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槍口了!溫州的這家銀行起訴24%年化利率被法院駁回

2020-09-05 內涵金融

9月2日,裁判文書網出現了一份判決書——《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20)浙0304民初3808號》,但隨後不久該文書被撤下。

在該判決書中,原告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分行(下稱「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被告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的判決,利率參考了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四倍進行計算。

該合同糾紛案中,根據《個人信用貸款合同》,被告洪某向原告平安銀行溫州分行借款21萬元,貸款期限自2017年7月5日至2020年7月5日,月利率為1.53 %,還款方式為按月等額還本付息。

法院認為該筆貸款合同符合雙方意願,但是對於原告主張的月利率2%計算罰息利率過高,其總和已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保護限度,法院參照原告起訴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進行計算。

我們知道,8月20日,最高法已經修改了敏捷借貸利率標準,變成了一年期LPR的4倍來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上限,而金融機構的利率是不能超過民間借貸利率的。因此也有網友表示,這是一個影響深遠同時讓人拍手稱快的判決。

月利率1.53%高不高?

在本案中,借款人申請了21萬元的信用貸款,期限是3年,月利率是1.53%,那麼轉換成年利率就是18.36%,一年的利息是28566元,3年的利息是115668元,3年後要歸還的本息合計32.57萬元,這就是真正的高利貸呀,而且還是等額本息還款,算下來遠遠超出18.36%。

我們拿目前市面上的一款國有銀行信用貸款做對比,在現在疫情期間的優惠年化利率是4.35%,就算按照正常水平(5.655%)計算,21萬三年本息合計也才24.56萬元,而且是隨借隨還的,相比平安銀行的產品節省了8萬多元利息。

小編也是想不通,為什麼一家全國股份制銀行,同屬於平安集團,當集團開展了「平安普惠」這樣的業務之後,會變得如此「貪婪」,值得深思。

高利經營模式下,上半年仍然保持營收、創利「雙位數」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平安銀行額實現營業收入783.28億元,同比增長15.5%;減值損失前營業利潤561.50億元,同比增長18.9%,在今年如此嚴峻的情況實現營、利雙位數增長,令人不得不質疑為什麼不多為社會讓利?

而且,財報表示,由於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平安銀行還主動加大了撥備計提力度,這顯然是為了提升自身風險抵補能力。一方面加大核銷,一方面提升撥備覆蓋率,因此,平安銀行的淨利潤136.78億元,同比減少11.2%。

也就是說若沒有疫情,平安銀行的淨利潤水平則遠不止於此。

總結

這次24%訴訟被駁回相信不只是個例,其背後肯定還有大量的24%以上的逾期和不良案件,不過作為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在今後的展業中,一些憑藉高利率賺取的銀行也會逐漸收斂起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內涵金融

相關焦點

  • 這家銀行以24%收罰息被駁回,金融機構利率上限該以何為準?
    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披露了一份判決文書,案件涉及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個人洪某的借款合同糾紛,平安銀行按年化利率24%主張收取洪某的利息、罰息和複利,而法院予以駁回,最終以LPR的4倍計算。目前,該文書無法在裁判文書網上找到。
  • 全國首例:平安銀行以24%收罰息被駁 法院判按15.4%執行
    繼最高法劃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後,平安銀行在一起金融借款糾紛案中,主張以年化24%向逾期借款人收取罰息的請求遭到法院駁回,法院最終判定其按4倍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執行罰息。按平安銀行溫州分行的請求,洪某某截止2020年7月5日所欠的利息、罰息、複利共計83519.85 元;另以本金162661.65 元為基數,從2020年7月6日起按月利率2%(年化利率24%)計算逾期利息到實際履行之日為止。
  • 持牌金融機構借款利率也應低於4倍LPR?平安銀行起訴24%利息被駁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說案丨持牌金融機構借款利率也應低於四倍LPR?平安銀行起訴24%利息被駁回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審理民間借貸案件新的司法解釋,明確央行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LPR)的 4 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 地方法院二審判決:銀行按年化24%罰息有效,不適用民間借貸「最高利率」限制
    今年9月,浙江溫州一地方法院參考四倍LPR判決銀行借貸糾紛引發市場熱議。11月12日,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認定,金融機構借款合同等金融糾紛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判決書顯示,對於被告的逾期行為,原告平安銀行溫州分行於2020年7月14日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洪某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62661.65元及利息(截止到2020年7月5日的利息、罰息、複利83519.85元;另以借款本金162661.65元為基數,從2020年7月6日起按月利率2%計算逾期利息至實際履行之日止)。
  • 首例銀行貸款利率超LPR4倍被判敗訴,法院參考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判決銀行借貸糾紛
    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披露一份判決文書,內容為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個人洪某的借款合同糾紛案。平安銀行按年化利率24%主張收取洪某的利息、罰息和複利,而法院予以駁回,最終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計算。而此案是最高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至4倍LPR新規後首例判決。那麼金融機構的利率是否要參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這引起業界較大討論。
  • 法院按24%支持銀行利息罰息,消金、網絡小貸呢?聽律師專家說
    另外,溫州中院補充道,「在本案一審受理時,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尚未實施,該司法解釋亦依法不適用於本案。」來自溫州中院的人士介紹,平安銀行溫州分行在二審上訴時請求,根據合同約定,案涉貸款的月利率為1.53 %,即年化利率為18.36%;貸款逾期後,如按合同約定的月息加收50%標準計收罰息,則逾期利率達到年化27.54%。
  • 最高法民間借貸新規下司法判決出爐 平安銀行訴請年化24%被駁回
    判決書顯示,原告為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被告為借款人洪某。2017年7月4日,被告洪某與平安銀行籤訂了《個人信用貸款合同》,合同約定被告洪某向原告借款21萬元,貸款期限自2017年7月5日至2020年7月5日,月利率為1.53 %,還款方式為按月等額還本付息。
  • 平安銀行貸款利率超LPR4倍被判敗訴
    周道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披露一份判決文書,內容為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個人洪某的借款合同糾紛案。平安銀行按年化利率24%主張收取洪某的利息、罰息和複利,而法院予以駁回,最終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計算。值得一提的是,此案是最高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至4倍LPR新規後,首例判決。
  • 平安銀行起訴24%利率被駁回,得按4倍LPR計算
    原告為平安銀行,被告為借款客戶洪某。判決顯示,平安銀行向地區法院起訴逾期借款人,請求按照約定月利率2%計算2018年5月5日至2020年7月5日期間的期內利息、本金罰息、複利,即年化利率24%。最終法院判決借款人按照4倍LPR支付借款利率。
  • 平安銀行24%利率被法院駁回,這是個信號嗎?
    判決書顯示,平安銀行溫州分行於2020年7月14日向甌海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洪某償還借款本金162661.65 元及利息,其中包括2018年5月4日被告逾期部分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率上浮50%計收罰息。
  • 平安銀行訴請24%罰息被駁回 法院:判決書尚未生效
    近日,網上流傳的一份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顯示,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訴請對借款人逾期利息按月利率2%(註:年利率24%)被法院駁回,法院判決執行原告訴訟時一年期LPR的4倍。  平安銀行溫州分行於2020年7月14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洪輝道償還借款本金162661.65元及利息。
  • 兩地方法院回調民間借貸利率上限 15.4%不適用於持牌金融機構
    具體而言,一個判例是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起訴逾期借款人陳某與朱某,要求兩人按年化利率24%償還個人借款本金利息與逾期滯納金,獲得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的支持。另一個判例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起訴張某,向後者按年化24%利率追償個人信用貸款保證保險相關違約金(主要是逾期保費與代償理賠款),同樣得到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改判支持。而此前,也在《新規》實施之後,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披露一份判決文書,內容為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個人洪某的借款合同糾紛案。
  • 民間借貸利率上限新判例 4倍LPR不適用持牌金融機構?
    具體而言,一個判例是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起訴逾期借款人陳某與朱某,要求兩人按年化利率24%償還個人借款本金利息與逾期滯納金,獲得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的支持。另一個判例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起訴張某,向後者按年化24%利率追償個人信用貸款保證保險相關違約金(主要是逾期保費與代償理賠款),同樣得到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改判支持。
  • 銀行懵了!法院首次駁回:不得超4倍LPR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一份民事判決書引發關注:原告平安銀行溫州分行根據合同,要求被告人洪某某按年化利率24%支付借款利息,但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最終判決借款人按照4倍LPR利率還款。2017年7月4日,洪某某與平安銀行溫州分行籤訂借款合同,向該行借款21萬元,期限自2017年7月5日至2020
  • 平安銀行訴訟24%罰息被法院駁回 業界盼權威說法
    借貸利率「新紅線」首例判決引爭議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披露了一份判決文書,案件涉及平安銀行按年化利率24%主張收取個人客戶洪某的利息、罰息和複利,法院認為其總和已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四倍保護限度,並予以駁回。
  • 4倍LPR也適用於銀行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規,宣布民間借貸利率不得高於LPR的4倍。《官宣!15.4%—民間借貸利率上限》消息一出,整個金融圈頓時就炸開鍋了。有些人說,文件的對象是民間借貸,銀行不適用。但是,他們錯了!
  • 法院按24%支持平安主張的利息罰息,15.4%不適用金融機構
    對於平安銀行溫州分行主張按月息2%即年化24%計收案涉貸款利息的二審上訴請求,法院依法予以支持。這也就是說,經過一番博弈後,法院堅持金融機構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的獨立性,不支持金融機構借款人主張的4倍LPR標準。
  • 21說案丨持牌金融機構借款利率也應低於四倍LPR?平安銀行起訴24%...
    原告為平安銀行,被告為借款客戶洪某。判決顯示,平安銀行起訴洪某索要按月利率2%計算逾期利息,即年化利率24%,最終法院判決借款人按照4倍LPR支付借款利率。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傳良律師認為,不論是從目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大環境,還是以往的司法實踐來看,不管是24%還是4倍LPR,都不僅僅是民間借貸的利率上限,也是金融機構的利率上限。
  • 平安銀行24%借貸利率超LPR4倍被駁回!金融機構受民間借貸利率約束?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一份民事判決書引發關注:原告平安銀行根據合同,要求被告人洪某某按年化利率24%支付借款利息,但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最終判決借款人按照4倍LPR利率還款。2017年7月4日,洪某某與平安銀行溫州分行籤訂借款合同,向該行借款21萬元,期限自2017年7月5
  • 平安銀行借貸糾紛不參考4倍LPR判決
    備受關注的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借款人洪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最終判決「出爐」。據「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11月12日表示,一審判決將本案金融借款合同中約定的利息、複利和逾期利息參照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按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進行調整,屬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