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聊的一件文物,就是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的,後來又淪落到臺灣地區,名字叫做翠玉白菜的國寶。而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這個國寶背後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就是當時屬於光緒皇帝的妃子。也就是後來幫助溥儀盜取國寶的瑾妃。根據傳說來看,他就是這個國寶的主人。
今天這個故事不僅僅涉及到這個皇妃,還與另外一個妃子,也就是這位瑾妃的妹妹珍妃有關。在珍妃入宮之初就非常的聰慧,使得光緒皇帝非常喜歡他,而這個妃子又非常的懂得如何討皇帝的歡心,它不僅支持光緒帝進行變法,後來張飛也因為這個事情被牽連,導致慈禧太后將她和皇帝都給囚禁了起來。而且最後她的結局的確不怎麼好,在慈禧八國聯軍侵入了北京之後出逃之前都不忘記把這個珍妃給殺了。當時他吩咐手下人將這個年僅25歲的珍妃扔到井裡面淹死了。
那麼很多人就想知道,這翠玉白菜和他們二人到底有著怎樣的關係呢?其實根據有關記載來看,這件國寶其實是這兩位妃子的母親,也就是你不是男的夫人,送給他們兩個的陪嫁之物。這種雕刻形狀的物品一般就是象徵著家是較為清白,而且也代表了自己的女兒非常的善良。當他們二人被選入宮中以後,他母親就將這個國寶賜予二人,當做是陪嫁。可見他母親對他愛人的期望也是非常的高。
可是在他二人入宮的前一天晚上,景飛卻與父母和妹妹都在一起爭吵不休。原因就是他發現母親賜予兄妹二人的這個翠玉白菜,並不是作為愛人的嫁妝,而僅僅是偏心的送給了妹妹。因為妹妹性格比較溫厚和善良,所以從來也不跟姐姐爭執,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是非常的能夠容忍。但是姐姐不僅性格暴戾,而且喜歡欺負妹妹。其實母親偏心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時二人知道會加入皇宮當中,姐姐在爭得了各種各樣的金銀珠寶之後,還想要霸佔母親送給妹妹的那個翠玉白菜。主要是因為翠玉白菜寓意好,而且很漂亮又很珍貴。妹妹為什麼會得到這件寶物呢?主要是因為母親看妹妹挑選的時候,僅僅只是拿一些書本,其他的東西都沒要,為了不顯示出家裡的寒酸,母親決定給她陪嫁一個比較好的東西來襯託一下。姐姐跟自己一直爭吵不休,無奈之下妹妹就將這個翠白菜轉贈給了自己的姐姐。
而姐姐雖然得到了這個寶物,珍惜歸珍惜,但是內行人和外行人畢竟對待東西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當姐姐拿到這個之後,就拿出去到處跟人顯擺,後來不明白翠白菜裡面所蘊含的那些美好的寓意,就將這件寶貝放到了法郎的花盆裡面,再搭配上一些靈芝,就讓一個高雅的東西變得如此的低俗。後世人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相信也會笑掉大牙吧。所以真正的好東西,只有懂得它的人才會真正去珍惜,而那些不懂的人僅僅只是把它當做一個裝飾,或者與自己的興趣相匹配的一個玩具而已。
等到十年戰亂以後,這個國寶經過,各種輾轉流離,被國民黨政府就給運到了臺灣去了。等到臺北博物院成立以後,這翠玉白菜就跟其他的國寶一起重新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當中。因為它裡面的寓意比較美好,也被當地的博物館視為鎮館之寶了。雖然這件寶物最後沒有真正回到北京故宮博物院,但是它的美好寓意終究被人們發現,也算是它的一個比較完滿的結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