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曾來到上海,在日記中寫下對中國評價,為何讓國人憤怒?

2020-12-11 生書是用一無百

1922年秋,愛因斯坦訪問亞洲,到日本和中國轉了一圈。在這次亞洲之行中,愛因斯坦自然而然地在日記裡寫下了在中國的所見所想。只是沒想到,當這些日記被公布於眾之後,引發了很多國人的憤怒。

在日記裡,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評價基本以負面為主。

他觀察到,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不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歐洲人在樹林裡如廁一樣蹲著;中國人安靜、拘束,就連孩子看上去都呆呆傻傻的;中國人喜歡生很多孩子,繁殖能力很強,不過他卻搞不懂為什麼中國男人會覺得中國女人有足夠的魅力,以至於願意去和她們生孩子……他認為如果這些中國人取代了所有其他種族,那真是遺憾,就連想一想都是無可言喻的悲傷。

這些話聽起來十分刺耳,難怪會讓很多人不悅甚至感覺受到冒犯了。之所以會有很多人感到憤怒,恐怕還與愛因斯坦幹的另一件事有關,那就是他曾經放了中國鴿子。

中國還是日本?

1921年,在拿到諾貝爾物理獎後,愛因斯坦成了全球矚目的大物理學家。於是中國和日本都希望能夠邀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到本國訪問並做學術交流。當時日本專門派人到歐洲去和愛因斯坦接洽,提出了十分優渥的條件:每個月2000美元。

而中國方面,卻在資金方面犯了難。一開始,蔡元培定下的價格是1000大洋,相當於500多美元,這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卻也只有日本給出價碼的四分之一。愛因斯坦覺得錢太少,經過交涉,把價格漲到了1000美元。

為了籌錢,蔡元培想盡了一切辦法。他甚至帶著愛因斯坦的信跑到山東去找梁啓超,梁公對此十分支持,慷慨解囊,承諾可以承擔一半的花銷。

解決掉資金問題後,中方還專門派朱家驊和愛因斯坦交涉,提出希望能讓他先到中國訪問,因為中國才是東亞文化的代表。可是愛因斯坦並沒有接受這個請求,他回覆說:我之所以先去日本,是因為北京的冬天比較暖和。

好吧,既然愛因斯坦這麼說了,蔡元培也不好再去強求。11月13日,愛因斯坦赴日途中路過上海,在上海短暫停留了一天。雖然只是路過,愛因斯坦還是受到了極為熱情的款待,激動的學生們甚至甚至用雙手把他抬了起來。

一天時間很快過去,愛因斯坦離開上海前往日本。中方相關人員都在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期待著七個星期後愛因斯坦到來後的精彩演講。

當時北京大學為了能讓學生有一些相對論的知識儲備,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連開七場相對論講座。

可誰也沒想到,萬眾期待的這次中國之行被愛因斯坦給鴿了。根據愛因斯坦的說法,在日本待了幾個星期後,他並沒有得到北京方面的消息,於是他「理所當然」地認為中方不打算和他履行之前的約定了。

於是,原定應該訪華的檔期,愛因斯坦全都留給了日本。

我們應該憤怒嗎?

不僅被人鴿,還被人寫日記暗搓搓地鄙視了一通,換誰都得窩一肚子火。可換個角度想一想,我們真的應該憤怒嗎?

在筆者看來,還真不至於。

首先,愛因斯坦雖然站在人類智力之巔,但他並非全知全能的聖人。由於只在上海停留了一天,愛因斯坦對中國的了解必然是片面的,他走馬觀花般的行程安排,完全不足以讓他深入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也沒辦法細細品味上海當地的人文底蘊。由於信息獲取渠道有限,他只能相信眼見為實,並且認為全中國都和他看見的是一個樣。

其次,1922年的舊中國確確實實是一個分裂的、腐敗的、落後的、被殖民的中國。那一年的前半年,直奉兩方剛剛打了第一次直奉戰爭,整個中國依然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之中。雖然有一批有識之士在為謀求中華之崛起而奮鬥,但必須承認,那時的中國的確很難當得起什么正面的評價。

不信?看看舊中國的老照片,裡面的人難道不是目光呆滯、看起來毫無生機嗎?

最後,這是愛因斯坦的私人日記,他從來沒有考慮過日後這些日記會被公開發表。說實在的,誰的心裡還沒有點陰暗的、見不得光的東西?常凱申還老在自己的日記裡寫些關於「見色起意」的文字呢。私人日記不同於公開發表的言論,如果因為別人在日記裡寫了些不友好的言論就大動肝火,那可實在算不上有氣度。

有句話說得好,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哪怕這批評言過其實,讓人聽了心裡不得勁,我們也沒必要為它生氣,這才是真正的大國風範。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曾在日記中怎樣評價中國人?字裡行間讓人深感憤怒
    原來公開的愛因斯坦的日記中有著很多貶低中國人的言論,在日記之中,中國人被描述成了一個愚昧,麻木,落後的族群,那麼為什麼世界知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會對中國人產生這樣的偏見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這種歧視和偏見呢?首先,我們不妨把目光投放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愛因斯坦的中國之旅。
  • 如何看待愛因斯坦當年關於中國的日記?
    相同的是都對愛因斯坦表達了失望,對愛因斯坦有一定負面評價,區別在於,這些負面評價程度有不一。除了所引的下述文章外,類似的文章還有《愛因斯坦日記"令人震驚" 竟稱中國人"骯髒愚鈍"》《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國人很失望》等。我卻對此有不同看法。首先,這些標題就不確切。什麼「揭開他對中國人的真實態度」,「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等。
  • 100年前愛因斯坦到訪中國,將見聞寫成日記,如今公開後字字扎心
    先是到訪的美國,隨後又去了法國,他試圖改善法德之間的關係,可由於遭受了當時官方的不滿,他先後輾轉科倫坡,新加坡,上海和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城市。 愛因斯坦也因此第一次來到了中國,雖然只在上海逗留三天,但他受到了上海青年的熱烈歡迎。他離開上海之後,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都詳細地記錄到了日記裡。他的這本隨身日記在後來被普林斯頓大學公開出版。
  • 愛因斯坦與上海的緣分
    3月16日,《我的世界觀》譯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方在慶來到愛因斯坦在上海住過的浦江飯店(現中國證券博物館),實地講解愛因斯坦與上海的故事。該活動由建投書局、中信出版集團、中國證券博物館共同主辦,也是建投書局「從書店出發·閱讀城市計劃」的一部分。
  • 愛因斯坦遊覽中國,寫了一本日記,上面怎麼描寫中國人的?
    同年,相對論傳入了中國境內。我國一直奉行教育之上,對於讀書人都是崇敬的,像愛因斯坦這種物理學家,自然而然歸結於受敬重之人的行列。1920年的時候,當時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千裡迢迢到了北京,為各界學子講學,也正因如此,我國的學術界在當時給予了羅素先生極高的評價。
  • 北大曾邀愛因斯坦訪華,為何他卻去了日本?日記所記之事讓人無奈
    隨後1921年蔡元培訪德,並去拜訪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表示很樂意訪問中國,但由於他的行程已有安排,所以短期內不能去中國。經過一年的等待,愛因斯坦訪問中國一事終於在1922年3月有了消息,愛因斯坦將應邀訪問日本,願意在途中在中國停留半個月,並且愛因斯坦還向中國領事館詢問了訪問中國的條件。
  • 愛因斯坦對中國的評價,暴露了一個理科生的自負
    愛因斯坦是20世紀的科學巨匠,受到很多人敬仰。但是,這位科學大師,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1922年,愛因斯坦在前往日本講學的往返途中,曾2次短暫停留上海。第一次是11月3日,據說他在上海品嘗了小吃,還逛了城隍廟、豫園等地。第二次是12月31日,短暫呆了一天,1月2日就走了。
  • 愛因斯坦第一次逗留上海時的日記
    愛因斯坦日記(11月14日)裡的描寫比較詼諧。 愛因斯坦 第一次逗留上海時的日記
  • 愛因斯坦在遊記中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
    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個智者,對於人類世界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在二戰期間,真是由於他從德國到美國,勸說美國羅斯福總統研發原子彈技術,那麼戰爭可能還會持續。原子彈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傑作,而作為猶太人來說他痛恨希特勒的種族歧視,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真正的愛因斯坦嗎?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一個不為人知的事情。
  • 愛因斯坦曾兩次到訪中國,對中國給出評價:愚鈍未開化!
    愛因斯坦對於人類做出的貢獻絕對不遜於牛頓和伽利略,曾經愛因斯坦就兩次到訪過中國,來體驗中國的明星是怎樣的,那麼愛因斯坦在到達中國之後,對於中國做出了怎樣的評價呢?
  • 愛因斯坦:中國人缺乏邏輯思考能力,沒有數學天賦,勤勞但是遲鈍
    愛因斯坦作為世界歷史上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鮮為人知的是,愛因斯坦曾經與中國還有一些緣分。1922年,他曾經造訪過中國,並遊覽過中國上海。
  • 愛因斯坦私人日記曝光,歧視中國人稱讚日本人,他還值得尊敬嗎?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著名的人道主義者和反戰人士。卻在自己的私人日記中寫下了不少歧視性言論,尤其是對中國人的……一、愛因斯坦「歧視」中國人,「歧視」其他種族愛因斯坦私人日記據《衛報》6月12日報導,這本日記從德語論文集中抽取,單獨翻譯成英語出版。
  • 愛因斯坦跟羅素對於中國人的評價,為何竟然出奇的一致,讓人深思
    就這一點來說,它的由來還是因為我們中國古代的文化所致。可是,就近些年來說,隨著很多西方文化在我們中國的傳入和影響,也使得我們在一些傳統的想法方面,也出現了一系列的改變。愛因斯坦跟羅素對於中國人的評價,為何竟然出奇的一致,讓人深思。在民國的時候,曾經有兩名來自西方的著名人物來到了中國。也就當時中國的情況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接下來,小編就帶著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
  • 愛因斯坦抵達上海碼頭時說了啥?
    1922年11月至1923年初,愛因斯坦和妻子埃爾莎應日本改造社之邀在日本訪問,來回途中均在上海短暫停留。筆者根據愛因斯坦相關日記和信件,釐清愛因斯坦在上海和日本的主要活動,並全文翻譯了愛因斯坦在上海的日記。
  • 愛因斯坦:中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邏輯思維,還沒有數學天賦
    而在訪問的過程中,愛因斯坦卻表示中國人「骯髒、遲鈍」,缺乏邏輯思維,還沒有數學天賦,這樣的評論確實讓國人都感到不舒服。 愛因斯坦為什麼會對中國人產生這樣的負面評論呢? 因為愛因斯坦也是第一次來到亞洲各個國家,於是便通過日記的方式,將這次旅行所看到的東西都記錄了下來,當然也包括愛因斯坦對這些地區的印象。
  • 愛因斯坦第一次來中國,就說出了「驚人語錄」,是歧視還是事實?
    愛因斯坦與中國的聯繫建立在20世紀初期,當時愛因斯坦的理論和相對論相繼傳入中國,特別是相對論一出,在中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可以說,愛因斯坦也備受中國人民的尊重。然而,愛因斯坦初次來到中國,就留下了驚人語錄,實在是讓人咂舌,1922年7月,43歲的愛因斯坦在完成論文的路上,沿途訪問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愛因斯坦曾途經中國
    在這短短幾天之內,究竟是何緣故,導致世界公民愛因斯坦竟然在日記中寫下:如果有一天其他種族都被中國人取代了那將是可悲的。這般歧視言論的背後,引人深思。 據記載,愛因斯坦夫婦受邀,於上海「一品香」餐廳就餐品嘗中華美食,隨後前往上海「小世界」欣賞傳統戲劇崑曲,緊接著遊覽了上海當地的城隍廟、豫園等地。晚餐時分由中國文化教育界在畫家、書法家王震私宅設宴招待。 同日,由瑞典駐上海總領事處正式通知,愛因斯坦榮獲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引海內外科學界熱議,受到中國學子夾道歡迎慶賀。
  • 愛因斯坦誇日本人有魅力,他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字字讓人無奈
    20 世紀物理學的三大貢獻中,兩個半都是愛因斯坦的。 ——楊振寧 要提到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幾乎人人的腦袋中都會蹦出「愛因斯坦」這個名字。
  • 愛因斯坦曾說中國人骯髒且遲鈍,後來卻被一位中國天才「打臉」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在百年之前說中國人骯髒且遲鈍。好在有那麼一位數學家,替我們爭回了一口氣。聰明活絡如愛因斯坦,晚年卻被一位中國天才「打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曾路過中國,留下日記古代人民深受封建思想的侵害,長期的壓迫使他們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意志,淪為統治者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工具。
  • 愛因斯坦遊中國,寫了一本日記,公開之後,字字戳心讓人感到憤怒
    愛因斯坦不止現在在中國屬於人盡皆知的人物,早在1919年時,他的名字在當時的中國就已經比較響亮了。隨後1920年,伯特蘭·羅素在北京講學一年,更是給當時的中國學術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蔡元培作為當時的教育總長,也是北京大學的校長,在1920年開始跟愛因斯坦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