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往往非常善於捕捉領導的心思,然後想方設法滿足領導的欲望。北宋時期宋真宗手下的兩個宰相——王欽若和丁謂(這兩人的事跡我們先前的文章介紹了不少,大家可以翻一下)就是這樣的小人。
然而,儘管小人用起來很爽,但是對於睿智的領導,小人畢竟只是手裡的工具,當這個工具不再稱手時,領導會毫不猶豫地把他扔出去。當小人王欽若失去了當工具的價值時,宋真宗趙恆便把他踢出了朝廷,而經歷了四次宰相生涯、又被罷免了四次的寇準又一次成為了帝國的宰相,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做宰相。
丁謂是一個精明能幹的小人,作為王欽若的黨羽,在其他黨羽都受到王欽若牽連的情況下,他竟然能夠明哲保身。剛正不阿的寇準不但放了他一馬,還讓他接著當副宰相,畢竟這麼一個思維縝密、幹事麻利的人,做自己的副手也確實很方便。
當然了,丁謂這個小人的本事自然是非常厲害的(關於丁謂的才能以後的文章裡我們會單獨介紹),但是小人很容易記仇,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就讓丁謂恨上了寇準,並發誓一定要報仇。
這件小事是這樣的:寇準有一次擺宴招待百官,寇準在吃肉羹時,不小心灑了一身,鬍子上也沾了不少。作為副宰相的丁謂一看,領導這個樣子很不文雅,趕緊拿自己的袖子給寇準擦鬍子。寇準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他這張嘴沒少得罪人,當時寇準直接來了句「你一個副宰相,是國家重臣,怎麼能給領導擦鬍子呢?」這就是成語「溜須拍馬」裡「溜須」的由來。當然,寇準是半開玩笑地說著,大臣們也只是當笑話笑了一陣,可是丁謂不這麼想,從此丁謂恨上了寇準。
寇準得罪的不只是一個丁謂,在先前的文章《《澶淵之盟》籤訂的爆笑過程, 小人物的機會》裡我們介紹了曹利用抓住寇準給的機會,成功出使遼營,從一個小小的侍衛最後升為了帝國最高軍事長官。本來,曹利用一直對寇準這位北宋民族英雄心存感激,然而對於地位已經跟自己幾乎平起平坐的曹利用,寇準一點都不放在眼裡,總是在人前嚷嚷「要是沒有我寇準,你曹利用屁都不是。」
在官場裡,大實話可不能亂說,反而是各種官話、假話可以隨便說。終於,曹利用受不了寇準的大嘴巴,跟寇準反目成仇了(這件事還真不怪曹利用,換誰也受不了)。於是,在共同敵人的驅使下,曹利用和丁謂走到了一起,組成了反寇聯盟。
寇準發現,這兩個人聯手,能量不是一般的大,自己得先下手為強。這裡補充一下,寇準第五次被提升為宰相是因為皇帝想借寇準的手抗衡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皇后——劉娥。這位皇后是一位武則天似的人物(關於這位皇后以及她策劃的狸貓換太子的真相我們日後也會介紹),宋真宗擔心的是,皇后的權利越來越大,而太子年幼,他怕自己一旦過世,自己的太子會重蹈武則天殺子的覆轍。
此時的皇帝宋真宗已經重病纏身、朝不保夕,寇準希望皇帝下旨讓太子監國,這樣的話,他自己一定會被選為輔政大臣的,到時候新皇帝登基後,自己有足夠的權利和威望收拾丁謂和曹利用。對於寇準的能力和忠誠,宋真宗是完全放心的,他相信寇準會是一個優秀的託孤大臣。
在皇帝同意後,寇準就離開了皇宮,跑到親信翰林學士楊億那裡,他讓楊億草擬一份太子監國的聖旨,並告訴楊億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第二天早朝要交給皇帝。楊億知道其中的利害,自然小心翼翼。寫好聖旨後,楊億把它連夜送到了寇準府裡。
此時的寇準正在府裡舉辦宴會(這是寇準的一大愛好),拿到聖旨的寇準開心得不得了,喝了不少酒的他高興地對旁邊一個僕人小聲說道:「除舊布新,就在今日!」然而,寇準不知道的是,這個僕人是丁謂安插寇準府裡的臥底,得到這個消息的僕人馬上匯報給丁謂。
丁謂得知消息後,馬上讓僕人返回寇準府裡,查明事情真相。這位僕人簡直是個優秀的特工,很快就找到這份聖旨,並把內容抄了一份給丁謂。丁謂不敢等待,馬上通過關係進宮去見劉皇后,劉皇后得知「太子監國」的消息後,馬上找宋真宗理論,讓宋真宗這個懦弱的皇帝取消了這個決定。這一切,僅僅發生在一夜之間,所謂的「夜長夢多」果然不假。這一夜之後,局勢便來了個360度的驚天大逆轉。
第二天早朝,不明真相的寇準正要奏請皇帝讓太子監國,卻沒想到自己還沒開口,丁謂先宣布了罷免寇準宰相的詔書。寇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酒後的一句話,瞬間就把自己從天堂扔到了地獄。一個晚上之間,自己離成功那麼的近,簡直觸手可及;而一個晚上之後,自己卻迎來了徹底的失敗。管住嘴真的很重要啊!
這是寇準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被罷相,此後,寇準再也沒有回到過京城。本來皇帝只是把寇準貶到一個京城附近的地方做官,然而,在丁謂的操控下,寇準被貶的地方越來越遠,一直被貶到了今天的廣東。那時候的廣東屬於蠻荒之地,一大把年紀的寇準去廣東基本上跟送死沒什麼區別了。
當然了,寇準和丁謂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僅僅三個月後,小人丁謂也被人收拾了,丁謂被貶的目的地是更遠的海南!關於這些故事,隨後的兩篇文章裡我們會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