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來源:四川省教育廳
雅安市教育局把推進教育扶貧工作作為當前全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構建全覆蓋的教育扶貧多元扶持機制,完善全市各級各類學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工作體系,實現所有貧困家庭學生「應免盡免、應補盡補、應助盡助、應貸盡貸」,不讓一個貧困家庭學生因貧失學。
一、定向發力,控輟保學成效明顯
堅持精準發力,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涼山自主搬遷戶兩類重點,抓好入學、退學、轉學、休學等關鍵節點,做實學籍系統與公安系統數據比對難點,狠抓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六長責任制」,進一步明確了縣長、鄉長、局長、村長、校長、家長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實現了控輟保學「任務人人挑、責任人人擔」。 將控輟保學納入年終考核和重要議事日程,重點督查「建檔立卡」學生就學等關鍵性指標,面上督查「資助政策落實、教育脫貧知曉率」等基本情況,利用教師大講堂、院壩會、農民夜校等多種宣傳載體,開展控輟保學「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四進活
動,從源頭上築牢控輟保學防線。健全公安、市場監管、法院、鄉村和學校密切配合的勸返疏導機制,全面摸底排查疑似輟學和輟學學生,分析掌握輟學原因、家長及學生思想狀況等,逐一制定勸返入學方案,分類做好勸返入學工作,堅決做到適齡兒童應讀盡讀。2019年春季學期,全市134921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現應讀盡讀,無因貧、因困失學輟學現象,守住了控輟保學工作底線。
二、精準資助,教育權益保障有力
市教育局積極與市扶貧移民局溝通銜接、密切配合,及時指導縣(區)認真做好調研、摸底和篩查工作,精確掌握了全市14240名建檔立卡學生數據,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學生8680名,為全面做好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奠定了準確的數據基礎。市教育局已按照相關政策要求,逐一落實精準資助,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學前教育階段,減免非民族自治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幼兒保教費22300人。義務教育階段,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17294人。職業高中階段,為中職學校學生免除學費4355人。普通高中階段,為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6869人,免除學費6958人。職業高中階段,為中職學校一、二年級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生活補助1700人。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已按照相關政策對2019年春季學期在校就讀的1.4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落實精準資助,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中職特別資助,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職學生春季學期特別資助806人。教育救助基金,截止6月教育扶貧救助基金已資助4.5萬人次,發放救助基金3265萬元,基金結餘1676萬元。省屬高校畢業生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學費獎補,經市級部門審核通過122人,現已報省中心會審,涉及獎補資金213餘萬元。生源地助學貸款,與雅安市農商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合作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高考前已按照「到校、到班、到人」做好宣傳工作,讓每一個高三貧困學生明白政策,不為高校學費憂心,安心備戰高考,待高考通知書到達後即可申請貸款。截止目前已申請8762筆,涉及資金5959萬元。
三、提升質量,教育教學全面推進
近年來,雅安教育按照「宏觀抓文化、中觀抓課程、微觀抓課堂」的工作思路,一手抓災後重建,一手抓教育質量提升,全面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一是鞏固提升義教均衡發展。在全域通過國家評估認定之後,我們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鞏固提升工作,推動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逐步實現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提升辦學水平,提高辦學質量,使農村孩子享受到高質量的義務教育。二是鞏固提升教育水平。堅持以德為先,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傳承和弘揚感恩教育,切實加強傳統文化及品德修養教育。堅持創新驅動,緊扣核心素養,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標準;發展智慧教育,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打造教育質量監測平臺;培育實踐能力,豐富教學資源庫,優化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堅持健康第一,開足開齊體育美育課程,開展各類體育活動,開展藝術展演活動。加強勞動教育,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提升勞動能力,涵養勞動品質。三是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在加快推進全市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同時,進一步加大應用推廣,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截止2019年7月,全市實現各級各類學校網際網路全覆蓋,中小學接入寬帶比例達100%。鄉鎮中心校及以上學校「數位化教室」覆蓋率達100%,實現課堂教學的常態化、普遍性使用,擁有了較好的網絡教學和學習環境。全市「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向普及應用發展,已完成92.5%的教師和71.5%的學生實名制註冊,逐步形成了人人可用、人人能用的網絡學習空間。不斷豐富優質資源在農村中小學課堂的應用,通過公開課、示範課、研究課、課件展評、校本研訓、「一師一優課」活動、「一校帶多點」等多種形式,為農村師生提供更多平臺,更好的服務教育教學打下了基礎。四是大力推動職教技能培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優化職普結構,統籌下達2019年中職招生生源目標,組織開展了全市中職招生宣傳,全市統籌部署中職招生宣傳工作,加強招生宣傳,積極引導學生報名職業教育。繼續深入實施藏區和大小涼山彝區「9+3」免費教育計劃,組織3所「9+3」學校進入涼山州和甘孜州開展了「9+3」招生宣傳,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不斷規範。推進職教優質資源建設,讓更多學生在家門就可享受優質技能教育,3個「雙示範」建設項目按建設方案和任務書積極推進建設工作。加強專業建設,新開辦4個專業點,停辦了7個專業點,進一步加強了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
四、強化宣傳,群眾監督形式多樣
下發了《2019年雅安市學生資助工作宣傳方案的通知》(雅市資助〔2019〕1號),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廣泛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媒介,通過張貼政策宣傳海報、告家長書、新聞報導、專題報導等層面豐富、形式多樣的政策宣傳活動,使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家喻戶曉,切實解除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求學顧慮。在全市開展了「到校、到班、到人」不留死角的宣傳,通過「班會、家長會」等方式逐校逐班宣講,讓學生及家長全面了解和準確掌握政策,發放告家長書,要求家長閱讀並籤字。讓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都能清楚明白、準確知曉各項教育扶貧政策。依託中心校集中派人進村入戶、上門當面宣講學生資助相關政策,共同算好助學帳,算清減免帳,更好地接受群眾監督。進一步擴大群眾對學生資助政策的知曉率,提高群眾對學生資助政策的滿意度,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推進教育扶貧、促進教育公平。
五、問題導向,工作推進紮實有效
「義務教育有保障」是「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內容,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市教育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全市開展「義務教育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工作,要求各縣(區)教育局要全面摸清「義務教育有保障」存在的突出問題,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統籌,組織精幹力量,對轄區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非建檔立卡特殊困難戶按照「一村一村地查、一戶一戶地過」的要求,開展一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拉網式大排查, 6月17日-28日,市教育局組成5個檢查組對各縣(區)「義務教育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工作進行覆核。重點覆核貧困戶家庭是否有義務教育階段孩子輟學失學,核查輟學失學原因,貧困學生資助政策是否落實到位,以及涼山自發搬遷貧困人口中的義務教育學生情況。通過市縣兩級不折不扣的對標「體檢」,找準薄弱環節,拿出過硬措施,分門別類推動問題整改,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雅安市教育局
2019年9月16日
(責任編輯:俞曼悅)