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挫能力弱?父母在這3方面用功,建立孩子強大的內心

2020-08-21 寶媽生存筆記

挫折教育在中國家長教育理念裡,一直都不是很受重視。大多數父母除了孩子的身體健康,重視的都是孩子的智商和學習成績,但是卻很少有家長能夠關心到孩子心理變化,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很多青少年或是成年人在經歷了一些挫折後,難以承擔挫折而選擇輕生等行為。


挫折教育其實很重要,在今天社會壓力大的情況下,家長更應該把挫折教育,加入到對孩子的教育當中。生活中經受過挫折教育的孩子,在將來更容易達到光輝的頂點,不是順風順水的路,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更能磨鍊心智,即使將來遇到的再艱難,也會勇往直前,因此,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給孩子做的。


一、挫折教育的錯誤示範

錯把挫折當成挫折教育

很多家長對挫折教育有很多誤解,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挫折教育就是給孩子增加挫折,讓孩子在「逆境」中成長。這種無端的給孩子增加挫折,在黑暗中成長的孩子,並不會努力的奔向陽光,只會被黑暗給吞噬。所以家長不要用這種錯誤的方式來做,這樣只會加快把孩子推入深淵。


二、家長應該怎麼給孩子做好挫折教育呢?

1.面對失敗要鼓起勇氣去戰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失敗也是常有之事,遇到失敗後是一蹶不振還是勇往直前,這就需要每個人的毅力了。對於小孩子來說失敗可能是剛搭好的玩具城堡塌了,學習自行車摔了,考試名次後退了。孩子遇到的失敗有時不比大人少,只是程度不同,但對於小孩子來說這已經是一個足以讓他承受不了的了。


家長在看到孩子經歷的這些,應該是安慰並鼓勵他,教育孩子越挫越勇才是父母最有智慧的行為。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失敗,並從中吸取教訓,重新點燃鬥志的心,才會磨鍊自己的挫折意志。


2.不要太在意外在的聲音

可能只是別人的一次嘲笑、一次打擊,因為這些聲音對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很大,孩子從此就變得內向、不敢說話等這時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老師,如果不把孩子從這種傷痛中拉出來,很可能會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影響。


教育孩子不要太在意外面的聲音也很重要,如果是有益的可能讓我們從中吸取經驗,但要是無益的,就不要因為那些無關緊要的話打擊自己。這就好比現在很多的「網絡暴力」,把一個個本應該是年輕充滿活力的人逼到了自殺的地步。培養孩子內心陽光,不受他人幹擾,是家長應該給孩子做到的挫折教育。


3.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的態度

孩子面對挫折時,是跟孩子說你能行,相信自己,還是太苦太累我們不做了。家長從小給孩子灌輸的觀念也很重要。如果我們一直給孩子都是積極正面的能量,孩子會被這種情緒和氛圍影響,從而自己再遇到挫折時,能夠擺正態度。每一個挫折都是將來成功的墊腳石,墊腳石越多,站的也就越高,孩子對挫折的態度擺正了,自己的內心才會強大,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孩子的挫折教育需要引起每一個家長的重視,給孩子做好挫折教育,才能讓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挫折教育我還推薦孩子閱讀培養內心強大的故事書,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針對兒童挫折教育的書《挫折教育系列》,全書共6冊。是一套專為3-6歲兒童性格成長的挫折教育書。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內心、勇於面對挫折和打擊的一套圖畫故事書。


這套挫折教育系列的圖畫書,對孩子迷茫、遇到挫折不知如何解決的孩子,給指引了道路,教會孩子放寬心去面對艱難險阻。這套書涵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挫折,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教孩子學會正確面對失敗、錯誤、拒絕、誤解、自卑與失去,幫孩子塑造強大的內心!


例如《可怕的妖怪熊》,教育孩子坦然承認錯誤,面對並改正,讓孩子明白,只要能從錯誤值吸取教訓,就會不斷進步。還有《一個人的冠軍》,讓孩子勇於面對失敗,教育孩子學會接納失敗,並努力從失敗中獲得成功的啟示和機會。有很多孩子在閱讀之後,當自己有困難、挫折時,都能很好的面對。


這本書的採用的都是大圖畫,人物、動物的畫風很美,是小孩子都喜歡的風格,這種圖文故事比純圖片、純文字都更利於兒童來閱讀。幫助孩子對書的內容理解更透徹。閱讀這套書還能讓孩子認識到許多的小動物,感受動物之間的深厚友誼。


這套書的字體也很適合孩子閱讀,字體偏大,即使孩子看久了也不會感覺到眼疲勞。書的紙張選擇上也都是安全材質,沒有刺激性氣味,不用擔心紙會劃傷孩子。小動物為主題的畫風,展開一個又一個有趣、感動的故事,幫助孩子建立自己強大的內心。


這樣一本圖畫故事書,可以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挫折,如何具備自己該有的擔當和責任,去面對社會上重重挫折,每一個故事教會孩子一個人生哲理,如果家長不知該怎麼教育孩子,孩子閱讀這套故事書,幫助父母一起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內心更陽光,更快樂。

相關焦點

  • 娃抗挫能力差,提高孩子抗壓能力必不可少,這是孩子成長必修課
    現在的學生由於壓力大導致跳樓的事件屢見不鮮,在這類事件當中,除了讓我們反思孩子學習負擔過重外,還有就是孩子抗挫能力等問題。有些孩子只要受到一點委屈就大哭特哭,無論如何都哄不高興,無法自己解決情緒上的問題,經常鬧脾氣,還有些同學被家長寵壞了,讓他自己做事,張口就說我不會,我不行。這種嬌生慣養的脾氣,無論如何都不能證明他會有一個強大的抗挫能力。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已經能夠讓父母意識到孩子的抗挫能力再不提升,孩子的未來就廢了。
  • 刻意對孩子進行「抗挫能力」訓練,有可能讓孩子更依賴父母
    不需要刻意的「抗挫訓練」,也能提升孩子面對挫折應變能力的方法孩子的能力是各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很多時候孩子能力強並不是說只是學習能力強,而是情商高,抗挫能力強,這樣的人將來在社會上才能夠更好的適應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現在的孩子很多時候都被家庭過度保護了,沒有經歷過什麼風雨,環境也不需要他們操心太多的事情,只要好好學習就夠了。
  • 孩子動不動就選擇輕生,哪類孩子抗挫能力弱?家長如何防範
    而有些聽話,認真學習的孩子,稍微批評一下,情緒就控制不了。曾經有一個還哭哭啼啼。他說,以前從沒受過這樣的批評。這類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弱。這樣的孩子,在父母眼裡是開朗活潑的,但其抗挫折能力弱。當離開父母時,面對社會上的坑坑窪窪,就會無所適從了。面對這些抗挫折能力弱的孩子,我們家長應如何防範?第一:運用盧梭提出的「自然後果法」。從上面兩類孩子的情況看,抗挫折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挫折的磨練。而「自然後果法」能彌補這缺陷。
  • 孩子「輸不起」難有成就,運用4個抗挫方法,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說到孩子的抗挫能力,一直都有兩種聲音,有說是孩子的內心太脆弱,還有說是家長沒有給孩子做好挫折教育。在每年的高考後,都有孩子因高考失利承受不住挫敗感的而自殺事件。雖然評判一個人我們不能依靠分數,但是分數確實在中國教育的理念中很重要。
  • 繆可馨走了,指責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大人,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
    但是,事件在不斷發酵,真相卻依然撲朔迷離,有消息稱是老師不當的教育方式所致,也有消息稱老師是無辜的,有消息稱孩子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抗挫能力,也有消息稱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很民主……到底是什麼壓垮了孩子內心的最後一道防線,也許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死者已逝,此刻,我們能做的除了反思,還是反思。
  • 孩子心理脆弱?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幾招幫娃塑造強大內心
    3、讓孩子適時吃苦父母過度的保護和寵愛只會毀了孩子,只有讓孩子吃點苦,在「功利心」的趨勢下對孩子強制管控,由於孩子長期處在強大期望的壓力之下,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一點小事都可能成為引爆他們的導火索。
  • 培養孩子抗挫能力,幫助孩子強大自己的內心,逆商教育可以這樣做
    所以從小對孩子進行逆商教育,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強大孩子的內心是很有必要的,對孩子具有重要的意義。3--6歲是兒童逆商培養的關鍵期,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不用像有的父母那樣刻意給孩子製造困難,因為生活中、學習中孩子會遇到一個個對他來說的困難、挫折。比如搭積木搭不好,這就是孩子遇到的一個困難,孩子不知道如何解決時,會很生氣地摔下積木不搭了。這時父母就要引導孩子,讓孩子不放棄,不害怕失敗,嘗試換種方式也許就成功了。
  • 為什麼孩子動不動就自殺?打造孩子抗挫能力上的「修復力」很重要
    孩子出現不當的行為,動機是什麼呢?理解彼此的感受,更容易建立融洽的親子間關係。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心態平和地分析問題,才能幫孩子解決問題。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未必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玻璃心的孩子其實就是抗挫能力缺失帶來的性格缺陷,這部分孩子在收到外界的負面反饋時,常常會無法面對,無法接受,更無法調節自己。
  • 高考生情緒失控,撕破他人答題卡:培養孩子內心強大,有多重要
    究其原因,是她的內心不夠強大。由於內心不夠強大,就缺少承受壓力和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作為父母,你無法把你的孩子隔離在逆境之外,孩子會遭遇挫折和失敗,面對各種艱難困苦,也會經歷失落、失望和心痛。但是,如果父母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內心,他就會不怕這些挫折、困難,他就能把困境轉化為機遇,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優秀。無論遇到怎樣的問題,他都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增強自己的信心,以及從失敗中站起來,獲取繼續向前的能量。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構建強大的內心?
  • 孩子太脆弱怎麼辦?了解這三個辦法,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
    尤其是對於一些孩子而言,他們的抗挫能力非常差,以至於影響非常大。:「內心抱負感越強的孩子,他們所面臨問題的時候也就會陷入更大的落差。一旦孩子在這個領域出現了挫折,那麼他們就會有一種心理落差。明明自己是非常優秀的,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模樣?這個時候孩子也會不斷的質問自己,所以在此刻間孩子必定會感覺到非常的挫敗。由此可見,每一個孩子擁有挫敗感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當然這也屬於正常現象,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更好的手段來幫助孩子變的有抗挫能力。
  • 讓孩子遠離脆弱,鍛鍊他們的抗挫能力,就要了解3個辦法
    尤其是對於一些孩子們來說,他們的抗挫能力很差,所以就會對他們影響很大。那麼孩子們為什麼會有挫敗感呢?其實孩子們擁有挫敗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我們大人有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往往促使他們有這種感覺的有3點。由此可見,每一個孩子都會擁有挫敗感,當然這是屬於一種正常現象,所以我們那也可以通過一些更好的辦法來幫助我們的孩子變的有抗挫能力。怎樣才能提升孩子抗挫能力呢?其實想要提升孩子抗挫能力,這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我們只需要按照三個辦法就可以使我們的孩子的抗挫能力飛速提升。
  • 為何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弱?這幾點原因是關鍵,父母要知道
    育兒專家李玫瑾曾在節目中提過:現在的孩子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卻越來越弱了,這和父母的教育有一定的關係。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教育出一個內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孩子失去了安全感,也等於失去了底氣,當孩子面對一點點小困難、小挫折時,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比較薄弱。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孩子因為父母過度的管教而輕生,這也是因為父母太嚴厲,孩子安全感缺失導致了心理承受能弱。
  • 孩子遇事總哭鬧,家長可用"雲雨傘理論",提升娃的抗挫能力
    為什麼有的孩子抗挫能力弱?1、 幫助孩子更加獨立一個能夠抵抗挫折的孩子會比一般的孩子更加獨立,面對困難的時候他也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對父母非常依賴用哭鬧的方式去吸引父母的關注讓家長幫助自己解決,孩子具備著抗挫能力能夠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幫助自己取得成功。
  • 為什麼孩子的抗挫能力差?一遇事就退縮,3招幫父母直接搞定
    但這也可以看出,這個孩子就算這麼活潑開朗,抗挫能力也仍然很差。那麼孩子抗挫能力低的表現有哪些?3、接受不了批評有一些孩子只接受表揚和好聽的話,一點批評的重話都聽不得。一旦聽到了別人的批評,就過不去那道坎,耿耿於懷。更有甚者因為批評的話想不開,這就是抗挫能力相對較差。
  • 情商教育:這樣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他才能越來越勇敢
    我們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也不能一輩子給他們遮風擋雨,他們總要憑藉自己闖蕩出一片海闊天空。孩子的耐挫能力就像「彈簧效應」一樣,困難就像彈簧,你弱它就強。而耐挫能力也像彈簧一樣是可以伸縮的,只要我們找到合適的訓練方法,也能讓孩子的耐挫能力具有彈簧一樣強大的彈性。
  • 孩子成功並非偶然,父母抓住這3點往「死」裡管,孩子會更加優秀
    ,不僅注意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能力,還很注重孩子生活的飲食健康。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從小培養和教育出來的,讓孩子從小擁有基本的生活和學習能力,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優秀。一、抓住這3點往「死」裡管,孩子想不優秀都難1、鍛鍊孩子自控能力擁有自控能力的孩子,不僅能夠掌控住自己的情緒和脾氣,不會亂發脾氣。
  • 孩子是花朵,莫讓孩子掉進抗挫教育的坑裡
    事件一出,關於孩子的抗挫能力的話題,又再成為當下的熱點話題。而事實上,很多父母對抗挫能力的理解大多只是停留在無奈的感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這麼差?」而缺乏對抗挫能力更深層的理解和認識,甚至對挫折教育存在著誤區。
  • 怎樣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孩子的早年環境需要相對穩定的,這個環境包括人的環境,包括物的環境。母親成為孩子的環境把孩子給包容住,是孩子長大後抗頓挫能力的重要來源。每當他碰到挫折的時候,他會想到過去的經歷某個人和某個物。老物件為什麼會引人共鳴?就是在於還有跟抗挫能力有關的穩定的東西在裡面,這是第一個。
  • 孩子成績優秀,抗挫力卻很低,善用「菲爾普斯法則」讓娃越挫越勇
    但如果沒有抗挫能力,那就可能還沒有見到陽光,就倒在了風雨之中。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抗挫力訓練。,建立自信。尤其是孩子剛剛開始經歷挫折挑戰,此刻他的內心還不夠強大,缺乏抗挫能力,容易自亂陣腳,從而產生出退縮和焦慮的心態。所以父母不單單是設置挫折,還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留意孩子是否能處理好難題。雖然不能越俎代庖,但是可以積極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始終在背後支持著自己。足夠的安全感可以讓孩子迅速擺脫焦慮,始終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
  • 擁有一顆堅強的內心,是孩子戰勝一切困難的基礎
    應該說一個從小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下,被父母捧在了手心上,缺乏積極參與生活的孩子,其人格是不健全的。父母替孩子擋住了所有該由孩子獨立面對的困難,表面看是疼愛,實則是害了孩子。孩子常常畏懼失敗,怕輸,抗挫折能力弱。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孩子一旦失去父母這一層保護的外衣,就是一隻無殼的螃蟹,只能是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因為無論是去到哪裡都容不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