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王鑫鑫
近日,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六科劉麗華主任門診接診了一位男性患者王某,67歲,最近兩天突然出現睡眠不好,煩躁,坐立不安,容易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對什麼都沒有興趣,家人也不知道是啥原因,就帶患者來就診。仔細詢問病史,了解到原來患者是個老菸民,每天吸菸2包左右,因為患心臟病大夫建議戒菸。患者在家人的監督下於就診3天前就不吸菸了,誰知竟出現這種情況。了解了患者的病史後,劉麗華主任認為患者是因為突然戒菸出現的尼古丁的戒斷症候群。劉主任向家屬詳細解釋了患者的病情,並制定了可行的治療計劃,幫助患者戒菸。
菸草依賴是一種慢性高復發性疾病
1998年WHO將菸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 屬精神疾病)。菸草依賴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條:
耐受性增加:煙量逐漸增加。
戒斷症狀包括渴求、焦慮、抑鬱、不安、頭痛、腺體分泌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等。通常在停用菸草後14天內最為強烈。
失去控制:想戒菸或控制煙量屢屢失敗。
菸草依賴的診斷:
1.對吸菸的強烈渴望或衝動感;
2.對開始吸菸、停止吸菸以及吸菸量難以控制;
3.當停止吸菸或減少煙量時出現生理戒斷症狀;
4.耐受的依據,如必須使用高劑量的菸草才能獲得過去較低劑量的效應;
5.因吸菸逐漸忽視其他的快樂或興趣,在買煙、吸菸或從其作用中恢復過來所花費的時間逐漸增加;
6.固執的吸菸不顧其明顯的危害性後果。
(只要符合其中3條就行)
戒菸的關鍵是處理好戒菸症候群
劉麗華主任指出,由於菸草依賴是一種疾病,戒菸僅憑意志力是絕對不夠的,臨床統計顯示,僅靠吸菸者的個人意志戒菸,成功率僅有5 %-7%,而在醫務人員的專業指導下,戒菸成功率可提高2-3倍。有研究顯示,戒菸成功的病例中,大約有70%要歸功於醫生的幫助。而個人戒菸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尼古丁的戒斷症候群。心情抑鬱、煩躁不安、精神不集中等心理症狀,以及噁心、頭痛等身體不適感覺,幾乎所有戒菸者都遇到過。這些反應在醫學上統稱為尼古丁戒斷症候群,俗稱戒菸症候群。
處理好戒菸症候群對戒菸成敗很關鍵,可嘗試以下方法對抗吸菸欲望:儘量延遲吸菸;做一些使自己無法吸菸的事情:如刷牙、織毛衣、運動、種花,嘴裡嚼東西替代,喝水或果汁,多吃水果蔬菜,保證睡眠。戒菸期間應避免酒、濃茶等刺激性飲料與食物。如果靠自己不能克服對菸草的渴求,就要積極主動的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以藥物和心理的支持,幫助患者戒菸,只要有決心,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每個吸菸者都可以實現成功戒菸。
吸菸有害健康,這是世人皆知的常識,作為醫務工作者,呼籲大家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儘早戒菸。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