理」的思維方法轉變,極大地推動了「公理幾何學」和「邏輯學」的發展,直接導致史詩級巨著《幾何原本》的誕生。另一方面,人們開始普遍認為由「算術」推導出來的結論遠遠沒有「幾何」推導出來的結論嚴謹,因而走上了「輕算術」重「幾何」的道路,直接導致了「數系」的擴充陷入了長久的停滯。

但是離開了「算數」的「幾何學」,最終無法解釋像x+1=0這樣一個最簡單的「二次方程」為什麼在整個「實數範圍」找不到解。人們開始意識到「幾何」與「代數」都是重要的,二者都不可偏廢。

1637年,大數學家笛卡爾發明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第一次將「幾何」與「代數」相結合,創立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解析幾何學」。

「解析幾何」在代數與幾何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從此以後,「幾何」概念用「代數」來表示,「代數」也可以用「幾何」形式來表示。人們從此不必再糾結到底是「幾何」重要還是「代數」重要的問題了。

同年,笛卡爾在其《幾何學》中第一次提出了「虛數」的概念。笛卡爾之所以取名為「虛數」,就是與「實數」相對應。在當時的笛卡爾看來,「虛數」其實是一個不存在的數。虛數被提出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包括萊布尼茲、歐拉等大數學家在內的學術權威,都不承認「虛數」有實際意義。

縱觀整個數學的發展史,從每一個新的概念的提出到被廣泛的承認,其過程都是漫長而艱辛的。「虛數」的提出也不例外。

如果說「無理數」的誕生之初還有希帕索斯堅信它的存在,並且為追求真理而付出生命。那麼「虛數」在剛誕生之時,沒有任何人認為它有實際的意義。在那個「負數」本身的意義都令人懷疑的年代,「負數的平方根」就顯得更加荒唐。因為實際生活中根本無法找到可以用「虛數」來表達的量。那時的人們普遍認為「負數的開方」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就如今天的「一個數除以零」沒有意義一樣理所當然。

直到笛卡爾發明「直角坐標系」之後,他猛然發現,虛數a+bi的實部a可對應平面上的「橫軸」,虛部b可以對應平面上的「縱軸」,這樣虛數a+bi可與平面內的點(a,b)對應。這時人們發現,「虛數」並不「虛」,它與「橫軸」上的「實數」一樣真實。

於是,人們給「虛數」重新定義:將「偶指數冪是負數的數」定義為「純虛數」,表示為i^2=-1。同時給出這樣的定義:「虛數」不存在「算術根」,既沒有「正負」也不能比較大小,「實數」和「虛數」組成的一對數命名為「複數」,在「複數範圍」內看成一個數,它的表達式為:a + bi。其中實數a和b分別被稱為複數的「實部」和「虛部」。

挪威測量學家維塞爾提出把複數a+bi用「平面上的點」來表示,後來高斯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複平面」的概念,從此,複數終於在「近代數學大廈」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在今天,複數在「水利學」、「地圖學」、「航空學」中有著非常廣泛的作用,「虛數」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虛數」被發現的意義是重大而深遠的,它是今天「量子力學」直接的理論基礎,最終引發了「電子學」革命。人們都說:如果人類真的錯過了「虛數」,那麼就不可能誕生「量子力學」,那麼21世紀的「自然科學」將失去其最根本的支柱,無法再繼續下去。

相關焦點

  • 神奇的「虛數i」,為何讓數學擁有如此迷人魅力?
    「虛數i」的發現在數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虛數i」到底是什麼?為何如此神奇?到底有哪些重要作用?這還得從看似平常卻作用巨大的「數軸」說起!在虛數還沒發現之前,單條數軸,足以描述所有的實數。但到了17世紀時,數學家笛卡爾發現了虛數,這時一條數軸己顯得不夠用了,於是創立了著名的「笛卡爾直角坐標系」。「直角坐標系」是我們進入初中就「必須要求」掌握的重要工具。
  •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什麼是21世紀最重要的技能?
    編者按:如果你的孩子今天出生,到2050年他/她將步入30歲,正是三十而立的時候。可是立業的基礎卻要在此之前打好。他應該學什麼,應該怎麼學呢?這要取決於2050年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現象級作家,《人類簡史》與《未來簡史》的作者,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今日簡史》中提出了21世紀的21條經驗,其中一條就關注了應該如何教育的問題。
  • 虛數i的前世今生
    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卡爾達諾發表的著作《大術》中第一次出現了平方為負數的數。卡爾達諾寫下了「5+sqrt(-15)」和「5-sqrt(-15)」兩個答案,且提出這兩個答案的確滿足問題的所有條件,但是他認為這只是技巧而已,意義不大。但卡爾達諾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思想:只要承認虛數,那麼一些原本沒有答案的問題會找到答案。
  • 虛數
    當你去商店買東西時,你用不著虛數,但是去問一下那些飛行器設計師或電子工程師,你就會知道它們有多麼重要了。將一個實數和一個虛數相加,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複數」,這個詞乍聽起來應該不會產生哲學上的分歧。複數理論開始於-1的平方根。那麼,什麼數平方後可以得到-1呢?    如果將任何非0數與它自身相乘(即將其平方),結果總是一個正數。這點對於實數的平方毫無疑問是正確的,無論是正數還是負數。
  • 虛數的權利
    這樣本也相安無事,但是當人類向更複雜的數學問題發起挑戰的時候,問題出現了——16世紀的義大利數學家塔塔利亞老師發現了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而根據他的解法,在某些情況下,居然會用到負數開根號!你總不能說,雖然她是無意義的,但是我們在計算過程中,假裝她是有意義的,權且忍耐一下好了……如此明顯的邏輯不自洽,是可忍孰不可忍。
  • 圖解虛數
    負數可不可感知、是不是真實存在不再重要——因為它們擁有有用的屬性,我們使用了它直到它成為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在今天,如果有人「無法接受」負數,你可以說他們真的是駭人聽聞。但是還是不要對這種艱難的轉變沾沾自喜:負數曾經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思想轉變。即使如歐拉,這位發現了指數 e 等更多發現的天才,也無法像我們今天這樣去理解負數。
  • 赫拉利:21 世紀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赫拉利的寫作內容涉及「現代世界」、「21 世紀」、「人工智慧」等等宏大話題,談到是否在書中低估了人類的精神力量,他認為我們將被迫付出巨大的精神代價。 如果你感覺不到你主宰著自己的身體,那麼你就永遠也感覺不到你主宰著這個世界。所有新技術在做的事,就是把我們從自己的身體上拖出來,把我們與電子空間連接到一起。
  • 虛數有什麼用?
    2、作為工具,虛數作為數學工具最大的用途,可能是便於將直角坐標變成極坐標(這是我所知道的虛數惟一的應用場景,無二)。3、應用層面的作用,量子力學、相對論、信號處理、流體力學和控制系統的發展都離不開虛數。然後,我們通過了解數字的擴展歷史,體會到人類認知升級的過程,今天衡量一個人認知水平的一個方法,就是看他接受虛擬概念的能力有多強
  • 有趣的計算:單位虛數的單位虛數次方的單位虛數次方等於多少呢?
    本篇我們來計算一個有趣的題目:單位虛數的虛數次方的虛數次方等於多少?看上去讓人頭大,但其實都有規律可循,下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一說到虛數,首先歐拉公式必不可少,歐拉公式的出現幫我們解決了許多自然科學問題在虛數平面中,橫坐標式實軸,縱坐標式虛軸,而iπ/2在歐拉公式中就表示旋轉了90度,也就得到了單位虛數i,所以i更具體的含義就是繞著實軸旋轉了90度
  • 神奇的「虛數i」,到底有什麼用?
    一、數軸「虛數i」到底是什麼?為何如此神奇?到底有哪些重要作用?在虛數還沒發現之前,單條數軸,足以描述所有的實數。但到了17世紀時,數學家笛卡爾發現了虛數,這時一條數軸己顯得不夠用了,於是創立了著名的「笛卡爾直角坐標系」。
  • 預測:在大海中建造城市 21世紀人類將移居海洋生活
    海洋學家眼裡的未來海洋世紀  在海洋中建造人類城市、人像魚一樣在海洋裡遊來遊去……這是四位中國著名海洋科學家對未來一百年裡海洋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的大膽預測。  這是筆者參加的一次海洋論壇中的一項活動。在活動中,四位「九七三」國家重點海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在電視鏡頭前暢談海洋,並現場回答觀眾問題。
  • 虛數究竟虛不虛?在電學中有什麼用
    一說到虛數,很多小夥伴就覺得那是虛無縹緲的純理論問題。其實,虛數的發展,是非常順應人類自然思維的,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一開始,人們發明虛數,就是解決一個問題:負數無法開方。顯然,全體實數a可以表示成一根「實軸」,而「複數」包含了實數,將數擴展到了一個二維平面,不僅僅是一維的軸了。
  • 《21世紀的21堂課》-你對未來有準備嗎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的作者在2018年出了新書《21世紀的21堂課》(國內翻譯為《今日簡史》)來討論21世紀的世紀難題。
  • 虛數究竟虛不虛?在工作中有什麼用
    一說到虛數,很多小夥伴就覺得那是虛無縹緲的純理論問題。其實,虛數的發展,是非常順應人類自然思維的,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 21世紀的三大科學難題,破解任何一個,都將推開新世紀的大門
    人類從數百萬年前誕生的那一天起,就開始不斷認識這個世界。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很多的自然現象和無法理解的神秘事物。古人由於缺乏科學的指引,對於這些無法理解的神秘現象都賦予了神的色彩,於是出現了很多的神話傳說。可是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我們終於在數百年前走上了科學發展的道路。
  • 既然虛數不存在,為什麼還要學它呢?
    那是因為在數學裡,虛數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如果沒有虛數,數的世界就會變得不完整。另外,對於探明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來說,虛數也是不可或缺的。虛數不虛:從虛幻到實用人們研究虛數的動力來自一元三次方程的根式求解。中學都學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式求解,其中最關鍵的方法就是配方法。
  • 李志民:現代自然科學三項最重要理論研究成就(二)
    生物進化論  自然科學大致可分為近代自然科學和現代自然科學。近代自然科學是從古代自然科學發展起來的,是指從16~19世紀這一時期的自然科學,又稱為近代實驗自然科學。現代自然科學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然科學領域取得的三項最偉大的理論研究成就分別是電磁學理論,生物進化論和時空相對論。
  • 哥德巴赫和陳景潤為人類做了什麼?
    在林林總總的技術背後,數學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常常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我國數位化和數位化轉型的進程中,發展數學科學是提高我國科技水平,保障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為切實加強我國數學科學研究,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制定了《關於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並於近日正式印發。
  • 施一公:生命科學,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
    原標題:生命科學,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   施一公 (資料圖片)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如今,30多年過去了,這個學科到底發展得怎麼樣?生物學的世紀到來了嗎?
  •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21世紀會是史上最不平等的時期嗎
    在他看來,平等化的潮流在21世紀有可能發生反轉,在20世紀得以縮小的鴻溝有可能在21世紀重新擴大,甚至21世紀的不平等程度有可能會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赫拉利對比了19世紀和21世紀的國際不平等。在19世紀的工業革命期間,人們曾見證世界上的不同國家之間產生巨大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