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說案丨持牌金融機構借款利率也應低於四倍LPR?平安銀行起訴24%...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審理民間借貸案件新的司法解釋,明確央行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LPR)的 4 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消息一出,各方都很關注。持牌金融機構一直關注的是,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未來是否會要求低於這一上限?

8月27日,民間借貸活躍的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的一份案號為(2020)浙0304民初388號民事判決書,引起了關注。原告為平安銀行,被告為借款客戶洪某。判決顯示,平安銀行起訴洪某索要按月利率2%計算逾期利息,即年化利率24%,最終法院判決借款人按照4倍LPR支付借款利率。

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傳良律師認為,不論是從目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大環境,還是以往的司法實踐來看,不管是24%還是4倍LPR,都不僅僅是民間借貸的利率上限,也是金融機構的利率上限。

法院僅支持四倍LPR利率

判決書顯示,原告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被告洪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平安銀行溫州分行於2020年7月14日向甌海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洪某償還借款本金162661.65 元及利息(截止2020年7月5日的利息、罰息、複利83519.85 元;另以借款本金162661.65 元為基數,從2020 年7月6日起按月利率2%計算逾期利息至實際履行之日止)。

法院受理後,依法適用簡易程序,於2020年8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並當庭宣告判決。

法院審理後,認定:2017 年7 月4 日,被告洪某與平安銀行籤訂《個人信用貸款合同》,合同約定被告洪輝道向原告借款21萬元,貸款期限自2017年7月5日至2020年7月5日,月利率為1.53 %,還款方式為按月等額還本付息。

合同約定,若借款人任何一期未及時足額歸還借款本息即視為逾期,自逾期之日起,對逾期金額按照本合同約定的利率上浮50%計收罰息。借款後,借款人洪某足額支付至第10期即2018年5月4日,第11期僅支付期內利息2138.39元、複利227.11 元,共計已償還本金47338.35 元。

法院支持了平安銀行還本付息的請求,不過對於逾期利息認為過高。法院表示:「原告主張按約定月利率2%計算2018年5 月5日至2020年7月5日期間的期內利息、本金罰息、複利,其總和已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保護限度,本院參照原告起訴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進行計算,計52744.27 元。」

金融借款利息均需低於4倍LPR上限?

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傳良律師表示,上述判決書為一審判決,還未過上訴期,並未生效。而且有消息稱平安銀行已經上訴。二審是何結果現在還不好妄下論斷。

馬傳良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本案還應該關注的是受理時間。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20修正)》(下稱「規定」)第32條規定:「本規定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適用本規定。」只有本案是在規定發布(8月20日)後新受理的案件,才能適用4倍LPR。

從判決書看,本案是7月14日起訴、8月27日開庭審理,按一般經驗判斷,8月20日後受理的可能性較小。如果是8月20日前受理,則不應適用新的4倍LPR的上限,而應適用24%的老上限。

當然,目前部分法院實踐中存在正式受理前加設預立案程序,待調解、速裁無果後才正式收費立案的情況,如果本案亦是如此情況,很可能正式立案於8月20日後,導致審判庭法官只能適用新規4倍LPR上限。這其實涉及到對規定第32條中「受理」一詞的理解。如果認為受理是指正式交費、立案,則該判決適用4倍LPR無錯。但是,由於預立案是法院單方主導的行為,原告在7月14日即遞交起訴材料,法院也接收並開始預立案審理,由原告承擔自己無法控制的程序導致的實體權利受損風險,顯然是不公平的。預立案程序導致的起訴與正式受理期間的程序、實體風險如何處理,是一個值得關注,也期待司法機構能夠進一步完善的問題。

至於銀行等金融機構是否也要適用4倍LPR的上限?

馬傳良認為,司法解釋第1條很明確的表明:「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單純字面理解,銀行是不應該適用規定的4倍LPR上限的。

但(2017)最高法民終927號判決書早已明確:「金融機構的融資費用上限亦應參照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即年利率24%」。其理由為「就金融在市場經濟中的定位而論,金融應為實體經濟服務,促進資金這一生產要素在各產業和企業之間良性流動,並分享實體經濟發展中創造的價值。如果金融服務分享的剩餘價值過高,會阻礙實體經濟的發展,有悖於金融服務的根本。較金融借貸的市場定位而言,民間借貸是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不足的有益補充,而民間借貸的風險防控及承受能力相對於金融借貸較低。按照金融借貸與民間借貸的市場定位和風險與利益一致的市場法則,金融借貸利率不應高於民間借貸的利率。」

因此,在馬傳良看來,不論是從目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大環境,還是以往的司法實踐來看,不管是24%還是4倍LPR,都不僅僅是民間借貸的利率上限,也是金融機構的利率上限。

馬傳良認為,業界的顧慮更主要在於,罰息、違約金都要計算在內的話,如何制約、懲罰不守信、惡意逃債的債務人?馬傳良律師建議,司法實務中是否能考慮債務人違約情況區別對待,比如逾期超過半年或1年的債務人,罰息、違約金不計入4倍LPR的考察區間,在融資負擔和誠信風險間取得動態平衡。

(作者:李玉敏 編輯:馬春園)

相關焦點

  • 持牌金融機構借款利率也應低於4倍LPR?平安銀行起訴24%利息被駁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說案丨持牌金融機構借款利率也應低於四倍LPR?平安銀行起訴24%利息被駁回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審理民間借貸案件新的司法解釋,明確央行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LPR)的 4 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 平安銀行起訴24%利率被駁回,得按4倍LPR計算
    判決顯示,平安銀行向地區法院起訴逾期借款人,請求按照約定月利率2%計算2018年5月5日至2020年7月5日期間的期內利息、本金罰息、複利,即年化利率24%。最終法院判決借款人按照4倍LPR支付借款利率。
  • 民間借貸利率重定後,平安銀行一借款糾紛案利率參照4倍LPR判決
    判決書顯示,就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洪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判決,洪某向該行應償付的借款以及利息、逾期利息,應按同期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計算,而非是平安銀行溫州分行主張的月利2%,即年化24%。這意味著,新規出臺後,在審理持牌金融機構與個人的借貸糾紛案件時,地方法院參考了民間借貸新規的司法保護利率上限。
  • 民間借貸利率重定後,平安銀行一借款糾紛案利率參照4倍LPR判決
    判決書顯示,就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洪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判決,洪某向該行應償付的借款以及利息、逾期利息,應按同期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計算,而非是平安銀行溫州分行主張的月利2%,即年化24%。這意味著,新規出臺後,在審理持牌金融機構與個人的借貸糾紛案件時,地方法院參考了民間借貸新規的司法保護利率上限。
  • 民間借貸利率上限新判例 4倍LPR不適用持牌金融機構?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裁判文書網發現,近日其披露的兩則裁判文書裡,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對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保險機構的借貸及保費追償糾紛判決裡,均按年化利率24%計算利息與罰息,沒有遵循新的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新規(15.4%,即4倍LPR,下稱《新規》)。
  • 平安銀行二審勝訴,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不受限於4倍LPR
    此前,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就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洪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作出判決,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20修正)中關於民間借貸利率上限的規定,對金融借款合同的利率進行調整
  • 溫州中院終審判決大反轉: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不受限於4倍LPR
    此前備受關注的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借款人洪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有了最終判決。11月12日,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稱,該院二審判決認為,一審判決將案件中金融借款合同裡約定的利息、複利和逾期利息,參照新發布的司法解釋的規定,按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四倍進行調整,屬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
  • 4倍LPR也適用於銀行?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引起業內熱議
    銀行利率也須遵守4倍LPR?近期,一則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客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的判決書引起業內熱議。該判決書顯示,原告平安銀行溫州分行於2020年7月14日向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洪輝道償還借款本金162661.65元及利息。
  • 「4倍LPR」是否適用於持牌金融機構——法律邏輯與金融規律
    ,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2020年9月2日,溫州一法院判決某銀行金融機構與被告借款合同糾紛案中的利率參考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四倍進行計算。後續其他地區也有參照一年期4倍LPR確定司法保護上線的判決出現。更是引起司法界和金融界的強烈反應。基本來說,金融界從業或合作相關方,大部分認為4倍LPR不適用於持牌金融機構。
  • 法院終審:金融機構借款不適用民間借貸4倍LPR約束
    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8月27日作出一審判決顯示,駁回了平安銀行一筆本金16萬餘元及利息、罰息、複利總計8萬餘元的訴訟請求,並請平安銀行按照起訴時一年期LPR的4倍進行計算利息和複利。此事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金融機構借款是否適用於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存在很大爭議。
  • 平安銀行貸款利率超LPR4倍被判敗訴
    周道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披露一份判決文書,內容為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個人洪某的借款合同糾紛案。平安銀行按年化利率24%主張收取洪某的利息、罰息和複利,而法院予以駁回,最終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計算。值得一提的是,此案是最高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至4倍LPR新規後,首例判決。
  • 兩地方法院回調民間借貸利率上限 15.4%不適用於持牌金融機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獨家丨分歧的判例:兩地方法院回調民間借貸利率上限, 15.4%不適用於持牌金融機構圍繞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的界定,地方法院的判例出現了分歧。具體而言,一個判例是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起訴逾期借款人陳某與朱某,要求兩人按年化利率24%償還個人借款本金利息與逾期滯納金,獲得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的支持。
  • 平安銀行借貸糾紛不參考4倍LPR判決
    備受關注的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借款人洪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最終判決「出爐」。據「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11月12日表示,一審判決將本案金融借款合同中約定的利息、複利和逾期利息參照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按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進行調整,屬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
  • 平安銀行24%借貸利率超LPR4倍被駁回!金融機構受民間借貸利率約束?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一份民事判決書引發關注:原告平安銀行根據合同,要求被告人洪某某按年化利率24%支付借款利息,但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最終判決借款人按照4倍LPR利率還款。2017年7月4日,洪某某與平安銀行溫州分行籤訂借款合同,向該行借款21萬元,期限自2017年7月5
  • 首例銀行貸款利率超LPR4倍被判敗訴,法院參考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判決銀行借貸糾紛
    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披露一份判決文書,內容為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個人洪某的借款合同糾紛案。平安銀行按年化利率24%主張收取洪某的利息、罰息和複利,而法院予以駁回,最終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計算。而此案是最高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至4倍LPR新規後首例判決。那麼金融機構的利率是否要參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這引起業界較大討論。
  • 一份判決書引發爭議:4倍LPR適用於銀行?會否衝擊市場?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葉映荷近期,一則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客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的判決書引起業內熱議。該判決書顯示,原告平安銀行溫州分行於2020年7月14日向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洪輝道償還借款本金162661.65元及利息。若按照名義利率計算,則利息和逾期利息的年化利率分別為18.36%和24%。
  • 「探究」地方法院判決分歧:民間借貸利率上限是否適用於持牌金融機構?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獲悉,近日披露的兩則裁判文書裡,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對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保險機構的借貸及保費追償糾紛判決裡,均按年化利率24%計算利息與罰息,沒有遵循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修訂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新規》)中關於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的最新要求,即「民間借貸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為限。」
  • 最高法限定民間利率上限後,平安銀行利率訴訟被判按4倍LPR執行引關注
    判決書顯示,原告為平安銀行,被告為借款客戶洪某。判決顯示,平安銀行起訴洪某索要按月利率2%計算逾期利息,即年化利率24%,最終法院判決借款人按照4倍LPR支付借款利率。洪某金融借款逾期,原告平安銀行溫州分行於今年7月14日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洪某償還借款本金162661.65 元及利息(截止2020年7月5日的利息、罰息、複利83519.85元;另以借款本金162661.65元為基數,從2020年7月6日起按月利率2%計算逾期利息至實際履行之日止)。
  • 4倍LPR利劍高懸:從判例、利率、融資成本看消費金融公司影響
    金融機構借貸糾紛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11月12日,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告了「關於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就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洪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作出的民事判決」,該院二審判決認為,本案系金融借款糾紛,根據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
  • 不適用「四倍LPR上限」,金融機構能鬆口氣了?
    這份判決書顯示,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起訴洪某,要求洪某以月利率2%(年利率24%)對所欠款項還本付息,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支持了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要求洪某還本付息的訴求,但對其月利率2%的計息方式並未認同,而是按照「起訴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