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安道》背後的三重結構,起承轉合,環環相扣

2020-12-17 影視凌凌漆

看完由海巖小說改編,李駿執導,範偉、宋洋、焦俊豔、陳數等主演的電影《長安道》,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電影裡面的這種三重結構,一環套著一環,逐層遞進,又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重結構解析

在這三重結構之間,有兩個事件,是具有標誌性的。一個是趙紅雨突然出現,萬正綱和趙紅雨父女相遇,一個是趙紅雨中槍,萬正綱和趙紅雨父女相別。

第一重結構,是對於過去的回憶。時間點是父女相遇之前的回憶。標誌性事件有,父女一起在老房子裡捉迷藏,父親給女兒獎勵糖果,女兒在房頂上行走等。

第二重結構,是在父女相遇到父女相別這段時間之間,發生在父女之間,趙紅雨與林白玉之間的多件事件。標誌性事件有,父女初次見面時的尷尬,女兒到父親家中的衝突,以及趙紅雨與林白玉之間的衝突等。

第三重結構,是在父女相別之後。標誌性事件有,警察帶著父親重新回到老房子指認現場等。

可以說,在這三重結構中,除了萬正綱和趙紅雨兩個代表性人物之外,還有一個關鍵人物,也是穿插在其中,那就是宋洋扮演的邵寬城。

父女相遇之前,邵寬城開始與趙紅雨相識,建立聯繫,並作為他的聯繫人彼此溝通。

父女相遇之後,邵寬城與趙紅雨聯繫逐漸多了起來,不僅有工作上的聯繫,還有生活上的交集,比如一起聽歌,一起在曠野吃糖果,仰望星空等。

父女相別之後,邵寬城憑藉趙紅雨的提示,找到了真兇萬正綱,並為自己的沒能前去而懊悔。

如果說邵寬城這個人物形象的安排,是給趙紅雨這個人物形象增加了一條感情線索的話,讓她這個形象更多了幾分羈絆,也有了幾分明亮的色彩,讓我們看到了她的另一面,這個人也顯得更加立體飽滿。

那麼,林白玉這個人物形象的安排,就讓萬正綱這個人物形象,顯得更加立體飽滿。一方面她的知書達理,研究史學,讓萬正綱拋棄子女,一方面她的陰險狠毒,讓萬正綱陷入泥潭,無法動彈,不惜想出一石二鳥的計劃。

三重結構的多次運用

可以說,這種人物形象之間互相對稱的關係,讓人感到非常的熟悉,再聯想到之前看過的海巖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竟然都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

比如在電視劇《永不瞑目》之中,也是有著這樣的情節安排。故事圍繞著肖童和歐慶春之間的故事展開,也是有他們相遇之前,相遇之後,相別之後的三重結構。同樣,在他們兩個人物的旁邊,也出現了同樣對稱的人物形象,那就是肖童身邊的歐陽蘭蘭,和歐慶春身邊的李春強。

比如在電視劇《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中,故事圍繞著龍小羽和羅晶晶之間的故事展開,也是他們相遇之前,相遇之後,相別之後的三重結構。同樣,在他們兩個人物的旁邊,也出現了同樣對稱的人物形象,那就是龍小羽身邊的祝四萍,以及羅晶晶身邊的韓丁。

三重結構的順序安排

在海巖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使用這種三重結構時,對於如何有效運用這三重結構,發揮它的最大效能,就涉及到前後順序的問題。

在電影《長安道》裡面,是從邵寬城這個人物形象開始切入的,先是拍攝他在用手機掃描文物的時候,接到一個電話,然後,介入到了整個故事裡面。

同樣,在電視劇《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裡面,也是從韓丁這個人物形象開始切入的,他在電視劇中的角色安排,類似於邵寬城這個角色,同樣,兩個影視劇都採用了倒敘的手法,開始進入到整個故事流程當中。

如果按照正常的時間順序,來梳理整個故事的話,那應該是先說父女相遇,再到父女相別。但是,電影《長安道》從一開始,就把整個順序倒了過來,先是從邵寬城切入,然後接著出現萬正綱抱著血泊中的女兒到醫院的鏡頭,接著在邵寬城的回憶中,出現父女相遇的鏡頭。

再看電視劇《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裡面,也是從韓丁這個人物開始介入,然後引出龍小羽和羅晶晶相別的鏡頭,接著在他們的回憶中,再出現兩人相遇的鏡頭。

同時,在這個鏡頭的先後順序之間,也是用了很多心思,為了讓鏡頭更加連貫起伏,富有懸念,緊張感,多次使用插入式鏡頭,回憶式鏡頭,閃回鏡頭,正是這樣一次次的穿插,使得整部影片更加富有跌宕感,懸疑感,顯得更加撲朔迷離,富有張力。

電影裡有一個鏡頭,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那就是這三重結構的鏡頭,出現在同一處。當時,父女兩人相遇後,他們兩人在老房子裡一起聊天,這個鏡頭展現的是相遇的鏡頭,緊接著,鏡頭輕輕一搖,搖到了老房子的房頂的瓦片之上,出現了小時候的趙紅雨在瓦片上走來走去的鏡頭,這個鏡頭展現的是父女相遇之前的鏡頭。緊接著,鏡頭再輕輕一搖,搖到了老房子的院子裡面,出現了警察帶著萬正綱來指認現場的鏡頭,這個鏡頭展現的是父女相別之後。這三重結構出現在同一個連續的鏡頭之中,展現了導演的深厚功力,以及對於鏡頭語言的嫻熟運用。

三重結構背後的情感糾葛

在電影《長安道》裡面,對於萬正綱這個人物的描寫,他複雜的心理背後,都有著一種介於情感與身份,情感與面子,情感與前程之間的糾葛。

他一方面愛女兒,為了女兒不惜犯罪,讓她下半生衣食無憂,並可以出國留學。一方面當他看到女兒中槍後,想到女兒報警後的種種對於自己的面子,前程,身份不利的現實,於是,他沒有選擇報警,間接導致了女兒的死亡。

同樣,在電視劇《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裡面,在龍小羽這個複雜的人物形象背後,也存在著這麼一種情感與身份,與前程的糾葛,揮之不去。

他一方面愛祝四萍,從小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後來愛上羅晶晶後,始終想擺脫四萍。同樣地,在那個殺人之夜,他看到四萍被張雄傷害,想去救她。但是,等四萍威脅他要把保春口服液的秘密公之於眾後,他想到自己的身份,前程,沒有去救四萍。這一點,和萬正綱當時面臨的心理,是何其相似。

同樣,在這兩部影視作品中,還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邵寬城和韓丁的首次判斷錯誤,再到最後的找到真兇,同樣經歷了一波三折,也同樣是通過他們的視角,展現了兩個主人公複雜的心理過程。

綜合來看,這兩部作品都採用了這樣的三重結構,並運用倒敘、插敘的創作手法完成起承轉合,展示了人物之間撲朔迷離的情感關係,以及背後的那種人性的掙扎,並適當加入懸疑、衝突、愛情元素,讓事件真相在經歷了多次反轉之後,最終水落石出。

相關焦點

  • 起承轉合的六種結構形式
    中國古典詩歌尤其是近體詩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數的限制,在起承轉合的結構上,詩人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許多結構形式,常見的有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重章疊句、先景後情、卒章顯志等。下面就每一種結構作簡單的分析。
  • 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學"起承轉合"的結構
    採用「起承轉合」式的議論結構,完全符合上述考場作文的種種特殊要求。請看2015年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  且以作品論英雄  ①自孔孟以來,我們的閱讀模式、欣賞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論世」,我們大多認定「文如其人」,這是有道理的,但並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論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
  • 詞的起承轉合
    詩詞的起承轉合,在格律詩中經常見到,而且也常常在鑑賞中談及。但是對詞來說,好像就很少說這個話題了。起承轉合是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起」是起因,文章的開頭;「承」是事件的過程;「轉」是結果是轉折;「合」是對該事件的議論,是結尾。後面人們又將起承轉合運用到文章裡了,可以說起承轉合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寫作手法。
  • 談談詩的「起承轉合」
    一、「起承轉合」只是一種寫作經驗的總結    為什麼我從沒講到過「起承轉合」,因為我認為作為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這句話如同「鳳頭、豬肚、豹尾」一樣,是人們在詩文謀篇時對結構層次安排的一種概括性說法。
  • 寫律詩為何離不開「起承轉合」?
    起承轉合,藝術創作常用的結構技巧之一,舊時作文慣用的行文方法,後來逐漸泛指文章的寫作手法。格律詩是嚴格遵守平仄格律的中國古詩的形式。我們在總結格律詩規則的時候,除了形式上的平仄遞進,平聲押韻和對仗等技巧規則,在寫法上一般都要求「起承轉合」。但是我們要知道,「起承轉合」的行文方法並不局限在格律詩中,甚至不局限於詩作之中。我們靜下心來細細想,小說、散文、記敘文、紀實文、議論文,有哪一種文體的行文方法跳出了「起承轉合」?
  • 《長安道》是家庭內部的三國殺,也是人性反轉的綠皮書
    根據海巖小說《長安盜》改編的影片《長安道》,就很是值得一看,影片圍繞著簡單的命案來展開劇情,案情背後卻隱藏著驚人的內幕,隨著案件的不斷發酵,人性中的善與惡、美與醜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在大銀幕上,不光結局出人意料,命案背後的真相更是令所有人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 詩詞從0入門⑨:詩的結構布局與意境,起承轉合、對仗、鍊字
    詩詞入門⑨:詩的結構布局與意境,起承轉合、對仗、鍊字前節回顧:前面的9個章節,咱們已經將寫詩的方法和規則都講解過了,包括基礎篇的押韻、平仄、四聲,以及提高篇的格律、寫詩誤區、拗救具體分三部分:起承轉合、對仗、鍊字。一、起承轉合一首格律詩,字數從20到56字,篇幅都很短,卻也需要做到結構完整。如何做到讓詩的結構完整?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起、承、轉、合」。
  • 電影《長安道》發新劇照 陳數顛覆表演飾演反派
    電影《長安道》發新劇照 陳數顛覆表演飾演反派 1905電影網訊 11月6日,根據海巖小說《長安盜》改編,由李駿執導,範偉、宋洋、焦俊豔、陳數聯袂主演的強劇情犯罪電影《長安道》發布一組新劇照,只見陳數扮演的林白玉出現在不同的場景中
  • 起承轉合如何寫
    (起句妙在「也自紅」三字,言櫻桃自紅,我豈不知,前所知,只在宮中爾。2句野人相贈,用一滿字,豈以野人為鄙乎。如此2句承1,而為34蓄勢,數回細寫,萬顆勻圓也。)還有一點:如果上章寫景物得,景物不能寫的太滿,要給承句留下空間 。各自有各自的功能,別搶了承句的風頭,會討人厭的。
  • 閒談詞的起承轉合
    三、長調的起承轉合太複雜了,前人對此並未涉及到。 詞的起承轉合的常用方式起常用的方式有:1、以景起,這種最為常見;2、以情起,開門見山,直抒胸臆;3、以事起,先敘事,再就事生發議論;4、以問起,先提出問題,直接抓住讀者,讓讀者一起進行思索,然後再作回答.
  • 詩詞大會上董卿講的起承轉合啥意思,怎樣讀懂詩歌中的起承轉合?
    在央視的詩詞大會上,主持人董卿認為,要理解詩詞的抑揚頓挫、起伏變化,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格律知識外,還應懂得詩詞的基本結構:起、承、轉、合。那麼,起承轉合啥意思呢?起承轉合一般是指藝術創作中的一種結構技巧。
  • 《長安道》李駿攜主演致敬「無名英雄」被贊精彩的犯罪心理學作品
    首映式結束領導嘉賓一同合影  昨日,將於11月15日全國上映的強劇情犯罪電影《長安道》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舉辦「人間正道·護國長安」公安系統首映式,現場不僅有公安系統領導出席並致辭  《長安道》被贊:是一部精彩的犯罪心理學作品  電影《長安道》改編自海巖的小說《長安盜》,主要講述了因為一起大型國寶失竊案,身為刑警的趙紅雨(焦俊豔飾),在搭檔邵寬城(宋洋飾)的掩護之下,以臥底身份去調查親生父親萬正綱(範偉飾)的現任妻子林白玉(陳數飾)。
  • 不要流量要質量,《長安道》被贊為「精彩的犯罪心理學作品」
    近日,將於11月15日全國上映的強劇情犯罪電影《長安道》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舉辦「人間正道護國長安」公安系統首映式,現場不僅有公安系統領導出席並致辭,還有導演李駿,主演宋洋、陳數等主創驚喜現身。電影《長安道》的導演李駿也在面對這群年輕洋溢的未來「人民衛士」們時直言「《長安道》就是拍給你們看的」,借影片中的角色邵寬城、趙紅雨表達了對新一代年輕人的讚賞與祝願。除此之外,影片主演宋洋、陳數也來到現場,與公大學警們進行互動交流。宋洋在面對現場觀眾「要理想還是選現實」的「靈魂拷問」時,結合影片中邵寬城的心路歷程,「先考慮自己能做好什麼」的回答收穫滿場掌聲。
  • 詳解格律詩詞的起承轉合
    格律詩詞,講究章法,所謂的章法,就是篇章結構的方法,也就是謀篇布局的技巧。而一個作品中,並不一定就是一種章法。詩詞的謀篇布局技巧很多,最基本,最常見,最實用的一種方法就是:起承轉合。起句不直接寫桃花,而是寫長安道上行人車馬川流不息,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其實就是暗寫桃花美麗而富有吸引力。看花的人川流不息。劉翰《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起句也沒有直接描述秋景。而是用鴉暗寓秋涼季節的冷清和蕭瑟。3.陪起:是先借他種事物,以引出本題來。
  • 《長安十二時辰》可媲美美劇《24小時》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犯了死罪的張小敬(雷佳音飾)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易烊千璽飾)要在十二個時辰之內,緝拿混入長安的可疑人員,解救黎民百姓的故事。電影質感的鏡頭畫面,細節考究的服裝道具,一眾演技在線的主演配角共同上演了一出節奏緊湊、情節跌宕、懸疑燒腦的「長安版《24小時》」。
  • 2018國考申論技巧:申論高分作文方法之起承轉合
    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各位考生介紹一種相對簡單,但邏輯性相對較強的文章類型——起承轉合。一、何為起承轉合式起承轉合式的文章不同於常規型五段三分式,常規型文章的分論點多呈現並列或遞進關係,但「起承轉合式」文章的分論點往往呈現「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且在文章的分析部分,一般應呈現出層次感,由淺入深進行分析。
  • 止跌回升背後,長安福特高管看到的「三個笑臉」
    「笑臉」增加的背後是我們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從戰略、研發、產品質量,到整個產品的投放,這背後是一個體系的轉變。  一方面是我們的平均售價和經銷商的經營質量有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長安福特的行動綱領是「以客戶為中心」 「 Customer centric」,但這幾個字說出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
  • 《長安道》:或許拍成電視劇,會更合適
    多年之後,再在銀幕上看到根據他作品改編的《長安道》,真的有些感慨。 《長安道》 導演: 李駿 編劇: 李駿 / 丁小洋 / 海巖
  • 起承轉合
    起承轉合是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起」是起因,即文章的開頭;「承」是事件的過程;「轉」是結果,是轉折;「合」是對該事件的議論,是結尾。我們一般寫作文,也應該做到這樣的起承轉合    古人作詩,講究章法、結構的嚴謹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轉合(律詩是以「聯」、絕句和詞是以「句」、古體詩是以「偶句」為起承轉合的常式單位的)。
  • 《國國起承轉合》
    中國繪畫中起承轉合是開合呼應的基本運用,是國畫構成的步驟和方式。他是構圖的總體構成方式,也是S型律動的具體運用。起承轉合又稱之為起承轉結,原為舊體詩的章法結構術語。潘天壽非常精闢生動地說明了起承轉合的關係和要求。起承轉合最貴為得勢。勢就是章法構成的整體趨勢,以及大的構成方式和層次變化所形成的總體的視覺感受。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存在相互聯繫的,而運動則是物質的固有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