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矛盾抑或認識漏洞 —馬克思與萊斯生態危機理論比較
為了批判地借鑑西方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以發展歷史唯物主義學說、推進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我們主張對上述作家的生態危機理論與馬克思的相關學說進行系統的比較研究,特別是進行歷史觀前提的檢視。本文選取「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表述得最清楚、最系統的左翼人士」 加拿大學者威廉·萊斯《自然的控制》和《滿足的限度》兩部代表作,從歷史觀層面分析其與馬克思生態危機理論的重大差異。
-
「五種社會形態」是馬克思親述的理論嗎?|讀嘉
在列寧領導下的共產黨組織越來越活躍,儘快跨越資本主義社會形態而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最終在十月革命的號角聲中,人類社會中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成立了。蘇聯成立之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蘇聯史學界重新反思了人類發展階段,斯圖魯威院士歸納出了「五種社會形態」的經典公式。
-
社會理論華語作者新書(2018-2020)推薦13本
,「生活實踐」理論所強調的「危機與常規的辯證」也形同推翻了Oevermann的老師哈伯瑪斯在《溝通行動理論》一書中所提出的理論架構。何謂社會學理論※從樹仁到樹人:反思如何「教」與「學」社會學/陳柏甫、張儀君 社會學篇總評農業、城市、國家:現代性的三角習題/李丁贊 〈跋〉/黃淑玲 書名:社會的時間:形成、變遷與問題作者:
-
【理論探索】張美雲:幸福觀——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比較
基於理論梳理和對比研究,有助於借鑑西方經濟學幸福觀的科學成分,進一步把握和完善馬克思經濟學的幸福觀,並對中國構築和實踐新時代幸福觀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幸福觀;勞動;人的自由發展;馬克思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幸福觀是個體、企業和國家等不同層面對幸福問題的根本認知,具有歷史性、階段性和實踐性等特徵,既定的經濟結構、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塑造了人們的幸福觀,不同時代的幸福觀不同,同一經濟體不同發展階段的幸福觀也略有差異。
-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意識形態兩種理論解釋比較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有關意識形態的「照相機比喻」可謂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於意識形態理論的經典描述。所不同的是,恩格斯的確是做到了馬克思沒有做的工作,那就是使馬克思德語版意識形態的模糊性從此有了清晰的定義。在1893年7月14日給梅林的信中,恩格斯講道:「意識形態是由所謂的思想家通過意識、但是以虛假的意識完成的過程。
-
南哲思享丨張亮: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思想史方法及其限度——與西方...
從根本上講,「回到馬克思」倡導的文本學研究方法是中國傳統優良治學方法的當代創造性繼承和轉化,與西方「馬克思學」基於文本的思想闡釋方法確有殊途同歸之妙。兩者的分野在於,前者具有更強的自我反思精神,拒絕把自己絕對化,從而能夠發現後者不能完全自覺的各種界限。第一,任何闡釋都具有內在的不可逾越的「理解的前結構」。基於文本的思想闡釋能夠通達文本的絕對客觀性嗎?
-
萬俊人:馬克思及其社會倫理批判 | 馬克思主義與倫理學
正是由於有這樣一個堅固的理論基礎,後期馬克思可以對整個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做出更深刻的批判,其代表性成果就是他晚年未完成的巨著《資本論》。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為自己開展對西方資本主義,具體來說,是對西歐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找到了一個常人所不能發現的切入點,那就是「資本」。現代社會,我們說它是市場經濟社會。市場經濟,實際上是一種經濟體制。
-
南哲思享|張亮:馬克思的理論創新道路及其當代效應
在當代西方,法蘭克福學派、「英國馬克思主義」以及20世紀後期的西方主流社會理論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繼承或者借鑑馬克思的理論創新道路,將之與資本主義發展新階段的實際、具體民族國家的思想文化傳統有效結合,使之獲得生機勃勃的當代轉化,產生出豐碩而影響深遠的創新成果。對馬克思的理論創新道路及其當代西方效應進行深入分析,有助於我們探索建立符合果。
-
2020年值得期待的社會理論著作:韋伯、馬克思、江青……
兩週前從韋伯全集編輯室主任Edith Hanke處得知,韋伯全集第一部分「論文與演講」(MWG/I)中,關於兩卷方法論《方法論,1903-1907》(MWG I/7;書名暫訂)以及《理解社會學與免於價值判斷,1908-1917》(MWG I/12)可望於未來一年(2018)出版面世。意謂著韋伯全集第一部分「論文與演講」即將大功告成。
-
同樣反思現代社會,韋伯與馬克思之間有什麼不同?
如果想要理解韋伯和馬克思的「社會學」研究中原則性的和根本的意義,那麼我們就必須像回到最後的機制那樣回到對這種理念的探究。「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因此,馬克思和韋伯一樣都將對人的根本此岸的看法作為前提。
-
閻孟偉:馬克思歷史理論中的市民社會概念
內容提要: 日本學者望月清司先生把馬克思的歷史理論稱之為「市民社會的歷史理論」。然而從馬克思的理論著述中可以看出,「市民社會」這個概念在馬克思早期的著述中,也就是在他的歷史理論的形成期,具有比較重要的地位,主要用於闡釋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起源、基礎、前提和功能。
-
從經典到教條:理解摩爾根《古代社會》 | 薦書
從經典到教條:理解摩爾根《古代社會》 | 薦書 2020-06-09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社發所事件,呼籲世新大學「莫忘初衷」!
入學的第一天,我就著實被震撼到了,我修的第一門課是陳介玄老師的「社會學理論」,上課第一天,介玄老師抱著好幾本厚書進到教室,書的堆疊高度幾乎到達他的胸口,見面第一句話就是:「這是我們這一學期要讀的書目。」這幾本書都不是三兩三,第一本閱讀書就是馬克思的《資本論》,閱讀這本書讓我大感吃不消。
-
辨析馬克思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物化理論
辨析馬克思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物化理論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費爾巴哈和赫斯異化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勇於創新,賦予了異化完全嶄新的內容,將異化的理論與當時的經濟狀況聯繫起來。第一次提出了異化勞動的概念,從而創立了自己科學的唯物的異化理論,主要是異化勞動理論。
-
理論學堂|社會衝突理論與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
社會衝突理論在美國正是作為對結構功能理論的反思和對立物提出來的,社會衝突理論強調衝突對於社會鞏固和發展的積極作用,代表激進主義思潮。在現代西方社會衝突理論產生之前,許多社會學家的理論中就已經包含著豐富的社會衝突思想,尤其是馬克思、齊美爾和韋伯三位經典大師的社會衝突思想對現代西方社會衝突理論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
-
劉康:西方理論的中國問題——一個思想史的角度(上)
知識譜系學、知識考古學更是把握理論的變異、錯位、誤讀和轉換的利器。元批評的方法簡言之,就是批評的批評,是對理論本身的批判與反思。詹姆遜寫道:「每一個個別的闡釋都應該包括對其自身存在的闡釋,呈現自己的資質和緣由;每一個批評同時必須是一個元批評。由此,真正的闡釋方可引導回到歷史本身,回到批評者和作品的歷史情境。」
-
酷兒理論六講 | 第一講 · 社會性別與性別的描述學
通常,人們會說: 「生理性別」是人類個體之間不可化約的、生物學上的區別,以性染色體的區別為基礎,而它是「社會性別」得以建構的基礎;「社會性別」則是一種對人的性別身份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更加精細、全面和穩固的二分,它儘管以生理性別為基礎,卻也有相當任意的、「被社會建構起來」的成分;「生理性別」是物質的、自然的,而「社會性別」則是意識的、社會的;在此基礎之上,人們談論「性別認同」「性取向」,等等。
-
近代西方世界興起原因的再思考——從斯密、黑格爾、馬克思、桑巴特、韋伯、熊彼特到諾思、甘迺迪和華勒斯坦
在這篇文章,筆者希望能通過打破學科之間的藩籬,為這個複雜的社會歷史現象提供一個綜合的理論圖景,並期望從人類近現代思想史上諸家對近代西方世界興起原因的理論反思中,解讀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性法則,從對確當把握中國現今的發展模式、體制格局以及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道路,有一定的助益。
-
【案例】「理論節目」巧解讀,《馬克思是對的》帶你認識不一樣的...
從青年人最熟悉的社會現象、最困惑的理論問題出發,節目積極回應當代青年所關切的馬克思主義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用生動的形式、新鮮的視角、誠懇的態度、理性的分析,完成了一次當代青年「對話馬克思」的致敬之旅。據介紹,節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的同時,也在人民網、新華網、荔枝新聞、「我蘇」客戶端等融媒體平臺同步推出。
-
每日有書今日薦書|《打開: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學課》
「每日有書·書香望城」系列活動通過每日薦書、每日贈書、每日評書等內容,號召全區廣大市民「讀好書、好讀書、多讀書」。「望城發布」聯合雷鋒圖書館每日向市民推薦一本書籍,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推薦您想看到的書籍;通過搭建讀書交流平臺,為廣大讀者打開一扇看世界、享文化、品人生的交流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