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父母態度很重要,遭受校園欺凌的孩子,家長難推其責

2020-08-17 媽媽深呼吸

導讀:

心怡帶女兒去遊樂場,她在旁邊站著看會兒手機的功夫,女兒跌倒在地上哭。心怡趕緊跑過去安撫孩子,看沒有什麼嚴重的傷才鬆了口氣。

女兒指著前方說:媽媽,剛才就是那個壞孩子把我撞倒的。看著早已跑開的小男孩的背影,心怡回答道:這個小朋友一定不是故意的,沒關係的,別哭了

本來還在抽抽噎噎的女兒,一聽這話突然開始嚎啕大哭,心怡感到莫名其妙,隨後怒了起來,心下合計:不安慰還好,一安慰反倒來事兒了。於是就不再搭理女兒,等她自己平靜。

同去遊樂場的另一個媽媽是早教機構的負責人,她走過來跟心怡問明了情況後,走到孩子面前,蹲了下來,問道:剛才你是怎麼摔倒的呢?跟阿姨詳細說一下好嗎?媽媽會幫你解決。

孩子說,自己根本不是不小心被碰到,她本來在排隊上滑梯,結果那個小孩跑過來擠到她前面,然後自己就被擠倒了。

最後,兩個媽媽帶著孩子去找到了那個小男孩,讓他道歉後,小公主才停止了哭泣。

心怡看到女兒摔倒,想當然的認為對方不是故意的,她沒有看到孩子內心的委屈,摔倒後身體上的疼痛瞬間就過去了,可是媽媽不分青紅皂白為對方開脫的行為,卻讓孩子的委屈加倍。

女兒在幼兒園被欺負,媽媽王小蹇的做法讓人點讚

著名主持人王小蹇,曾經發過一條微博,女兒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咬」了,懂事的女兒怕影響別的小朋友午休,也沒有主動告訴老師。

雖然為女兒的善良乖巧而心疼,她給女兒提出了建議:

不管對方的舉動是否有惡意,底線是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讓自己不受傷害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如果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大聲制止他,或者第一時間向老師求助。

很多人為王小蹇的做法豎起了大拇指,當女兒被欺負時,她能冷靜的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沒有衝動和憤怒,了解到女兒沒有告訴老師的真相後,發現了孩子的包容和善良。

教育孩子善良和隱忍,會有什麼隱患?

溫良恭儉讓」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也經常會用「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來作為指引,這種教育會有什麼隱患呢?

現在,校園凌霸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多少孩子在校園裡受到同齡人的語言和肢體暴力的欺凌,在花一樣美好的年齡,本該無憂無慮,卻受到來自周圍滿滿的惡意,這種無助和疼痛,相信每個父母都能夠感同身受

而在校園凌霸中,隱忍和沉默是對暴力的最大縱容。受欺負的孩子是真的沒有還手之力,還是隱忍的慣性使然呢?

當孩子因為受欺負情緒低落時,父母的很多反應都意味著「不作為」:

  • 「一起玩兒,難免有衝突,沒什麼大不了的」,
  • 「人家為什麼會欺負你?怎麼不欺負別人?」
  • 「你怎麼這麼沒用,不會打回去麼?」

父母的「無動於衷」和迴避,會讓孩子沒有力量來應對世間的風風雨雨

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會被隱瞞下來,即使被欺負了,他沒有人可以信任,只能自己默默扛,而欺凌雙方的關係就像彈簧,你弱他就強,一味的隱忍只會換來變本加厲的暴力

孩子被欺負了,父母應該怎麼辦?

被欺負,是父母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很多父母會直接告訴孩子打回去,即「以牙還牙」,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也不可取,因為會阻礙孩子情商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

  • 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也就是說識別然後接納孩子,比如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把不良情緒都發洩出來,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理解;
  • 其次,孩子平靜下來之後,引導他說出事情的來龍去脈,不要輕易的惱怒和責備;
  • 最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如果不是因為打鬧玩耍造成的誤傷,孩子被惡意的孤立或是欺負,那麼父母一定要表明態度,讓學校正確處理這件事情,如果學校和對方家長想要「和稀泥」,不要縱容,而要抱著「把事情搞大」的態度,給孩子一個說法。


【包 麻麻總結】

防止孩子被欺負,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平時多親子互動,細心觀察,孩子有任何異常都要及時溝通,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他最強大的後盾。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

相關焦點

  • 「校園欺凌」頻發,父母應教會孩子這3步,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欺負
    導讀:「校園欺凌」頻發,父母應教會孩子這3步,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欺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校園欺凌」頻發,父母應教會孩子這3步,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欺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辱罵、毆打、扒衣服,孩子遭受校園暴力,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
    文丨圖圖爸爸(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和收藏)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都被父母教育得非常文明有禮貌,他們不會隨意的去欺負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即便如此,在現實生活中確實還是會存在一些校園霸凌的情況,比如:一些孩子被其他孩子欺負打罵訓斥。而更無奈的是,這些孩子還不敢聲張,只能承受著別人的欺凌。
  •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到「欺凌」,面對校園霸凌,家長怎麼教育孩子
    之前有一場很火電影,這場電影哪怕是現在已經播出很久,熱度卻一直未減,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讓很多人感同身受,也讓我們很多人揪心不已。有相關資料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園霸凌,而這些傷害對於孩子是不可逆的。
  • 控制不是愛,家長錯誤的溝通方式=增加孩子遭受校園欺凌的概率
    導讀:提起校園欺凌,相信所有家長都深惡痛絕,對施暴者"恨之入骨"!自己的孩子,那是心頭肉,外人欺負他,真是心疼。我們在譴責施暴者的同時,是否考慮過:為何我的孩子沒有反抗?為何會是我的孩子,而不是其他人?本文,從親子溝通方式視角,解讀孩子遭受欺凌的心理因素。
  • 你家孩子會遭受校園欺凌嗎?如何防止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主要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理和身體都感到很痛苦,校園欺凌會經常性的重複發生,並不是偶然事件,所以如何防止校園欺凌在我們自己孩子發生,怎麼做很重要。首先,鍛鍊身體,保持自信一般情況下,都是瘦小的學生受到欺負。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強壯身體。
  • 孩子遭受欺凌時,別再說是同學間的「小打小鬧」了
    校園欺凌,這四個字似乎離我們很遠,又似乎離我們很近。 近年來,隨著被曝光的校園暴力、欺凌事件越來越多,這個存在於校園陰暗角落的現象,終於被更多人注意到。 被媒體曝光的校園欺凌就觸目驚心↓ ↓ ↓ 廣平縣一學校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女孩被逼下跪叫爹娘。
  • 校園欺凌,為什麼家長總是最後才知道
    為什麼自家孩子遭遇校園欺凌後,往往家長是最後一個知道的?數據:校園欺凌不止一種形式今年9月28日午飯後,河南禹州磨街鄉大澗小學二年級學生小花在課外活動期間,被同學小強和小冬按住胳膊,另一名同學小剛則向其眼睛裡塞紙片。
  • 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怎麼辦?李玫瑾老師的做法,是我見過最棒的方法
    學校是孩子學習的地方,但是校園欺凌這種事情卻並不少見,當孩子面對校園霸凌的時候,通常要麼默不作聲,要麼奮起反抗,要麼告訴老師、家長。那麼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呢?家長一定要重視,當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及時疏導孩子的情緒,教孩子反抗、解決問題。避免施暴者變本加厲面對別人的欺凌一味的忍讓、膽小怕事,只會助長施暴者的氣焰,令其感覺你是一個軟柿子,變本加厲的欺負你。欺凌者的欺凌,被欺凌者的忍讓,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從而令受害者擔驚受怕,內心備受煎熬。
  • 校園欺凌事件頻頻發生,這到底是誰的錯?家長又該如何保護孩子?
    經過醫院檢查,該同學身上多處骨折,並且因為長期遭受暴力摧殘,抑鬱症嚴重。我們不要以為校園欺凌離我們很遠,其實每年都會有多起校園暴力事件被爆出,而且還有很多校園欺凌事件沒被爆出。同樣作為家長,每次看到類似事件的發生,就揪心一樣的疼。因為為人父母,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自己的孩子自己會當作寶貝一樣捧在手心疼,卻遭到這樣的對待,試問哪一個家長不會覺得氣憤?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家長對孩子校園生活的擔心,也大多都是聚焦於孩子的「社交能力」。這種擔心也不是杞人憂天,校園也是一個小的社會縮影,群體交際中,孩子們的關係親疏,有無數種排列組合方式。而有關係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會有衝突。如何判斷孩子可能遭到欺凌孩子如果剛開始在學校被人欺負甚至欺凌,是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跟家長直接開口的,這就需要家長注意觀察孩子回家後的言行,及早判斷,以便於正確介入。
  • 校園欺凌正在腐蝕著孩子的三觀
    諾達藥業提醒您:本文共:847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2.4億學生遭受校園欺凌,佔總學生數的三分之一,每65000名兒童中,至少會有一個10~14歲的孩子,因校園欺凌而自殺,校園欺凌已經成為等待解決的世界共性問題。
  • 孩子間「小打小鬧」越界成為「校園欺凌」,家長該如何預防?
    ()這件觸目驚心的校園欺凌事件也引發了家長們的思考,甚至有些家長更是憂心忡忡,生怕自己的孩子遭受校園欺凌。確實,最近幾年,類似性質惡劣的校園欺凌案例頻發。「小打小鬧」是指 孩子之間的嬉戲、玩鬧,這是孩子正常的一種社交方式。「校園欺凌」是指 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 一中學生受同學欺凌被逼吃糞便!校園欺凌,怎麼避免讓孩子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 特別關注
    可是,如果你知道,被你捧在手心裡的寶貝,在校園「小惡霸」的嘲笑辱罵下,只蜷縮成一個瑟瑟發抖的小小身影,也許你的要求就只剩一個——所有欺凌,遠離我的孩子!當校園欺凌事件發生時,施暴學生家長應當反思,自己的孩子為何會對同學施以如此欺凌?被欺凌學生的家長們有沒有反思過,孩子是否曾發出過信號,自己有沒有疏忽和不當呢?更多家長是不是也該思考,怎樣避免孩子成為下一個被欺負的對象呢?
  • 面對校園欺凌,十招告訴孩子如何正確應對!
    15歲小盛和媽媽最後的照片儘管有法律追訴,但我想任何一位家長都不會甘心正值花季的少年就這樣離別父母、悲慘夭折,也沒有一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窮兇極惡的欺凌者乃至社會公敵。緬懷逝者之際,校園欺凌事件值得每一個家長重視和深思。那麼如何避免孩子在校園被欺凌?如果孩子遭遇欺凌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教導孩子正確應對呢?如果家長能夠提早進行正確疏導,防患於未然,孩子不僅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而且還會藉此學會以同理心更好地處理和解決同學關係問題,從而擁有更主動、更積極的人生。
  • 校園欺凌就是「欺負同學」?有兩個初中生剛剛被「判了刑」
    武漢市第二初級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模擬法庭的方式代替簡單的講解,能幫助學生在司法審判情境中接受法制教育,既有助於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提高守法認知,也將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那麼,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學生、老師和家長分別該怎麼做?
  • 父母一定要重視,4類孩子容易遭受學校欺凌,願自己孩子不在其中
    別人不管怎麼罵他,欺負他打他,他總是低著頭。」於是我就問孩子,但沒有告訴老師嗎?兒子說沒有,如果告訴老師一次,下一次他會變本加厲的愛欺負。為什麼在現實中總有一部分孩子在遭受著校園的欺凌呢?其實在學校這4類孩子是最容易被欺負的。
  • 我們的孩子遭受欺凌卻不敢求助,這三種家庭要注意了!
    太原師範學院大二女生芝芝長期遭受室友李某的校園暴力,李某不僅給芝芝起「潘金蓮」的侮辱性外號,還公開揚言要對芝芝行為暴力,經常對其進行身體上的攻擊。因長期遭受恐嚇侮辱,被外傳裸露視頻,芝芝得重度抑鬱。一個大學生,受過良好教育,因何面對室友欺凌毫無還手之力?
  • 除了校園欺凌,「校園冷暴力」更可怕,孩子學會這3招才免受欺負
    導讀:除了校園欺凌,「校園冷暴力」更可怕,孩子學會這3招才免受欺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除了校園欺凌,「校園冷暴力」更可怕,孩子學會這3招才免受欺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學霸很少遭受校園欺凌?老師分析十分到位,學生拍手稱讚
    為什麼學霸很少遭受校園欺凌?老師分析十分靠譜,學生拍手稱讚8月已經過半,各地中小學即將進入開學時間。在暑假「悶」了兩個月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希望儘快開學。然而,也有一小部分的學生,總是憂心忡忡,他們希望永遠不要開學,因為,一進學校,就會遭受校園欺凌。
  • "校園欺凌"再次登上熱搜,這些孩子為什麼總是被欺凌?
    伴隨著九月的到來,各個學校陸續開學,神獸們馬上歸籠,經歷了特殊又漫長的假期,對於家長們來說,孩子回校是值得好好慶祝的,但近日發生在四川樂山的校園霸凌事件讓家長對孩子感到擔憂。今天小lu給大家科普下,哪幾種孩子容易遭遇校園欺凌?中國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從小學到大學屢屢發生,這是不應該被忽視的嚴重問題。許多被欺凌的孩子不少心理扭曲抑鬱,內心留下難以平復的傷害。甚至有些孩子在遭受欺凌之後,被學校、社會、身邊的人二次傷害,而結束生命,令人扼腕嘆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