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孩子患痙攣型腦癱 七小時手術讓他獲新生

2020-12-18 丁香園

12 月 12 日,一個普通而平常的周六。但對於 8 歲的腦癱患兒小鵬來說,這是個不尋常的日子。他要接受治療腦癱的神經手術,這關乎到術後能否擺脫長期肢體殘疾的困擾。7 小時後,看著清醒的小鵬從手術室推出,西安交大一附院手術室門口焦急等待的小鵬媽媽懸著的心放下了。據了解,目前患兒術後恢復順利,由於創傷小,腦癱神經手術獲得了成功,患兒也將於本周出院,大大縮短了術後恢復時間。

廉民學副主任醫師介紹,8 月份交大一附院全國首例雙鏡聯合(顯微鏡+神經內鏡)下椎板間入路選擇性脊神經後根部分切斷術獲得成功後,科室和神經脊柱專業組對該術式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和總結,制定了規範化的操作流程。目前雙鏡聯合下椎板間入路選擇性脊神經後根部分切斷術逐步在交大一附院得到了應用和推廣,已常規應用於腦癱患兒的手術治療。更多的腦癱患兒也得益于于此項技術。12 月 12 日手術的小鵬就是受益者之一。

8 歲的患兒小鵬來自甘肅鎮原,平時正常上學,乖巧聽話。近幾年來家長發現孩子走路雙膝屈曲、下肢內旋、墊著腳尖走路,容易摔跤。隨著年齡增長,由於雙下肢肌張力異常增高導致走路姿勢異常愈發嚴重。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希望的父母,半年前找到西安交大一附院腦癱診療專家廉民學副教授,小鵬被確診為痙攣型腦癱。

經過術前評估、科室討論後,為小鵬制定了選擇性腰脊神經後根部分切斷術,決定採用創傷小、費用低的椎板間入路 SPR 術。同時術中採用電生理監測結合實時測評下肢肌張力變化的方法來確定切斷的神經後根比例,以保證療效和降低併發症。

傳統的 SPR 術採用切除全椎板的方式暴露脊神經根,術中需要完全剝離脊柱旁肌肉,咬除椎板,破壞了脊柱的穩定性, 術後可能引起脊柱不穩甚至產生滑脫,影響了術後的恢復。

近些年來,科室神經脊柱專業組針對減少 SPR 術中損傷,維持脊柱穩定性方面做了一系列技術改進。從全椎板切除到跳躍式限制性椎板切除,保留了部分棘突及椎板,減少了椎板的切除範圍。再從跳躍式限制性椎板切除到椎板成形術,將椎板棘突棘間韌帶整塊取下再復位,保留了脊柱的結構完整,大大減少了術後脊柱不穩的發生。

據悉,今年以來交大一附院對於部分椎板間隙發育正常的患兒採用了顯微鏡下椎板間入路 SPR 術,該入路優點在於經正常椎板間隙入路,只需部分剝離椎旁肌肉,無需切除椎板骨質,不破壞脊柱的穩定性。術後 1 周即可下地活動,大大縮短了術後康復時間。

 

*聲明:本內容僅代表文章來源方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內容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閱讀,不構成實際治療建議。


相關焦點

  • 八歲孩子患痙攣型腦癱七小時手術讓他獲新生
    但對於 8 歲的腦癱患兒小鵬來說,這是個不尋常的日子。他要接受治療腦癱的神經手術,這關乎到術後能否擺脫長期肢體殘疾的困擾。 7 小時後,看著清醒的小鵬從手術室推出,西安交大一附院手術室門口焦急等待的小鵬媽媽懸著的心放下了。據了解,目前患兒術後恢復順利,由於創傷小,腦癱神經手術獲得了成功,患兒也將於本周出院,大大縮短了術後恢復時間。
  • 合肥康華醫院幫助痙攣型腦癱患兒站起來
    孩子患了痙攣型腦癱怎麼辦&34;4歲的小欣(化名)仰頭望向媽媽,激動的大聲喊道。此時,小欣的父母早已淚光盈盈。&34;小欣的爸爸蹲在女兒面前高興的說。小欣是一位4歲的小女孩,出生在六安金寨縣一個農戶家,稚嫩的面龐上,忽閃著一對黑寶石般清澈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分外好看。科室在小欣該走路的年齡,父母發現她仍不能站立,扶著走時雙腿特別僵硬,兩個腳後跟都不能著地,更別說像別家孩子一樣走路了。
  • 痙攣性腦癱中樞神經通路外科幹預治療——SDR 手術
    近日,劉先生帶他的兒子小斌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就診,尋求外科治療方法。小斌今年六歲,剛上小學一年級,本來該是無憂無慮的年紀,然而小斌卻越來越自卑。家人詢問才得知,由於他和其他男孩不同的走路姿勢,他感覺自己一點都不合群。 實際上,小斌出生時難產,他的大腦出現過缺氧性損傷,被診斷為「小兒腦癱」。
  • 痙攣型腦癱為何一定要選擇動「刀」?
    痙攣型腦癱發病率高達80%,一般以出生時有過缺氧窒息與體重過低的孩子易發本型,患兒多呈現兩足下垂、內翻、足尖著地、足底不能踩平、走路時呈剪刀樣步態等症狀。另外,痙攣型腦癱患兒走路時步幅小,只能用足尖行走,無法奔跑。換言之,痙攣型腦癱患兒會存在各種形式的肢體障礙,這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如何切實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是當務之急。
  • 痙攣型腦癱的症狀與較佳治療方法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可是有時並不是什麼都是一帆風順的,或許被某種疾病困擾,比如「腦癱」。家長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得上腦癱後,不應該灰心失望,更應該樹立信心,堅持積極治療。然而腦癱患者也不要自卑,要對生活充滿希望,積極樂觀,勇敢地面對生活。
  • 19歲腦癱少年高考623分圓夢大學!12歲以下腦癱兒童高達178萬人!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車程,姚俊鵬順利抵達中國藥科大學江寧校區,和5000多名新生一起,進入校園,辦理報到手續。專家支招:腦癱治療必須堅持手術和康復相結合的原則開展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外科手術(FSPR)治療痙攣性腦癱。在國際 上最早應用骨錨釘開展腦癱二期手術的肌腱移位、延長和固定,提高了腦癱矯形手術的精確性和成功率。
  • 早產兒表現異常、反應遲緩,應警惕腦癱你知道嗎?
    毅毅的母親宋媽告訴記者,因為早產和出生時缺氧,毅毅的異常狀況直到他9個月大的時候,家人們才開始著急起來,想起毅毅當時出生後醫生的囑託:半歲的時候應該去做一次CT,檢測孩子是否得了腦癱。果不其然,宋媽將孩子送到醫院檢查後,確診腦癱。這對日子略顯拮据的家庭來說可以說是晴天霹靂,但宋媽並沒有放棄,而是開始自行給毅毅做康復按摩,希望緩解他的痙攣症狀。
  • 醫院新聞 |微創手術圓腦癱孩子的行走夢 兒童醫院神經外科SDR手術...
    8歲的腦癱患兒路路(化名)麻醉後靜靜地躺在上海市兒童醫院的手術室中,等待一臺神經微創手術,手術成功,他將能和其他同齡孩子一樣
  • 男子患終末期擴張型心肌病 心臟移植讓他重獲新生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尹傳東「謝謝,謝謝新橋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重獲新生!」。47歲的李先生,原本是一個健壯的漢子。三年前,他開始出現心悸、氣喘、胸悶等症狀,經過心臟彩超等檢查提示他的心臟比正常人大2倍,但左心室的射血分數僅為正常人的1/3,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同時李先生還被查出患有輸尿管結石、腎積水等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逐漸加重,在當地醫院反覆住院治療都不見好轉,且有逐漸加重的趨勢。
  • 腦癱男孩憑努力獲碩士學位 專家:腦癱不等於弱智,別帶有色眼鏡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部分綜合網絡廣東河源的劉威麟,因為出生時難產,留下了腦癱後遺症。小時候,劉威麟成績很差,但在父親的鼓勵下,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2016年考上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後,他便立志要考研,4年中幾乎每天7:30起床。
  • 媽媽孕中遭遇車禍,自存臍帶血反轉腦癱孫女的人生
    這一可喜的成果來源於杜克大學開展的一項新實驗,實驗用患者自存的臍帶血治療腦癱,結果顯示,腦癱患兒接受自己的臍帶血輸注是安全的,足夠劑量的自體臍帶血可以能促進腦癱患兒形成新的神經連接,改善痙攣型腦癱患兒的症狀。
  • 德國男孩癱瘓手臂在華山醫院重獲「大腦」新生
    圖說:華山醫院醫生為母子倆做術前宣教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這個秋天,來自新天鵝堡腳下的5歲德國男孩,跟隨母親慕名來到中國尋醫。接受了享譽世界的中國原創性神經手術,男孩癱瘓的左臂獲得了健康的大腦中樞。
  • 男孩因患腦癱被嫌棄,一次家庭聚會,他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張姝把工作辭掉,專心照顧兒子,每天帶孩子去做康復,回家了也會教兒子說話,給他講故事。老公一有時間也會帶著兒子去外面玩,毫不顧忌別人異樣的眼光。痙攣型腦癱,四肢肌肉比較僵硬,好在智力沒有什麼損傷,智力正常。
  • 讓渴望站立的腦癱患兒看到希望
    我們發現孩子的雙腳非常僵硬。」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情況還加重了,雙腳越來越緊繃。家人牽著小永讓他學走路的時候,發現他總是踮著腳尖,如果沒有人扶著,小永站都站不穩。結合患兒雙下肢肌張力高、行走姿態和評估結果,小永符合痙攣型腦癱的診斷。對於痙攣型腦癱,想要僅僅依靠康復治療改善下肢廣泛痙攣的症狀是比較難的。建議先通過SPR手術緩解痙攣,經過間期康復後再矯正畸形,術後再進一步康復治療。我院腦癱科專家團隊耐心地和陳女士溝通了治療方案。
  • ...70度是腦癱嗎|足背屈角|肌肉痙攣|腦癱兒|屈角|腦癱|寶寶|神經|...
    患者諮詢,「我幫扶著寶寶站立時,寶寶站立不穩,足背屈角有問題,後來到網上查了下,對於寶寶的這種現象,好多說法都說寶寶的這種症狀是腦癱兒,於是我就帶著孩子到當地醫院做了評估檢查,這個過程裡,醫生扶著寶寶的腿伸直,讓寶寶的足背屈向小腿,並且用手掌壓住寶寶的足底,足背和小腿前側形成的角度就是所說的足背屈角,而我的寶寶足背屈角大於70度,並且呈90
  • 這個手術在治療腦癱患兒吐字不清方面獨樹一幟
    陽江一個小女孩從小被發現有構音障礙,現在7歲了,說話依然吐字不清。近期經過手術治療,糾正了她一直以來發音不準、吐字不清等問題,使她變得開朗、願意主動開口與人說話了。從小,在同齡的小孩都學會了說話時,欣欣還遲遲不會叫「爸爸媽媽」。後來好不容易學會說話了,但家人發現孩子吐字十分困難。
  • 腦癱孩童從小被母親遺棄,卻選擇笑對生活困境
    腦癱患兒遭母親遺棄,單親爸爸獨力養育今年5歲的小鴻,從小被診斷為腦癱,但絲毫不影響他開朗的性格。小鴻現就讀於惠州某特殊兒童學校,因為喜歡做手工活,經常得到老師獎勵的小紅花。
  • ...徵集10名腦癱患兒免費手術》·患兒不符合手術條件也可申請救助
    本報南昌訊 記者王歡報導:18日,本報報導了聯合江西省慈善總會徵集10名江西籍腦癱患兒免費做手術一事。當日,已經有讀者趕到南昌大學四附院做前期篩查,結果顯示,5名患兒其中有2人符合手術條件,屆時將入院接受詳細檢查。
  • 中國專家優化神經微創手術走出國門 圓更多腦癱孩子「行走夢」
    肖波團隊創立的相關手術能儘量緩解腦癱患兒的腿部肌張力,使其能夠正常地行走生活。 上海市兒童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17日電 (陳靜 徐運)8歲的腦癱患兒路路(化名)麻醉後靜靜地躺在上海市兒童醫院的手術室中,等待接受經過中國專家優化的神經微創手術。記者17日獲悉,與此同時,來自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雙眼睛,通過視頻觀看這臺手術。
  • 造血幹細胞讓腦癱患兒重獲希望
    此前,杜克大學開展了一項新實驗,實驗用患者自存的造血幹細胞治療腦癱,結果顯示,腦癱患兒接受自己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安全的,足夠劑量的造血幹細胞可以促進腦癱患兒形成新的神經連接,改善痙攣型腦癱患兒的症狀。美國杜克大學Robertson臨床和轉化細胞治療項目的首席醫學官兼科學家Joanne Kurtzberg主持了這項造血幹細胞治療腦癱的臨床試驗。 據統計,共有63名不同類型、不同嚴重程度的痙攣型腦癱患兒參加了這項臨床試驗。這些孩子年齡跨度為1~6歲,平均年齡2.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