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個月的寶寶飲食仍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添加以嘗試吃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從少量開始,即從1— 2勺開始,以後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質及泥糊狀食品。可依次提供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蘋果汁調配),蔬菜泥(3—4種)後,水果汁或泥(果汁要從2:1,1:1兌水開始,然後再喝原汁,接下來是果泥),雞蛋黃(5月齡),魚泥、雞肉、鴨肉、豬肉。
一般從4~6個月開始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寶4個月以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而純母乳餵養的寶寶要晚一些,但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不一樣,個體差異也不一樣,因此添加輔食的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
我的二寶是四個半月後開始嘗試給他添加米糊,起初有點抗拒,到差不多五個月後慢慢開始接受了。也就是混合餵養的方式,一日三餐就吃米糊,母乳就當做點心來吃,什麼時候想吃就給他吃了,添加輔食後寶寶比較不會餓,一般也就睡前需要母乳哺乳著入睡,比較有安全感。
然後在每日午後午休醒來做果蔬汁當點心。也就是兩餐正餐,午餐與晚餐之間添加。
一開始第一次接觸水果蔬菜,要從汁液過渡到泥糊狀,從單一口味到混合口味,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寶寶比較好接受。我這裡以六種果蔬汁為例,為大家介紹這幾種常見常做的果蔬汁,供各位寶媽參考。
比如第一種:菠菜汁,菠菜焯水後撈起來,放入料理機打成菠菜泥然後用過濾網過濾裝進奶瓶給寶寶飲用即可。
菠菜汁中含有豐富的鐵,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還含有錳,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增強記憶力,緩和過敏和情緒不安。
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整腸的作用,有助於改善便秘。菠菜中含有胡蘿蔔素,有保護視力的作用。
第二種:胡蘿蔔汁。胡蘿蔔刨絲過水煮熟撈起來,適當加點開水放入攪拌機攪拌成泥。
這裡注意,考慮到寶寶初次添加果蔬汁,如果不適應的話可以適當加點涼白開兌水稀釋,淡話口感,寶寶可能更容易接受。
因為寶寶吃的量少,所以電動料理機反而用的次數少,我一般都是用這種手動攪拌機,量少也好操作,網上買才十幾塊錢,很划算,一點不比我買那個幾十塊的料理機差。建議寶媽可以入手一個。
把胡蘿蔔渣過濾掉後,我又一點點撕碎麵包,也就是麵包屑,方便寶寶進食,搭配著胡蘿蔔汁,營養美味。
胡蘿蔔汁營養豐富,具有明目、美容、降血糖、降血壓、抗肺癌等多種功效。
第三種:獼猴桃汁。獼猴桃是水果,直接鮮榨成汁。
獼猴桃性寒、味甘酸,入脾、胃經; 有清熱生津,健脾止瀉,止渴利尿的功效。
過濾後即可飲用。
要注意的是:吃了獼猴桃別馬上喝牛奶 獼猴桃與牛奶同食不但影響消化吸收,還會使人出現腹脹、腹痛、腹瀉。
第四種:蘋果汁。新鮮蘋果洗淨削皮,切碎塊加涼白開放入料理機攪拌打成泥狀。
還是過濾後再喝,雖然每次操作起來挺麻煩的。我大概堅持了一個多星期,每天兩餐之間餵果蔬汁,後面才開始果蔬泥。
我家寶寶處於添加輔食初期,等過一階段適應了汁液狀態的果蔬就可以過渡到泥糊狀的果蔬了。
第五種:白菜汁。將一碗水在鍋中煮開,洗淨的青菜葉先在水中浸泡20-30分鐘後取出切碎約一碗,加入沸水中煮沸1—2分鐘。
再過濾白菜殘渣即可。
一碗清淡的白菜汁就做好了。
白菜汁,白菜對於促進造血機能的恢復、抗血管硬化和阻止糖類轉變成脂肪、防止血清膽固醇沉積等具有良好的功效。白菜汁中的維生素A,可以促進幼兒發育成長和預防夜盲症。
第六種:玉米汁。也是同樣做法,玉米粒放入攪拌機打成泥過濾後即可飲用。
玉米汁營養價值豐富,有利於補充維生素和粗纖維,多種礦物質,可以清熱去火,促進胃腸道蠕動,保持大便通暢。
總而言之,4~6個月的寶寶輔食一般為:單一口味的水果和蔬菜泥、一階段嬰兒米粉、蛋黃泥、米糊、奶糊等,以補充熱量、蛋白質、鈣、鐵、纖維素及維生素A、B、C等。
接下去我將持續跟大家分享下個階段的寶寶輔食點心——果蔬泥。有興趣的寶媽互相關注,留言交流心得感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