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恐女症」

2021-02-08 咪萊文齋


我的恐女症,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它好像是一顆不合時宜發芽的種子,在本不應該出現的時間出現了,許是青春期沒能得到很好的指引,也許是被愛捉弄人的女同學嚇怕了,具體什麼原因我也不清楚。



高一高二的時候由於個子高,經常會選擇坐在後面,最後的一、二排,基本上都是男生的天地,兩年以來我都沒有發覺自己會害怕女生,也許有人說女生很萌,有些小可愛,但與我來說像是看見了「野生的霸王龍」。進入高三以來,大家就進入到了一種高度緊繃的狀態。我是美術生也沒有在學校待多長時間就參加了美術集訓。每天看著鉛筆沫飛舞,看著繽紛的色彩在眼前交織纏繞,組成一幅又一幅不斷累加的畫。但美術生就像天生洋溢著藝術的細胞一樣,我們會整些小創意為單調的衣服貼上圖案,用多彩絢麗的畫妝點集訓的宿舍。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臨近考試之間的猜題活動,我們會壓今天考頭像還是靜物。猜錯的人要給猜對的人買一杯奶茶。我最厲害的一次一共贏了五杯,主要猜的人就六個,不過我拿了一杯,剩下的都分了。集訓的生活很簡單,雖然畫畫到凌晨兩點是常事,但現在回想起來很是充實。



一轉眼離高考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了,回到教室上課的我,由於沒有位置,被老師安排在前面和一個女孩子同桌。我的心裡很是彆扭,每天就像被束縛一樣,精神也高度緊繃,我不敢看她,不敢和她對視,不過還好,高三繁忙,她也不會注意到我。高高摞起的書籍成了我和她之間自然的屏障。我和她之間很少說話,除了之間相互的作業問題,但這種一兩句說不清,基本上都是在紙上解決。就這樣書架構起我自己的獨立空間,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心中得到了些許平靜。



被疫情拖拉而晚開學的我,開學了。懷著心中的悸動邁入大學,雖然當初不滿自己的成績。但還是來了,想著看看不同的風情。大學很大,既有歐式的建築,也有獨特的中國元素,總之還是很符合自己對大學的憧憬。大學一切好像都是圍繞著學分這個中心旋轉。不能違背客觀規律的我,也報名了運動會長跑項目。可是我並不擅長,但不想對不起,只能全力以赴。



晚上的操場很是熱鬧,脫下的外套扔在一邊就開始了跑步。第一圈,氣喘,第二圈腳軟,第三圈幻聽,跑到第三圈時,聽到有人叫我,但是我沒有看見一個我認識的人,也許真的是聽錯了。



跑完回寢室剛洗刷好的我就,像挺屍一樣躺在床上。「叮~」微信響了,我一看讓我有些吃驚,她竟然會加我。我同意了,就見她問你是在xx大學嗎?我回了,「嗯」。不到一秒他就回了我一個高興的飛起來的表情。在他鄉竟然能遇見自己的同學,還是同桌,很是讓人高興。



在網絡上我的恐女症得到了很好的隱藏,我也善於交流,不過都是打字。我們像朋友甚至更好,至少在我看來。我們每天都會問候對方,聊上一兩句發洩心中的不滿。她會經常問我些美術問題,也會拍張自己畫的畫來問問我的意見。若我說她畫的不好,她就會發些生氣的表情。我都可以想像,手機的那頭她嘟著嘴的可愛模樣。



我承認,可能是有點心動。我竟答應了當面給她畫張畫的要求。夜晚操場上依然很熱鬧,她穿著米色大衣,下配著黑色半身裙,看著很是精緻。這樣美好的女孩,我竟還會有些牴觸頭,低著眼神不知往哪處看。「看什麼?你的模特在這兒呢。」她說道,仿佛看見了我慌張的內心。操場的燈光下顯得她非常柔和,我躲在自己的畫板後面,靜靜的畫著她的輪廓,描繪著她的五官。她的眼睛泛著星光,深深吸引著我,那一刻我竟不覺得害怕,眼裡只剩下她。



時間一點點流逝,夜晚的風涼了,她還是認真的站著配合我。我的畫筆剛停下,她就一路小跑過來看著我的畫,認真端詳了一會兒。她說「這不是我」,我以為她不滿意,心跳漏了一拍。呀,這也太好看了,仿佛加上了美顏和濾鏡,李澤你太誇張了。而我心裡只想說,這就是我眼中的你,那一她很高興,興衝衝回了寢室。



過了一個月,我們寢室的一號床兄弟脫單了,宴請寢室的兄弟們。四個皮箱拼在一起,為桌子點了四個小菜,要了一打啤酒,還有一堆零食。我不經常喝酒,被兄弟敬了兩三次後就暈了,迷迷糊糊中竟會給她-劉敏發了信息。第二天打開手機看到自己發的,你對我是什麼感覺?她沒有回應,也許是被我嚇到了。說是喝醉,但是我真心想問。第三天還是沒回,可能她把我刪了吧,心中不由的想。中間我給她發過:要不我們就當朋友吧?,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漸漸的對她打開心扉的我,又要回到自己建築的枷鎖中。我有些害怕和彷徨,我的心一直是亂的,人生中好像第一次不知道該怎麼辦。



一周後,劉敏終於回了我的信息:一開始就是我先招惹你的,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是我想說我喜歡你。喜歡在晚上微涼的夜,為我戴上圍巾;喜歡你看見我信息會秒回;喜歡你每天的關心,因為我知道你是一個溫柔的人。

恐女症只是我自己給自己下的定義,是自己給自己加上的鎖鏈。而你是那個讓我敢於掙脫的人;是那個會等著我,幫我掙脫鎖鏈的人;是此後餘生,將會陪伴我的人。



生活中有許多是我們總是「我以為」,但其實你永遠比你自己想像的更美好。希望我們能給予自己客觀的評價,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相關焦點

  • 如何克服「恐男症」?
    恐男症(androphobia)指的是對男性或男性氣質的恐懼,也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種特異形式。
  • 從殺妻案到「恐男症」,誰在散播社會焦慮?
    恐男症,一般來說指的是女性對男性或男性氣質的恐懼,也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種特異形式。通常來說,這應該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種,因某些心理刺激或生活經歷對與男性打交道感到恐懼和害怕,但是熱門新聞上的「恐男症」顯然不屬於這一種。看到男性犯罪的新聞就開始對男性表示厭惡,明顯是將「恐男症」的概念泛化了。
  • 深入解讀恐狂症的自我心理調節方法
    深入解讀恐狂症的自我心理調節方法 核心提示:生活中很多人因為腦子老是在幻想自己得了狂犬病,最後被確診為是恐狂症,專業人士說恐狂症的自我心理調節方法主要有四個,分別是建立正確的認知
  • 馬上評|從殺妻案到「恐男症」,誰在散播社會焦慮?
    恐男症,一般來說指的是女性對男性或男性氣質的恐懼,也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種特異形式。通常來說,這應該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種,因某些心理刺激或生活經歷對與男性打交道感到恐懼和害怕,但是熱門新聞上的「恐男症」顯然不屬於這一種。看到男性犯罪的新聞就開始對男性表示厭惡,明顯是將「恐男症」的概念泛化了。
  • 那麼可能是患上一種叫做「恐犬症」的病
    因為這些人是患上了一種叫做「恐犬症」的疾病。恐犬症,英文名(cynophobia),也叫做恐狗症、恐狼症,是指一種看到犬科生物(典型如狗)就會感到害怕、恐懼、甚至無力的疾病。根據美國官方統計,在美國這個狗子天堂的地方,仍然存在著約5%的人一看到狗就會引起全面的恐慌發作。
  • 相信科學,消除」恐雞症」
    民眾對H7N9的預防和警惕心態是可取的,但非理性的「恐雞症」是沒有科學根據和不必要的。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11日公布,全國共報告人感染H9N1確診38例。目前我市乃至全省都沒有發現確診病例。專家不斷地告訴我們,禽流感是完全可控可防的,一般市民感染禽流感的機率微乎其微。從流行病學專家那裡,我們也可以了解到肉蛋都可以吃。
  • 恐同症的內化與創傷
    恐同症帶來的身心受創很多人針對這種現象提出各種解釋,有的比較可信,有的不然。有些科學家主張同性戀和抑鬱症有遺傳上的相關性(我發現這種說法不但令人不安,而且站不住腳)。還有人指出,因性傾向而無法生兒育女的人,可能比大多數異性戀者更早面對死亡。
  • 「恐醫症」患者心中的好醫生
    「恐醫症」患者心中的好醫生發布時間: 2017-09-01 16:14:23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近日此次就醫,不僅解除了南大爺身體的病痛,也刷新了他對醫生的看法,治好了他的「恐醫症」。南大爺希望向更多的人分享自身的感悟,以及他所接觸到的好醫生的形象。  「整個過程,醫生沒有讓我多跑一步路」  「這件事在幾天前發生。」南大爺回憶,當時他額頭上掛著豆大的汗珠、手捂著腹部,匆匆忙忙地站上扶梯,來到門診二樓。
  • 小學生謹防「恐學症」,做好3點消除上學恐懼症
    小林爸爸說,我帶他到醫院檢查過了,醫生說孩子什麼毛病也沒有。」其實,小林得了「上學恐懼症」或稱「恐學症」。恐學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兒童心理疾病,多見於7—12歲的小學生。由於學生害怕上學,害怕學習,具有恐懼心理,也稱為學校恐怖症。
  • 「歐洲研究」孫芳:西方「恐俄症」:從歷史心理到政治心理
    在中世紀,歐洲「恐俄症」的核心問題是宗教分歧。近代以來,西方以文明作為標尺來審視專制主義制度下的俄羅斯。19世紀以來,隨著俄羅斯帝國的強大,西方的「恐俄症」越來越呈現出強烈的政治色彩,逐漸由宗教問題、文化問題演變為政治問題。「恐俄症」既是歐洲自我認同的一把量尺,也是俄國人審視自己的一面鏡子。
  • 孩子是否得了「恐學症」,您了解嗎?
    經心理專家分析,這類孩子實際上是得了「恐學症」。  恐學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兒童心理疾病,多見於7~12歲的小學生。由於學生害怕上學,害怕學習,具有恐懼心理,也稱為學校恐怖症。「恐學症」有三個特徵 1.害怕上學,甚至公開表示拒絕上學。2.發病期間,如果父母勉強孩子去上學,會使其焦慮加重,倘若父母同意暫時不去上學,則孩子焦慮馬上緩解。3.焦慮的症狀表現為:心神不定、惶惶不安、面色蒼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嘔吐、腹痛、尿頻、便急等。
  • 火箭懷特怪病迎來福音 心理專家稱恐飛症可治癒
    不過,近日美國國內的著名心理專家表示,懷特的這種恐飛症完全是可以治癒的,這對於懷特來說應該算是一種福音。  「對於治療恐飛症,我們有一套比較有效的辦法,治療率大概在80%左右,有時候甚至有更多人在得到治療之後克服了心理障礙,不再害怕乘坐飛機了。」波士頓大學焦慮症研究與治療中心的心理專家託尼-法西奧尼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道。
  • 南京女大學生被殺:女生到底該不該「恐男」?
    具體案情還在進一步審理中,但各大網站的評論已經爆了——關於「恐男」,我之前一直沒有詳細寫過,畢竟我自己也是男人,聊這個話題稍微有點尷尬。看到女生「恐男」,相信很多男人和我的體會差不多——明明傷害女生的是少數幾個壞人,我們這些從小到大遵紀守法,從不冒犯女生的普通男人怎麼躺著也中槍?類似的爭論在網上也從來沒有消停過,男人和女人都不能理解對方,說到最後很容易流於無意義的對罵。
  • 升級後的安全視頻,能治好你的恐飛症嗎?
    這些特殊的朋友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恐飛症」的人。他們恨不得在買飛機票時再買個降落傘帶上,「航意險」往往也是他們重點關注的對象。對有恐飛症的人來說,飛機安不安全,能不能安全抵達,還有「航意險」真的很重要,它能起到很好的心理暗示效果。當懷著忐忑的心情上了飛機時,等待他們的還有一種「折磨」——機上安全視頻。
  • 大考前臨時抱佛腳 部分大學生患上期末恐掛症
    恐掛症·廢寢忘食邊吃盒飯邊複習功課「別掛,別掛!千萬不能掛,要是掛科的話,不僅春節不好過,可能還會影響今後就業。」懷著忐忑的心情,小李在距離考試僅剩一周時捧起了九成新的課本,整天加班加點地複習功課。恐掛症·起早貪黑熄燈後在洗漱間苦讀在昆明某高校校園內,經過詢問記者了解到,不少學生一改往日愛睡懶覺的習慣,最近幾天都是早早起床,學習熱情倍漲。其中,甚至有學生在早上5點半就起床複習功課。某高校生物專業學生小楊坦言,自己平時學習並不用功,而現在之所以開始努力備考,主要是想拿高分和獎學金。
  • 《厭女》:日本李銀河運用女性主義理論深入解剖「厭女症」現象
    本書作者認為,在不是男人就是女人的二元之性的秩序裡,身居於核心位置的便是厭女症。厭女症,顧名思義是表現出厭惡女性的一種病症,在男人身上表現為女性蔑視,在女人身上則表現為自我厭惡。厭女症最明顯的表現在好色的男人身上,這個說法聽起來似乎很矛盾,讓我們想想那些被稱為種馬的男人吧。
  • 恐女症患者
    從小性格內向的我不喜歡與陌生人說話尤其是女孩子,現在已經到了該成家的年紀了,發現自己身邊沒有一個女性朋友,也不知道跟女生怎麼交流聊天,甚至有同事開玩笑說我可能沒有見過女生,其實我內心也渴望能跟女生聊到一塊去,但是一跟女生聊天內心就非常的緊張、焦慮、有點不知所措。
  • 當心哮吼症恐致死
    竟是罹患哮吼症其中1名1歲大的男嬰,出現咳嗽、發燒等感冒症狀,家長帶至鄰近小兒科診所看診,醫師表示寶寶僅是感冒,所以開立感冒藥物讓男嬰服用,沒想到當天夜晚男嬰出現無法入睡、呼吸急迫、哭不出聲音等情況,但是,讓家長感到怪異的是,孩子竟然還出現類似鼾聲又很大聲的呼吸聲、原以為是寶寶鼻塞打呼,便不以為意。
  • 鄭州微恐密室《女高怪談》,韓式驚悚,玩的就是心跳!
    電影場景百分之百高度還原,360°恐怖音效環繞,代入感超強的鄭州微恐密室《女高怪談》等你來挑戰!鄭州仟匯名品廣場,和大河票務網小編一起約起來!鄭州微恐密室《女高怪談》時間:2019-05-01至2020-12-01 11:15-23:15鄭州微恐密室《女高怪談》地點:鄭州|仟匯名品廣場鄭州微恐密室《女高怪談》門票價格:128信息來源:大河票務網想必喜歡看恐怖片的同學都看過這部韓國經典的恐怖電影系列
  • 孩子挑食,可能是「食物恐新症」?家長用對方法,挑食不再是問題
    1、家長本身就有挑食的習慣孩子挑食與遺傳有關,可能是「食物恐新症」英國倫敦大學理學碩士Lucy J. Cooke等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中報告,他們的研究發現,子女對從未吃過的食物產生抗拒,與他們的遺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