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甘藍屬耐寒性蔬菜,性喜溫涼的氣候,對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寬,一般在8~25C的條件下都能正常生長,以15~20C結球良好。因此,裁培時把結球期安排在春、秋時節生長產量最高。甘藍喜歡長日照,生長期間,若日照時間長,光照良好,對生長特別有利。故在育苗、栽培時要及時進行間苗、定植,且栽植不要過密,爭取較多的光照,提高產量。它的葉片肥大,對水分的蒸發量大,且根系入土淺,不耐乾旱,所以應選擇肥沃溼潤的土壤栽培,如在較好的黃壤土或菜園土生長良好,在沙性土栽培生長較差。它的整個生長過程,需要吸收大量的肥料,特別是氨肥故必須施足底肥,增加尿素的施用,適當配合磷、鉀肥。貴州各地春甘藍的栽培面積大,在生產上感到最頭痛的問題,是常發生未熟抽驀現象,使生產遭受損失。因此,在栽培時應特別注意選用冬性強、不易抽墓的品種和嚴格掌握播種期,使未熟抽薹率降低到最大限度。
(二)主要栽培品種
甘藍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的蔬菜之一,我國南北各地廣為裁種。因此,它的栽培品種很多,按其葉球形狀分,有平頭形,如貴州大平頭、黃苗、黑葉小平頭、楠木葉、二灰葉、京豐一號、夏光等品種;圓頭形如北京早熟、金早生、小金黃、早圓頭等品種;尖頭形,如牛心甘藍、雞心甘藍等。按其成熟早晚還可分為早熟種、中熟種和晚熟種三大類。現將目前我省栽培普通的春甘藍品種簡介如下:
小牛心甘藍:70年代由上海引入裁培,又叫雞心甘藍,葉球尖頭形,株形較矮小,外葉少,植株開張度45~50釐米,葉片倒卵形、深綠色,全緣葉片平滑。葉球小而緊實,冬性強,早熟,作為春甘藍栽培,省的中部地區4月中旬即可上市,不易早期抽薹,食味好,畝產1500~2000千克。
大牛心:從四川引入裁培,植株中等大小,開張度60釐米左右,葉球倒卵形,葉片平滑,廣倒卵形,葉色較上海牛心稍淺,結實緊,早熟,作春甘藍栽培不易抽墓,中部地區5月上、中旬上市,畝產1700~2500千克。
黃苗甘藍:植株中等大小,開張度55釐米左右,外葉少,葉片較平滑,近圓扇形,黃綠色。葉球扁圓,頂部較平,橫徑25~30釐米,高13釐米左右。植株生長整齊,結球緊實,淨菜率高,品質優良。作春甘藍栽培,成熟較早,冬性強,不易抽墓,但抗病力較差。在貴州中部地區5月中旬即採收,畝產2500~3000千克。京豐一號:系北京市農科院用黑葉小平頭與黃苗自交不親和系雜交育成的--代種,株型較大,生長整齊,結球緊實,品質好。外葉少。灰綠色,中熟,冬性強,抗軟腐病。作春甘藍栽培,貴州中部5月中旬以後上市供應,畝產2500~3000千克。二灰葉:貴州農家品種,各地均有分布栽種。植株中等大小,開張度52釐米,葉片灰綠,蠟粉較多,葉緣波狀,葉脈細網狀。葉球近扁圓。結球緊實,品質好。中熟,冬性強,作春甘藍栽培,不易抽墓,畝產達2500~3000千克。
(三)適期播種
春甘藍發生未熟抽薹與播種的早晚關係甚大,一般播種越早,秧苗生長發育快,越容易發生早期抽墓,在貴州中部,以貴陽、安順、遵義、凱裡等為代表的地區,春甘藍的播種,-般以10月中旬為宜,但為了防止有的年份冬季氣溫偏高,加快秧苗生長發生早期抽墓,還可適當延晚至霜降播種比較安全。若播種過早,容易形成大苗越冬,到了第二年,春季來不及形成葉球即提早抽墓。在低熱地區,類似羅甸、望謨、榕江、赤水等地區,春甘藍的播期可延遲到11月上旬,而在溫涼的地區,如畢節,威寧、水城等地,則相應地適當提早播種。總之,氣候越熱越要晚播,氣候越冷越要早播。
(四)搞好苗期管理
秧苗是甘藍生長的基礎,秧苗的好壞與產量的關係甚大。因此,在播種前要選擇肥沃的土地做苗床,充分整細耙平,施放腐熟農家肥及磷鉀化肥,與土混勻,澆透床水,再行播種。播後覆蓋稻草,經常澆水保持床土溼潤,保證出苗整齊。秧苗出土後,為防止徒長,應及時解開稻草,適當減少澆水,培育壯苗。當秧苗長到10天左右聞苗1次,把過於擁擠的秧苗拔稀,留出一定間隔,避免生長纖弱,形成等外苗。以後每隔1星期間1次,共間2~3次,最後使苗與苗之間保持5~6釐米的距離。到秧苗生長的中期,若發現缺肥現象,可用發酵的稀人畜糞水加入0.2%的尿素進行追施,促進生長。
(五)整地開廂,重施基肥
甘藍的根系入土不深,大多分布在土壤的上表層,不耐瘠薄幹旱,因此,要選擇肥沃保水性好的土塊栽培,收效才好。栽培前先將土地深犁,適當進行曝曬,打細整平,開溝作廂。一般採用廂寬1.3米(包括廂溝在內)的窄高廂栽,每廂栽兩行,行距62釐米,株距35~40釐米(大型品種適當栽稀,小型品種適當栽密),這樣有利於陽光照射和田間通風排水,同時便於操作管理。但也可採用2.5米寬的廂面栽4行(包括廂溝在內),但田間排水通風不如前者好,因此,在整地作廂時,應儘量採用窄廂的方式進行。春甘藍的生長期很長,產量高,一般定植後,需要在地裡生長半年之久,故需肥量大,為使其生長良好,在裁培前特別要注意施足底肥,按每窩1.5千克計算,每畝必須施放3000~4000千克,以農家圈肥為主,按每畝20千克過磷酸鈣、80千克草木灰混合堆積發酵後進行窩施。
(六)及時栽植,保證成活
當春甘藍秧苗長到40天左右,即可進行栽培,栽植時先將預先準備好的栽植窩用鋤頭將肥料與泥土混勻,把大的土塊打碎耙平,使窩面與廂面趨於一致,再行栽植;拔苗前要先將苗床淋透,使苗多帶泥土,少傷根,提高移栽成活率。秧苗裁完後立即澆淋1次定根水,以後天不下雨,每天還要.澆淋1次,直到秧苗復活,在這段時期之內因秧苗根系還未恢復,不需要追施肥料,根據土壤乾濕情況酌情用水。
(七)抓好田間管理
防止早期抽薹春甘藍定植成活以後,可根據不同的季節,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主要是採用冬控春促的原則來進行田間管理,即在春節前為了防止形成大苗越冬發生未熟抽藝,應儘量控制肥水的施用,特別是氮肥,利用小苗安全度過冬季,到春節過後,氣溫逐漸回升、變暖,即可增施肥水,促進生長,尤其是進入蓮座生長以後,需肥量漸大,更需勤施多施肥水。利用腐熟的人畜糞水每隔3~5天追1次,必要時還可在每擔人畜糞水中加入100克尿素或200克複合肥追施。如遇雨季造成土壤板結溼度過大,影響生長發育,應及時開溝排水,中耕鬆土,同時用尿素進行幹施於根際附近的土壤內,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