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微信公號改版,為防錯過白丁智庫的推送,請星標我或文末點在看哦~
有研究表明,課堂上35%—50%的教學時間都用於提問;神經科學家、中學教師朱迪·威利斯認為,提問就像給孩子的大腦注射「興奮劑」。本文介紹了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5個要素,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提出能調動思維的有效問題。
「教師的教學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語言要做到精煉、簡潔、清晰。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語言的魅力,將深奧的問題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問題,將抽象的、晦澀難懂的問題轉化為具體形象的問題,將平淡無奇的問題通過設置特定的情境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問題。
第一,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精練。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簡練精闢、富有哲理,知識性蘊含量大。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是神聖而寶貴的,教師要「擠掉」提問語言中的「水分」,避免用冗長的話語進行提問,以防學生不能理解。第二,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簡潔。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短時記憶容量有限,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記憶或處理大量的信息。而教師總是期望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向學生傳遞儘可能多的信息。教師提出的問題不簡潔,會給學生接受和處理信息帶來很大的困難。當然,化繁為簡的同時也要考慮教學內容,不能因為強調語言的簡練而犧牲所要傳達的信息或思想。在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課堂上,教師給學生講解列方程的經典例題。題目已知進入水位14.14米,超出了警戒水位0.64米,要求學生求出警戒水位,把三者的關係在黑板上用圖進行標識。
師:(在圖上標註今日水位14.14米,配合手勢指出超出部分)這是超出部分。那麼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求出警戒線多少米?老師現在想讓你們從圖中找出那幾個關係式?誰來找一找?(點名學生A)
生A:今日水位是14.14米,超出水位是0.64米。
師:還有沒有?好,剛才學生A說出了什麼?說了一致的數量,還有沒有不知道的數量?(點名學生B)
生B:警戒水位。
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問題過多,會讓學生無所適從,當教師讓學生尋找三個變量的關係式,但學生的思路卻局限在了找數量上。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出示了一些動畫,然後提出問題。
師:誰知道這些動畫是怎麼來的?
生1:老師製作的。
生2:幾張圖片連成的。
生3:從網上下載的。
從問題的形式上講,課堂問題可以分為線性問題和立體問題。教師進行課堂提問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多角度、多途徑、多方面、立體式地分析、領會,並加以貫通。要追求有效的立體提問,就要將以往線性的提問轉換為立體式的課堂提問,即把思路窄、跨度小、答案唯一的問題轉變為思路寬、跨度大、答案多樣的問題。
當教師能夠通過新穎的形式提出問題時,有利於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時空與機會,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上表現出了什麼特點?(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之心)
哪裡看出他的機智?哪裡看出他的勇敢?哪裡看出他的愛國?
應該怎麼讀出他的機智勇敢?
……
但特級教師徐善俊老師卻精心設計了這樣的導讀題: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和秦王是打了個平手還是決出了勝負?問題不是直接引導學生認識藺相如的特點,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側面和角度立體地了解藺相如的人物形象。基於這個問題,學生邊讀邊想,在課堂上各抒己見。這樣的問題設計對學生來說,無論是導讀面的廣度,還是思維訓練的深度,都遠超過了上述幾個問題。面向全體學生,把每一位學生培養成才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特級教師魏書生老師在班裡的講課和作業評改中總是大量傳遞「誰又進步了」「某個小組又提高了」的信息,讓班裡產生一種人人都能取的好成績的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都覺得「有奔頭兒」。
在課堂提問中,教師同樣需要面向全體,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和創造平等的成功機會,讓每一位學生覺得「有奔頭兒」,而不是將問答活動局限於幾個精英。在平常的課堂提問活動中,往往會形成「喜歡回答問題的學生表現積極踴躍,而其他學生只是在一旁等待別人回答」的僵局。美國學者蓋奇和克爾曼提出了一些改進教學的策略,其中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提問中努力做到大多數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相當。這種態度和做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而且可以減少和防止課堂紀律問題的發生,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在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學生會提出一些觀點或看法,教師以這些觀點和看法為起點因勢利導地追問,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度理解。
在《驛路梨花》一文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在理清結構後圍繞「究竟誰是房子的主人?」一問展開辯論。學生通過思考、議論、糾誤,很快地把握「所有建屋與修屋的人都是主人」的中心,從而順理成章地理解「雷鋒精神到處傳揚」的主題思想。對比這一方法的有效運用,可以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以語文教學為例,從宏觀的角度可以將同一種文體的文章進行對比,從而得出不同的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段。從微觀的角度可以對字詞、句段進行替換比較,引起學生對關鍵字詞和句段的關注,以便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理解。
你總是這麼積極!(略含責備)
你也太積極了。(含不滿)
天底下就屬你積極!(含諷刺)
教師進而提問:在這三個句子裡的三個「積極」表達的預期、感情是一樣的嗎?學生在這個問題的指引下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最後學生一致認為:水生嫂的話有對丈夫的褒揚,更充滿了對即將參戰的丈夫的依戀。這樣的對比提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詞語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文章來源:思維智匯(ID:swzhihui)
你若喜歡,記得「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