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將鄭板橋的書法稱為「六分半書」?

2021-01-12 雲翼看歷史

鄭板橋在《五十八歲自敘》中曾雲「善書法,自號六分半書」,人亦稱之為「板橋體」。至於為什麼要自名為「六分半書」, 這個就得從鄭板橋的書法藝術說起。

鄭燮(1693——1765), 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鄭板橋多才多藝,被譽為詩、書、畫三絕,與金農、黃慎、李鱔、李方膺、高翔、汪士慎、羅聘等八人因不拘泥舊法,獨創風格,故當時稱之為「揚州八怪」。一說是與高鳳翰、華雖、閔貞、邊壽民等八人。鄭板橋對書法有一種獨特的審美追求,他還把真、行、隸、篆熔為一妒,而又參人繪畫技法形成種看似奇崛,卻渾然天成的真趣。隸書又名八分書。鄭板橋是在隸書中融人真、行、草的成分,因此隸法(八分)只剩下了六分半了。

鄭板橋以「六分半書」自許,實際上表現了鄭板橋對當時書風的不滿以及標新立異。當時士大夫階層中的許多人醉心於寫「圓光、齊亮」的「館閣體」,以求躋身仕途。鄭板橋從不如此,他勇於探索創造出了「六分半書」,縱橫恣肆,千變萬化,奇趣盎然,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在當時產生了強烈的反響。鄭板橋為人灑脫不羈,他的書法作品中往往正、行、草、隸、篆五種書體並用,這正體現了「揚州八怪」的「怪」。這在書法史是一種創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同時又把畫法移人書法,往往在書法中參人畫意,形成自己獨特的書風。《國朝先正事略》云:「(鄭)燮書法以隸、楷、行三體相參,古秀獨絕。」

除此之外,鄭板橋為官清正廉潔,對下層百姓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對民情風俗有著濃厚的興趣。在他的詩文書畫中,總是不時地透露著這種清新的內容和別致的格調。他曾當過12年七品官,清廉剛正。在任上,他畫過幅墨竹圖, 上面題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清朝康有為曾評價鄭板橋的「六分半書」書帖說:「乾隆之世,已厭舊學。冬心板橋,參用隸筆,然失則怪,此欲變而不知變者。」

相關焦點

  • 鄭板橋為何稱自己書法「六分半書」
    「六分半書」名稱的由來「六分半書」由板橋自己提出,他在《板橋自敘》中說:「善書法,自號六分半書」,在《劉柳村冊子》中又說:「板橋書法以漢八分雜入楷行草」。由此可見,「六分半書」並不是後人對鄭板橋標新立異的板橋體的稱謂,而是由板橋自己提出,後人一直沿用這個稱謂。
  • 鄭板橋半夜睡覺手腳不停,因妻子的提醒,而獨創「六分半書」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聊聊鄭板橋的「六分半書」。「六分半書」是鄭板橋獨創的一種書體。鄭板橋所創的這種書體,糅合了各種不同書體的用筆。行筆隨意揮灑,瘦硬古拙,在圓轉連綿的行楷筆畫中,又滲入了濃厚的隸書用筆。
  • 鄭板橋的「六分半書」
    他兩任「七品官」,為官十餘載至乾隆十八年(1753),辭官南歸,與李鱓、黃慎、汪士慎、李方膺等人鬻畫揚州為生,期間他們相識相處或短或少,但詩文酬唱,書畫交遊,惺惺相惜,互為益友,被後世稱為「揚州八怪」或「揚州畫派」。乾隆三十年(1765)鄭板橋病逝,享年73歲。 鄭板橋詩、書、畫創作以真氣、真意、真趣而獨步文壇,彪炳藝林,尤以書法獨樹一幟形成獨具特色的「板橋體」,「六分半書」甲天下。
  • 鄭板橋的書法歪斜不整,大小不一,布局別致,自稱為「六分半書」
    一提到鄭板橋這個名號,似乎我們都能夠聯想到他的墨竹,他筆下的竹子栩栩如生,生命力旺盛,或許很多人認識鄭板橋都是通過他的繪畫才有所了解的,甚至很多人也是通過四個字「難得糊塗」所熟知的,其實,鄭板橋不僅在繪畫上成就突出,而且在書法上、文學上都有所成就,這從他的定位就可以得知,他是清朝著名的繪畫大家
  •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是醜書嗎?鄭板橋的這種書法字體被稱為「亂石鋪街」體,這是一個比喻的說法,很形象,就像工人用鵝卵石鋪的路面,大大小小、參差不齊,和用方磚鋪的整整齊齊的路面不可同日而語,鄭板橋追求的是一種自然的「亂」,這種字體也被稱為「板橋體」,他是把隸書、行書、楷書、篆書的等字體以及繪畫的筆法融合為一體,書法風格介於楷書和隸書之間,由於隸書古代被稱為「八分書」,所以鄭板橋也叫自己的這種字體為
  • 你以為鄭板橋只會寫「六分半書」,那是你沒見過他的楷書!
    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 印章筆力樸古逼文、何。為人疏放不羈,以進士選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因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罷歸,居揚州,聲譽大著。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遊。
  • 超凡脫俗的美感,鄭板橋的竹子,為何寫得如此俊俏?
    超凡脫俗的美感,鄭板橋的竹子,為何寫得如此俊俏?文/風流佳畫竹子作為清高自潔的象徵,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志士借物抒情的憑藉,成為證明自身品格的利器。而也有對竹子格外鍾愛的畫家,能夠藉助於竹子的特徵,描繪出精妙的竹子世界,讓後人從中也有所感悟,其一便是鄭板橋。 縱觀其畫作之精妙奇特,不免讓人發出感嘆,他的竹子為何生得如此俊俏?
  • 鄭板橋的書法,如「亂石鋪街」,放到現在,算是醜書嗎?
    鄭板橋不光畫竹厲害,在書法方面也有獨特的表現。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在書寫隸書的時候,大量使用了楷書、行書、草書等書體的用筆,簡直就是一個大雜燴。有一種隸書叫「漢八分」,鄭板橋呢,給自己的這種書法也起了一個名字,叫「六分半書」。意思就是說,有點像隸書,卻又不完全是隸書,屬於自己加工整理後的融合創新。
  • 經歷三朝鄭燮為官清正,寫絕六分半書,自創「板橋體」
    鄭燮所作行楷自稱為「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能將四體書融會貫通。《國朝隸品》說:「鄭板橋如洲夫醉酒罵座,目無卿相。」鄭燮《行書五絕扇面》鄭燮的祖上三代都是讀書人,曾祖新萬,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廩(lin)生。
  • 鄭板橋的書法風格,不是誰想學就能學的,都省省吧
    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能書善畫,書法風格獨特,善畫竹石圖,並且是一位有名的清官,在中國歷史上有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有很多,可謂是婦孺皆知。鄭板橋書法,用隸體摻入行楷,自稱「六分半書」,即以「漢八分」(隸書的一種)雜入楷、行、草而獨創一格的「板橋體」。
  • 如果把鄭板橋的書法當作「醜書」,那你的藝術鑑賞能力就暴露了!
    圖片來自網絡然而很奇怪,有平臺禁止教師討論書法作品,真是不可思議。有人把鄭板橋的書法稱作「醜書」,我們不同意這種無理的看法。有網文稱,《懷濰縣二首》是一位山東縣長寫的,還稱這件作品可謂是一件十足的「醜書」!其實這篇網文說的「縣長」不是現在的縣長,而是清代縣令鄭板橋。該網文之所以說縣長,不過是譁眾取寵而已。說鄭板橋的書法是不是醜書之前,我們先說說如何衡量鄭板橋的書法價值。
  • 將鄭板橋的《蘭》,放大20倍後,竟發現這朵「花瓣」隱藏的秘密
    將鄭板橋的《蘭》,放大20倍後,竟發現這朵「花瓣」隱藏的秘密文/小魚看看今天小編和大家一塊風雅一回,來欣賞下鄭板橋老先生的《蘭》,鄭板橋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因為鄭板橋一生性格放蕩不羈了解過鄭板橋的人,應該知道,鄭板橋不僅在繪畫領域很擅長,而且在書法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是草書,所以鄭板橋的蘭花中也是融入了草書的筆法精神。
  • 鄭板橋藝術節走過24年,呈現鄭板橋及當代興化藉名家書畫
    鄭板橋善畫,尤擅寫蘭竹,亦善書法,楷、行、隸三體相兼,以畫法入筆,用隸體參入行楷,自成一格,號稱「六分半書」,又擅詩文,作品明白流暢,不受神韻格調之縛,尤以《家書》、《道情》等作,自然坦率,為世人稱道。人稱鄭板橋詩、書、畫三絕。 鄭板橋生前自編《詩鈔》、《詞鈔》、《小唱》、《家書》,友人為之輯《題畫》。今存有詩一千餘首,詞一百餘首,曲十餘首,書信一百餘封,序跋、判詞、碑記、橫披數百件,書畫近千幅。
  • 歷史那些事,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畫家,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他在書法、繪畫、詩文、印石等方面均有建樹,其中成就最高的當數他的書法和繪畫藝術。他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陸種園品行高潔,才華橫滋,書法很有個人風格,又搜長填詞。鄭板橋就跟他認真地學習書法、繪畫和填詞。在名師的指點下,鄭板橋很快在書法、繪畫、填詞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成為當地有名的秀才。 鄭板橋自26歲開始,在真州設私塾教書。為謀生計,他不得不變賣書畫。1723年,鄭板橋的父親去世,他卻已窮困落魄,無法厚葬自己的慈父,於是,鄭板橋產生了求取功名的意圖。
  • 「揚州八怪」中,為何鄭板橋最負盛名?
    鄭板橋書法乾隆元年(1736年),板橋四十四歲,赴京參加殿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為「賜進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筍圖》並題詩曰「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鄭板橋書法板橋在《署中示舍弟墨》中說:「字學漢魏、崔(瑗)蔡(邕)、鍾繇,古碑斷碣,刻意追求。」
  • 「三絕碑」,鄭板橋的傳奇
    他的詩情真意切、深厚博大;他畫的墨竹脫盡時習、秀勁絕倫;他的書法則「隸、楷參半,間以畫法行之」,獨創了別具一格的「六分半書」。  鄭板橋的「怪」不僅因其詩、書、畫都不同於世俗,別有一番「怪」意,更因為其難得糊塗、疏放不羈的真性情。板橋之「怪」,頗有幾分濟公活佛的味道,「怪」中含幾分真誠,幾分幽默,幾分酸辣。  民間有關鄭板橋的傳說很多。
  •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獨樹一幟鄭板橋
    看鄭板橋的字,其點畫或粗或細、或濃或淡、或長或短。其結體或疏或密、或正或斜,都一任自然,並略做誇張的表現出來。其章法則是縱有行而橫無列,且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形成一種疏密錯落、揖讓相諧的「亂石鋪街」之狀。這就是鄭板橋獨樹一幟的字體,叫「六分半書」,世人稱「板橋體」。「八分」是隸書中的藝術書體。八分書的特徵就是取左右分布之勢,突出挑畫和捺畫,其結體屬於斜畫緊實類。
  • 鄭板橋的字歪歪扭扭,如亂石鋪街,好在哪裡呢?
    一幅字當中,他往往會將字的大小、長短、方圓、肥瘦、疏密錯落、互相穿插,看過去確實有點「亂石鋪街」的感覺,紙上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扭扭的,但仔細觀察之下卻是放縱有度,看似隨意卻暗有法度,用筆揮灑自如,整體看去個人一種跳躍靈動的感覺。要認識鄭板橋的書法,不得不說說他的身世,因為「書為心畫」「字如其人」,書法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反映,而生活經歷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 鄭板橋真跡《嶠壁蘭圖》《春風十裡》書法軸亮相國圖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周瑋)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與濰坊市博物館共同主辦的「清官板橋三絕傳世——鄭板橋專題展」,4日亮相國家典籍博物館,為廣大觀眾呈現鄭板橋為政、為文、為藝的人生風貌。
  • 清代著名書法家鄭板橋,14幅精品書法對聯欣賞,筆勢奇古格韻別趣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