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點建議是說話的語氣,請記得好好說話。
你可以回味一下自己提醒孩子時、責備批評孩子時的語氣是什麼樣的?
其實,你只要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父母都有自己慣用的語氣。
有的父母總是用命令的語氣跟孩子說話。
「過來!快點,聽我的!」
「不要囉嗦,按我說的做!」
「是你大,還是我大,不要質疑我。」
……
還有的父母慣用質疑、否定的語氣。
我曾見過一位爸爸,他總是打擊自己的孩子。
其實他是一個非常幽默的人,只是有時把玩笑開在孩子身上就很不合適。
比如有一次,幾個孩子在說吃核桃好,會變得聰明。
他就會瞧著兒子,然後插一句:「那你要多吃點這個,難怪你的成績這麼差,給你買一點吃吃看。」
其實他兒子的成績並不差,只是有點偏科,而他卻總是盯著他的那門功課,然後打擊孩子。
他說怕孩子不用功,這樣說說沒事。
實際上,他兒子已經對他很厭煩。
所以總是離他遠遠的。
他說沒事,就是要讓他怕,這樣才管得住。
可是,跟孩子說話,用平和一點的語氣效果會更好。
這樣能讓孩子感覺到平等、輕鬆。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或者親子關係裡。
能聽到更多孩子的真實想法和聲音。
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引導他們。
而且,正面的語氣要好過否定的語氣。
總是跟孩子說「不要、不要」或者「你不行,你還小。」
不如告訴他應該怎麼做,而不是禁止怎麼做。
比如用「安靜一點點」代替「你不要吵了!」
「你跟緊爸爸,抓住我的衣角」代替「不要亂跑啊,會走丟的!」
用「小心一點,會弄疼他的!」代替「你不要毛手毛腳的!」
這些正面的語氣總是更能讓孩子接受。
另外肯定的語氣也要好過質疑的語氣。
也可以用「見到長輩是不是可以打個招呼呢!」來替代「你為什麼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呢!」
「讓我們一起看看,還有什麼辦法,或者哪裡做錯了!」來替代「你為什這麼笨呢!這麼簡單也不會。」
其實,就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
就能看出你跟孩子的相處模式。
也能看出孩子的成長氛圍如何。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在艱難的環境下還能對孩子和氣說話,在自己著急上火時卻能對孩子溫和以待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