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勝券在握到被貶出京, 寇準第五次罷相只因酒後一句話

2020-12-15 騰訊網

小人往往非常善於捕捉領導的心思,然後想方設法滿足領導的欲望。北宋時期宋真宗手下的兩個宰相——王欽若和丁謂(這兩人的事跡我們先前的文章介紹了不少,大家可以翻一下)就是這樣的小人。

然而,儘管小人用起來很爽,但是對於睿智的領導,小人畢竟只是手裡的工具,當這個工具不再稱手時,領導會毫不猶豫地把他扔出去。當小人王欽若失去了當工具的價值時,宋真宗趙恆便把他踢出了朝廷,而經歷了四次宰相生涯、又被罷免了四次的寇準又一次成為了帝國的宰相,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做宰相。

丁謂是一個精明能幹的小人,作為王欽若的黨羽,在其他黨羽都受到王欽若牽連的情況下,他竟然能夠明哲保身。剛正不阿的寇準不但放了他一馬,還讓他接著當副宰相,畢竟這麼一個思維縝密、幹事麻利的人,做自己的副手也確實很方便。

當然了,丁謂這個小人的本事自然是非常厲害的(關於丁謂的才能以後的文章裡我們會單獨介紹),但是小人很容易記仇,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就讓丁謂恨上了寇準,並發誓一定要報仇。

這件小事是這樣的:寇準有一次擺宴招待百官,寇準在吃肉羹時,不小心灑了一身,鬍子上也沾了不少。作為副宰相的丁謂一看,領導這個樣子很不文雅,趕緊拿自己的袖子給寇準擦鬍子。寇準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他這張嘴沒少得罪人,當時寇準直接來了句「你一個副宰相,是國家重臣,怎麼能給領導擦鬍子呢?」這就是成語「溜須拍馬」裡「溜須」的由來。當然,寇準是半開玩笑地說著,大臣們也只是當笑話笑了一陣,可是丁謂不這麼想,從此丁謂恨上了寇準。

寇準得罪的不只是一個丁謂,在先前的文章《《澶淵之盟》籤訂的爆笑過程, 小人物的機會》裡我們介紹了曹利用抓住寇準給的機會,成功出使遼營,從一個小小的侍衛最後升為了帝國最高軍事長官。本來,曹利用一直對寇準這位北宋民族英雄心存感激,然而對於地位已經跟自己幾乎平起平坐的曹利用,寇準一點都不放在眼裡,總是在人前嚷嚷「要是沒有我寇準,你曹利用屁都不是。」

在官場裡,大實話可不能亂說,反而是各種官話、假話可以隨便說。終於,曹利用受不了寇準的大嘴巴,跟寇準反目成仇了(這件事還真不怪曹利用,換誰也受不了)。於是,在共同敵人的驅使下,曹利用和丁謂走到了一起,組成了反寇聯盟。

寇準發現,這兩個人聯手,能量不是一般的大,自己得先下手為強。這裡補充一下,寇準第五次被提升為宰相是因為皇帝想借寇準的手抗衡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皇后——劉娥。這位皇后是一位武則天似的人物(關於這位皇后以及她策劃的狸貓換太子的真相我們日後也會介紹),宋真宗擔心的是,皇后的權利越來越大,而太子年幼,他怕自己一旦過世,自己的太子會重蹈武則天殺子的覆轍。

此時的皇帝宋真宗已經重病纏身、朝不保夕,寇準希望皇帝下旨讓太子監國,這樣的話,他自己一定會被選為輔政大臣的,到時候新皇帝登基後,自己有足夠的權利和威望收拾丁謂和曹利用。對於寇準的能力和忠誠,宋真宗是完全放心的,他相信寇準會是一個優秀的託孤大臣。

在皇帝同意後,寇準就離開了皇宮,跑到親信翰林學士楊億那裡,他讓楊億草擬一份太子監國的聖旨,並告訴楊億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第二天早朝要交給皇帝。楊億知道其中的利害,自然小心翼翼。寫好聖旨後,楊億把它連夜送到了寇準府裡。

此時的寇準正在府裡舉辦宴會(這是寇準的一大愛好),拿到聖旨的寇準開心得不得了,喝了不少酒的他高興地對旁邊一個僕人小聲說道:「除舊布新,就在今日!」然而,寇準不知道的是,這個僕人是丁謂安插寇準府裡的臥底,得到這個消息的僕人馬上匯報給丁謂。

丁謂得知消息後,馬上讓僕人返回寇準府裡,查明事情真相。這位僕人簡直是個優秀的特工,很快就找到這份聖旨,並把內容抄了一份給丁謂。丁謂不敢等待,馬上通過關係進宮去見劉皇后,劉皇后得知「太子監國」的消息後,馬上找宋真宗理論,讓宋真宗這個懦弱的皇帝取消了這個決定。這一切,僅僅發生在一夜之間,所謂的「夜長夢多」果然不假。這一夜之後,局勢便來了個360度的驚天大逆轉。

第二天早朝,不明真相的寇準正要奏請皇帝讓太子監國,卻沒想到自己還沒開口,丁謂先宣布了罷免寇準宰相的詔書。寇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酒後的一句話,瞬間就把自己從天堂扔到了地獄。一個晚上之間,自己離成功那麼的近,簡直觸手可及;而一個晚上之後,自己卻迎來了徹底的失敗。管住嘴真的很重要啊!

這是寇準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被罷相,此後,寇準再也沒有回到過京城。本來皇帝只是把寇準貶到一個京城附近的地方做官,然而,在丁謂的操控下,寇準被貶的地方越來越遠,一直被貶到了今天的廣東。那時候的廣東屬於蠻荒之地,一大把年紀的寇準去廣東基本上跟送死沒什麼區別了。

當然了,寇準和丁謂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僅僅三個月後,小人丁謂也被人收拾了,丁謂被貶的目的地是更遠的海南!關於這些故事,隨後的兩篇文章裡我們會詳細介紹。

相關焦點

  • 宋史114:太監周懷政欲廢掉劉後,立太子監國,寇準會附和嗎?
    寇準得到宋真宗的默許,打算請皇太子監國,藉機除掉佞臣丁謂。他覺得安排妥當,萬無一失,一時心滿意驕,酒後失言,傳到丁謂的耳朵裡。113、丁謂十分驚詫,對李迪說:「皇上的病很快就會好的,為什麼讓太子監國呢?」李迪從容地說:「讓太子監國,古來就有這種制度,有什麼不可以的呢?」114、丁謂聽了這話更加不安,並在劉後面前極力貶低寇準。
  • 宋史115:寇準被貶,宋真宗居然不知情,誰敢如此矇騙皇帝?
    太監周懷政與寇準商量,想要除掉劉後和丁謂,請太子登基。寇準沒有答應。過了一天,周懷政被抓,被樞密院曹瑋審問。寇準捏了一把冷汗,生怕被此案牽連。曹瑋是累積戰功的曹彬的兒子。他不許株連其他人,只問了周懷政的罪。而周懷政又挺身招認,一人服法,就這樣了解了此案。
  •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太宗將他調回朝廷,任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主持官員考核選拔,他人事大權交給他,寇準不畏權貴,剛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有一天騎馬辦事,突然有人攔馬,連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宗聽說後非常生氣,寇準辯解是有人陷害,太宗說「聽說你當時還挺高興!」,寇準被貶到青州。
  • 宋詞裡的大宋王朝·二 離腸斷處說寇準
    不但不生寇準的氣,反而更加器重他了。   雖然宋太宗很器重寇準,但寇準的直性子讓他和朝中大臣多有齟齬,在一次和朝臣互相攻擊甚至對罵之後,宋太宗為避免惡劣影響,忍痛割愛,把寇準貶到青州去了。寇準生性好飲酒,到青州之後,經常和下屬、朋友通宵暢飲,不醉不歸。宋太宗反倒時常想念寇準,悶悶不樂,每隔幾天,就問身邊的大臣:「寇準在青州過得怎麼樣?」
  • 「唐宋東都西京留守錄」之寇準
    這首名叫《憶洛陽》的詩,是北宋大名鼎鼎的宰相寇準作的。金谷園的春天,西京宮殿的晴日,美麗的洛陽牡丹……洛陽為啥讓寇準思念如斯?  「金谷春來柳自黃,曉煙晴日映宮牆。不堪花下聽歌處,卻向長安憶洛陽。」這首名叫《憶洛陽》的詩,是北宋大名鼎鼎的宰相寇準作的。  金谷園的春天,西京宮殿的晴日,美麗的洛陽牡丹……洛陽為啥讓寇準思念如斯?
  • 中國古代被貶到南蠻之地的文豪官員有哪些代表
    北宋紹聖元年章恬任相,再度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反對新法的蘇東坡便以「譏訕先朝」的罪名被貶到惠州,蘇東坡原以為所貶之地必然是蠻荒瘴癘之地,誰知下車一看山川風物,美不勝收,他在惠州住了三年,寫下了一百九十多首詩詞,那是住得舒服,其中有一句「報導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的詩句,傳到章恬耳裡,章恬認為他的貶謫生活太閒適了,這才再貶到海南儋縣。
  • 寇準向前輩請教,前輩讓他讀《霍光傳》,寇準重讀一遍,恍然大悟
    滿朝上下,只有宰相寇準堅決反對南逃。在寇準的力勸下,宋真宗鼓起勇氣,親自到澶州督戰。宋軍軍心大振,並且射殺了遼將蕭撻覽。遼國蕭太后和宋真宗都有求和之意,最終雙方籤訂盟約,史稱「澶淵之盟」。張詠出身貧寒,小時候為了讀書,經常到鄰居家借書抄閱,寒暑不停,因此受了很多苦。34歲考中進士,以學識淵博,智慧過人而著稱。張詠為官30餘年,屢創奇蹟,不僅斷案如神,而且擅長發展經濟,還在平定叛亂,教化百姓方面都有良好的政績。正是因為張詠如此優秀,所以他以非常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寇準,認為寇準雖然是奇才,但學識仍然不足。
  • 「檀淵之盟」的主要促成者——寇準,竟然因此被皇帝疏遠?
    宋太宗趙光義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可見寇準此人有堪比魏徵之才。寇準官至宰相,為風雨飄搖時期的大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的下場卻是十分悽慘。寇準品德、才華都十分出眾,而且是三十二歲就被宋太宗所器重,官拜樞密副使。真宗之時,契丹南下入侵,寇準更是說服真宗御駕親徵,結果宋軍一轉攻勢,在澶淵之盟籤訂前隱隱佔據了主動權。
  • 寇準下棋
    寇準從小天資聰明,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不通曉。到巴東做知縣後,很久沒能找到一個下棋的對手.心裡憋悶得很。寇準處理公事,廉明善斷,把個巴東治理得煥然一新。多年積案,一一斷完。因此,平素公務不多。這年夏天,氣候炎熱,夜短晝長,站在衙門外當班的衙役困得直打呵欠,站著站著就打起磕睡來了。
  • 唐宋名人--蘇東坡,三次上書三次被貶的曲折仕途
    唐宋名人--蘇東坡,三次上書三次被貶的曲折仕途蘇軾,因號東坡居士,故世人多稱其蘇東坡。是北宋文壇一顆亮麗的星星,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和父親蘇洵,幼弟蘇轍並稱「三蘇」,一家三人,便佔八大家其三。在熙寧四年的時候,蘇東坡針對新法的弊端向皇帝上書一封,王安石得知後大怒,讓御史在皇帝面前進讒言詆毀蘇東坡,蘇東坡無奈,只好請求出京任職,於是東坡被授為通判,任職杭州。這算得上是第一次上書,也是第一次被貶。 之後,蘇東坡被調至湖州任知州。
  • 古詩讀寫:山中相送罷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裡,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麼呢?詩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詩篇時,剪去了這一切,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 剛正不阿,令人敬畏的寇準,寫過這樣一首柔腸百轉的詞
    劉蘭芳當年說的評書《楊家將》,使寇準的名字天下皆知,他是剛直不阿,嫉惡如仇,正義凜然的化身,也是寇準秉公執法,無私無畏,最終把奸臣潘仁美正法。寇準家門榮耀,祖父和父親為國屢建功勳,倍受朝廷器重。受家庭的薰陶,幼年的寇準聰明好學,8歲寫詩,19歲就高中進士,34歲升至副宰相,42歲為正,可見朝廷對寇準學識與才幹的認可。寇準為官之後,依然沒有忘記小時候寫詩的樂趣,他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踏莎行·春暮》,這是一首閨怨詞,這似乎與寇準的為人與品性很不搭界,但是,誰說男兒身居朝堂,秉公執法就不可以俠骨柔腸,細膩溫情呢。
  • 男子因酒駕被查四次 被拘留前一天又因「第五次」酒駕被查處
    膠東在線12月25日訊(通訊員 孫建波) 12月21日,招遠交警大隊二中隊查處了一名酒駕駕駛人任某,這已經是其第五次因為酒駕被交警查處了。經檢測,任某體內酒精含量為57.6mg/100ml,屬於酒後駕駛。同時,任某還是無證駕駛,未攜帶行駛證,機動車未按規定期限檢驗,最終其被依法處以1450元罰款、行政拘留5天的處罰。經調查,任某在2011年7月22日、2017年3月24日、2019年11月14日、2020年12月8日先後四次因酒後駕駛被交警查獲。
  • 每日背詩 397|送別(山中相送罷)——唐·王維
    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裡,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
  • 寇準7歲寫的詩,三步吟出千古詩篇,在場賓客嘆為觀止,堪稱神童
    《詠華山》宋代:寇準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這首詩就是寇準7歲時創作的詩篇。如果想更加深入地了解這首詩,那麼就必須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小作者,寇準,他是北宋時期的一個稀世神童,為什麼會叫他稀世神童呢?因為他從小便聰慧過人,文採十分的出眾,出口成章。
  • 大宋最厲害的女子:除掉寇準,執掌天下十一年,還差點稱帝
    太宗一聽,大怒,一道聖旨下來,為十七歲的趙恆賜婚並命逐劉娥出京。但趙恆怎麼捨得,他雖迫於皇命把劉娥送出王府,但卻把劉娥悄悄藏在了王府指揮使張耆家中,不時私會。劉娥就這樣過了十五年。 2.得召入宮,步步升為皇后 至道三年(997),太子趙恆即位,為宋真宗。自此,劉娥被接入宮內,於景德元年(1004)被封為四品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