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兒子總愛打人怎麼辦?

2020-08-31 明鏡365


圖畫:焯焯

案例——

兒子7歲了,9月份馬上上小學,最近在上幼小銜接課,老師反映小孩子經常不好好聽課,而且喜歡打其他的小朋友,動不動碰一下。幾乎每天都要打別人一下,而且他總有理由說是別人哪裡做的不好,所以他就去用武力解決問題。我真不知道怎麼樣去教育引導這個孩子了。


解析……

對於7-10歲的孩子來說是真正養成行為規範的年齡段,而這個年齡段也是孩子最多動的時期。隨著學習環境的改變,教師同學的更換,上課時間的重置,一切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階段,對於孩子來講這是一個全新而未知的世界,唯一熟悉的就是「行為規範」了,何況在非正式進入校園前就接受與幼兒園不同知識的學習,就更加重孩子對於行為的挑戰和試探,對於孩子來說,他並不知道遵守規範的意義是什麼,只是單純的知道大家都這麼做,不這麼就與眾不同,就會遭到老師和夥伴的別樣對待,也會讓父母對自己的態度改變。

所以,一切的遵守意識都是建立在「周圍人如何看我」的基礎上,而不是自己真正的認知上,而這樣做的後遺症就是孩子在未來的某個時期是非常躁動的,也就是平時大家認為的多動症(幼兒期不存在多動症),這個規律理解起來也不難,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不讓孩子有自己的行為,比如在幼兒園上課的規範,在家吃飯睡覺的規範,甚至是孩子在玩耍時的規則意識,都是被控制和限制的,那麼,對於一個活生生的人,神經和精神主導的有機體怎麼可能像機器人一樣無機表現呢?這是很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誤區,更可悲的是明知故犯,所以,孩子就是本性出演,他會抓住一切釋放的機會讓自己動起來,俗話說:憋久了就該動動。物極必反,如果繼續強加禁止活動,減少孩子的運動量,那麼,孩子就會朝著自閉沉默的方向發展,事物的規律從來是對等的,沒有例外!


當我們了解了孩子的行為規律是隨著生理機能的發展而變化的,就能理解孩子為什麼這個時候有這樣的行為,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感慨:一點也不像小時候聽話。這句話已經道出了人的發展規律就是動靜交替的,聽話就是靜,不聽話就是動,而且這裡還有家長操控的部分,超出了自己的操控範圍就是不聽話了。看來,家長們不是不知道、不明白這些基本的常識,而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自己對自己太有自信了,那麼結果很可能就是,你的孩子不自信,自卑,自私,自利,這是他需要保護自己的本能而已,本能是值得尊重的,也是需要被引導的,但就是不能控制!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需要被關注,希望得到對方的重視,希望對方可以和自己玩,他認為用「打人」的方式來和夥伴互動是正常的,甚至他認為這是遊戲的一個操作方式,而「打人」的行為則是成人定義的,孩子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更別提傷害和保護了,9歲左右才是孩子對道德的理解,對規矩和規則的認知,而法律對於很多成人都是晦澀難懂的,更別提青少年的理解了,所以,從法律的制定角度也能看出對於年齡的考慮也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在孩子的初期教育就很難清晰這個概念了,更多的是本人的親身經歷來完善和健全的,我們稱之為「成長的經驗」。

對於孩子總是證明自己對,別人錯,這是一個清白感的表現,是可以探索平時家教對於孩子的影響,或者幼兒園及其他長輩的反應,當孩子做了一件成人認為的錯事時,過度的責備和不公的判斷,就會給孩子造成清白感的養成,這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這一點他很清楚,大家都對做了不好行為的人責備或者謾罵,對於聽話的人就和聲細語、慈眉善目的對待,人都喜歡看到溫和的表情,不喜歡嚴肅的面孔,這也是本能反應,所以,當孩子總是要表明自己的清白感時,家長就要注意了,自己是否經常指責孩子,如果自己沒有,是否在外面經常被別人指責,搞清楚來龍去脈,才好對症下藥。

這時,就可以告訴孩子錯誤的意義是讓我們下次更正確的處理和解決,而不是逃避和推卸,同時,每個人都會犯錯,這不是見不得人的事兒,既然改變不了事實,那麼做什麼可以讓這件事更好的發展,總而言之,把孩子的注意力放在接下來怎麼辦而不是停留在被指責的情緒上,當下很多青少年不能承受更大的壓力而選擇輕生的極端行為,也是因為小時候的正面引導缺失導致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慢慢地從錯誤中領悟到正確的意義,才不至於推脫和逃避責任。我們都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為什麼對這位「母親」如此排斥和鄙視呢?

總結,作為少年期孩子的家長,對待孩子的各種行為都是接受的態度,才有可能讓孩子更能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陪伴和引導一直是貫穿整個家庭教育的兩件事,只是很多家長對於怎麼陪伴和引導卻是迷茫的,這需要通過自身學習來提升,同時需要家長對於自己的成長進行反思,在沒有更好的方法之前,請保持自己的一個觀念就好了:孩子只是孩子,他已經做了他能做的了。

相關焦點

  • 父母必看-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孩子愛打人,會是我們家長逃不開的難題,尤其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 朵朵媽:我女兒一歲五個月,特別愛打人,還愛搶別人東西,現在都不敢帶她到樓下小公園玩了,每次都把別的小孩打哭,又或搶別人的的玩具,我天天跟她說不要這樣,每次答應的好好的,哪知道轉眼又和別家孩子打起來了。各種辦法都想了還是沒用,不知道該怎樣教育,我天天為這事頭痛,覺得自已教育孩子好失敗。
  • 孩子在幼兒園愛打人,家長總被老師約談怎麼辦
    前段時間,我的一位姐妹跟我說了一件事,是關於她家孩子上幼兒園愛打人的事情,她是這樣說的:「Fei,你知道嗎?我真是太幸運了,我兒子樂樂3歲上幼兒園,我給他選幼兒園的時候有兩家比較合適的,A幼兒園離我家近,B幼兒園遠一點,但是教學理念我很喜歡,於是我選擇了離家遠一點的B幼兒園。樂樂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都打人、推人,每天都有家長跟我說你小孩今天又把我兒子打了,學校老師也跟我反映這樣的情況,當時我每天都很焦慮,每天都怕有家長找我說樂樂打人的事。
  • 孩子打人,家長怎麼辦
    今天,一位朋友說她三歲的兒子最近在家裡頻繁打人,軟硬不吃,問怎麼辦,難道不管他了嗎? 其實,關於孩子打人的問題,媽媽不外乎惱火的是以下三點: 第一,在家裡打人,萬一在外面也打小朋友,怎麼辦? 第二,假如家裡不管,他以為打人是被允許的,繼續使用這一招,養成了打人這種暴力習慣怎麼辦?
  • 孩子在學校愛打人怎麼辦?
    孩子愛打人,這也是一個家長很頭疼的問題。那有沒有什麼好的處理辦法呢?辦法永遠比問題多,但一定要先找準「病因」再「對症下藥」。要談處理辦法,首先有必要大致按年齡段分一下類,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分解為「5歲以下的孩子喜歡打人」和「5歲以上的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兩個問題。為什麼要這麼區分呢?
  • 孩子總打人?0歲、1歲、3歲打人原因各不同,早了解早糾正
    0歲、1歲、3歲打人原因各不同孩子愛打人是一件讓家長很煩惱的事情,特別是面對要步入社會的孩子,打人會讓孩子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並且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打人行為呢?其實0歲、1歲、3歲打人原因各不相同。
  • 一歲多的孩子總愛動手打人,背後的原因你清楚嗎?
    最近收到不少讀者媽媽的來信,其中有好幾位媽媽都帶著一歲多的寶寶。而這些媽媽有著共同的煩惱,就是孩子喜歡亂扔東西,一歲多寶寶雖然還不會開口說話,但孩子搗蛋如果被家長制止就會開始大喊大叫表示不滿。除此之外,最令寶媽們煩惱的一點是,孩子手腳不老實,一看見機會老師愛掐人、打人,本來小孩子能有多少力氣,打在大人身上也不怕疼,可是問題就出在孩子在和別的孩子待在一起時,打人一個不注意,孩子就直接把對方打的嗷嗷叫了。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現在的家庭當中,有不少年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寶寶的性格變得十分任性,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惹事生非,那麼,家長們這時就會非常著急,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呢?下面,我來教大家一些遇到孩子打人時如何去做,高情商的爸媽都用這三招。趕快學起來吧。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區裡玩耍,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他就直接搶,搶不著的話,就開始動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並且不分輕重。 對於這種行為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愛打人總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打打鬧鬧很正常,讓老師處理下就行,家長不用插手。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區裡玩耍,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他就直接搶,搶不著的話,就開始動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並且不分輕重。對於這種行為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愛打人總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打打鬧鬧很正常,讓老師處理下就行,家長不用插手。
  • 2歲孩子愛打人,怎麼糾正?
    原標題:2歲孩子愛打人,怎麼糾正?親子問答解答專家:曾春蘭,廣中醫心理專業學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荔灣區方太太問:我家兒子2歲半了,平常性格也比較暴躁,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喜歡打人,生氣的時候會打人,高興的時候也會打人。有時候,還會亂咬東西,咬人。這樣的行為,讓我很擔憂。
  • 1歲多寶寶喜歡扔東西、打人怎麼辦?
    最近我兒子特別愛扔東西,除了吃的不扔以外其他東西拿一會就扔地上,有時候看到桌子上的東西全部扔掉,扔完後自己很興奮,目前遇到比較頭疼的一件事。寶寶到了投擲敏感區,家長們只能默默的收拾殘局嗎?當寶寶扔東西時,我們家長分情況來應對。最近針對我兒子扔東西最近總結出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
  • 2歲寶寶愛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才是解決問題的硬道理
    2歲寶寶愛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小希家的男寶,今年2歲了,平時淘氣不說,還特別喜歡打人,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搶到手才罷手。平時,小希帶孩子在園區裡面散步,從來都是緊緊跟在娃後面,生怕孩子一不小心惹出什麼事端來。一天,小希帶孩子在玩球,有一個推著嬰兒車的小寶寶路過。
  • 兩歲孩子總動手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寶媽自述:我家兒子從一歲半以後就喜歡推或者拍一下其他小朋友,那會兒情況並不是很明顯。可現在他兩歲了,每次上早教課都要拍拍小朋友,雖然不用力,可也總把小朋友惹哭,尤其是有小朋友和他搶玩具時,他更會直接上手打小朋友的臉,甚至還會上腳踢,搞得我不是給人道歉,就是寸步不離地跟著以防他打人。這半年來,我說也說了,打也打了,還是沒改善,真的好心累啊!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鄰居小李地寶寶已經快兩歲了,但最近這孩子卻成了整個小區的名人,因為不管和誰玩小李家的寶寶總要惹出一點事端,而且還會伸手打別人。對此小區裡面的孩子也都不再和他一起玩,而小李也因此苦惱不已,他甚至猜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
    你家有愛打人的寶寶嗎?由於疫情關係,我家娃一直呆在家裡。這一陣子好一些了才開始漸漸帶他出門。為什麼寶寶愛打人呢?1,表達情緒。2歲的寶寶正是調皮搗蛋,而且還在自我意識萌發的敏感期,他現在的腦袋瓜裡全是「我要什麼就是什麼」,「我想幹什麼就是什麼」,而大人們一反對他或者阻止他,他的小脾氣就上來了。然後我反思一下,發現他確實缺少足夠的運動量,精力太旺盛無處發洩。家裡地方小,來回也跑不開,出門玩就只願意坐推車不願意走。也是應該給他加強手指操,帶他做做摺紙遊戲這些加強手部運動的遊戲了。
  • 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辦?
    老師向她反應,說磊磊最近在幼兒園經常動手打人、撓人,甚至還咬人,剛剛有兩個小朋友都被他抓傷了。其實這種情況在現在的孩子身上並不少見,有時候甚至還會發生更加有攻擊性的行為。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不僅父母十分擔心,也會給同一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和老師造成很大困擾,最後嚴重的甚至會被幼兒園勸退。那麼當孩子出現類似情況,家長要如何處理?
  • 寶寶愛打人好睏擾,別擔心!1招超實用正向互動的遊戲
    寶寶總愛咬人或打人,等到了幼兒園,一樣三不五時被老師提醒,讓不少爸媽好煩惱。爸媽提問寶寶1歲8個月很愛打人,我跟他說『不可以』都沒有用,打他更沒有用,怎麼辦?、『我好累』、『打人好好玩』……專家這麼說就如很多不好的行為,寶貝打人、咬人也是一般孩子必經的成長過程,在孩子語言尚在發展的階段期,手的動作也是他們溝通的途徑,只是因為動作會來的比說話還快,所以在他們還不能準確的說出自己的感受時,他們一定會選擇最快、最方便的方式來告訴你他的想法。但是,寶貝到底想告訴你什麼呢?
  • 3歲以下的寶寶,發脾氣總喜歡打人,行為背後的原因父母知道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裡的寶寶脾氣不好,該怎麼辦?不少家長表示,幾歲大的孩子真的太讓人不省心了!在外面的時候總是因為不滿足孩子而哭鬧,發脾氣,在家的時候也會一言不合就吵起來,摔東西的情況經常出現。
  • 小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
    小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到了他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學校的時候,這個孩子老是喜歡動手打人。不是把人推到,就是給人一巴掌,有時候碰到其他小朋友要借他的玩具,他不願意,直接上手就打,弄的氣氛十分尷尬。
  •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打人這種行為更是不能忽視。 首先看原因。孩子打人無非是內外兩方面原因造成的。1內因:父母基因遺傳、血型、星座(寶寶出生時間的天體位置、季節時令等地理因素對生理特徵的影響)等。2外因:成長環境的影響。 其次是解決方法。內因這種先天因素不容易改變,應主要從外因入手,通過後天引導改變先天因素。 1父母反思自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