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人、咬人怎麼辦?除了打罵,建議家長多試試這3種方法

2020-12-23 全職寶媽曉曉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在孩子六歲之前出現的最多的問題就是關於孩子的行為習慣方面的。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這都是小事情了。孩子喜歡打人咬人,這個問題才是讓家長比較頭疼。

孩子一生氣,或者是一句話沒有說對他的心思,那麼小手一伸就要打了過來,或者是直接上嘴咬。小孩子下手沒有輕重,無論是被打一下還是被咬一下,都是非常疼的。

而且孩子的這個行為也不利於孩子交朋友,即使這一次孩子保證不會再打人了,但是這樣的情況還是頻頻出現,很多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其實想要改掉孩子的這個習慣,首先就應當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其實無論是打人,還是咬人在六歲以前的寶寶身上出現,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有些時候,孩子的本意不是想要打人,只是因為對自己的肢體控制的還不是很好,所以下手沒有輕重,所以本來是想要拍別人一下結果就變成了打人。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孩子此時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所以思維模式還是更傾向於用肢體語言來表達,那麼在遇到一些著急的時候,孩子來不及多加思考,就會下意識地伸手打人,或者是咬別人一口。

當然還有那種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就是孩子在模仿身邊人的行為習慣。一種是模仿大人的,因為有些時候,孩子做錯事情,家長就會用打他,或者是佯裝打他的方式來讓他認識到錯誤;或者是在電視劇、動畫片當中有一些暴力的片段,那麼孩子看到了就會記在心裡,然後模仿下來。

孩子在六歲前出現打人或者是咬人的情況,基本上都是這三種原因所導致。那麼想要減少孩子這類情況的發生,可以試試以下三種方法。

1、引導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用語言來表達,所以才會下意識地選擇,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所以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家長就可以在平時多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因為家長很了解孩子,所以當孩子手一指的時候,家長就知道孩子要什麼,那麼孩子也不需要用語言來表達,所以,家長可以再耐心一點,在孩子用手指的時候,即使知道孩子要什麼,也要問孩子,「你想要什麼」,如果孩子能說出來最好,如果孩子說不出來,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說「你是想要紙巾還是水杯?」。

推薦《3-6寶寶情商培育教養繪本》,其中的《小手乖乖不打人》正是通過繪本中小朋友們來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好的行為。

還有《牙齒咬人會很疼》讓孩子知道,咬人也是一個不好的行為,以及幫助孩子養成不吃手、勤洗手、愛上刷牙、敢自己睡覺等好習慣。

一共16個故事,都是孩子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像是害怕打針、剪頭髮,以及需要孩子改正的問題,愛看手機、愛吃手等。

通過家長每天給孩子講這些小故事,孩子也就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養成了好習慣。

為了更好地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每冊繪本中都有專門寫給父母的話幫助家長分析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以及這樣的心理,讓家長可以更好的「對症下藥」。

2、讓孩子產生共情

家長一般在阻止孩子打人的時候,相信你說的一句話都是:不可以打人,打人是壞孩子。

但是其實孩子對壞孩子這個詞的理解還沒有很準確,家長可以用一種共情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為什麼不可以打人。

比如,孩子剛才在情緒失控的時候打了媽媽一下,媽媽就可以告訴孩子打人是很疼的,為了讓孩子和孩子達到共情,就可以問孩子之前摔倒的時候是不是特別的疼,還哭了好久。那麼寶寶剛才打媽媽的感覺,就和當時寶寶摔倒時候一樣的。

然後就可以引導孩子來幫媽媽吹一吹,揉一揉剛才被打的地方。通過共情的方式來讓孩子了解到打人會很疼,像摔倒時候一樣疼。所以打人是一件不好的行為。

3、給孩子準備其它可以咬的東西

如果孩子咬人的行為更多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孩子還是處在一個口欲期,孩子還是非常的喜歡吃手, 那麼家長在孩子吃手的時候,建議不要去阻止他,孩子得到滿足之後,孩子的這一行為隨著孩子成長就會消失了。

那麼當孩子處在一個出牙期的時候,也會特別的喜歡咬人,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牙膠讓孩子磨牙,或者是提供一些手指餅乾。

相關焦點

  • 孩子愛打人、咬人怎麼辦?除了打罵,建議家長多試試這3種方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在孩子六歲之前出現的最多的問題就是關於孩子的行為習慣方面的。孩子動不動就哭鬧這都是小事情了。孩子喜歡打人咬人,這個問題才是讓家長比較頭疼。孩子一生氣,或者是一句話沒有說對他的心思,那麼小手一伸就要打了過來,或者是直接上嘴咬。小孩子下手沒有輕重,無論是被打一下還是被咬一下,都是非常疼的。
  • 孩子脾氣總不好?打人咬人怎麼辦,家長的反應最關鍵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一歲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表現出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咬人,打人。雖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咬人打人的現象很常見,但這個問題值得家長關注。要知道,父母的所作所為會直接決定孩子的未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一、寶寶為什麼咬人打人?
  • 當孩子打人、咬人時,家長的做法很重要,尤其是這三點
    最近有不少寶媽在後臺給起點君留言:寶寶愛打人咬人怎麼辦」這類有可能給對方造成傷害的不當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社會交往水平,因而成為困擾許多家長的一個難題,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家的娃沒朋友不是。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打人咬人這事兒。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現在的家庭當中,有不少年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寶寶的性格變得十分任性,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惹事生非,那麼,家長們這時就會非常著急,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呢?下面,我來教大家一些遇到孩子打人時如何去做,高情商的爸媽都用這三招。趕快學起來吧。
  • 父母必看-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孩子愛打人,會是我們家長逃不開的難題,尤其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 朵朵媽:我女兒一歲五個月,特別愛打人,還愛搶別人東西,現在都不敢帶她到樓下小公園玩了,每次都把別的小孩打哭,又或搶別人的的玩具,我天天跟她說不要這樣,每次答應的好好的,哪知道轉眼又和別家孩子打起來了。各種辦法都想了還是沒用,不知道該怎樣教育,我天天為這事頭痛,覺得自已教育孩子好失敗。
  • 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辦?
    磊磊媽媽昨天接到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讓她趕緊來把孩子提前接走。老師向她反應,說磊磊最近在幼兒園經常動手打人、撓人,甚至還咬人,剛剛有兩個小朋友都被他抓傷了。其實這種情況在現在的孩子身上並不少見,有時候甚至還會發生更加有攻擊性的行為。
  • 孩子咬人了該怎麼辦
    孩子最讓父母感到頭疼、不安、焦慮的行為,莫過於打人或者咬人等攻擊性行為了。兩三歲兒童是可以做到在發脾氣時不隨便打人或者咬人的。當孩子做出打人或者咬人行為時,做父母的需要明白以下幾點:跟孩子說教無用: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要奢望僅憑說教解釋或者對自己孩子的愛就能讓孩子不再傷害其他小朋友。
  • 我家的孩子為何總是打人?
    親貝網小編了解了,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自己的孩子原本非常聽話,性格非常溫和。但是突然間開始,孩子開始打人、咬人。家長們對此常常感到頭疼和無奈。有的媽媽還很好奇,自己和孩子的爸爸平常也不愛打罵,怎麼自己的孩子總是打人咬人呢?其實啊,這是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到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只要爸爸媽媽們幫助孩子正確了解世界,這種情況就會大大緩解。
  • 孩子愛咬人怎麼辦?家長如何改掉寶寶咬人毛病的方法很簡單!
    很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對孩子愛咬人很苦惱,紛紛諮詢 孩子愛咬人怎麼辦?家長如何改掉寶寶咬人的毛病呢?其實方法很簡單!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咬人呢?孩子這樣的行為還是因為社會化不足,沒有掌握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技巧。一兩歲的孩子人際交流60%運用的是肢體語言,咬人屬於肢體語言的一部分。而成年人的肢體語言是程序化的,比如握手、拍肩,這都有一定的含義。孩子缺乏社交,這方面的能力他就學不到了。動物都用嘴,小孩子也一樣,什麼東西都愛用嘴去嘗一嘗,玩具、書本……只要能拿到的都要先嘗一嘗,咬人也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手段。
  • 0-3歲孩子愛咬人打人,越阻止越難糾正,這樣做才是正解
    很多家長為此感覺很苦惱,生怕孩子這種行為變成惡習:這樣總是惹禍,交不到朋友是小事,長大了身上戾氣太重怎麼辦呀?其實,如果你能了解孩子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就會知道孩子並不是故意要去咬人或者是打人,也不用太為孩子的行為焦慮和擔心。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分辨什麼情況下孩子的攻擊行為是屬於正常,什麼情況下大人應該及時參與和糾正呢?
  • 育兒家丨當孩子咬人、打人時,家長的第1句話很重要
    早期教育專家唐納·維特默,在《從咬到擁抱》一書中,也講到孩子的情緒及社交問題:第一步:先要讓孩子理清雙方的情緒,比如別人搶你玩具,你咬了人家,就要讓孩子明白你自己很「生氣」,而對方很「傷心」;第二步:再讓孩子們提出解決方案,家長可從旁提供建議;第三步:鼓勵孩子自己去修復矛盾關係。達到「從咬到擁抱」的一個和好過程。
  • 比起打罵、貶低、斥責懲罰孩子,這5個科學方法,說不定更有效
    比起打罵、貶低、斥責懲罰孩子,這5個科學方法,說不定更有效。打罵都不聽的話,那就餓幾頓或是直接對孩子「放狠話」。孩子犯了錯,作為現在的家長,你會如何懲罰他呢?以下幾種常見的家長懲罰孩子方法你是否用過。打罵「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如果一頓沒用那就兩頓」,在面對孩子出現的錯誤時,打罵這種方式非常常見。
  • 孩子在學校愛打人怎麼辦?
    孩子愛打人,這也是一個家長很頭疼的問題。那有沒有什麼好的處理辦法呢?辦法永遠比問題多,但一定要先找準「病因」再「對症下藥」。要談處理辦法,首先有必要大致按年齡段分一下類,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分解為「5歲以下的孩子喜歡打人」和「5歲以上的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兩個問題。為什麼要這麼區分呢?
  • 孩子咬人、打人為哪般?感官敏感期到了,請幫助孩子了解世界
    強媽帶著強強剛想靠近,操場中間本來在一起玩得津津樂道的幾個孩子,頓時有的被家長帶走,有的自己就跑開了。強媽心裡當然明白,家長們之所以不願意讓孩子跟強強一起玩,就是因為強強喜歡打人、咬人。因為強強喜歡咬人、打人,不知道被媽媽訓了多少次,有的事情氣急了還動手打,可是打也沒有用,小傢伙見到小夥伴依然會我行我素,為此強媽也感到很頭疼。
  • 孩子愛打人,該怎麼教育?家長試試這幾個辦法,對管教孩子很有用
    平常我們帶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孩子可能會出現打人、推人、咬人或爭搶玩具的行為,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愛打人,家長該如何教育呢?其實,在孩子2-3歲的時候,他們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烈,開始意識到進入自我分離和認識自我的過程。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喜歡打人,也可以說孩子進入了「打人敏感期」的階段。
  • 孩子不高興就打人,家長打罵起反效果,不妨試試改變自己
    如果年幼的孩子,遇到委屈後喜歡動手打人,又該如何處理呢?路人肯定會指責其&34;。孩子社交範圍較窄,一般會和小夥伴、父母發生矛盾。動手打人後,大多數家長都會對其&34;。也有些父母選擇冷處理,對其不予理睬。但無論何種手段,孩子的回答始終是&34;。
  • 孩子愛咬人,很容易被孤立!聰明的家長需了解孩子咬人的5個原因
    讓孩子道歉吧,感覺委屈了孩子,不讓孩子道歉吧,又覺得對不起人家。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愛咬人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如果孩子喜歡咬人、攻擊性比較強,在群體生活中也確實容易被孤立。那麼如果孩子咬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區裡玩耍,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他就直接搶,搶不著的話,就開始動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並且不分輕重。 對於這種行為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愛打人總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打打鬧鬧很正常,讓老師處理下就行,家長不用插手。
  • 打人咬人的孩子,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導讀:打人咬人的孩子,心裡到底在想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打人咬人的孩子,心裡到底在想什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孩子愛說髒話,怎麼辦?別急,來試試這五種方法,比打罵有效
    我都驚呆了,這還是我女兒嗎?這麼小就開始說髒話了。她二、三歲的時候會說「臭爸爸」「臭媽媽」「臭奶奶」之類的話,但我們沒太在意,覺得無傷大雅,沒有管教。但我現在覺得她說髒話,問題很嚴重,我的孩子是要變壞了嗎?如何糾正孩子說髒話罵人的毛病呢?其實,很多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慢慢開始說髒話,那麼,家長該如何阻止孩子說髒話呢?說髒話就是壞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