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我是小學生的s老師,一個九零後機構輔導老師。今天的文章就是想吐槽一下部分在校老師的「拿來」主義。
這一年我們海南課本版本全面升級成了部編版。
課文大變樣,增加了挺多古詩散文詩詞歌賦之類的,也刪減了許多故事類課文。
好不好我不評價,畢竟學的是學生,教的是學校老師——和我這個機構老師貌似沒多大關係。
我唯一煩惱的事是面臨小考的學生的試卷。
不知道你們那邊複習試卷是怎麼樣的,反正我的學生拿來的複習試卷,居然還有2010年的。
那可是十年前的試卷啊!
有些課文早就已經消失在課本當中,以至於學生寫課內閱讀或者填空的時候都一臉懵逼:
「老師這個課文我沒有學過哇!」
「老師這首古詩我沒有見過呀!」
我:「那我念給你直接寫吧。」
可能這些跟不上時代的試卷在學校老師看來還是有一些參考價值,比如詞彙積累,句型改寫等等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仍然可以加以解讀利用吧。
可我偶爾不得不想,這難道不是懶惰的鍋嗎?
再有一個情況,就是一些老師拿來的試卷是他省現成的,它的確有一部分更新的內容,可它更新的部分是根據以往部編版教材來的。
舉個例子,今年六年級的部分古詩詞題目是根據今年二三年級新課本的內容出的,那麼這部分題目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就恰恰是以前沒有學過的。
這種現象伴隨著課改的進行愈演愈烈,他們學過的課文仿佛一夕之間都沒有了用,反而是沒學過的「躍然紙上」,每每跳出來當攔路虎,讓師生共同尷尬。
我就碰到過這樣的情況:
「這首詩你應該懂的!昨天我才在三年級課本上看到!」
「不,老師我不懂,我當年課本上沒有,這是他們現在才學的!」
這兩種情況在語文科目中尤其突出。
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徹底的「拿來」主義。
不可否認,課改之後,教材的替換,課文內容的改變,對老師和學生都是挑戰。但這都不是不研究課本內容,給學生出適合當下的試卷的理由,不是拿十年前試卷,亦或是拿他省現成部編版試卷的理由。
直接「拿來」過去的試卷,或者「拿來」現有的不合時宜的試卷,照著答案強行要求學生吸收理解,的確是一件輕鬆又愉快的事了。
每當學生問我,老師為什麼十年前的試卷我們老師還讓我們寫啊?
我都啞口無言,我總不能作為一個機構老師,在學生面前批評他們的學校老師懶惰吧?
我只能說:「老師也很累的,讓你們寫肯定也有道理在吧。」
可我心裡沒有說的是,作為老師,教授課程是責任,自我更新檢測內容也是責任,總是直接拿來,念念答案,還指望學生能信服嗎?
古話說「教不嚴師之惰」,我覺得「卷不易」,也同樣是「師之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