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民居,你了解多少?

2020-12-15 中規設計

歡迎關注中規設計~

中國疆域遼闊,不同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再加上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影響,造成各地居住房屋樣式以及風格的不同。

按區域分,中國有特色的傳統民居建築包括江南民居、西北民居、北京民居、華南民居、以及少數民族民居等。

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與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都是封閉式院落,但相對緊湊一些。

住宅的大門一般開在中軸線上,中軸線上的第一座房子是用來接待客人和舉行典禮的大廳,後面院內都有二層小樓,為了通風採光,院牆上都開有漏窗,房屋也前後開窗。

徽州民居

徽州民居最突出的特點是馬頭牆和青瓦。馬頭牆高人,能把屋頂都遮擋起來,起到防火的作業。門樓用石雕和磚雕進行裝飾,裝飾紋樣富有生活氣息。

宅院大多依地而建,分三合院、四合院,合院又有二進、三進之分。徽州民居屋頂的處理以「四水歸堂」的天井為特點。

西北民居

最具特色的西北民居為因地制宜、利用黃土高原的黃土層建造的獨特住宅——窯洞。窯洞依其外形可分為靠崖式窯洞、獨立式窯洞、下沉式窯洞。

晉中民居

晉中民居建築,以四合院居多,一般為磚木結構,磚牆上多為清一色的青磚,牆體厚實,院落中也多用青磚鋪地。

晉中居民的一大特色是單坡屋頂,牆體就是屋脊的高度。其次是院落縱深,即南北長,東西窄。

北京民居

北京四合院是中國四合院的代表作品。四合院嚴格按照中軸線布局,主要建築都分布在中軸線上,左右對稱布局。

這一布局方式,嚴格遵循了封建社會的宗發和禮教制度。在房間的使用上家庭成員從尊卑、長幼等進行分配。

新疆民居

客家民居

客家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築為土樓。客家人修建的土樓,數量最多的為土樓,方形土樓規模龐大,土牆單面牆的長度一般在20-50米之間,樓層一般為三到四層,最高可達五層半。

方形土樓的瓦頂屋簷通常一樣高,屋頂為懸山頂式,木穿鬥結構,也有的屋頂九脊歇山頂。方形上樓一般底層作廚房,二層作穀倉,一二層均不開窗,三層以上是臥室的底層,對外開小窗。

祖堂一般設在院內的底層,正對著大門,位於中軸線的盡頭。整座方樓的採光通風,都是依靠院內的天井。

新疆民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祖國西北,地域遼闊,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新疆民居的屋蓋多用土胚拱券,以滿足夏季隔熱冬季防寒的要求。

少數民族民居

竹樓主要指兩層或以上的竹結構樓房,屬於南方幹欄式建築的一種。主要分布在我國雲南的西雙版納和德宏州的傣族、基諾族等民族地區。

吊腳樓屬於幹欄式建築,但與幹欄式又有所不同,幹欄式建築為全懸空,吊腳可稱半乾欄式建築。

湖南民居多為木造和石造,適應環境,既給人留下質樸純潔的印象,又很好的展現了當地的文化特色。這些民居作為歷史文化結晶的地域建築,是地域文化在物質環境和空間形態上的體現,蘊含著傳統的居住文化和精神,是非常珍貴的存在,不能丟棄。

中 規 設 計

項目名稱:龍山縣鄉村振興住宅建築圖集設計

項目簡介: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範龍山縣居民建房管理,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將縣域居民建房分區域進行風格引導與控制,規範龍山縣居民建房,構建一個具有當地特色,風格統一,經濟適用的龍山縣民居建築。

設計人員:尹雷、陳祥、柳文斌、林海兵、張繼芬、李依

裡耶秦文化片區

▲山水田園風光片區

▲山水田園風光片區

▲洗車河流域土家文化片區

▲洗車河流域土家文化片區

▲主幹道兩廂

歡迎關注中規設計~

相關焦點

  • 中國五大樣式傳統民居,這些特點你了解多少?
    中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多種多樣,社會經濟環境不盡相同,因此各地住房的設計布局、構造及外觀式樣也不盡相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築形式,這種傳統的民居建築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幹欄式房屋幹欄式房屋,即從原始社會的巢居逐步演變而來。
  • 那仲良與中國傳統民居
    那仲良先生對於研究中國民居的特殊貢獻的具體突出點,就是他把區域環境與傳統民居結合在一起,用英語向全世界介紹,使世界上更多的讀者和學者了解了中國傳統民居建築和華夏居住文化與環境的融合互生形態。福建土樓徽州民居皖南民居他的這本專著具有一個極重要的特點就是,擯棄了高深難懂的寫作方式,從普通讀者的角度,尤其是對於中國歷史文化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的讀者的角度出發,從中國民居的基礎知識講起,並從淺顯易懂的角度講述了中國民居的構成形式、材料選用、結構模式、功能考量、建造過程。
  • 民居和氣候的關係,我國七大傳統民居,看高考地理如何考查中國傳統民居?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民居文化也許最能反映地理環境特徵。在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由於南北緯度跨度廣,南北熱量差異明顯,體現了從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到寒溫帶的過渡;東西經度範圍廣,從東部沿海到西北內陸,降水差異十分顯著,體現了從溼潤、半溼潤、半乾旱到乾旱地區的過渡。
  • 震驚世界的中國七大民居建築,外國人都羨慕死了
    中國華夏歷史五千年,有著數不盡的瑰寶和奇人,古人在建築上的造詣可以說是登峰造極,就在前幾日,我國受到了洪水災害的侵襲,但是有一古建築名為觀音閣卻是在洪水中屹立不倒!這不禁讓人再次感嘆古代建築的質量!今天唐樂帶你看看古色古香的中國民居建築,個個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
  • 廣西「杆欄式」傳統民居解析
    在中國有五種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被統稱為中國五大傳統民居,它們分別是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客家「圍龍屋」和雲南的「一顆印」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廣西「杆欄式」傳統民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廣西「杆欄式」傳統民居。
  • 中國十大最美民居古建築
    中國十大最美民居古建築中國的傳統民居古建築,一個個藝術瑰寶鑲嵌在祖國廣闊的土地上,你可曾去看過?除了結構上的獨特外,土樓內部窗臺、門廊、簷角等也極盡華麗精巧,實為中國民居建築中的奇葩。王家大院景點級別:AAAA級高家崖建築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間,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為三進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旁的繡樓外,又都有各自的廚院、家塾院,並有共用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周邊堡牆緊圍,四門擇地而設。
  •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土樓
    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土樓以生土為主要建築材料、生土與木結構相結合,並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築。它們是幾次中國乃至東亞歷史動蕩和民眾大遷徙的產物。其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品類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樓。
  • 瓊北傳統民居曾有四類型:火山石民居簡單樸素(圖)
    瓊北傳統民居是海南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因為這些建築的邏輯和智慧,不僅反映了人與地理、自然環境的關係,也體現了當地民俗與家園觀念的維繫。一方面,與國內大趨勢一樣,隨著傳統建築的破壞越來越嚴重,瓊北民居正大片大片地消亡;另一方面,近年海南省及瓊北部分市縣相關行業部門不遺餘力地推廣特色民居建築設計圖集,以及家園文化、鄉村旅遊的日漸強盛,瓊北傳統民居的新生勢不可當。
  • 潮汕傳統老民居
    潮汕傳統老民居 在潮汕,農村傳統民居的樣式有多種多樣,雖然潮汕地區出現了許多的高樓大廈,但是在農村裡,仍然保存著一些傳統的老式民居,而且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動的名字來命名的,如「四馬拖車」、
  • 中國民居:我們能保存的只是一個外殼
    他並不絕望,也並不灰心,數十年的經驗讓他相信,一定會有善良的中國鄉親告訴他,翻過這座山,你就會找到你要找的東西。一直希望把關於中國民居的研究寫成一個故事Q:是什麼讓您對中國傳統民居產生興趣?那仲良:我的研究始於個人興趣。對美國讀者來說,我們之前讀到的關於中國的著作裡通常都說「中國民居大同小異」。在很長一段時間,西方人對於中國民居的理解是非常局限的。
  • 傳統民居營造文化的變遷與創新
    【摘要】傳統民居營造文化創新需要秉持「根在傳承、本在創新」的原則,在認識創新是傳統民居本體文化發展本義前提下,發現束縛傳統民居營造文化創新的三大問題,分別來自物質文化層、非物質文化層和制度文化層,而核心隱性問題則是大眾忽視了傳統營造技藝與當代社會變遷之間的關係。
  • 大江南北那些獨具特色的傳統民居
    放眼幾千年來,中國傳統詩詞中最不缺少的就是描寫建築的詩句,有的讚美黃鶴樓的高聳巍峨,有的獨愛醉翁亭的清淨嫻雅,有的歌頌紫禁城的莊嚴輝煌。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建築文化佔著相當大的比例,今天皮夏帶大家一起領略中國傳統建築之美。
  • 專家呼籲:加強保護利用特色傳統民居
    科技日報訊 (記者俞慧友 通訊員鄒平輝)「現在,許多城市在快速開發建設中漸失個性,能表現一座城市歷史文化的傳統建築群或區域越來越少。亟須加強對特色傳統民居的保護與利用。」11月11日,在湘潭召開的第21屆中國民居建築學術年會暨民居建築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湖南科技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副院長餘翰武稱。
  • 成都傳統民居建築的特點,特色建築有哪些?
    今天我們了解下成都的傳統建築特色。成都傳統建築特點成都的氣候特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都民居「外封閉,內開敞,大出簷,小天井,高勒腳,冷攤瓦」的基本建築特徵。「外封閉」是四周建圍牆,牆上不開窗,周有竹林。其功能主要是安全和阻擋北風。
  • 中國十大最美民居 河南一莊園比喬家大院大19倍
    中國的傳統民居古建築,一個個藝術瑰寶鑲嵌在祖國廣闊的土地上,你可曾去看過?中國十大最美民居古建築,是風景,是生活,也是智慧,是歷史!十大最美民居建築之二:開平碉樓廣東開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歐式古典風格的小樓與中國南方農村的傳統土屋,形成中國絕無僅有的鄉間景色。碉樓中西合璧,融會了各種建築風格的精髓。
  • 中國古建民居資產管理計劃 亮相2019上海建博會
    作為園區的運營方,你是否因為園區缺少產業植入與文化內容附加而煩惱? 作為古建民居相關的機構,你是否因為沒有業務對接的平臺而煩惱? 10月31日,2019上海國際建築遺產保護與修復博覽會(以下簡稱建博會)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
  • 山西麵食的種類多種多樣,你了解多少呢?
    山西的麵食種類多種多樣,你有了解多少呢?俗話說得好「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作為一個麵食之都,山西的麵食是中國傳統麵食的代表地之一。山西的麵食種類豐富多樣,名稱非常之多,麵食烹飪的方式也各具特色,有煮的、有蒸的、有炒的還有燴的。莜麵栲栳栳一定就是山西每戶人家都愛吃的一道麵食,也是每家每戶媽媽們的拿手菜。
  • 楚雄彝族傳統民居裝飾圖案的象徵寓意
    雕刻自古以來在民居建築中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國傳統民居的裝飾藝術中,雕刻是最早的建築裝飾形式。我國的三大傳統雕飾工藝是木雕、石雕和磚雕,彝族是一個重視建築及建築裝飾和造型的民族,同時,在建築裝飾中,也十分的重視雕刻藝術,雕刻的內容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彝族的建築裝飾雕刻主要是木雕和石雕兩類。中國的建築石雕藝術分兩類,一類是功能優先,裝飾次之的建築石材構建裝飾,一類是裝飾優先、功能次之的建築陳設品石雕裝飾。楚雄彝族的民居裝飾中主要是屬於第一類,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
  • 埭美古村,鬥簷翹角的紅磚厝是閩南傳統民居建築的特色
    埭美古村位於九龍江南溪河畔、瀋海高速公路漳州港出口兩公裡處,環抱於雞籠山、大帽山、峨山之中,古村四面繞水,古榕遍地,是龍海市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築群素有「閩南第一村」的美譽,並被評定為國家級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 客家傳統民居:集中華文化之精髓,帶來千年文明下的人文訴說
    ,比如古色古香的傳統北京四合院建築,以磚木結構為主;溫婉典雅的徽州傳統民居建築,主要以木構架為主,同時輔以磚、石雕等材料。在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中,儒釋道思想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在這其中,「天人合一」的傳統理念,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哲學思想。儒家認為,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道家認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佛家認為,「梵我合一」。受此影響,在傳統的民居建築上,古人就格外強調人與建築,人與自然的相互協調、相互融合、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