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工作的時候,有生產崗位上的同事和我說,後悔當初沒有學好英語,不然工資可以更上一層樓。我當時缺少經驗,也沒有想到工作中其實有一套高頻使用的英語,不然都可以告訴他們可以選這些高頻表達重點攻克。後來我有工作運用英語經驗之後,發現資質再差的人,也可以學好工作英語,好幾個四級都沒有過的外貿業務員,硬是讓我培養成為可以和老外進行商務談判的主管。我現在把一些實用英語表達分享給大家。
如何表達「需要你的確認和同意」?有同學翻譯成we need you to check and agree,毫無疑問,這是大學生英語四級水平,外企經常說we need your confirmation and approval,也可以說please confirm and approve !外企常用confirm來表示「確認」,用approve 表示「同意,批准」;如何用英語表達「分幾個批次發貨」?說成send the goods in many times,只能算是高中生水平,不地道,最好的說法是send the goods in several batches,單詞batch表示「一批」,工作很常見。
要翻譯「更好於」這個意思的時候,過四級的朋友常說sth is better than sth,而已外企常用sb is superior to sth,單詞superior 是「優於,好過」的意思,有比較的意味;如何表達「未交貨訂單」呢?聽到很多同學說not deliver order,這個老外基本不明白啥意思,是中式思維直接翻譯的結果,地道的說法是backlog order,單詞backlog一般表示「積壓的工作,積壓的訂單,待處理的事物。(更多實用專業的表達,我寫在文後的《頂級商務英語》)。
在工廠工作過的朋友都知道,要給外國客戶報價,一定要算好價格。從老外給的設計圖紙中,你的腦海裡就要立刻想出這款產品,需要什麼樣的材料,材料的成本如何,此外人工費用,包裝材料費用需要多少。如果剛好保本,報出的價格是多少,如果要賺20%,又要報價多少。不要覺得賺20%就很高,老闆還要給業務員提成,廠房租金,稅費也要錢。因此,算價格的時候,一定要算到精準,知道盈虧平衡點在哪裡。報價太低,虧本了就沒有意思,報價太高了,外國客戶就不在你這裡做!好了,用英語如何表達「盈虧平衡點」呢?翻譯成win and lose point,外企經理可能會捧腹大笑,毫無疑問這是直白的翻譯,不符合習慣。
「盈虧平衡點」的習慣說法是break even point。之前和大家分享過,break even 表示「收支平衡,不賠不賺」,單詞even就是「均勻的,均等的」。比如an even contest就是「勢均力敵的競賽」。
You should figure out the break even point before making a quotation。
在做報價之前,你要知道盈虧平衡點。
工作英語不是詞彙量越大越好,而是越實用,越能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越好。如果你喜歡這樣實用的分享, 想學更多,可以訂閱我的頭條專欄《頂級商務英語課》,內容更系統,適合工作用到英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