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書法家| 王寵《臨東方朔像讚》書法賞析

2021-02-07 臻奇匯
請點擊關注臻奇匯  免費訂閱!

王寵(1494-1533),明代書法家,字履仁、履吉,號雅宜山人,吳縣(江蘇蘇州)人。

邑諸生,貢入太學。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鳥。詩文聲譽很高,尤以書名噪一時,書善小楷,行草尤為精妙。

著有《雅宜山人集》,傳世書跡有《詩冊》《雜詩卷》《千字文》《古詩十九首》《李白古風詩卷》等。

王寵生活於弘治至嘉靖年間,這時正是吳門地區書法創作鼎盛時期。他雖是祝允明、文徵明的後輩,卻與他們並稱為吳中三家。精小楷,尤善行草。其書法初摹虞世南、王獻之,後稍出己意,行書和草書一反明代放浪不羈的風格,運筆速度較慢,比較注意點畫得失,以沉著的筆觸從容書寫,形成一種古拙典雅的風格,巧中寓拙,婉綽而疏逸,別具一種沉靜的風神,在明代別樹一幟。小楷受鍾繇、王獻之等人的影響,用筆圓轉、淳厚,結構上竭力避免筆畫的交疊,在古樸中見空靈。

他的楷書初學虞世南、智永,行書師法王獻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風格,以拙取巧,婉麗遒逸,疏秀有致。王寵追求的是一種疏宕雅拙的韻味,以韻寫拙,而又「拙中見秀」、「拙中見雅」。

王寵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他的詩文在當時聲譽很高,其中尤以書法最為知著。他諸體皆能,以小楷、行、草最為擅長,取法魏晉,浸淫於鍾、王,道正功深,書風趨於端莊古雅。在吳門諸子中,他的書法之趣味尤高,這原因就是他心不降唐宋以下,手熟於法度之內,他的筆下無狂怪之病,點畫、結體皆有來處,心境曠達而使字勢開闊正大,無瑣小習氣。

他的小楷取法鍾繇,衝和於二王而於古雅中見清淡;草、行法《十七帖》、《聖教序》等形神兼備。在書法史上學王右軍傑出者米芾、趙孟頫之外就數他和王鐸,而且各有所長;米得王之迅疾,趙得王之端正,王鐸得王之雄厚,王寵得王之蕭散。就氣韻言,王寵為上,惜乎其早逝,未能含和圓融,更進一步。

讀王寵的書法,它不是給你以視覺上的刺激與震撼,也不是讓你興之、舞之、蹈之,而是把你引向一個寧靜平淡、不著塵俗、高迥清遠的世界,讓你暫時拋下眼前的熙熙攘攘,走入太樸澄明之境。在此境中,你可以復歸原初之我,悠然自在地暢舒心神。王寵《臨東方朔像讚》書法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厭次以為樂陵郡,故又為郡人焉。事漢武帝,漢書具載其事。先生瑰瑋博達,思周變通,以為濁世不可以富樂也,故薄遊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抗以傲世。傲世不可以垂訓,故正諫以明節。

        臻奇匯藝術中心集藏品展示臻奇匯藝術中心集藏品展示、鑑賞培訓、交流體驗為一體,在六千平米的展館中,通過龍文化(九龍至尊)、玉石器(精琢成器)、古家具(材美工巧)、佛造像(妙相莊嚴)、陶瓷器(泥火天成)、民窯瓷(爭奇鬥豔)、壺具(壺裡乾坤)、瓷板畫(珠山畫魂)、書畫(名真精新)等展示主題,展示了涵蓋新石器時代、秦漢、兩晉南朝、唐、五代至宋元明清時代的玉石器、古家具、佛造像、陶瓷器、壺具、瓷板畫、書畫等多個門類的數千件藏品。        從豐富藏品中提煉出「龍文化」、「茶文化」和「佛像文化」等三個主題,重點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精神文化內涵。通過藏品展示、交流培訓、鑑定出版、書畫創作、禪意品茗等豐富形式,體驗感受中國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博大精深,感悟「臻品萃集始為臻,奇珍觀止更是奇」是至高境界。        更多信息,敬請關注微信訂閱號「臻奇匯」、微信服務號「臻奇匯藝術中心」       長按以下二維碼等待確認即可進入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查看更多關於文章關注「臻奇匯藝術中心」服務號和訂閱號

開放時間:每周一至周日 9:00—22:00

地址:杭州市濱江區江南大道與信誠路交叉口智匯中心裙樓

電話:4008-571-088-3

網址:http://www.zqhart.com

相關焦點

  • 王寵、董其昌書法世界中的陶淵明
    明代的書陶者以「吳中三家」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的成就為最高,但在現存的針對「吳中三家」的研究文獻中,對於王寵的研究為最少,論及陶淵明於王寵之影響者更少。在筆者看來,王寵書法承祝、文二家而自出機杼,書法中的禪趣古意實則為三家中最高者,實則獲陶淵明之精髓。而隨後的董其昌更是在理論的高度吸收了陶淵明的思想,提倡平淡率真的書法品格,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 書法家張國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國強書法作品賞析
    書法家張國強草書書法家張國強草書 《醉太平·寒食》生叫破韶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國強書法作品賞析書法家張國強草書書法家張國強 《七律·登廬山》躍上蔥蘢四百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國強書法作品賞析書法家張國強草書書法家張國強草書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相逢每醉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國強書法作品賞析
  • 王羲之、柳公權、王寵等6類寫法最經典!
    「鵬」真是一個寓意很好的漢字,用書法行草書怎麼寫好看呢?下面麓風軒從歷代書法文獻中精選了6個鵬字,代表6類寫法,並簡要敘述其書寫要領,供各位書友參考:唐伯虎行書這是明代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寫法,朋字旁寫得有點像「服」字,這種寫法還不多見,總體上看還是很漂亮。
  • 王寵小楷《樂毅論》:此作空靈舒朗,得鍾繇、王羲之精髓,字真美
    王寵小楷《樂毅論》練習書法,除了本身具備一些天賦之外,更是要能夠下功夫。書法史上,能夠成一代名家者,皆是少不了背後的付出。而提到明朝,最為勤奮的書法家,自然會想到文徵明。之後的文徵明開始靜心練習書法,勤耕不輟,堪稱是「拼命三郎」,慢慢苦熬出了頭。其實,明朝書法上的「拼命三郎」並不僅僅文徵明一人,中期的書法家王寵就是文徵明的接班人,但是王寵比文徵明要聰慧一些,本身天資優渥,又是刻苦玩命練書法,使得他18歲便以書法而聞名了,堪稱明朝「書法奇才」。
  • 天宮書法家丁嘉耕書法賞析——深度解析書法的真諦是什麼?
    丁嘉耕藝術簡歷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教育委員會委員從事書法研究30餘年,書法入選全國首屆手卷書法展、全國第三屆青年書法展書法家把自己領悟到的文化內容,通過精煉歸納再把它書寫成書法作品,就完成了一個內容通過視覺藝術傳承的傳播的價值實體,而欣賞者通過這個價值實體再來了解回味文化中的內涵。一方面傳承了中國的文化,另一方面,又通過書法的表現讓人們領略中國書法表現出來的精神張力和視覺衝擊,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傳薪久遠的文化密碼!雄渾的文化基因和深邃的歷史感。
  • 這8本小楷字帖太漂亮了,這才是真正的書法,珍藏!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千百年間,書法大家層出不窮,神品佳作數不勝數,這些都是我們學習書法的寶庫。硬筆書法起源較晚,當下發展也遠遠比不得毛筆。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從古帖中汲取養分,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8個非常適合硬筆練習的楷書字帖。
  • 吳門書法,原來這麼精彩(二)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蘇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教育委員會委員,東吳印社理事,莫邪書法評論工作室成員,蘭亭會導師。不久前,宇師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吳門書法,原來這麼精彩(一)》,大家可以回顧一下;上次講到了唐朝,這次從宋朝開始。
  • 明清書法大家的作品賞析,哪一個書法家的作品讓你收藏!
    一、鮮于樞鮮于樞(1257—1302 年),字伯機,號困學民、直案老人、直奇老人、虎林隱吏等,是無初書法名家。河北漁陽(今天津薊縣)人,居住在杭州。與趙孟有「南趙北鮮」之稱。鮮于樞的書法成就,主要在於行草(如右圖),草書學懷素並能自出新意。他的執筆方法很有特點,使用獨特的回腕法;喜歡用狼毫,寫字強調骨力。的確,他的行草書骨力勁健,真力飽滿,行筆瀟灑自然。
  • 深圳雍軒 當代書法家尹世珍作品《心曠神怡》作品賞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深圳雍軒 當代書法家尹世珍作品《心曠神怡》作品賞析 寒凝大地筆下暖,寧靜冰雪春色換。 書寫胸中大情意,法承古規形飄然! 現在喜歡收藏書法的人越來越多,因為當代書法在藝術創作、社會認識度等方面都處於一個較高水平,而且尚沒有跳出投資價值窪地的處境。
  • 商輅行楷《浙藩送行詩序》書法藝術賞析
    ——商輅行楷《浙藩送行詩序》書法藝術賞析作者 | 吳俊彪 商輅(1414-1486),明代首輔。字弘載,號素庵,浙江淳安人。商輅是明代近三百年科舉考試中第二個(第一個是黃觀,被朱棣除名。歷史是有趣的,有時像塵封樣不被人們關注,有時又像剛揭開紅頭巾的新娘,牽動著許多人的情懷。
  • 王羲之兩種《近得書帖》比較及賞析
    王羲之書法中,有一份名為《近得書帖》的信札。信中寫道:「廿二日羲之報:近得書,即日又得永興書,甚慰,想在道可耳。吾疾故爾沉滯,憂悴解日。面近,不具。羲之報。法帖經雙鉤描摹後,刻在木板上,只需拓印,便可以很輕鬆地複製並裝訂成書法字帖,更加便於保存和流傳。《大觀帖》中收錄了由官方收集的歷史書法名家作品,其中就有書聖王羲之的一份《近得書帖》。
  • 書法家董其昌行書《邵康節無名公傳並程朱贊》有「顏骨趙姿」之美
    董其昌,是明代後期著名的書畫家,不光書法上有建樹,在繪畫上也是翹楚,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在書法上有「邢張米董」之稱,繪畫上有南董北米之說。在璀璨的中國書法史上董其昌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位書法大家,對前人的法帖日夜臨池並吸收精華,其書風也是和趙孟頫差不多,也是以妍美秀雅為主,飄逸空靈,也是值得我們臨摹學習的書法範本。
  • 明代祝允明草書《千字文》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 進士題名碑與明代溫籍書法家吳昴
    《李春芳榜進士題名碑》(局部)  溫州網訊 在明代溫州,有一批在書法上有造詣、人數甚多的文人與書法家群體,這既有今人熟知的內閣首輔黃淮、張璁,還有擔任明廷中書舍人的姜立綱、任道遜、胡宗蘊、黃養正、黃採、黃璨、柳楷等人,其實,還有一位不為人熟知的溫州平陽籍明代書法家
  • 明代平陽進士呂洪和陳宣的書法題刻
    據歷代的《平陽縣誌》及現有各種文獻中記載,明代平陽共有文武科進士30多人(個別籍貫尚有爭議),他們中間有位居朝廷二三品的高官,也有任職地方的知府、知縣等職。筆者查據史料發現,明代的平陽進士基本上都是書法家居多,這些進士書法藝術創作,往往跟進士的人品聯繫到一起。人品與書品交相輝映,成為「人品高,書品也不得不高」的典範代表。
  • 雄奇瑰麗 浪漫灑脫——明代書法藝術賞析
    明代書法在藝術的形式感和個性化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體現了時代性和個性的統一,並產生了一大批集大成者,尤其從明中期開始,直至明末,一股有著巨大生命力的浪漫主義書風如狂飆突進,綿延不絕。吳門書派的書法既非唐宋面目,又與「臺閣體」有別,使明代中期書壇呈現出一片別樣的風景。
  • 書法智慧人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羅崇敏作品賞析
    中國作家協會、書法家協會、哲學學會會員。我託吊著一隻手走進一次書法國際盛會,也許會大煞風景。但我堅信,這一隻託吊的手,將來會舉高我的書法藝術水平。因為我在這裡結識國內外不少書法名家,結識了不少為傳承中國書法藝術而不懈努力的朋友,結識了不少青少年書法俊才。你們給我注入學習和發展書法藝術的新目標和新動力。謝謝主辦單位對我的邀請!謝謝大家!
  • 明代書壇雖以草書為盛,但仍出現了「小楷名海內」的書法家文徵明
    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魏晉是楷書的初創期,代表人物有鍾繇、王羲之;唐代是楷書發展的成熟、鼎盛期,代表人物有褚遂良、歐陽詢元代是楷書的復興期,代表人物是趙子昂,他們以各自不同或嚴謹或灑脫,或圓活或險峻,或雄健或秀媚的書法風格,代表了各個時代小楷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
  •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安徽入展作品賞析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銅陵市書畫院特聘書法家,銅陵市書協理事,銅陵市書協楷書委員會副主任。主要藝術成就: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中書協)、安徽省首屆楷書精品展優秀獎(最高獎)、「集善仁美,共享分芳」全國殘疾人書畫大賽獲二等獎、「蘭亭杯」全國殘疾人書法大賽獲二等獎、改革開放40年安徽書法大展優秀獎(最高獎)等。
  • 明代大書法家文徵明,行書《蘭亭序》欣賞,行雲流水,自然遒勁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紙是書法學習和創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能用於毛筆練習書法的紙有毛邊紙、宣紙、元書紙等。初學書法宜用毛邊紙、元書紙,有一定成績後再用宣紙。毛邊紙是江西出產的竹紙,紙質細膩,薄而鬆軟,呈淡黃色,沒有抗水性能,託墨吸水性能好,既適於寫字,又可用於印製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