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時候經常打人,常見原因是這幾種

2020-10-22 竇旭靜

孩子打人是最讓父母煩惱的行為之一了,一方面覺得需要馬上制止,同時還會覺得是自己的教育不好,會自責,另一方面還會有一種隱隱的擔心,小時候打人,那長大會不會還這樣呢?容易衝動,不會和平的解決問題呢?其他的家長不讓自己的孩子和他玩,怎麼辦呢?如果孩子打人了,不要擔心他以後會成為暴力的人,要知道孩子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會學會控制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我們的支持,孩子打人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原因有四種,第一種原因是孩子感到憤怒了,為什麼孩子會憤怒的打人呢?因為當人感到憤怒的時候,會不自覺的產生想要攻擊他人的衝動,但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抑制這種衝動,他們不知道怎麼樣用更合適方式來表達憤怒,其實孩子通常知道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來面對憤怒的,但是當情緒激動的時候,他們沒有辦法使用那些更健康的方式,關於憤怒打人,我的建議是從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感受開始。

對於所有的強烈情緒,我都會這麼建議,我們總是告訴孩子要用語言來表達,但是很多孩子發現,當他們用語言來表達憤怒的時候,往往沒有人理他們,會讓他們一邊去,大家還有可能會對他們說,忍一忍吧,回自己的房間去,或者別小題大做了,當他們生氣的時候,就會有人說他們被寵壞了,或者是個壞孩子,最後孩子當然會打人了,因為他們感覺到沒有人理解或者是關心他們的感受,有些父母認為應該對孩子隱藏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但實際上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如果我們隱藏感受和情緒,他們一定都知道,這會讓他們感到困惑,所以更好的方式是分享你的感受,分享你有效處理感受的方法,同時你可能也會受到啟發,找到新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孩子打人的第二種原因,可能是在模仿成人或者是別的大孩子,因為他們見過別人打人或者經歷過被打孩子總是以我們為榜樣的,被打的孩子也會去打別人,這個簡單的事實已經被眾多的研究證實了我們怎麼樣對孩子就會怎麼樣去對別人,他們會學習我們的行為,有些父母因為孩子打人就打孩子,認為這樣會讓孩子體會到被打的感受,其實不會的,這只會教會他們打人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一些孩子打人是要告訴我們,他們在學校被人欺負了,他們需要讓大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又沒有辦法用語言清楚的說出來,當我們看到一個孩子發生攻擊性行為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首先密切關注他本身是受害者,攻擊行為也許並不是因為淘氣,而是孩子用一種最合適的方式向我們展示她的遭遇。

第三種原因是孩子用武力來解決問題,通常這是因為孩子的溝通能力或者是社交技巧有限,他們沒有辦法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衝突,面對衝突的時候,他們還不能用語言冷靜地說對不起,我在玩那個玩具,請把它還給我,即便是大一點的孩子,也不太會用這種尊重的方式進行交流,因為當他們感到非常沮喪的時候,往往會喪失這種高級的溝通能力,當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你可以在矛盾產生之前介入來防止衝突的發生,但是記住,孩子打人只是因為他感到了威脅不安全或者是情緒太過激動了,他們需要有人傾聽來重新獲得安全感,恢復情緒平穩,他可能會堅持說,都是另一個孩子的錯,就算你不認同,也認真的聽著,不必爭辯,聽他說就好了。

第四種打招呼,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這些孩子喜歡撞人,或者是緊緊的抱住別人,把別人都抱疼了,他們覺得這樣自己很友善,並不知道別人不喜歡這種激烈的問候方式怎麼辦呢?這些孩子需要用遊戲的方式練習打招呼,比如說機場擁抱或者是用語言來打招呼,一定要注意練習要好玩,別弄得像上課一樣,比如你可以說我們來練習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打招呼吧,我發現有時候你和朋友或者和我打招呼的時候,方式有太激烈了,所以我們先練習,用激烈的方式打招呼吧,我們抱著大枕頭互相撞,那現在呢?我們用擊掌的方式來打招呼吧,一邊問候一邊鞠躬,其實你不用考慮哪種方式更好,這些遊戲之所以起作用,是因為它們可以讓孩子釋放掉緊張感之後就有能力選擇並使用更好的方式來打招呼了。

講到這裡,我們已經看到了同一種行為,在不同的兒童身上可能具有幾種不同的含義,打人是在表達憤怒,語言交流的失敗,甚至是打招呼,這就引出了遊戲力育兒的基本原則之一,不要只看孩子的表面行為,要看到內在的問題,比如說下一次當你看到孩子打人的時候,問問自己這些問題在打人的時候,我的孩子有什麼感受呢?我的孩子需要什麼?你可能並不知道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是仔細觀察吧,看看孩子玩耍,聽聽他們的感受,你就會很好的理解他們。

相關焦點

  • 農村最常見的4種小魚,小時候經常撈,你記得幾種
    農村是個美好的地方,它帶著很多農村娃兒時的回憶,在90年代以前,農村發展落後,農村的孩子平時基本沒啥零錢花,更沒有像樣的玩具玩耍,想要玩具只能靠自己動手製作。那時的小孩動手能力很強,像彈弓、竹筒炮、木陀螺、小竹人這樣的土玩具全靠「製造」。
  • 孩子總打人?0歲、1歲、3歲打人原因各不同,早了解早糾正
    孩子在不同階段年齡出現的打人行為代表著孩子不同的心理需求。家長需了解孩子打人背後的原因,才能找對方法及時進行糾正。0歲、1歲、3歲打人原因各不同孩子愛打人是一件讓家長很煩惱的事情,特別是面對要步入社會的孩子,打人會讓孩子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並且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打人行為呢?其實0歲、1歲、3歲打人原因各不相同。
  • 啃指甲、膽小、愛打人?讀懂孩子6個常見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你會發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習慣性行為,比如啃指甲、愛打人,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大部分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制止,但最後你會發現,不論制止多少回,孩子還是照做。這不是孩子故意跟父母作對,而是大部分父母只制止了表象,但卻沒看到這些行為表象背後暴露出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所以自然是治標不治本了。
  • 孩子喜歡打人、咬人,還經常「發飆」?做好兒童情緒管理是關鍵
    說到孩子喜歡打人,我想起來去年的一則新聞:一個小學四年級的班級,全班47個學生,有個孩子從開學開始欺負同學,斷斷續續的班裡45個孩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欺辱。惹了眾怒的娃被全班其餘家長聯名要求勸退。這個事情雖然比較極端,但是孩子喜歡打人的這件事,確實讓很多家長頭疼。
  • 孩子打人,家長怎樣引導?
    我家孩子兩歲多了,之前一直都很乖,在外面也能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最近不知道怎麼了,經常習慣性動手打人,有時候我們都還沒反應過來呢,他就上手了。其實,很多兩三歲孩子的爸爸媽媽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不過爸爸媽媽不用為此焦慮,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家長該如何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孩子。兩三歲的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很常見,也很正常,並不是真正的「暴力」行為,而造成他們打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其實,很多孩子在長到兩歲左右都會出現打人的行為,可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自己的錯誤表現沒有太多的認知,而且孩子總愛打人也有一定的原因,家長要仔細找到,再來正確應對。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開一些不正當的玩笑,例如:"媽媽又惹寶寶生氣了,媽媽壞我們打她"。
  • 孩子打人怎麼辦?這六點方法很有效
    最近孩子姥姥經常給我說,女兒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經常動手打對方,教育了好幾次,下次還是依舊動手打人。學齡前的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其實是相對比較常見的,所以爸爸媽媽們不需要過多地擔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有暴力傾向,打人不代表就是壞孩子。
  • 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
    導讀: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在幼兒園頻繁打人,原來是進入「打人敏感期」
    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是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打人敏感期」,這是一種十分正常的表現孩子打人,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基於不同年齡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打人原因,這也形成了不同意義上的心理反應,建議家長要先分析孩子打人的具體原因,然後具體原因具體分析。
  • 在幼兒園經常打人、撓人、搶別人玩具,是遺傳,還是另有原因?
    一位幾年未見的朋友在微信上跟我抱怨,他家二寶都上小學了,不會跟同學相處,經常「用武力解決問題」,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是這樣,控制情緒的能力很差,經常發火,經常打人、撓人、搶別人玩具,作為家長,他經常向「受害者」及其家長道歉,也因此換了好幾家幼兒園,因為有個幼兒園園長就曾經直白地跟他說「我們幼兒園都快被你兒子給打黃了」,現在他非常苦惱
  • 年幼的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在兩三歲的時候喜歡胡亂打人,家人也經常摸不透,孩子有時還樂在其中。如果你聽過之前檸檬關於孩子打人的分享,就會知道,這其實是孩子正處於一個「打人的敏感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溝通、交往都不大熟悉,打人就會成為他的一個表達方式,家長可以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孩子過了這個階段以後還經常打人的,就需要特別關注,並及時介入教育了。
  • 孩子總是脾氣暴躁、想打人,背後的原因你了解多少?
    幾句話沒說完就大聲吵吵,要不就動手打人,在幼兒園時三天兩頭就會把別的小朋友打哭,曾多次把別人的鼻子打出血......衝突其實是青春期階段孩子交往活動中一種常見的現象京譽君覺得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面導致的:環境原因在電視和電影中經常出現通過武打、搶劫、暴力等情節,青少年由於好奇、情緒發育欠成熟(崇尚體力、武力)、愛模仿等特點,易學會媒體中的攻擊性行為。孩子遭受挫折後,常常會表現出某種攻擊行為,以發洩自己的憤怒,尋求心理平衡。
  • 孩子兩歲了,老是愛罵人、打人怎麼辦?
    最近東東不知道在哪裡學到的「傻X」等汙言穢語,甚至還動手打其它小朋友,真是愁壞媽媽了,明明家裡都是文明人,孩子為何這樣?氣得都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打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兩歲左右的兒童,特別是男孩的常見行為,也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點。
  •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你的做法影響他一生
    我趕緊攔住,倔強的小柏立馬大哭起來:「小姑,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想多玩會那個小汽車……」嫂子說,小柏這孩子最近經常打人寶寶從小乖乖變成小惡魔,開始動不動打人,通常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鼓勵孩子說出打人的原因,再告訴她正確的做法。
  • 孩子脾氣總不好?打人咬人怎麼辦,家長的反應最關鍵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一歲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表現出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咬人,打人。雖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咬人打人的現象很常見,但這個問題值得家長關注。要知道,父母的所作所為會直接決定孩子的未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一、寶寶為什麼咬人打人?
  • 孩子在學校愛打人怎麼辦?
    (雖然我們大多中國人的習慣是要「魚」也就是直接的解決之道,而沒耐心和興趣去看「怎麼漁」,但我還是要在這裡再次強調此前一再強調的老觀點:任何問題都有不同的原因,不分析原因和針對不同的原因而直接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招鮮」的解決之道是沒有的。您如果連這點了解原因的耐心都沒有,那可以很武斷地說,您肯定就沒法教育好孩子,或許孩子喜歡打人、簡單粗暴沒耐心去講理的根源就在您這裡。)
  • 經常暈倒要查心臟 暈厥的原因有哪幾種?
    原標題:經常暈倒要查心臟 暈厥的原因有哪幾種?   暈倒是由於各種原因使大腦處於一時性缺血而發生突然的、短暫的意識喪失,醫學上稱為「暈厥」。暈厥原因很多,血管迷走性最常見,心源性暈厥最兇險。正常人在特殊情況下發生暈厥,這是生理現象。
  • 你家孩子愛打人,高情商父母的這一招更管用
    雖然說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打人」的行為終究是不好的,這確實也是值得我們嚴肅對待的一件事情。,你真的找對原因了嗎?低齡孩子喜歡打人,其實這也是他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當然,不同的年齡段,孩子打人的動機也是不一樣的。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父母該怎麼辦?
    其實導致孩子形成愛打人行為的原因有很多,不過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種:1.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問題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與家庭教育模式有關係,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①絕對權威家庭:這類父母過於控制孩子的自主性,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當孩子打人後,這類父母的處理方式,往往是將孩子打一頓,這使得從父母的言行中學會了攻擊,並產生逆反心理。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其實導致孩子形成愛打人行為的原因有很多,不過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種:1.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與家庭教育模式有關係,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